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宋光宗与臣子的关系如何?发生了什么矛盾?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5-16)360

宋光宗,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宋孝宗赵昚的第三子。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宋光宗赵惇是南宋历史上一位比较奇葩的皇帝,他在位时间不长,只有短短五年,然后就去当了太上皇。

宋光宗去当太上皇不是出于他的本意,他是被臣子们合谋逼迫他禅让的,史称“绍熙内禅”。

“绍熙内禅”的诱因是宋光宗不孝,他在父亲宋孝宗赵昚病重期间,从不去探望,宋孝宗驾崩后,他也不去主持丧事,因此,激怒了士大夫集团。

能逼得相对其余各朝代而言,比较守政治规则的宋朝士大夫集团主动谋划换个皇帝,可见,宋光宗和臣子们的关系有多么恶劣。

宋光宗不是那种性格残暴,喜欢乱折腾的皇帝,他和士大夫集团的关系之所以变得水火不容,仅仅是因为他身有疾病。

或许是因为身有某种精神类疾病,宋光宗很反感臣子们对他的不停劝谏,不愿意跟他们深入沟通,双方的印象分都在不断降低,导致了最后的决裂。

就如绍熙(宋光宗执政时期的年号)四年时首相留正(当时官任左丞相)和宋光宗的一次冲突中,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当时,宋光宗想提拔一位叫姜特立的官员,姜特立是宋光宗当皇太子时的东宫旧臣,曾担任太子宫左右春坊,算是他的亲信。

正常情况下,皇帝想提拔一位亲信旧臣,基本上不会遭受阻拦。

但姜特立有一点特殊,宋光宗刚继位时,姜特立仗着是皇帝亲信,公然向当时担任右丞相的留正索贿,说可以帮助留正成为左丞相,结果被留正揭发,《宋史·留正传》中记载:

光宗受禅,主管左右春坊姜特立随龙恩擢知阁门事,声势浸盛。正列其招权预政状,乞斥逐,上意犹未决。会副参阙,特立谒正曰:“上以丞相在位久,欲迁左相,叶翥、张枃当择一人执政,未知孰先?”正奏之,上大怒,诏特立提举兴国宫。

姜特立因留正的揭发被贬斥到地方去做了个没有实权的小官,宋光宗在绍熙四年时又想起了这位亲信,想把他再提拔起来。

但留正在绍熙四年时,已经成为了左丞相,是百官之首,士大夫集团的领袖。

从政治规则上来讲,宋光宗不能在留正还在朝的时候,主动去提拔因留正的原因被贬斥的官员,否则,就是在打留正这位首相的脸。

可宋光宗完全没有考虑到留正的心情和脸面,就是不管不顾地发出了给姜特立升官的诏命。

于是,留正只能上书自请罢相,《宋史·留正传》中记载:

姜特立除浙东副总管,寻召赴行在,正引唐宪宗召吐突承璀事,乞罢相。

留正引用的“唐宪宗召吐突承璀事”,是唐朝的唐宪宗想提拔亲信宦官吐突承璀,就是先等着跟吐突承璀有仇的宰相李绛被罢相后,才正式任命。

这是一种官场潜规则,皇帝在宰相还在位时,对于他在官场上的仇人,连看重的表态都不能有,除非有不得已的理由。

很显然,宋光宗当时没有任何特别的理由,就是突发奇想的要提拔亲信。

而留正主动提出罢相,也是被逼得,这事关系到首相的脸面,绝对不能忍,否则,以后如何在百官面前保持威严?

宋光宗接到留正的请求后,态度很奇怪,他既不挽留,也不接受留正的请辞,就来了一句“卿宜自处”,也就是向留正表示,姜特立我肯定要提拔,你自己看着办。

逼得留正没办法,只能主动在家待罪,前后长达近五个月的时间里,留正就在家里等着宋光宗的处置,多次上书乞求回家养老。

但宋光宗就一个态度,不管不问,也不见面沟通。

留正没有被正式免职,也就一直带着首相的名头,皇帝跟首相这么长时间不见面,不商讨国事,就是为了怄气,在宋朝这个皇族跟士大夫集团无比和谐的王朝中,是极度罕见的。

最后,是因为要给谢太后(宋孝宗的妻子)上尊号,为了表示对谢太后的尊重,必须要由首相领衔,宋光宗才勉强妥协,主动给留正发出了出来继续干活的诏书。

可对于姜特立的升官,却不了了之,宋光宗仅仅是免除了姜特立入朝觐见的资格,该给的官职还是给了,留正的脸面到底是丢了。

从上面讲述的留正和宋光宗的冲突中可以看到,宋光宗固执起来,连首相的脸面都可以不给,至于其余百官,更不用说。

在《宋史·光宗本纪》的记载中,关于宋光宗对于官员上书劝谏的态度,大多是“不报”、“不听”、“不许”等词汇。

再联系起首相留正的遭遇,宋光宗后来被群臣逼迫内禅,可以说是事出有因了,士大夫集团和宋光宗的关系,本就只维持着表面上的客气。

而根据史书中的记载,在群臣逼迫宋光宗内禅前,多次提醒宋光宗要注意保持孝道,收获已经渐渐失去的人心的,正是被宋光宗打过脸的留正。

只不过,留正最后的努力也没能成功,宋光宗还是因为固执的态度被赶下台,成为两宋唯一的被臣子赶下台的皇帝。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5/504782.html

“宋光宗与臣子的关系如何?发生了什么矛盾?” 的相关文章

法正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法正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风郿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名士法真之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

乾隆皇五子永琪一共有多少子女?他的独女是什么结局?

乾隆皇五子永琪一共有多少子女?他的独女是什么结局?

永琪,生于公元1741年,活了不到30岁,是乾隆皇帝的第五个儿子。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清朝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个朝代是我国历史中最后一个封建制度的王朝。清朝共创立了二百七十余年传位了十二位皇帝,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了,他们在位的...

有哪些与吕蒙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吕蒙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吕蒙(178年-220年),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东汉末年名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少年时随孙策为将,累封别部司马,从围曹仁于南郡,破朱光于皖城,累功拜庐江太守。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中奋勇抵抗张辽军追袭,并于濡须数御魏军,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鲁肃去世...

裴行俭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裴行俭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调露元年(679年),唐朝大食安抚使、吏部侍郎裴行俭护送波斯王泥涅师回国。在途径西域的路上,裴行俭招募一万人马,发动突袭,平定了西突厥。为何裴行俭没有从长安带一兵一卒,仅在西域招募了一万没打过仗的人就兵不血刃平定了西突厥呢一,...

诸葛亮那么厉害为何灭不了曹魏 诸葛亮不早死又会怎么样

诸葛亮那么厉害为何灭不了曹魏 诸葛亮不早死又会怎么样

对诸葛亮足智多谋,为何却没能灭了魏国?如果他不早死,能灭魏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足智多谋,却五次北伐都没能灭魏,原因其实很简单:蜀魏之间的差距并不是仅凭诸葛亮就可以弥补的。《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被罗贯中老先生塑造成为了一个无所不能的人物。许多人随口都能说...

姜维作为诸葛亮的继承人 为什么还说姜维是曹魏的内奸

姜维作为诸葛亮的继承人 为什么还说姜维是曹魏的内奸

为什么说姜维是魏国内奸?这三件事解释不清楚,很难让刘禅信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麒麟儿姜维,被认为是诸葛亮的传人,继武侯后,又一杆蜀汉北伐的旗帜。但姜维的行事存在可疑,后人分析,姜维可能是魏国的内奸。为什么说姜维是魏国内奸?这三件事解释不清楚,...

曹操生前最器重的三个大将是谁 有他们司马懿就不敢夺权

曹操生前最器重的三个大将是谁 有他们司马懿就不敢夺权

还不知道:曹操生前最器重的三位大将,他们不死,司马懿就不会有机会夺权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是一个战乱的年代,但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经过的几十年的混战之后,天下终于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其中以曹操的魏国实力最强。曹操账下的大将很多,不过他最重视的是曹真...

刘备为什么要东吴攻打 这里边有什么目的存在

刘备为什么要东吴攻打 这里边有什么目的存在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为什么一定要打东吴,其中隐藏着怎样的战略目的?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兴兵讨吴绝不仅仅是替关羽报仇。刘备要攻打吴国、撕毁孙刘联盟总得需要一个理由吧。这个理由就是孙权率先背弃了孙刘联盟,并且发兵偷袭荆州,杀死刘备的心腹爱将。关羽被杀的时间在21...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