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的国鸟是什么
蛎鹬是爱尔兰的国鸟。
蛎鹬(拉丁名:Haematopus ostralegus)是中型涉禽,体羽以纯黑色或黑、白两色为主,体型 *** ,脚短粗。嘴形特别,较长而强,适于开启坚硬的贝壳(牡蛎等)。嘴通常是红色或桔红色。鼻孔线状,鼻沟长度达上嘴一半。脚粉红色,足仅具前三趾,后趾退化。
平时栖息在海岸、沼泽、河口三角洲。大多数单个活动,有时结成小群在海滩上觅食软体动物、甲壳类或蠕虫。跑得快,飞翔力强。常站立在海滨低岩的顶部等待退潮,潮退后,在淤泥或沙中搜索食物。在海滨砂砾中筑陷穴状巢,每窝产卵2-4枚,卵橄榄黄带灰色,有褐黑色斑点。广泛分布于温带和热带地区的沿海。
形态特征
蛎鹬共有4个亚种,头、颈、上胸、上背和肩黑色,泛亮光。下背、腰、尾上覆羽和尾羽基部白色;尾羽余部黑色。胸以下,包括腹部及其两侧和尾下白色。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黑褐色,内侧初级飞羽中部具白色,内侧次级飞羽先端白色,翅上大覆羽白色,形成明显的白色翅斑。翼下覆羽皆白色。
繁殖期成鸟具有鲜红色的眼环。非繁殖期成鸟和幼鸟的喉颈部或具有白色的横带。冬季和幼鸟喉具白色环带。虹膜红色(成体)或棕红色(亚成体)。嘴橙红色(成体)或暗红色(亚成体)。脚粉红色或灰色。
栖息环境
蛎鹬栖息于沿海多岩石或沙滩的海滨、河口、沙洲、岛屿与江河地带。也出现于湖泊、水库、农田地带、内陆的湖岸、苇田、河谷浅滩等。冬季则集成大群在海湾、入海口以及开阔海岸沙滩和岩石上活动。
生活习性
蛎鹬大多数单个活动,有时结成小群在海滩上觅食,跑得快,飞翔力强。常站立在海滨低岩的顶部等待退潮,潮退后,在淤泥或沙中搜索食物。主要以甲壳类、软体动物、蠕虫、虾、蟹、沙蚕、小鱼、昆虫和幼虫等为食。常利用像刀一样的嘴在贝类丰富的海滨地带觅食,或在潮涧地带用嘴尖翻转石头探觅食物,觅食贝类时通常将锋利的嘴直接插入贝壳内。
在越冬期间蛎鹬经常发出低沉的“哼唱”,有的还会有精彩的“蝶飞”表演,这实际上是在与同伴联络或在确立自己的主导地位及领域范围。
繁殖方式
繁殖期为5-7月。营巢于海边盐碱沼泽、沙滩、海滨岩石、草丛等各类生境中。也在宽阔的水中岛屿、沙石河滩.湖泊、水库边缘草地上和农田地中营巢。常成对单独营巢,有时亦见成松散的小群在一起营巢。
巢为开阔地上的凹坑,多为亲鸟用脚刨挖而成,内垫干草茎,有时还垫有小圆石,贝壳和各种废弃物品。巢约圆盘状,大小为27-32×17-20厘米,深2-4厘米,雌雄共同筑巢。每窝产卵3枚,偶尔为2枚和4枚。卵的形状为梨形,颜色为灰黄色,乳白色或淡档色,被有黑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51-62×35-45毫米。平均57×43毫米,重37-54克。日产一枚,雌雄共同孵卵,但以雌鸟为主。
具有强烈的护巢和恋巢行为。当人接近巢区,亲鸟会在空中不停地旋飞和发出尖利的鸣叫,有时也会装成受伤的样子,一瘸一拐地在地面表演,吸引入侵者的注意力。孵化期22-24天。雏鸟早成性,出壳当日即能行走,主要以牡蛎、贻贝、昆虫、小鱼、虾和蟹等为食。
蛎鹬幼鸟个体发育和觅食行为密切相关。由于它们的捕食对象(瓣鳃类和蟹类)难度较大,幼鸟需要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才能使觅食率达到更大。在个别情况下幼鸟要依赖成鸟喂养达1年之久。但如果是以多毛类蠕虫为食的鸟类,其幼鸟只需6-7周便可独立觅食了。可见养育期的长短与觅食难度成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