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以《长恨歌》中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悲剧命运再探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5-27)210

摘要:唐玄宗李隆在统治末期,沉溺于美色,政治逐渐腐败,而后引发了“安史之乱”。在当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悲剧受到史学研究的格外关注,世人多撰写李、杨二人凄美故事,反映出一代文人对盛世的缅怀,对战乱的反思,以及统治者荒淫无度的批判,其中以白居易的《长恨歌》最为有名。

本文将深入揭示唐玄宗个人纵欲对政治稳定和国家发展的不良影响,以及安史之乱对唐朝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破坏,全面评估这一事件对唐朝历史的意义。

关键词:唐朝 唐玄宗 安史之乱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一个朝代。它以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文化繁荣而闻名于世。大唐盛世,在封建历史进程中,也有着旷古未闻的繁荣盛况。

诗人王维也曾在诗中写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那九重的金红宫门被打开,万国的使臣都躬着身子来朝拜。足以见得唐朝在当时的各项实力都属于是登峰造极。

唐朝初期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并维持了长期的社会稳定。不仅建立健全的官僚体系,且发展科举制度,注重选拔人才并推行一系列改革政策。

在初唐时,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国际贸易十分繁盛,丝绸之路的通畅为东西方的贸易提供了便利,使得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同时,唐朝也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代,出现了大批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在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诗歌和绘画尤为著名,诸如杜甫、李白等诗人的作品广为流传。此外,唐朝还进行了大规模的建筑活动,如大明宫、洛阳城等壮丽的建筑,展示了其繁荣和高度的文化水平。

但正是如此繁荣的盛况,也就更容易引发危机,帝王在如此安逸的环境中,逐渐沉溺于歌舞升平,酒池肉林,美人在侧的荒淫生活中,这也致使唐玄宗统治后期发生“安史之乱”,使得大唐由盛转衰。

一、唐玄宗的骄奢淫逸

唐玄宗(公元685年-公元762年在位),其统治时期也被称为盛唐时期。尽管他在即位初期,政治和军事上取得了一些成就,史称“开元盛世”。但他的统治成果也被后来贪奢淫逸的个人生活所淹没。

在天宝年间,唐玄宗奢侈的生活方式和大规模的宫廷建设消耗了大量的财政资源。不仅组织规模庞大的活动,如宴会、游玩和舞蹈,花费巨额财富。

夜晚的长安城可谓是车水马龙,万家灯明,所谓“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胡商汉贾,艺伎百戏,古人也曾在诗中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三百内人连袖舞。”

此外,他还纵容贪官污吏,导致了腐败的蔓延,使国家财政更加困难。

在生活方面,唐玄宗更是以极度纵欲而闻名。他沉溺于后宫美妾之间后宫有数以百计的嫔妃和宫女,无度地追求自己的私欲,忽略国家大事。

这种放肆的生活方式引起了社会的不满和不稳定,民众也对他的统治产生了质疑和反抗。

尤其是在唐玄宗得了杨玉环这样一位倾国倾城的美人后,更是变本加厉,杜牧的《过华清宫》三首绝句。

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也写道: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此外,唐玄宗还由于对权臣杨国忠的依赖过度而招致了祸端。

杨国忠在朝政中秉持私利和权谋,唐玄宗听之任之,导致政权逐渐偏离正轨。加之唐玄宗迷恋于杨玉环,不仅在政治上失去了公正判断,而且在杨国忠的操控下,废黜了忠臣杨炯并引发了“安史之乱”。

二、唐玄宗的政治虚弱

后宫对唐玄宗的统治产生了严重的削弱。玄宗宠幸杨玉环,而她的兄长杨国忠也趁机掌握实权。

杨国忠通过杨玉环的影响力对唐玄宗施加了更大的影响,使得皇帝日益迷失在权力和个人情感之中。这种后宫对朝政的干扰使得李隆基失去作为一个皇帝的威信和权威。

唐玄宗沉溺于杨玉环的美色当中,正所谓“爱屋及乌”,玄宗在这方面可谓是发挥到了极致。

不仅在政治上过分依赖权臣杨国忠,使得他的决策受到了严重的干扰。而且杨国忠通过巧妙的手段和权谋掌握了朝廷和皇权,皇帝却对此毫无警觉。

杨国忠利用其所依仗的宠信,不仅篡夺了大部分实权,还排斥了其他贤臣,削弱了当朝者的政治影响力。

以至于后期的玄宗任人唯亲、对权臣听之任之,无法有效地掌控国家大政,导致政权的腐败和衰落。

其次,唐玄宗在处理政务上的失策进一步削弱了自身统治权威。

在面对国内外的各种问题时缺乏果断和明智地决策。作为一个喜欢享乐和放荡的皇帝,他更关注后宫和个人情感,忽视了国家紧要大事。

例如,当安史之乱爆发时,在庞大的战争压力下,他没有采取及时和有力的措施,反而通过宴会和避开现实来转移注意力,结果进一步加剧了唐朝政权的动荡。

综上所述,唐玄宗逐渐失去政治权力的主要原因是他对权臣的过度依赖、政治失策以及后宫干政等因素,他无法有效掌控国家统治权,导致政权腐败和衰落加剧。

三、安史之乱的起因

安史之乱是唐朝最为严重的叛乱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至763年期间。这场动荡的起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社会经济矛盾、军队失职、政治腐败以及宦官势力的过度扩张等。

均田制和府兵制的破坏。唐玄宗后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府兵制也难以维持,许多失去土地的农民四处逃亡,这加剧了社会矛盾,削弱了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力量。

外重内轻的军事形势。唐玄宗时设节度使,其本职尽管军事,然边地形势复杂,为重其权,朝廷常使之兼管军储、财政,进而兼任边地采访使,监察州县。

因联防需要,有时或以一人兼数节度使,于是形成了边将权重的现象。而随着府兵制的瓦解,内地军事力量日衰,于是造成了外重内轻的形势。

中央统治集团的腐朽。唐玄宗后期怠 *** 败,贪污、纵容奢靡生活、搞权力斗争等丑闻层出不穷,令朝廷和国家制度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加之统治集团的腐朽,导致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社会危机,为安禄山叛乱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唐玄宗对安禄山的过分信任与重用,更加激化了社会矛盾。

宦官势力的过度扩张也是安史之乱爆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宦官集聚了大量的财富和权力,在政治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力。然而,他们往往滥用职权,插手军政,丑化朝廷形象,导致朝政混乱,引发了一系列的冲突和纷争,最终激化了内外的矛盾和不满。

四、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

安史之乱对唐朝的政治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在叛乱初期,安禄山和史思明分别在东都(今河南洛阳)和西都(今陕西长安)建立了割据势力,对北方和西北地区的统治形成直接挑战。唐朝 *** 被迫分散力量,势力被严重削弱。

乱后,唐朝的中央集权进一步削弱,世袭制和节度使制度得到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加剧了地方势力的膨胀和割据局面的形成。

这对于唐朝政权的稳定与统一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其次,安史之乱对唐朝的经济产生了沉重的打击。

叛乱导致大量的农田荒芜和村庄破坏,农民被迫逃离家园,农业生产遭受严重影响,粮食供应短缺。

同时,叛乱势力抢劫财富,商业活动中断,贸易受阻,城市经济受到严重冲击。

这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和财政困难,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混乱和民众的痛苦。

安史之乱给唐朝的经济带来了严重动荡,使得唐朝的繁荣和稳定走向衰落。

战乱导致人民生活陷入困境,大量的人口死亡,城市和乡村遭受破坏,许多人被迫流离失所。整个社会秩序被打破,人们的安全和财产无法得到保障,社会治安恶化。

叛乱期间,兵部尚书杨师道提出了“倡田计”,鼓励百姓自耕自食,但因为战争的破坏,许多农民无法完成耕种,致使其效果不彰。

人们失去了对 *** 的信任,社会关系紊乱。此外,在叛乱后期,杀戮和暴行造成了大量人口流离失所,社会道德和伦理观念剧烈动摇。整个社会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慌之中。

此外,安史之乱还导致了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才的大规模流失。

许多有才华的士人和官员被杀害或逃离朝廷,出现了文化人才严重匮乏的局面。重要的文化遗产也遭到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这使得唐朝的治理能力和文化底蕴受到了长期的削弱。

五、种种祸根留,盛唐终向衰

唐朝诗人们在经过强烈的社会冲击下,认识到唐玄宗作为一国主君,在盛唐逐渐走向衰弱的过程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于是诗人们用文墨将玄宗之过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苏拯《经马嵬坡》:

“一从杀贵妃,春来花无意。此地纵千年,土香犹破鼻。宠既出常理,辱岂同常死。一等异于众,倾覆皆如此。”

诗中笔刃皆指唐玄宗为君不明,宠妃过盛,最终酿成了马嵬坡的悲剧。

白居易《长恨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字字句句皆是悲情,玄宗偏爱贵妃,给她荣华,也赐她长恨,君王的荒淫终究酿成悲剧。

唐玄宗的骄奢淫逸是唐朝后期政权衰落和社会动荡的重要因素之一。

他沉溺于享乐,忽视了国家的紧要大事,他的奢靡生活和纵欲行为也引发了社会不满和民众的反抗,进一步削弱了他的统治。

唐玄宗的政治腐败和私欲满足、地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等因素,最终对唐朝的长治久安产生了严重的破坏。

-END-

【文|明狗】

【编辑|长庚】

参考文献:

[1]石云涛.李杨故事与唐后期诗人对安史之乱的反思[J].人文丛刊,2013(00):299-312.

[2] 胡海亮.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的历史启迪[J]. *** 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4,37(03):101-103.DOI:10.13964/j.cnki.zgsxswdx.2014.03.001.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05/506796.html

“以《长恨歌》中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悲剧命运再探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的相关文章

刘伯温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朱元璋没有下手为何还有关系

刘伯温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朱元璋没有下手为何还有关系

对朱元璋并未诛杀刘伯温,为何说刘伯温的死与朱元璋有莫大关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伯温的死因,已经成为了历史谜案。很多人都认为,刘伯温是朱元璋杀害的。为什么说他是朱元璋杀害的呢?(刘伯温剧照)当时刘伯温生病了,朱元璋让胡惟庸派御医去看他。御医给刘伯温开了一副药,刘伯...

明朝灭亡时还有十五万锦衣卫 他们为何没有出现救国

明朝灭亡时还有十五万锦衣卫 他们为何没有出现救国

对明朝灭亡时,让人闻风丧胆的15万锦衣卫为啥不见了,他们去了哪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十五年,罢仪鸾司,改置锦衣卫,秩从三品……”——《明史》锦衣卫,是明朝政治生活当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组织。这个组织设立于明太祖洪武十五年,虽然后来经历过一段时间的裁撤,但又因为明成祖...

吕后为什么将戚夫人做成人彘 戚夫人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吕后为什么将戚夫人做成人彘 戚夫人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对吕后为何非要将戚夫人折磨成人彘?受此酷刑的戚夫人又活了几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建立汉朝的功绩值得肯定,但其人品也一直饱受诟病,尤其是他对待原配吕后和一对儿女的冷酷态度,这或许也是后来吕后“黑化”的原因,据《史记》记载,刘邦去世后,吕后曾残忍地将其宠妃戚夫人折...

康熙能够扳倒鳌拜 汉献帝为什么做不到除掉曹操

康熙能够扳倒鳌拜 汉献帝为什么做不到除掉曹操

还不知道:为什么康熙能关门扳倒鳌拜,而汉献帝却无法关门杀掉曹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鳌拜与曹操没有可比性,而汉献帝与康熙帝处境也不同。鳌拜与曹操没有可比性首先,鳌拜曾是一个忠心耿耿的老臣。在顺治主政时,鳌拜、索尼等人就曾经盟誓“一心为主,生死与共”,忠心耿耿,而...

历史上刘宗敏与张献忠为何都要杀妻?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刘宗敏与张献忠为何都要杀妻?真相是什么?

刘宗敏原为锻工,从李自成起义。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南明隆武二年(公元1646年,清顺治三年),清朝因对割据四川的张献忠劝降未遂,派出肃亲王豪格统领满汉大军前往征讨。当年五月,豪格率部夺取汉中,有了对张献忠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优势。此时的张献忠不仅面临着清...

有哪些与是仪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哪些成就?

有哪些与是仪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哪些成就?

是仪(生卒年不详),本名氏仪,字子羽,北海郡营陵县人 ,三国时期吴国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仕东汉、东吴两朝,早年曾在本县营陵县及本郡北海郡任官,后在东吴历任骑都尉、忠义校尉、裨将军、偏将军、侍中、中执法、尚书仆射等官。先封都亭侯,后进封都乡侯。年八十一岁时病逝,死...

刘盆子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刘盆子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刘盆子是汉高祖刘邦的十世孙,城阳景王刘章之后。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盆子是新朝末年的枭雄,为赤眉军首领樊崇拥立的傀儡皇帝,在位不到两年,在赤眉军失败后随樊崇投降东汉光武帝刘秀。那么刘秀是如何对待堂侄孙刘盆子的呢。一,汉室后裔刘盆子是西汉城阳景王刘章(刘邦之孙,刘肥之子)的后裔,式侯...

朱棣临死前的遗诏是真的吗 明朝实力真的远迈汉唐吗

朱棣临死前的遗诏是真的吗 明朝实力真的远迈汉唐吗

对朱棣遗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棣的遗诏是真的吗?明代果真远迈汉唐?明代君主,凡遇外敌入侵,不联姻,不称臣,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或许是近些年,对明代最霸气的总结,在网络上,其实还流传着一个更霸气的版本,据说还是永乐大帝朱棣的遗诏: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