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国是如何衰落的
蒙古帝国疆域更大时期,其领土东起朝鲜半岛,西达波兰,北到北冰洋,南至太平洋和波斯湾,几乎包括了整个亚洲和大部分欧洲。但在历史上,人们常将蒙古帝国的衰落归咎于蒙古新任大汗忽必烈,很多人认为:自蒙哥之后蒙古再没有真正可以称得上“可汗”的男人。
据史记载,蒙哥去世后的一年中,蒙古内部发生许多大事,而很多事情并不是忽必烈一人可以决定的。如果,分析当时蒙古各部的局势,也只有忽必烈这个分支还算是拿得出手。在蒙古各部走向衰败的过程中,忽必烈依然可以击败南宋,实行对外扩张,依据当时蒙古的国情来看,忽必烈拿下南宋实属不易。
而反观当时蒙古的其他部落,完全没有对外扩张的能力以及动向。当时忽必烈虽然成功的击溃南宋,实现了领土的对外扩张,但是,当时的战争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容易。常人印象中蒙古骑兵向来骁勇善战,铁骑所过之处几乎是无往不利。那么,为什么区区一个南宋还会消耗忽必烈大量精力呢?难道是末代的蒙古骑兵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雄风?
其实,并不是蒙古骑兵的战斗力下降,这其中还有很多其他原因掺杂在其中。蒙哥之前,蒙古各部十分团结,每次对外征讨基本上是全员参与。然而,自蒙哥去世后,蒙古帝国看似完整,实际上,内部已经趋于分崩离析。可能是对忽必烈登上汗位不服,蒙古帝国被分割成多个集团。
其实,在忽必烈在进攻南宋时,并没有其他蒙古集团的支持。所以,忽必烈只能完全依靠本部人马对南宋发起征讨,人员的不足导致蒙古与南宋的战争打得异常焦灼。之后,忽必烈虽然成功的拿下南宋,但是,连年的征战却导致蒙古国内经济也处在随时崩溃的边缘。
经济的强盛是国力是否强盛的又一种体现,国泰民安的基础就是百姓能吃饱饭。蒙古国内经济不景气,税收就上不去,税收开支的缩减则会导致军队战斗力的下降,毕竟,供养部队需要的是雄厚的财力支持。忽必烈也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希望在战后大力发展经济。然而,连年的战乱让蒙古帝国当时的社会十分动荡,经济的恢复也不能在一朝一夕快速实现。
之后,为实现经济的快随复苏,忽必烈只能通过盐铁专卖等短期可以快速见效的手段来实现。可是,这种短期实现经济复苏的手段有着严重的后遗症,就如同“竭泽而渔”,在一段时间后,经济的发展必将更加缓慢。最终,财力的不足,让忽必烈放弃了继续对外扩张的梦想,这种情况就好比手中有一部iPhone X电池却没有电一样。
后来,忽必烈再次举兵征讨过越南等国,可是,都是因为军费的紧张而导致征讨的最终失败。由此可见,财富对于一个国家是多么的重要。
其实,财力的不足是蒙古帝国走向衰落的其中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蒙古内部的不和。上文提到过,对于忽必烈当上蒙古帝国可汗,蒙古内部许多部落并不感冒。原因是忽必烈违反了蒙古汗位继承的选举规则,完全是用武力强迫众人承认自己的汗位。
这也导致,许多蒙古部落在忽必烈当上可汗后,表面上虽表现出臣服,但是,在帝国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却选择旁观,这也是蒙古帝国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除却上述以外,蒙古帝国内部还经常因为一些琐事大打出手。其中,别儿哥与旭烈兀就曾经因为两个国家间信仰不同发生过争执,最终,甚至挑起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
并且,在这场战斗后,两个国家都因此丧失了对外扩张的能力。甚至,在这之后,还有很多蒙古帝国内部国家之间发生过战争,有的甚至是两个国家的后人联合起来去攻打另一个汗国,而被欺凌的汗国再找其他汗国联合起来实行报复。可以说,蒙古帝国的末期大部分时间并不是对外扩张,而是帝国内部之间的争斗导致国力的迅速下滑。
遥想成吉思汗当年,为了蒙古帝国的基业得以延续费劲了心血。成吉思汗耗费一生为蒙古后人留下无尽的财富和土地,可是,这些黄金家族的后人却不懂得经营,硬是在内战消耗中将偌大的蒙古帝国带向衰败的道路。
当然,还有一个致命的原因就是蒙古帝国的人口太少了。
蒙古帝国要统治和守护这么大的国土面积,控制这么多民族,可以说,按照当时的蒙古军队数量是远远不够的,蒙古铁骑以少胜多,攻下来容易想守,却要大量的步兵。这样蒙古人不得不与当地人合作,由他们负责防守,对于控制不了的地区屠城,所以,自己文化无法融入其中,最终,他们只能是一个野蛮的外来族。
都知道,蒙古是靠战争维持庞大帝国的,但是,一旦战争失败,他们的一切就会灰飞烟灭了,什么都不会留下......简而言之,蒙古帝国的衰落与忽必烈无关,导致蒙古帝国逐渐走向衰落的罪魁祸首就是经济的衰败与内部的不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