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刘邦怎么做到只身前往韩信大营,并夺取兵权的?手段简单却很实用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6-08)580

历史上刘邦三次夺走韩信的兵权,之一次是在夺取代国之后,第二次是在成皋被楚军打败后,第三次是垓下之战结束后。从次数来看,貌似刘邦夺取韩信兵权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那么,夺取兵权真的是简单的事情吗?

惨遭围攻的刘邦公元前204年,刘邦被项羽重兵围困在荥阳内,想逃又逃不出去。本来张良是让刘邦在荥阳拖住项羽,好给韩信带兵攻打项羽后方的机会。但是没想到项羽兵力太强,刘邦根本扛不住,困在荥阳内无计可施。正当刘邦郁闷之时,陈平献出一计,他让纪信假扮刘邦,转移楚军注意力后,带刘邦趁机跑出荥阳。

刘邦到关中后,管萧何借兵,他刚率着大军出关又与楚军正面对上,项羽看刘邦使计诈他,气不打一处来,一怒之下攻破成皋。刘邦被项羽压制得毫无反击之力,危机之时,彭越正好带兵攻打项羽的后方军营,使项羽不得不调转矛头,回去支援。刘邦才能脱离险境,将成皋收回。都说项羽勇猛,所言非虚。回头救援的项羽将彭越击退后,一路攻往荥阳,击杀周苛,又率大军围困成皋。刚缓过神来没几天的刘邦又遭毒打,无奈之下只好逃出成皋。

打不过项羽的刘邦,只能找手握重兵的韩信相救,但是韩信始终不肯南下救援,他的意思是,刘邦要兵可以,可你要我带兵去打项羽,是万万不可能的事情。因为项羽对韩信来说实在太强了,他不光是害怕项羽,更大的原因是兵力不足。项羽拥有摧枯拉朽的战力,自己的这点兵力去跟项羽硬刚,岂不是羊入虎口吗?思考再三,韩信还是拒绝刘邦,老老实实待在营中,未动分毫。

刘邦夺取兵符的原因刘邦又一次战败后,他打算去找韩信借兵。刘邦这个人呢,更大的优点就是有耐心,他的毅力和决心是没人能比的,他打定主意要和项羽死扛到底。但是,找韩信借兵又是一项难事,如今的韩信不同往日,除了手握重兵之外,战绩也十分可观。然而刘邦再看看自己,被项羽追着 *** 打,已经败三次了,实在太狼狈。但其转念一想,韩信是手下,自己是汉王,去收兵不是理所应当的事吗?思考便可刘邦便想到了计策去找韩信拿兵。

刘邦命令曹参前去军营中灌醉韩信和张耳,曹参仗着资历老,让韩信张耳饮酒作陪。当韩信和张耳被灌醉后,曹参趁机将营帐外韩信的心腹调走,随后让刘邦以汉使的身份进入营帐内。刘邦进入营帐时,韩信和张耳已经醉的不省人事,刘邦轻悄悄的将藏在案底的兵符摸走,随后得意的走出营帐。

拿到兵符的刘邦就相当于把韩信的大军握在手里,调兵遣将,准备直奔项羽而去。虽然众将士非常诧异的刘邦的发号施令,但碍于刘邦手中拿有兵符就没有多说什么,只得乖乖听且命令行事。话说,有谁能做出像刘邦这样偷盗兵符的事情,答案肯定是没有的,虽说手段不雅,但好在管用,这也是刘邦能成大事的优势之一。

韩信和张耳酒醒之后面面相觑,他们不知道刘邦是何时进入大营的,而此时的刘邦发挥自己的超强演技,谴责他们喝酒放纵,松懈军务。着实喝醉的俩人无法辩解,只能下跪请罪。刘邦以此为由,更换俩人的职务,韩信为赵国宰相,张耳继续留守在赵国地盘。并让韩信重新招募军队前去攻打齐国,而自己却将韩信的二十万大军调走攻打项羽。

刘邦的这番操作简直惊呆众人,他让没有兵卒在手的韩信去攻打实力非凡的齐国,岂不是天方夜谭?但是韩信有志气,一口答应下来。而后,刘邦便带领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朝着项羽袭去,也正因为韩信的这二十万大军,刘邦得以有底气与项羽抗衡。其实,刘邦夺走韩信兵符是必然的事情。就算当时刘邦没有被项羽围追堵截,走投无路,他也会寻找其他机会拿回韩信手中的兵符。

正所谓,手握大军才是真,君臣情深是为虚。当初韩信不肯南下救援,刘邦就觉得韩信心存异心,靠不住,不值得信任。刘邦作为王,韩信作为臣子,任何时候都应该以主上的人身安全为之一要务,可韩信偏不,他就不在乎刘邦的想法和意见。所以,也不能怪刘邦要夺他兵权。

再者是,刘邦视韩信为潜在威胁。多次被项羽击败的刘邦心有余力不足,他想继续和项羽对抗,但实力却不允许。要知道,这时候的韩信已经和张耳攻下代国等地,实力大增,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会对韩信起防备之心,更何况是心思缜密的刘邦。

轻松夺取兵符的原因明面上看,是刘邦采用灌醉韩信的方式盗取的兵符,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韩信喝醉后,曹参能轻而易举将韩信的心腹调走,这一点说明营中被刘邦安插了大量的亲信,否则也不可能这么容易就潜入营帐中。而且,刘邦拿着兵符现身军营时,也没有一个人敢去禀告韩信,任其随意调动。如果说,刘邦在军中没有大势力作保障,是万万不敢这么做的,根本也做不起来。

还有一点原因是,大军长年在外作战,肯定需要粮草。粮草是军队的根本,此时刚攻下赵国不久的韩信根基未稳,粮草的调动还需要关中补送。如果韩信坚决拿回兵符,二十万大军的生路也堪忧了。既然刘邦已经拿到兵符,索性随他去,韩信不会跟他明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6/508803.html

“刘邦怎么做到只身前往韩信大营,并夺取兵权的?手段简单却很实用” 的相关文章

三国时期李严的实力怎么样?他为何会跟随刘备

三国时期李严的实力怎么样?他为何会跟随刘备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三国中,有一位大将,武力被严重低估,刘备取益州的时候,他与黄忠大战五十回合,居然战平,此人无力不在黄忠之下,他后来被收降,成为蜀汉的重要将领,深受刘备器重,此人是谁呢?他最终是怎么被收降的呢?这位大将不是别人,是李严。李严(?-234年...

王浑:曹魏司空王昶之子,魏晋八君子之一

王浑:曹魏司空王昶之子,魏晋八君子之一

王浑(223年~297年),字玄冲,太原郡晋阳县(今山西省太原市)人。魏晋时期名臣,曹魏司空王昶的儿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浑早年为大将军曹爽的掾吏,高平陵政变后,循例免官,出任怀县县令、散骑侍郎等职,袭封京陵县侯。西晋王朝建立后,加号扬烈将军,历任征虏...

有哪些与关羽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关羽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东汉末年刘备麾下名将,以忠义见称于后世。关羽去世后,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朝雍正时期,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地位等同。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名列“五虎上将”之首,使用青龙偃月刀。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轶事典故许田围猎刘备与曹...

刘备取益州庞统有上中下三计 刘备为何会选择中计

刘备取益州庞统有上中下三计 刘备为何会选择中计

还不知道:刘备取益州时,庞统提供了上中下三计,为何刘备只选用中计?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事实上,庞统提供了上中下三计后,刘备之所以只选择中计,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上中下三计刘备前半生,一直颠沛流离,虽然他有关羽张飞这种绝世猛将相助,但苦于没有长远的规划,所以他...

姜冏:蜀汉名将姜维之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姜冏:蜀汉名将姜维之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姜冏(?~214年),字仲奕,天水郡冀县人,汉东末年将领,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姜维之父。曾担任天水郡功曹。建安十九年,平定羌胡,兵败阵亡。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姜冏(?~214年),字仲奕,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甘谷)人。三国时期曹魏功曹,蜀汉大将军姜维之父。...

历史上徐庶真的是因为母亲才选择离开刘备吗?

历史上徐庶真的是因为母亲才选择离开刘备吗?

徐庶本名徐福,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众所周知,徐庶之所以离开刘备,主要是因为徐庶的母亲被曹操控制。除此而外,还有另外三个原因,可能是你我都不曾想到的,是什么呢?(我们从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里寻找答案):一、三国博弈,各自帐...

乾隆生前对和珅如此宠爱 乾隆临死前为何不保护和珅

乾隆生前对和珅如此宠爱 乾隆临死前为何不保护和珅

还不知道:乾隆为什么不保护和珅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死后没多久,嘉庆就刺死了和珅,最终和珅在狱中自尽身亡。乾隆生前为什么不保护和珅,乾隆宠信和珅不假,但是他也明白和珅是怎么样的人,他更明白如果和珅不死,政治天秤失衡,嘉庆也难以掌握实权,嘉庆杀了和珅既可以重振朝...

李世民和赵光义都夺位了 两人风评为何天差地别

李世民和赵光义都夺位了 两人风评为何天差地别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同样是夺位,为什么李世民万古流芳,赵光义却风评很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玄武门事变”是中国古代史上家喻户晓的一桩大事,李世民通过血腥的政变成功以非嫡长子的身份上位。而宋太宗赵光义虽然史书记载是赵匡胤传位给他,但一直有不少的疑问,更有“烛影斧声”...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