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军为什么一定要打莫斯科
希特勒发动二战目地不仅仅为了向英、法、波兰等国复仇,而是要拓展德国的生存空间,一劳永逸的解决德国人的生存危机。一战后德国的土地从54万平方公里削减为47万平方公里,除了经受向英法等国支付巨额战争赔款痛苦,还经历了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的痛苦折磨,这让希特勒意识到了德国没有足够的土地等自然资源养活它的8000万人口。(本土6600万、奥地利700万、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300万、波兰200万、罗马尼亚90万等)。
希特勒认为;“只有在地球上有足够大的空间,才能保证一个民族的生存自由……必须敢于团结我国人民及其力量,走上这条能够引导我国人民从目前有限的生存空间走向新土地的道路”。
1、希特勒构想的德国生存空间有多大?
德国首先要把所有居住着德意志人的地方——如奥地利、捷克的苏台德区、包括但泽在内的波兰西部等地区囊括进来,组成一个“大德意志国家”;然后再向其他地方扩张,“夺取双倍的土地”。也就是说,德国的领土要由47万基础上再增加47万。
希特勒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结束德国领土的饥荒”。
2、希特勒要在哪里夺取所需的“生存空间”?
这就是面积400万平方公里的东欧平原(3/4由俄罗斯控制),所以又被称为欧俄平原。
希特勒认为;德国领土(扩张)政策是不能在(非洲)喀麦隆实现的,今天几乎完全只能在欧洲实现”;“如果要在欧洲取得领土,就只有在主要是牺牲俄国的情况下才有可能”。
因为,“按人口计算,每个俄国人所占有的土地是每个德国人的18倍”;而且,希特勒认为苏联是由斯拉夫人“劣等种族”和“犹太人集团”在实行布尔什维克非法统治,“这个东方大国即将崩溃”。因此,向东方夺取所需的“生存空间”是德国的目标,德国“要用剑为德国的犁夺得东方可开垦的土地”,而首选目标就是东欧的“面包篮”乌克兰。
3、德国发动二战就是在具体实践希特勒的生存空间理论。
德国首先合并了奥地利,索回了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再灭了波兰,攻陷了法国,将英国军队从欧洲大陆(敦刻尔克)赶回了阴冷潮湿的英伦三岛,并试图通过大规模战略轰炸迫使英国投降。
德国发动了对苏联的“巴巴罗萨”攻击计划,德军分北、中、南三路进攻欧俄平原,具体目标是夺取列宁格勒(圣彼得堡)、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从而控制和攫取整个欧俄平原。
德国南路集团路在中路集团军配合下,发起“基辅战略”夺得了乌克兰,并将苏联西南方面军70万人一网打尽!希特勒实现了夺取欧洲“面包篮”乌克兰的夙愿。
4、希特勒为何一定要打莫斯科?
莫斯科是苏联首都,是苏联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和苏联 *** 所在地,只有占领了莫斯科,才能宣告苏联党和 *** 灭亡,让失去斗志的东斯拉夫人逃亡到乌拉尔山脉以东的西伯利亚荒原苟且偷生,让德国堂而皇之的攫取欧俄平原。
于是,德国中路集团路再从乌克兰挥师东进,在严冬中发起了攻占莫斯科的“台风战役”。
苏联当然知道失去莫斯科的灾难性后果,所以斯大林坚守在莫斯科,鼓舞和指挥苏联军民殊死抵抗,最终借助严寒恶劣的气候帮忙,打赢了莫斯科保卫战。这也注定了德国已不能将东欧平原收入囊中。
5、二战最后结局是德国战败。
德国没有实现将领土扩大到100万平方公里的理想,反而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将领土从47万平方公里“瘦身”到今天的35.76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