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在蜀国得不到重视为什么不去魏国?
赵云在三国里几乎被认为是最完美的人物,首先赵云有勇有谋,而且为人正直还很忠诚,基本上是大家都想要的人才。但是赵云在蜀国的话语权并不高,可能这也和他资历太浅有关,原本赵云是公孙瓒的手下,后来隐退后碰到刘备就跟着刘备一起了。所以自然没有从初期就加入刘备团队的人资历高,如果赵云狠心一点,觉得既然得不到重视那还不如去吴魏试一试。
赵云字子龙,三国时期蜀汉著名的将领。汉末军阀混战之时,赵云投奔公孙瓒的旗下,刘备间赵云才能出众,向公孙瓒讨要赵云。而此时的赵云觉得刘备并非明主,所以留在了公孙瓒的旗下。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七年后,在邺城再次与刘备相见,而后自此追随刘备。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可谓是功勋卓著,战功累累。其“常胜将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
作为五虎之三的赵云,是三国中少有的几位文武双全的武将之一,是自吕布之后的三国之一猛将。从七进七出曹营只身救出刘禅就可以看出赵云的能力并且赵云的谋略也是相当厉害的了,是刘备最为器重的大将之一。
赵云一生中最为辉煌的就是长坂坡之战,但除了长坂坡之战,还有汉水之战,赵云的才能得以展现。建安二十三年七月,曹操开始练兵,准备进攻汉中,想要攻打刘备。九月,曹操率领大军行至长安。到建安二十四年三月,曹操的大军才到汉中,刘备据守险要,按兵不动,派刘封前来出战。黄忠得知曹操要运送军粮后与赵云商议偷袭北山,赵云觉得可行后,派兵让黄忠前去劫取粮草,但为了谨慎起见,赵云与黄忠约定好时间后让黄忠出征。
黄忠领兵去劫粮,到了约定的时间而后许久,黄忠还没有回营,赵云担心黄忠出了什么意外。但自己的营地又要留兵驻守,于是赵云留下张翼后率领部分士兵在营地留守后,自己仅率几十个骑兵出去寻找黄忠。不巧正好碰上曹操派来的大军,赵云与几十个骑兵遭到了曹军先锋部队的攻击,刚与敌人交手不久,曹操的大军便已赶到,声势浩荡,气势逼人。赵云便不断突击曹军阵列,且战且退,凭着几十个骑兵将曹操军的大军打散,突出重围。但是曹军被打散的部队迅速整合,不断地追击赵云。得知部将张著受伤,又被曹军包围,原本已经已经突出重围的赵云再次驰马突击曹军,冲进曹军的包围圈独自一人救出张著,而后再次突围而出,将他带回营地。曹军紧追不放,直至赵云的营寨前。
正在防守营寨的张翼,见曹操大军追到营地,便要闭门拒守。因营地中兵力较少,赵云认为死守不是更好的办法,于是进入大营之后,下令大开营门,然后令自己的军队偃旗息鼓。曹操军见状,怀疑赵云设有伏兵,怕中埋伏,不敢再前进向赵云进攻,于是撤兵离去。此时赵云下令鸣击战鼓,鼓声震天,又令军士以劲弩射曹操后军,曹军惊慌不已,自相踩踏,坠入汉水中淹死者不计其数。经此一战足以见得,赵云不仅是能征善战的武将,更是拥有聪明才智的能臣。在汉水河畔赵云勇救老黄忠时,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吓得徐晃、张郃不敢抵挡,任其在万军之中来去自如,如入无人之境。
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除此之外,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甚至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赵云去世后被刘禅追谥为“顺平候”。赵云是三国时期蜀汉仅有的十二位被赐予谥号的大臣之一,他曾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刘备誉为“一身都是胆”。
在小编看来,赵云是个自谦,稳重,处事谨慎,有远见,考虑问题周全的人;他文武双全,足智多谋,不贪功,不图利,不近财色酒乐,清正廉洁。一方面坚定自身的信念,不贪虚名,任劳任怨,尽人臣之职;另一方面保持着高度的清醒,谦虚谨慎,深谙明哲保身之道。实在是乱世三国中难得的将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