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曹操被称为是盗墓者的祖师,那么他都有盗过谁的墓呢?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7-01)300

说到曹操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个人是曹魏的王,既然做了王了,那就是应该不怎么缺钱的,但是军队要打仗啊,所以得养活不少人,所以钱这个东西还是非常的缺的,所以曹操就做起了一些盗墓的勾当了,还专门把这些盗墓的人峰了官的,所以曹操被盗墓的人称为祖师爷了,那么下面我们就盘点盘点曹操到底都有盗过谁的墓吧?

在中国历史上,历来不缺盗墓的话题,小到民间盗墓贼,大到帝王将相都有干过这种有损阴德的事。

盗墓的小毛贼多得数不清了,近代比较闻名的掘墓大盗,非民国时期的军阀孙殿英莫属。他动用大军,以军事演习做掩护,用武器 *** 暴力破开了清东陵慈禧的墓,盗取了数不尽的财宝。

清朝的乾隆皇帝也干过盗墓的事,或许应该是盗陵。不过,他的手段相对比较文明,打着维修明永陵的幌子,借机盗取了永陵的木料,自己用来修殿建陵。

要说盗墓这一行当,历史太悠久了,但是,不管是发丘派还是摸金派,他们公认的祖师爷却是三国时期的曹操。盗墓的人出门干活之前,必须先摆上香烛,拜拜祖师爷曹操。

要说曹操在三国时期可是响当当的人物,为何却成为这行的祖师爷呢?那正是因为他的名气太大了,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曹操一介枭雄,但是在那个一切讲究正统的年代,不管他是多么能干,还是被当时世人冠以“曹贼”的名号。然而,刘皇叔刘备却完全没有这样的负面形象。

正是当时的这种价值观,使得曹操的任何负面都会被放大,像“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之类的,而曹操能成为盗墓祖师爷,一方面是因为他盗掘的大墓实在是非同一般,另一方面是和陈琳的强力宣传有关。

200年,官渡之战前,陈琳为袁绍讨伐曹操而写的檄文里面说:“又梁孝王,先帝母昆。而操率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略取金宝。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陈琳的檄文意思就是说曹操亲自上阵,指挥士兵挖了汉朝梁孝王的陵墓,把棺材撬开,尸体给拽出来,金银财宝全部被洗劫一空。只要是他盗过的墓,棺木全都被撬,无一幸免。

这个梁孝王的身份地位可了不得,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刘武。创造汉朝鼎盛“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是他老爹,汉景帝刘启是他同父同母的亲哥哥。

不但如此,他还深得母后窦太后的宠爱,汉景帝对他这个弟弟也是好的不得了,将他封到最为富庶的梁国(河南商丘一带),给他的赏赐更是数不胜数,甚至说过死后传位于他的话。

梁王也比较争气,战功卓著,刘启给他的封赏超过任何人。占据富饶的梁国,又有不计其数的封赏,梁王富可敌国,据史书记载他的珠宝玉器比景帝都还多。

他死后,所有的金银财宝全部都跟他一起被埋到墓里了,结果便宜了曹操。据记载,曹操从梁孝王墓中盗得的金银财宝就有十万斤,靠这些财宝养了几十万士兵好几年。

陈琳这人可了不得,是被称为“建安七子”之一的大文豪。文笔相当的厉害,将曹操盗墓的情形刻画的栩栩如生、声情并茂,让人看了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简直是口诛笔伐,据说当时吓得曹操头疼病都不疼了。

在古代,这些有名的文人的影响力可是非常大的,他们的话能起到后世的媒体一样的作用。因此,他们往往也是各方势力争取的对象,而陈琳就是袁绍的宣传部长。袁绍和曹操又是死对头,先不说曹操是否真的盗过梁孝王的墓,即使没有,陈琳这一纸檄文一出,曹操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就像美国想打叙利亚就拿化学武器说事一样,实际上,只是为战争找一个借口而已。陈琳夸大宣传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那曹操到底有没有如陈琳檄文中所说的盗了梁孝王刘武的墓呢?估计这事也不是空穴来风,可能还真干过。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曹操遇到了和军阀时期孙殿英一样的窘境,就是没钱了。

董卓在进京之后,废了汉少帝而立汉献帝,完全把持朝政,开始倒行逆施。身为典军校尉的曹操看透董卓,逃到陈留后得孝廉卫兹赞助招了几千兵马,而他自己的钱财也全花光了。

公元190年,十八路诸侯起兵联合讨伐董卓,但是各诸侯都畏惧不前,只驻军不进攻。曹操看不下去,自己带兵和董卓手下大将徐荣干了一仗,结果败得挺惨,士兵损失殆尽,连他自己也差点挂了。后来,曹操又跑到扬州招了些新兵,这时的曹操差不多上山穷水尽了。

在其后的几年里,曹操又东征西讨,战黄巾、伐袁术、黑衫军、陶谦、斗吕布、张绣等,打仗就是打钱,这么多士兵连年的征战,粮饷从哪来?论人力、物力、财力曹操和袁绍是完全没法比的,哭又哭不过刘备。曹操要想弯道超车,只能玩点儿歪门邪道了。

梁孝王墓如今已经被找到,它就是位于河南永城的芒砀山王墓。此墓虽然规模宏大,据说有北京“十三陵”的四倍大,但是里面却空空如也,只剩下些瓶瓶罐罐了,确实已经被洗劫一空。

至于到底是不是曹操所为,这个不好说,因为在他之前董卓曾经指使吕布把都城洛阳附近的陵墓给扫了个遍。虽然有陈琳的檄文,但是并不能作为曹操盗掘梁孝王墓的十足证据。

不过,即使曹操没有盗梁孝王的墓,估计也是盗了其他人的墓,陈琳虽然有可能迫于袁绍的压力有夸大的可能性,但是怎么没听说刘备盗墓呢?

其实,三国里面除了董卓(吕布)、曹操盗墓以外,孙权也干过这种事,而且是在他称帝以后,阵仗更大。据说,为了寻找之一代南越王赵佗的墓,孙权派出5000兵,千里迢迢跑到广州,到处挖掘。虽然没有找到赵佗的墓,但是却成功的盗掘了第三代南越王赵婴齐的墓。另外,长沙王吴芮是高祖刘邦夺取天下后封的七个异姓王之一,孙权也派人把他的墓给挖了。

干的是同样的勾当,董卓、孙权的动静都不小,为啥曹操却最出名呢?看来陈琳的宣传确实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7/512861.html

“曹操被称为是盗墓者的祖师,那么他都有盗过谁的墓呢?” 的相关文章

朱粲是谁?历史上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朱粲是谁?历史上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四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武德二年(619年),朱粲设宴款待前来招抚的大唐使臣段确。结果席间二人发生冲突,朱粲就将段确杀害并烹食。那朱粲有多么残忍一,起兵反隋朱粲是亳州城父县人,早年在本县担任佐史,辅助城父县令处理政务。大业...

朱瑄最后被朱温所杀,到底是因为什么?

朱瑄最后被朱温所杀,到底是因为什么?

朱瑄,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晚唐割据军阀。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光启三年(887年),开封城遭到齐军围困,危在旦夕。天平军节度使朱瑄于是率军前往救援,帮助朱温打退了秦宗权,成为其同姓义兄。但仅过了十年,朱瑄就为朱温所杀,天平军也落入朱温手中。那朱瑄与朱温是如何从结义兄弟变成生死仇敌的...

罗弘信是什么出身?他选择依附朱温是因为什么?

罗弘信是什么出身?他选择依附朱温是因为什么?

罗弘信祖籍长沙,晚唐军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乾宁三年(896年),河东军入侵魏博,不仅败于宣武军,连主帅之子李落落都被俘。宣武军把李落落交给魏博节度使罗弘信处置,以试探其态度。结果罗弘信立即杀死李落落,向朱温表示臣服。此前罗弘信一直在河东与宣武两镇之间左右摇摆,但亲近...

书中记载关羽是被马忠斩杀的 事实到底是什么样的

书中记载关羽是被马忠斩杀的 事实到底是什么样的

还不知道:关羽真的是被马忠杀死的?事实真的如此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无疑是历史上的大乱世之一,不可否认的是,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厉害的武将。这些武将大部分都是青史留名的。无论是正史还是三国演义中,关羽都是非常厉害的武将之一,现如今看来,关羽就相当于刘备的...

明朝末年内忧外患 崇祯有挽救明朝的机会吗

明朝末年内忧外患 崇祯有挽救明朝的机会吗

还不知道:明末内忧外患,崇祯皇帝到底有没有机会挽救明朝?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有许多种说法。有抱怨天气的,如明亡于小冰期;有抱怨党争的,如东林党排除异己;还有抱怨祖宗的,如明亡于崇祯,实亡于万历,始亡于嘉靖。可事实上这些说法都过于片面。像明朝这种...

朱元璋推翻元朝后留下十万蒙古女人 朱元璋是怎么处理她们的

朱元璋推翻元朝后留下十万蒙古女人 朱元璋是怎么处理她们的

对消灭元朝后,朱元璋是怎样处理十万蒙古女人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元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朝代之一,种族等级制度让汉人面临无法生存的情况,皇室内部为了争夺权利,杀伐之事不在少数,朝堂官员更是贪淫腐败,最终受苦的,乃是辛辛苦苦的老百姓。由于各地民愤四起,多处地...

刘备在荆州时期实力最为鼎盛 和孙权开战又会怎么样

刘备在荆州时期实力最为鼎盛 和孙权开战又会怎么样

对刘备在荆州最鼎盛的时候,要是和孙权发生全面战争,谁会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在荆州最鼎盛的时候,应该是取得益州之后、湘水划界之前。如果曹操不插手的话,刘备与孙权全面开战,胜负难料,谁都没有取胜的把握。但这取决于孙权的战略决策,很可能孙权会主动放弃,刘备再次夺...

为得到姜维,诸葛亮可谓煞费苦心 姜维究竟有多厉害

为得到姜维,诸葛亮可谓煞费苦心 姜维究竟有多厉害

对诸葛亮为了得到姜维可谓煞费苦心,那么这个姜维到底有多厉害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姜维,字伯约,姜维最初为魏国将领的,却不受重用。诸葛亮北伐看出姜维是个文武双全的良将,出于爱才之心使用反间计得到姜维。姜维来到蜀汉收到诸葛亮重用,诸葛亮以接班人来培养。诸葛亮为了得到姜...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