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信息垄断背后,是权力的博弈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7-02)790

毫无疑问,帝国时代的帝王,但凡稍微有点理性,但凡稍微对权力有起码敬畏和对权力运行规则有起码的感知,就一定会在“广开言路”,提升信息到达率的问题上,做功夫。

因为,他们深知,一旦下面的信息被堵住了,那么,他们就成了聋子、瞎子了,也就意味着,有另外一种权力集团在剽窃他们的权力,甚至是代行他们的权力。

任何一个王朝,只要出现了“言路不通”的情况,就一定是帝王被某个权力集团玩弄于鼓掌了。这一点,在明史上尤为显著,在历代王朝进入后半场的时候,也几乎成为了通病。

因此,只要权力结构不变,这种通病就会循环往复的出现。

01

较为高明的垄断模式,是基于官场潜规则的通行程度的。

这也是为什么帝国时代的君王,对“结党营私”这种事物尤为痛恨的底层原因所在。

一旦一个群体形成共同的利益,那么,就势必形成荣辱一致的板结状态。在这种生态里,是没有人愿意去打破这种板结状态的,因为一旦打破,可能更先死的还是自己。这也是生态里的人,不敢打破的核心原因。

在这个生态里,谁的手里都别人的一本账,因此,只要里面的人不内讧,那么,结构是稳定的。如果有人硬要舍己死杠其中的某一个人,或者一群人,那么,一定是这个人,或者这群人对他造成了超越“血酬”的伤害。

所谓“血酬”,就是到了用命博的境地,甚至这个命的价值,还不如那个用命博的东西的价值。

基于这种生态特征,你查遍历史,可能这种内部的叛徒是非常显见的。

就像明朝的官场潜规则,其实就是大家除了替皇帝收账面上的税之外,还形成了共同对底层的横征暴敛。而这种信息,是不允许被皇帝知道,因此,就会有上下官员一级一级对这种信息的隐瞒、拦截、销毁。

这种潜规则越通行,对于皇帝而言,信息到达率就越低,因此,这种时候,皇帝的权力实际上被架空了。

就像嘉靖皇帝,最后,顶多冒出个海瑞抬棺死谏,其实也不过是试图让嘉靖帝动用暴力,像朱元璋那样的手段,拯救王朝命数。

02

明朝太监掌权的黑暗时代,实际也是帝国制度的巨大缺陷。

太监,是一种特殊的存在,身体缺陷,没有后代,大概率有心理缺陷。太监刘瑾用了5年时间积聚了相当于1274亿人民币的黄金白银,其它无数珠宝珍玩房产等不算。

据《亚洲华尔街日报》对过去一千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的统计,中国占6席,分别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和珅、太监刘瑾、清商人伍秉鉴、宋子文。

从这个入选人员看,前两位是暴力争夺,这种属于拥有“元规则”能力,就是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因此无异议。

和珅、宋子文属于皇帝近臣、红人,因此拥有更高等级的话语权,也就是说,他们的意见,在很大程度会影响皇帝的决策。从这个层面讲,也属于部分控制话语权和信息到达率的人。

因此,下面的官员,是要年年岁岁争相向和珅纳贡的。

而太监刘瑾,则属于朝夕相处的内侍,在朝夕相处之中,摸准了皇帝的喜好,更懂得用什么来消耗皇帝的精力,直至完全掌控皇帝。皇帝变成了被太监豢养在深宫的一头宠物。因此,所有的信息都必须经过他手,哪些可以看,哪些可以用来恐吓官员,哪些可以结成党徒,于是,一个宦官当政的明朝,就赫然成立了。

当然,历代王朝,一般主弱的,就很容易成为这种权力的摆设。

03

掌握信息量的多寡,实际上也就意味着一个人的权力影响范围。

在现代社会,信息就是金钱,信息也依然是权力。只是,现在,这种信息背后的权力博弈,已经进入到另外的层面。它更多的与认知有关,与商业有关,与影响力有关。

信息量越少的人,与核心信息源越远的人,如果在商业领域,就容易成为最后“内卷”进去的人,损失是很大的。对普通个体而言,就大概率会沦为“韭菜”。

其实,这种信息垄断,更有一种人际关系的亲疏。总有人问我,“他们总是避开我,在谈论一些事情,这是对我有意见吗?还是故意排挤我?”

这种情况,实际上是故意制造一种“他们”的信息垄断的“群体属性”,以此来威胁你,或者,也可以叫做是“弱者同盟”。

因为他们只有结伙,才能对抗你,就说明他们是弱者。真正的强者,从来不需要用成群结队的方式,以壮声威。

相反的,他们的“窃窃私语”背后,可能更多的是惧怕你的信息量。

还有些老板,或者说高管,也时常会有被下面人架空权力的时候。而这种局面的达成,一定是因为,下面的人把信息垄断了。

04

因此,《孙子·谋攻篇》才有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的智慧之言。

其实,细究起来,这也是一场信息制胜论。只有对自己和敌人的信息都了如指掌,才能指挥若定,随机应变,用兵如有神。

于是,垄断信息者,基本也是权力博弈中的胜出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7/512921.html

“信息垄断背后,是权力的博弈” 的相关文章

有哪些与杜牧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杜牧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杜牧在26岁中进士,先后官至弘文馆校书郎,淮南节度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黄州、睦州刺史等职。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

历史上刘备与孙夫人之间的感情怎么样?

历史上刘备与孙夫人之间的感情怎么样?

刘备在拿下益州之后,在法正的劝说下,娶了寡妇吴夫人为妻,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说起来,孙尚香可是孙权嫡亲的妹妹,皇亲贵族。但是刘备却对她一点儿也没兴趣,反而迎娶了一个寡妇吴氏。这是怎么回事呢?(孙尚香剧照)孙尚香从小就很得父亲孙坚和孙权的宠爱,在父兄的影响下,舞枪弄...

费袆:三国时期蜀汉四相之一,为蜀汉的发展尽心竭力

费袆:三国时期蜀汉四相之一,为蜀汉的发展尽心竭力

费祎(?~253年2月),字文伟,江夏鄳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臣,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费祎深得诸葛亮器重,屡次出使东吴,孙权、诸葛恪、羊茞等人以辞锋刁难,而费祎据理以答,辞义兼备,始终不为所屈。孙权非常惊异...

曹丕在选择托孤时 最后为什么阻止不了司马懿夺权

曹丕在选择托孤时 最后为什么阻止不了司马懿夺权

还不知道:曹丕托孤,为什么还是没有阻止司马夺权?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看过《三国》的朋友都知道,曹丕英年早逝,40岁的时候就死了。历代皇帝死的时候,肯定会托孤,因为他的孩子曹睿才不过23岁。论狡诈,曹操乃一代奸雄,曹丕可谓得他亲爹的真传,在怀疑别人这地点上,他比他...

历史上赵云咋蜀汉真的是个杂号将军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赵云咋蜀汉真的是个杂号将军吗?真相是什么?

赵云是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各方政权为争得霸主地位,免不了一场血雨腥风的厮杀,在这其中武将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原,在各种较量制衡中,最终形成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这也就是历史上...

后世是如何评价阚泽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阚泽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阚(kàn)泽(170-243年),字德润,会稽郡山阴县,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大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阚泽少年时家贫,只得向别人抄书,于是博学多闻。汉末被举为孝廉,出任钱塘长,升郴县令。孙权为骠骑将军时,征召他为西曹掾。后官至中书令、太子太傅,封都乡侯。虞翻称其为“盖蜀...

贺循:晋朝名臣,在地方颇有政绩,对朝廷礼仪多有补助

贺循:晋朝名臣,在地方颇有政绩,对朝廷礼仪多有补助

贺循(260年-319年8月28日),字彦先。会稽郡山阴县人,两晋时期名臣,孙吴后将军贺齐曾孙、孙吴中书令贺邵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贺循早有名声,与纪瞻、闵鸿、顾荣、薛兼并称“五俊”。初任五官掾、阳羡县令、武康县令、太子舍人等职,在地方颇有政绩。后退居会稽...

三国时期张郃与赵云的实力怎么样?有何差距?

三国时期张郃与赵云的实力怎么样?有何差距?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张郃率兵攻打葭萌关,黄忠请战,诸葛亮智激黄忠,黄忠和严颜一起去抵挡张郃,黄忠领兵出关,张郃看见黄忠,欺负黄忠年纪大,与黄忠大战二十多个回合,却没想到被严颜抄了后路,张郃兵败,退了八九十里。张郃以为黄忠年纪大,老了,没用了,以他...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