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宋朝何以成为读书人向往的圣地?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7-17)370

引言: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富庶的朝代,宋朝在文化方面的成就同样为后世津津乐道。

当代历史学家公认宋朝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大高峰,西方史学界更是直接将其誉为“东方的文艺复兴”。

正所谓“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宋代诗人汪洙的一首《神童诗》,将宋朝文化风气的繁荣昌盛体现得淋漓尽致。

那么,宋朝士子风尚进步的奥秘究竟源自哪里?这还要从在中国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取士制度开始说起。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兴衰简史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个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天子为了驭民治政、远交近攻,维护自己的统治根基,必须要起用一班能臣猛将为自己效命。

但是对于古代的历届统治者来说,如何选人用人可是一门不小的学问,一旦识人不明用人无方,轻则造成官僚机构的臃肿腐化,害苦了一方百姓,重则可能祸国殃民,甚至酿成部下起兵反叛的苦果。

按照出现时间的早晚顺序,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大致可分为四种。

从夏商周时期的世袭罔替家族继承,到汉朝用人唯贤的察举制度,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三六九等,再到隋朝开始的八股文章科举取士。

这些制度在选官用人方面的侧重各有千秋,或看重出身贵贱,或看重乡里口碑,或看重个人的品德和才华。

总体上看,古代中央选拔官吏的手段呈现出越来越进步、越来越科学的发展趋势。

而出现最晚的科举取士制度,则堪称古代选官制度的集大成者,自隋朝诞生开始,历经唐元明清数个朝代经久不衰,经过一千多年的考验,有力验证了其是服务封建王朝统治最行之有效的方案。

南北朝末期,天下苦九品中正制久矣。

这项出自魏文帝曹丕心腹谋臣陈群之手的选官制度,沿用四百余年下来,与生俱来的弊端早已暴露无遗。

考官们完全按照门第出身,将所有官员定为三六九等,可以说每个人的命运,自他降生之日起就已经注定,甚至一度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唏嘘景象。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随着旧士族的衰落和新地主阶级的兴起,九品中正制越发不能满足国家选拔人才的需要,朝野间百弊丛生多有非议。

恰在这个时候,一项完全不看出身、单论才华高低的新制度应运而生。

据《隋书》记载,开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杨坚刚刚开国称帝,就大刀阔斧进行官制改革,多次下诏要求各州府县向中央举荐贤良。

自开皇十八年开始,隋文帝先后设立“志行修谨”“清平干济”“孝悌有闻”“文才秀美”等十几门“科”,并定期举行“试策”,从考生当中择优取士。

历史学家一般认为,这就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的萌芽。

隋炀帝杨广即位后,于大业三年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广实行科举制度,官府府门大敞,所有普通官员百姓都可自愿报名参加分科考试,最后按照成绩排列名次,从中择优选取人才授给官职。

虽然后来由于隋炀帝的暴政,隋朝很快消失于历史的尘埃之中,但科举取士却从此沿用下来,历经唐宋明清数个朝代经久不衰。

直到清朝光绪二十七年最后一场进士考试,才正式宣告退出历史舞台,前后绵延长达一千三百多年。

宋代科举取士的特点:内容更接地气、考试规则完善

财富和权力不再是穷人永远翻不过去的大山,只要刻苦读书、迈入仕途,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总有一天会出人头地。

有了这条信念作为支撑,家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就有了保障。

诚如宋真宗亲自撰写的《劝学文》中所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那么,相较于其他朝代而言,宋代的科举取士制度,又具备哪些别具一格的特点和优势呢?

在宋朝以前,隋唐两朝的科举考试尚不成熟,由于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始终无法彻底摆脱世家大族的操控和把持,在考场上弄虚作假甚至请托代笔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

为了确保自己顺利高中,门生很少一门心思研究学问,而是想方设法贿赂主考官,把本应是墨香四溢的文章苑,搞成了乌烟瘴气的名利场,此举非但是对历史发展的倒行逆施,更引起了底层民众的不满与抱怨。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顺利登基。

从小吃过百家饭的他深知黎民百姓的疾苦,所以很快放眼天下,不拘一格招揽能够治理天下的人才。做事有板有眼的赵匡胤,对前朝科举制度的弊端可谓一清二楚,为了适应开国之政的迫切需要,他迅速着手对科举制进行了多项重大改革。

(一)考试内容更接地气

拿唐宋两朝的科举考试作对比,唐朝重进士科、重诗赋的特点尤为突出。

文章优劣不看实质内容,只一味追求雕章琢句和华丽的辞藻,导致天下士子纷纷仿效,形成极为轻薄浮夸的文风。

著名文人司马光和王安石,可谓是整个北宋年间闹得最凶的一对冤家,他们在政见上针尖对麦芒,至死都没能达成和解。

但是在科举取士这一块,两位高官的意见却是惊人地一致。

他们多次向天子进谏,认为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的书呆子一旦进入官场,只会误国误民。

宋神宗深以为然,对科举制度进行多次改革,大力推崇“轻诗赋、重经义”的文章风气,拟考题时也特别注重与时政相关联。

比如《宋会要辑稿》记载熙宁九年的殿试策论题目,就提到时下刚刚发生的水灾、旱灾、流民、兵荒等现象,要求考生以此为题进行论述。

由此可见,宋朝科举考题往往反映政治时弊、国计民生等实际问题,体现出宋朝统治者渴望找到真正能够治国安邦的人才。

(二)考试规则更加完善

别说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从古到今的任何制度,日子久了都会出现漏洞,所以如何革除和防范弊病的产生,自然就成了重中之重。

唐朝科举实行公荐、通榜和考试并行的制度,虽然也能够选拔到一部分贤才,但不可避免地将大部分寒门子弟拒之门外,损害了科举考试的公平性。

这种情况延续到宋淳化元年,仍有学子在名落孙山之后,跑到府衙门口公然击鼓鸣不平的现象。

消息传回中央,引起统治者的重视,随即对考试的各个环节提出严格规定,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给每一位寒窗苦读的学子同台竞技的机会。

《宋史》记载,宋朝首次推出了“弥封”和“誊录”两大改革。

“弥封”就是今天常见的考卷密封,以避免泄露考生的姓名籍贯,这样阅卷人无从得知所阅之卷出自何人之手,也就无法弄虚作假了。

但是总有那么一小撮人,想方设法钻空子。

比如有的考生事先跟主考官约好,在试卷上某个位置做上记号,徇私舞弊,为了彻底杜绝这种作弊现象,誊录之法应运而生。

“誊录”,就是安排人手,将每位考生的考卷重新誊抄一遍,这样既不会留下记号,也无法通过字迹辨认身份,大大提高了阅卷的公平性,一时间偏私之风无所遁形,科举考试越发深入人心。

宋代科举制度的影响:“读书改变命运”的思想从此深入人心

科举制度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打破了隋朝以前“出身决定一切”的畸形局面,为胸怀大志的寒门士子,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平台,激励有才之士通过寒窗苦读改变命运,与贵族子弟一较高下。

很快,许多经济上处于社会底层、却怀有满腔报国热情的新鲜血液,开始注入封建政权,大大改善了豪门士族垄断朝政的弊病,维护了封建中央的集权统治。

其次,科举制度还首次将读书和做官的关联性,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整个社会中间大力提倡尊师重教、勤奋好学的良好风气。

时至今日,中国孩子学习好、中国家长重视教育,依然在全世界有口皆碑,不论富人还是穷人,中国家长对待教育的态度都有一条共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其实,这种观念最早就源自一千多年前的科举制度。

自宋太祖赵匡胤开始,宋朝统治阶级对科举取士的不断改进,大大提升了科举考试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口碑。

随着录取范围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学子被吸引进来参与角逐,其中的佼佼者后来大都成长为国家栋梁,为宋朝社会的稳定、富庶、繁荣作出巨大贡献。

比如名震天下的寇准、杜衍、包拯、范仲淹、司马光、欧阳修、王安石……

这些重臣的名字个个如雷贯耳妇孺皆知,而他们无一不是从科举考试的道路上脱颖而出的天之骄子。在他们身上,中国知识分子“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优良传统得以继承发扬,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产生了颠覆性影响,这一点从婚姻观念的角度得到了最直观展现。

早在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士族观念树大根深,婚姻嫁娶往往把门当户对当作首要标准。

利益集团的固化让整个社会逐渐失去活力,不利于国家的进步发展。

但是到了宋朝,这种现象一去不复返了。出身门第再也不是值得炫耀的资本,只要及第高中,就能鲤鱼跃龙门。

所以每到放榜之日,闺中有女的人家就会早早等在榜文下面,出现了“榜下捉婿”的坊间美谈。

结语:

回顾历朝历代的发展沿革,若论哪一朝堪称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圣地”,宋朝永远占有一席之地。

无论权贵子弟还是寒门百姓,心中都产生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共识,那就是只要勤奋读书,就能金榜题名,从而改变命运。

这种思想甚至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深远影响。

参考资料:

《隋书》

《宋史》

《宋会要辑稿》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7/515509.html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宋朝何以成为读书人向往的圣地?” 的相关文章

刘裕南征北战打仗那么厉害 刘裕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刘裕南征北战打仗那么厉害 刘裕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对“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为何没能统一天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思古之幽情,写现实之感慨。短短几句,就勾勒出了一位英武人杰的形象。这位号称“气...

汉桓帝死后为什么是堂侄子汉灵帝刘宏即位 这里边有什么阴谋存在

汉桓帝死后为什么是堂侄子汉灵帝刘宏即位 这里边有什么阴谋存在

汉桓帝驾崩,即位的为何是堂侄子汉灵帝刘宏?其中有什么阴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东汉永康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汉桓帝刘志在洛阳北宫德阳殿驾崩,享年35岁。35岁正是男人事业的上升期,这伙计却消极怠工了。不过说实话,你还真不能苛责他,东汉皇帝的平均寿...

汉中之战中魏延的表现怎么样?

汉中之战中魏延的表现怎么样?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双方展开大战,打的难分难解,非常激烈,刘备必须要夺汉中,曹操死活不想退步,就看谁能笑到最后了。这里只讨论演义。在汉中争夺战中,魏延表现的非常出彩,魏延勇猛善战,两次大战庞德,还一箭射中曹操,将曹操的门牙折断了两个,差点送曹操上...

宇文赟是位什么样的皇帝?有哪些作为?

宇文赟是位什么样的皇帝?有哪些作为?

宇文赟,南北朝时期北周第四位皇帝。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有道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从春秋战国到清末宣统皇帝退位,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无数次向我们证明一个道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治理国家一定要施以仁政,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为人民服务...

朱友恭为何会被朱温除掉?他做错了什么?

朱友恭为何会被朱温除掉?他做错了什么?

朱友恭为晚唐名将,对朱温忠心耿耿,在助其扩张地盘的过程中立下大功。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天祐元年(904年),朱友恭奉义父朱温之命,杀害了唐昭宗。随后朱温就以朱友恭怠慢军政为由,将其贬官处死。朱友恭是朱温义子,对他忠心耿耿,还奉他之命弑杀皇帝。那...

朱元璋把皇位传给朱允炆都没有给朱棣 朱元璋出于什么考虑

朱元璋把皇位传给朱允炆都没有给朱棣 朱元璋出于什么考虑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曾想传位于朱棣,为什么又改变了计划?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朱棣,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呢?先说答案俩原因。第一呢,是因为长子继承制所限,这朱棣,他既不是长子,也不是马皇后所生。靖难之役后,朱棣干的第一件事儿就是修改...

深受汉武帝重用,张汤最后为何还是难逃一死?

深受汉武帝重用,张汤最后为何还是难逃一死?

酷吏是中国古代称呼用严刑峻法的官吏,是我国历史上的打黑策略之一,深受有权利追求的帝王待见。张汤是汉武帝时期,著名的法家人物。汉武帝手下有名的酷吏、位居汉朝十大酷吏之首。在张汤小时候父亲因为工作需要外出,他在家看守家舍,等到父亲后发现家里的肉都不见了,张汤被父亲打了一顿,张汤不服扒开老鼠洞,以老鼠洞中...

曹植的妻子崔氏的死与曹操有何关系?真相是什么

曹植的妻子崔氏的死与曹操有何关系?真相是什么

曹操,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魏晋新语》中记载了一件事,曹植的妻子崔氏由于衣着华丽,被公公曹操看到了。曹操大为不悦,回家后,就命她自尽了。说起来,曹植的妻子崔氏可不是什么普通人家的女子,她出身于高贵的门阀士族清河崔氏。在魏晋时期,清河崔氏、琅琊王氏、兰陵萧氏、陈...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