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秦穆公的谥号到底是穆还是缪?究竟是美谥还是恶谥?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8-17)380

一直以来,对于秦穆公的称呼,基本上可以说已经是定型了的,大家已经习惯性的会称呼他为秦穆公,而这里的穆的意思,作为谥号的时候当然是一个美谥。然而也有一些典籍当中记载的并非是秦穆公,而是秦缪公,这里的缪字的意思可就不是什么好的意思了,是一个恶谥。然而在古代的一些字体当中,穆和缪两个字可以说又是长得比较相似的,那么究竟应该是秦穆公还是秦缪公呢?这个谥号的意思到底应该是美谥还是一个恶谥呢?

春秋时期的秦国,只有两位杰出的君主:一个是护周平王东迁因而得以建国的秦襄公;另一个是独霸西陲的秦穆公。

但是,关于秦穆公的记载,有些史书把他写为“秦穆公”,如《左氏传》和《国语》。有些史书把他写为“秦缪公”,如《公羊传》《穀粱传》。有些史书干脆混用,时而用“秦穆公”,时而用“秦缪公”,如《史记》。让人有些无所适从,困惑不已。

他到底是“秦穆公”呢?还是“秦缪公”?这事儿还真得好好捋一捋。

1.谥号是什么

有人说,他既是“秦穆公”,也是“秦缪公”。其中的“穆公”是庙号,“缪公”是谥号,“秦穆公”和“秦缪公”都是同一个人。

庙号是什么呢?谥号又是什么呢?辞海里的解释是:“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某祖某宗的名号,称庙号。始于殷代,其后历代封建帝王,都有庙号。”

对于谥号,辞海的解释是:“帝王、贵族、大臣、士大夫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不难看出,庙号仅仅指宗庙、神主的排位;或是在祭祀时,子孙按照昭穆排列顺序进行行礼,只是一种左右长幼顺序的排列,不涉及功绩大小、名声好坏。

而谥号是有严格规定的,是根据这个人的事迹所给予的称号,有美谥,也有恶谥。《逸周书·谥法解》里面说了,“布德执义曰穆”、“名与实爽曰缪”。即“穆”是好字眼,用作谥号,是美谥。“缪”是个坏字眼,用作谥号,是恶谥。

“秦穆公”、“秦缪公”,这二者间的美、恶间差别巨大,作为谥号,史学家不大可能弄错而导致混用,并且还用在了同一个人身上。那么,“秦穆公”与“秦缪公”二者之间,只能是一个是庙号,另一个是谥号。

之所以认为“穆公”是庙号,“缪公”是谥号。那是因为《史记·蒙恬列传》中,蒙毅曾对胡亥的使者说过“昔秦穆公杀三良而死,罪百里奚而非其罪也,故立号曰‘缪’”之类的话。

2.秦穆公秦缪公是谥号还是庙号

不难看出,秦穆公之所以“立号曰‘缪’”,是因为他做过“杀三良而死,罪百里奚而非其罪”这两件不光彩的事。这是在根据个人事迹评定出来的称号,当然属于谥号。

而且,“秦穆公杀三良而死,罪百里奚而非其罪”这两件事,都是秦穆公的污点。即秦穆公因为有了这两个污点,“故立号曰‘缪’”。可见,“缪公”是个恶谥。

秦穆公既然有了“缪公”的恶谥,就不应该再拥有“穆公”的美谥。

《礼记》中称:“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

在从西周传下来的古代宗法制度中,“父曰昭,子曰穆;左为昭,右为穆。”即“昭穆”关系仅仅是指宗庙、神主的排位。秦穆公为秦德公为之子,其上有兄长秦宣公、秦成公,按照宗庙的排位,称“穆”并无不妥。

但是,庙号的使用是在汉朝灭亡后才在帝王中泛滥开来的。在先秦时期,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一般是开国君主称“祖”;继嗣君主中,唯有治国才能杰出者才能拥有。

遍考史书,先秦时期拥有庙号的人只有商周几个帝王,如商中宗太戊,高宗武丁等等。即使在汉朝,庙号的追尊也非常严格,仅仅追尊了几位功业卓著者,如汉高祖刘邦,汉世祖刘秀。也就是说,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根本没有立庙号的资格。

退一万步说,就算秦国不顾西周宗法制度,偷偷给自己的君主上庙号,那秦穆公即使拥有了“穆”的庙号,也只能叫“秦穆宗”,而不是叫“秦穆公”。因此,“秦穆公”不可能是庙号,而只能是谥号。

问题又回到了最初。

“秦穆公”和“秦缪公”如果都是谥号,那就只能二选一,不能兼而有之。

不过,有人认为,谥号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生谥”,一种是“死谥”。没有特别说明,通常的谥号都属于“死谥”,即帝王、贵族、大臣、士大夫死后,别人依据其生前事迹给予他的称号。这个称号是相对公平公正的。

而“生谥”,是帝王、贵族、大臣、士大夫在生前就得到的称号。这种情况,历史上有没有呢?

有。比如楚太子弑父,谥父为“灵”。但其父尚未闭眼,口虽不能言,却眨巴地眼睛似有所指。死者为大,太子赶紧改谥为“成”,他这才瞑目。这位楚王即史书上记载的楚成王。

又比如,卫灵公因卫国内乱仓皇出逃,后来北宫喜与析朱鉏帮他平乱,并迎他归国。卫灵公欣喜之下,立赐北宫喜谥为“贞”、析朱鉏为“成”。

还有,魏明帝曹睿死前两年,就早早钦定了自己的谥号为“明”。不难看出,像魏明帝曹睿这样的“生谥”,根本就属于自称,必须是好称、美称。

实际上,据王国维等学者考证,中国古代最早应用谥法的时代,并非《逸周书·谥法解说的“维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之野,终将葬,乃制谥”,而是出现在西周末期。

但商、周两代帝王,在名字以外都有号,如文、武、成、康、昭、穆等等,这些都是帝王生前的别号或称号。起初只有商王、周王有号,后来公卿纷纷效仿,自取其号,如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等等,莫不如此。那么,秦穆公的“穆”字,很可能是他生前自取的尊号和美称,也可以说是“生谥”。

可惜的是,查遍与秦穆公有关的史料,都从没有出现过他自称或他人尊称他为“穆公”的记载。因此,“秦穆公”只能是“死谥”。

3、到底是“秦穆公”呢?还是“秦缪公”?

《逸周书·谥法解》里面说“胜敌志强曰庄”、“经纬天地曰文”、“绥柔士民曰德”、“威强敌德曰武”、“安民立政曰成”、“安乐抚民曰康”、“布义行刚曰景”、“辟土兼国曰桓”、“爱民好与曰惠”。

根据这些说法,可知秦国诸公中秦庄公、秦文公、秦德公、秦武公、秦成公、秦康公、秦景公、秦桓公、秦惠公这些人全都是美谥,但这些人的功绩远远不如秦穆公,论理,秦穆公得到的就应该是美谥“穆公”而非恶谥“缪公”。

尽管《史记·蒙恬列传》提到了秦穆公有“杀三良而死,罪百里奚而非其罪也”这两个污点,但这不过是些小污点。要知道,秦国的人殉制度在秦武公时期就开始了,在出土的秦景公一号大墓中也出现了大量殉人,而秦武公、秦景公得到的都是妥妥的美谥。

秦国诸公中,获恶谥的,也就是“杀戮无辜曰厉”的秦厉公和“好变动民曰躁”的秦躁公两人而已。把雄才大略的秦穆公和秦厉公、秦躁公这两个庸主相提并论,根本说不通。

合理的解释就是:秦穆公的谥号是美谥“秦穆公”。“秦缪公”是后人混用和误写。

《史记·秦本纪》收录有秦孝公的《招贤令》,其中有说:“昔我缪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秦孝公这是在极力赞美秦穆公功德,但却用了“缪公”的称呼,如果说“缪公”是一个恶称,根本不合情理。

诗歌《黄鸟》在指责和唾骂秦穆公杀三良事,里面却写:“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论理,既然你要唾骂一个人,而他有一个恶称为“缪公”,你没有采用,而采用了他的美称,同样不合逻辑。显然,原因只有一个,在当时,“缪”通“穆”。

能说明“缪”与“穆”相通的,还有一个铁证。即《尚书·周书·金滕》篇里面有记载:“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二公曰:‘我其为王穆卜。’”这里说的是周武王克商之后过了两年,患疾病,太公、召公这二公准备为他举行庄严肃穆的占卜活动。

司马迁在《史记·鲁世家》中记载了这件事,写成了:“武王有疾,不豫,群臣惧,太公、召公乃缪卜。”可见,“缪”就是“穆”;“穆”就是“缪”。

另外,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黄帝四经》,把现在人们熟知的“穆穆天刑,非德必顷”写成了“缪缪天刑,非德必顷。”这也再次证明,在先秦时期,“缪”与“穆”是划等号的。

与把“秦穆公”混淆为“秦缪公”相类似的,还有宋庄公的父亲宋穆公,《春秋》写成了“宋穆公”,而《公羊传》《谷梁传》均写成了“宋缪公”。

最后,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逸周书·谥法解》里面明明提到:“布德执义曰穆”、“名与实爽曰缪”。为什么司马迁等人却视而不见,而把“缪”与“穆”混用呢?

原因只有一个:《逸周书》文字多误脱,间杂有了很多后人羼补、更动之作,即“名与实爽曰缪”这一句极有可能是汉朝之后人的加上去的。一个很明显的例子:《逸周书·时训》以雨水为正月中气,惊蛰为二月节气,根本不是先秦时历法,明显是汉朝人加上去的。

可见,有时候,尽信书不如无书。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08/520870.html

“秦穆公的谥号到底是穆还是缪?究竟是美谥还是恶谥?” 的相关文章

秦皇汉武是千古一帝 刘邦建立汉朝为何不是千古一帝

秦皇汉武是千古一帝 刘邦建立汉朝为何不是千古一帝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都说秦皇汉武是千古一帝,为何没人说刘邦是千古一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千古一帝,这个词最早出自于明朝李贽的《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随后与他同一时代的王志坚在《读史商语·卷三》也用了这个词,如文皇者,真千古一帝也!这里的文皇...

秦二世在位三年就灭亡 这一切到底是谁的错

秦二世在位三年就灭亡 这一切到底是谁的错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二世仅仅在位三年,秦朝进覆灭,这到底是谁之过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如果把中华文明的大一统政策看成一个人的一生,我们现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成年人,那么秦朝只是一个刚出生的小婴儿。你能指望一个婴儿有多少正确的做法吗?犯错才是正常的。无数后人...

韩通是什么人?他最终为何没能保住柴氏江山?

韩通是什么人?他最终为何没能保住柴氏江山?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显德七年(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率军攻入都城汴梁。韩通听闻赵匡胤造反,急忙从皇宫往家赶,准备誓死对抗乱军,保卫柴氏江山。但韩通出宫没多久就遇到乱军军官王彦升,被其杀害。那韩通为何无法阻止赵匡...

侯方域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侯方域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侯方域,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明末“四公子”之一、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他一生数次游历江南,深受江南文化的熏陶。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夏,他赴金陵应试,指点江山纵论天下的豪情及才华横溢的名士风度令江南士人折服。从而名列明末“四公子”,并被推为复社领袖之一。他在江...

康熙儿子那么多雍正又不是嫡子和长子 雍正是怎么继承皇位的

康熙儿子那么多雍正又不是嫡子和长子 雍正是怎么继承皇位的

还不知道:康熙有35个儿子,雍正非嫡非长玩物丧志,为何由他继承皇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722年千古一帝康熙驾崩,皇帝去世自然是储君即位,可问题的关键是这个储君雍正非嫡妃长,母家也不显赫。地位普通不说更有资料显示,他玩物丧志,沉迷佛法,根本就不是做皇帝的料。这...

刘荆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刘荆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刘荆,广陵思王,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的第九子,生母是阴丽华。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刘荆30岁的时候,曾找了一个术士给他看相。术士看完后,吓得立刻就去告官。这是怎么回事呢?刘荆是刘秀一个很不安分的儿子。刘秀生前,封他为山阳王,镇藩山阳国。山阳国在现在山东菏泽定陶...

庞统临死前为什么说刘备被诸葛亮骗了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庞统临死前为什么说刘备被诸葛亮骗了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庞统临死前,为何说刘备说是被诸葛亮给骗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刘备爱才,除了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他的手下还有其他厉害的谋士,其中一个能与诸葛亮比肩的,当属庞统。庞统与诸葛亮一个称为“凤雏”,一个称为卧龙,同在刘备麾下拜为中郎将。可惜庞统...

刘邦担心吕雉会图谋不轨 刘邦为什么杀樊哙而不是吕后

刘邦担心吕雉会图谋不轨 刘邦为什么杀樊哙而不是吕后

还不知道:刘邦明明担心吕雉图谋不轨,为何在世时不杀吕雉,反而杀樊哙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吕雉在历史上给人的形象就是两个字:狠毒。刘邦与吕雉是多年的夫妻,虽然两人聚少离多,再加上刘邦又是皇帝,后宫妃子不止吕雉一人,但刘邦识人的眼光还是非常毒辣的,整个秦末时期,没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