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官”的由来
古代人民都将州县官员称之为“父母官”,一直沿用至今。只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自然不必有父母官为民做主, *** 向服务型 *** 转型后,更多出现的就是“人民公仆”。但在古装剧中这个词还是出现频率颇高。那么它的来源是哪里呢?
从字面上看,“父母官”充满了封建统治的意味,由封建大家长支持你家里的事,与代天子牧民的州牧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父母官显得更温情些,毕竟父母之爱子,可谓世界上最纯洁最无私的感情。所以古代父母官使用更频繁也偏向褒义。
而最早能被称之为父母官,也就是这个词的来源的是汉代的两位名臣。
之一位是召信臣。《汉书循吏传》载,西汉元帝时,南阳郡太守召信臣,。 “其治视民如子”,劝民农桑,开沟渠,修堤坝水门,修建水利工程数十处,灌溉面积年年增加,最多时达3万顷,南阳地区因此富庶起来。为加强灌溉管理,召信臣还制定了灌溉管理制度,“均水约束”刻在田地旁边的石碑上,以防止水利纠纷。
百姓十分爱戴他,尊称他为“召父”。
东汉时,南阳郡又得来第二位好官。他就是杜诗。任南阳太守时,创造水排,以水力传动机械,使皮制的鼓风囊连续开合,将空气送入冶铁炉,铸造农具,用力少而见效多。他还主持修治陂池,广开田池,使郡内富庶起来,有“杜母”之称。
南阳人称赞说:“前有召父(召信臣),后有杜母”。
也正是这两位创下的基业,不仅让诸葛亮有躬耕于南阳的安静之所,也留下了“父母官”这一评价州县长官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