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逛一次青楼要花多少银子?“春宵一刻”真的要花费“千金”吗
前言
飘渺的笛声伴着袅袅轻烟,爬上高高的墙头。墙内是隐秘而华美的围合,一池碧水中心躺着一座小巧玲珑的亭阁,亭边坐着穿着绣花长裙的绝色美人。这就是传说中风流绝代的青楼了。
在古代中国,尤其是文字和文化达到鼎盛的唐朝,青楼逐渐成为承载男女风流的场所。那是一个浪漫主义盛行的时代,人们崇尚自由恋爱,青楼由此应运而生。它既是文人寻求灵感的源泉,也是普通人梦中的春宵一刻。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青楼渐渐被妓院取代,它的辉煌也成为历史。
我们不妨穿越时空,探访古代青楼的兴衰变迁,一探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一、唐朝:青楼的黄金时代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其鼎盛时期被称作“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为开放和包容的时期。文字独尊,唐诗唐词盛行,文人墨客们崇尚个性解放和恋爱自由。于是,青楼作为高雅、自由的风月场所慢慢兴起,成为众文人雅士追逐的地方。
在唐朝,青楼主要分布在都城长安和东都洛阳,以及江南、成都等地。这些建筑富丽堂皇,装饰考究,被围绕在高高的红墙之内。墙内点缀着假山亭台,中心有戏台供艺伎表演。
其实,青楼最著名的要数长安八大青楼了。这八家青楼各具特色,聚集了当时最有才华的歌伎、舞姬。众多官宦和文人们经常光顾,品茗赏乐、寻花问柳,聆听艺伎的歌舞和她们的妙语如珠。
长安城里有一家“凤楼”尤为出名,女主人魏明珠聪明绝顶,深受文人喜爱。杜甫、白居易、元稹等众多唐诗名家都是她的常客。他们来此不仅为了聆听歌舞,更为了和明珠讨论文学、政治等高深问题,汲取她的睿智见解。
据闻,凤楼内每一个房间都取了一个“诗意”的名字,比如“梅花间”“竹雨轩”。墙上挂满了名家书画,架上陈列着古玩佳器。每到花开之时,院中百花齐放,明珠就率领伎女在亭台假山边展开盛大的花会,热闹非凡。
文人雅士们也会应邀而至,带着自己创作的新诗作与伎女们品评唱和,共赏盛世春色。他们视这些才女为知己,欣赏她们的才华与睿智,深受陶冶。通过唱和、对饮等形式,在美酒佳肴中尽情畅所欲言,吟咏赋诗,尽享盛唐文化的绚烂多姿。
这也影响了唐诗的创作。诗人们在作品中大量出现了描写青楼女子的内容,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窗外斜风细雨斜,浓缩轻袅照锦帐”描绘了青楼空灵缥缈的景色;张继《春思》“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写出了青楼女子对青春逝去的惋惜等等,向人们展现了一个美丽耐人寻味的青楼世界。
在这个包容开明的时代,青楼文化得到空前繁荣。它提供了一个相对开放的平台,让女性也可以通过才华获得与男性平等的地位,开启了女性中国文化史上的新一页。
二、宋朝:青楼的式微
公元960年,宋朝建立。社会逐渐向保守方向发展,封建礼教的约束力增强,文人也渐渐抛弃了唐朝的放浪形骸,宋词讲究内敛质朴。于是,青楼文化开始走下坡路,它的地位不再如唐朝时期那般崇高。
宋朝皇室曾多次颁布禁令,试图打压青楼业。这样,许多青楼或被迫关闭,或名存实亡。纵然还有一些青楼努力维持生机,但其规模和档次已大不如前。
如杭州最有名的“采莲楼”,曾经待过苏东坡等文人名士。但在宋徽宗政和年间,因禁令趋严,采莲楼最终也难逃关闭的命运。其女主人无奈地将楼上的珍藏售卖,用所得款项打点周全,关闭大门。
采莲楼关门的那一天,东坡特意前来吊唁,作了一首《采莲楼终日》以志哀思:“银烛秋光冷画屏,舞凤庭外闭承明。自是相离意,无计相忘情。旧游如梦几番新,长阶夜吟待月明。”一代风月名楼就此成为历史,许多文人无不唏嘘不已。采莲楼的故事成为社会记忆的一部分,流传至今。
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悲伤动人的传说:宋徽宗曾经下诏,凡歌伎想嫁人者一律批准,以此慢慢关闭青楼。
有一位才华极高的歌伎小瑶,得到批准后就出嫁了。没想到丈夫去世后,小瑶独自带着年幼的孩子过着贫苦的生活。还没等孩子长大成人,小瑶就因病离世了。临终前,小瑶抚摸着孩子柔软的头发,说:“儿啊,妈妈带你看最后一眼这个世界......”
她的悲惨命运同许多青楼女子一样,因为一个决定而失去幸福。这也是后人感慨青楼衰落、命运多舛的一个缩影。
三、明朝:妓院取代青楼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这个时代,封建礼教达到鼎盛,社会风气趋于保守。于是青楼文化进一步没落,取而代之的是专门提供 *** 的妓院。
明朝 *** 对风化问题极为敏感,多次发布禁止妓院的谕令,但收效甚微。毕竟,民间对于娱乐的需求无法镇压,因此妓院遍地开花,成为许多人释放压力、寻求 *** 的途径。
许多妓院表面上仍保留了一些青楼的建筑风格,似是而非。但其中心理已发生决定性变化——这不再是文人寻求陶冶情操的地方,而纯粹是满足欲望的场所。
其中最负盛名的要属北京的琉璃厂(今淮海路一带)。这个地区聚集了众多的妓院,专门提供各种风月服
务。来这里寻花问柳的,大多是达官贵人和富商大贾。他们不再像唐代文人那样把女子视为知音,而只是将她们当作玩物。
有一户大户人家的公子哥,初次进入琉璃厂就被眼前的场面惊呆了。
狭长的街道两旁立着成排妓院,门前站着穿着轻薄的女子招揽生意。她们见有年轻人来,纷纷上前拉扯,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公子哥选了一家更大的妓院,一进门就是一池昏暗的池水,几个女子在里面嬉戏。楼上是密密麻麻的小房间,帘子后不时传出嬉笑的声响......
他花了几百两银子,尽享了一夜缤纷春宵。第二天醒来已是正午,他不禁思索,自己区区一夜竟花费了不少钱财,想想家中刚刚去世的老母亲,不由得羞愧难当、决心戒除这荒唐行径。
然而,妓院依然存在和兴盛着,成为历史长河中不可磨灭的一笔。它们生生不息,正如人性中光明与黑暗的矛盾。
四、清朝:紫禁城的夜生活
踏入清朝,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这是一个封建专制达到极致的时代,军机处的耳目无所不在,百姓隐秘的夜生活也难逃它们的监视。
与明代相比,清朝初期对风化问题的禁锢更为严苛。很多妓院被迫关闭, *** 们无家可归,只能以卖艺为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清廷的禁令也逐渐松弛。到了乾隆时期,妓院又重新抬头,甚至进入了紫禁城,成为满足皇帝及臣子私欲的工具。
据资料记载,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時年三十多岁的著名戏子李香君被选入紫禁城,因为李香君不仅唱作俱佳,还极善文词,深受乾隆宠爱。
另一位“琉璃寶” *** 赵金桥,更是擅长书法。她的作品被乾隆视为稀世珍宝,对此赵金桥也极为得意。
然而,宫廷生活的种种锁链让她们日渐憔悴。李香君在宫中待了十余年后病死,而赵金桥在四十岁时离奇死去,始终未嫁得子。
虽然短暂得到皇帝宠幸,但她们终究只是权力的消费品和工具。
相比之下,民间的 *** 们虽生活艰辛,却也保有最后的尊严。
如北京著名的佟隶子,她不仅姿色绝世,而且以超凡的音律见长,远近驰名。虽然出身风尘,但她自强不息,不因为别人的眼光放弃自己的专长。
晚年,她闭门谢客,在北京创立了当时最著名的戏曲学堂,传授了后人无数艺术瑰宝。作为一代歌后,她最终还是凭自己的实力赢得了音律的自由和尊重。
五、民国以降:曲终人散,余音绕梁
进入民国,中国社会开始现代化转型。随着西方思想文化的输入,中国的性文化也发生巨变。原有的等级森严被打破,男女平等思想也渐成气候。这样,青楼与妓院也逐渐被历史淘汰。
今日的中国已经没有正统的青楼文化,它仅存于人们模糊的印象和文学作品中。取而代之的是繁荣多元的夜生活业,它们虽承继了过去的一些因素,但本质已经迥然不同。
我们不应怀念历史上存在剥削的因素,但也不能忘记那曾经灿烂的文化瑰宝。历史是复杂的,它既有阴暗也有灿烂。我们需要审视历史,汲取其中积极启示,为当下和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记忆中的歌声久久回荡。那些璀璨的光环终将风化,但精神的价值永存人间。唯有当我们学会宽容、理解和尊重的时候,过去的一切才可能升华为永恒的遗产。
少女在高楼上轻轻歌唱,声声慢,似催人春睡。洛城的夜,是那样静谧温柔。
结语
风月无边,倾城倾国。历史长河中,那些曾轰动一时的绝色佳人,早已烟消云散。
青楼起起落落,它象征的不仅仅是艳遇,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追求。我们不应只看到其负面,也要审视其所蕴含的文人雅士对灵感、情感和心灵寄托的期盼。
当世俗的喧嚣散尽,每一个灵魂都渴望找到属于自己的净土和理想国。历史并不只有恩怨纠葛,也有未完成的梦和长相思。
风过无痕,但那些闪烁的灵魂碎片,将永远镶嵌在历史的河流里。当我们抬头仰望–古今天外,芸芸众生,每个时代都在试图谱写或追寻自己的乐章。
弹指一挥间,新故事已然开启。我们于茫茫世界,每个人都在演绎着属于自己的人生。
青楼的啼笑,也不过是历史长河中一丝回声。当昨日的泪,化作今朝的露;旧时的憾事,终将随风飘散在浩瀚的天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