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苏秦和张仪谁更胜一筹 为什么连横能破解合纵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8-20)340

苏秦和张仪,合纵和连横,两人各自用自己的不同的理念和做法,达成了自己人生中的巅峰,苏秦提出合纵,联合六国的势力对抗秦国,而张仪则是破解了合纵,以连横来瓦解六国的联盟,最终的结果也很明显,连横胜出,秦国对六国也成了极大的威胁。但为何连横能够破解合纵?是因为张仪要比苏秦更胜一筹吗?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张仪和苏秦谁厉害

历史上,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最稳定的诸侯国,虽然地处边陲,但明君圣主层出不穷,又拥有富饶千里的关中要地,一直谋划着向东扩张之路。眼看秦国日益做强做大,老邻居“赵魏韩楚”四国开始焦虑不安,迫切需要一种带领它们走出困境的战术。

于是,大才子苏秦应运而生,苏秦游说于其他六国,促成合纵之势,设置出一道阻止秦国东进的“屏障”,六国联合抗秦之路由此开启。

苏秦是草根出身,有幸拜于鬼谷子门下,研习“捭阖之术”。刚刚学成下山时,苏秦踌躇满志投靠秦国,原本想着借助大国的舞台可以一展拳脚,没想到秦惠文王没有接受苏秦的主张。失落的苏秦只好远走六国,将原有的“连横”之术改成“合纵之术”。

很快,苏秦便找到自己的政治知音——燕文公。二人促膝长谈一拍即合,纷纷感叹相遇恨晚。苏秦受到燕文公的支持,先后来到“赵、韩、魏、齐、楚”,成功游说它们的诸侯王。牛人就是牛人,苏秦不但将六国国君游说成功,还同时成为六国的国相,到此合纵之势算是形成。

苏秦“合纵之术”的观点有两项核心:一曰抑秦,秦国日益强大,各路诸侯不能放任发展,要采取策略抑制秦国壮大;二曰抱团,秦国强大后必然会采取东进之路,诸侯国没有一人能够与强秦抗衡,所以要抱团取暖。

张仪原本是魏国贵族后裔,家道中落后投身鬼谷子门下,与苏秦同窗而习“捭阖之术”。同窗期间,苏秦一直很赏识张仪的聪慧,认为张仪将来必然会有番大作为,苏秦对张仪内心充满着“欣赏与妒忌”的矛盾。最初苏秦游说各国时,正赶上秦国伐赵,为了让自己的“合纵之术”形成,阻止秦国赶在前头伐赵,苏秦便将故友张仪请来侮辱一番。用激将法,促使张仪投到秦国游说秦惠文王,以此为自己“合纵”大业争取时间。

果不其然,张仪受辱后出于报复,成功博取秦惠文王的支持。此时,秦国在张仪的带领下紧锣密鼓地谋划“连横之术”。令苏秦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小学弟张仪果然不同凡人,不仅坐上秦国的国相,还成功窜动齐楚两国,搞出一条东西“连横之术”,成功地瓦解掉苏秦苦心经营多年的合纵局势。张仪凭借的无非是“三寸不烂之舌”的游说法,将齐楚韩魏等没有远见卓识的诸侯国“威逼利诱”下,玩弄于股掌之间。

张仪“连横之术”也有两大核心观点:一曰威逼弱者,派遣使者整日对弱小的诸侯国鼓吹秦国的强大,趁机向小诸侯国索要土地;二是利诱强者,对于那些强大的诸侯国比如齐楚,要与它们交好会盟,私下达成瓜分周围小国的共识,使其选择中立的态度。

2、为何连横始终能够破解合纵

在战国的外交场上,主要盛行就是两种大的方略,其中一个就是合纵,另外的一个就是连横的策略,这两种大略实际上是相互对立的存在,合纵是主要用于弱小的国家来抱团去对付强大的国家的,而连横是强大的国家用于去拆散其他国家的联盟的。说白了就是一个想办法让大家抱团来打,另外一个就是想办法拆散这些抱团的国家再打,那么这两种的策略哪个要更好呢?实际上在战国的发展中,连横是一直都处在上风,可以说是很好赢下了合纵的战略。

最为经典的一个例子就是秦与其他各国的关系,在秦成功崛起了之后,其他各国是为了对付它多次达成了同盟,可是前后没有一次是真正把秦给打败的,反而都让秦国用连横的 *** 把他们的联盟一次次给拆散了。真正合纵成功的也就是关东地区的这些国家起来把齐给打败了,可以说合纵对于整个战局的影响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是秦依靠着连横的 *** ,成功把东部的这些国家给分割开来,然后一个一个的收拾,最终是取得了胜利。

为什么合纵没有办法取得最后的胜利呢?其实这个问题比较简单了,因为合纵本身就存在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对于各国来说,没有谁是真正的要更加强大的,秦齐一直都是东西部的顶级强国了,可是它们都没有力量去直接消灭七雄里面的任何一个,毕竟在这些平衡的局面里面,一旦有这个动静就会立马引发其他国家的合力攻击。

这些国家在本身上力量差得非常有限,所以合纵一开始目的就非常不明确,不是针对某个国家的,也不是针对某个特定的环境的,那么合纵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本身这些国家的同盟就存在着问题,毕竟这些国家经常是相互来打,彼此的矛盾都非常深了,即便是为了保存自己,也都是相互为了自己的利益不相让,这就使得这些国家的联盟本身就非常松散。

这对于连横来说就是非常容易破解的了,只要利用这些国家的矛盾和利益关系,就可以轻松化解这些国家的联盟,那么合纵就搞不成了,所以战国时期真正形成同盟的没有几个,反而是各打各的才是主要的情况,合纵的失败自然就没有办法避免了。

3、苏秦和张仪到底谁更胜一筹

就二人的仕途来说,张仪是强于苏秦的。苏秦晚于张仪拜入鬼谷子门下,虽师出同门,两人都能言善辩、才华横溢。但他们的境遇却大不相同: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政策,他游说秦国周围的国家依附秦,从而得到庇护,以免受到其它比自己强的国家的攻打,他的政论得到了秦惠文王的赏识,而后被封了官职。

苏秦的仕途并不像张仪那么顺坦,他出师后屡屡碰壁,一身才华无处施展,受挫心灰后苦读《阴符》,以合纵的政略游说六国共同攻打秦国,其名气与处境才有所好转。他们二人的仕途似乎和他们的运气相关,张仪的运气好,较早地出现了机遇,并及时把握住了,他连横的政论为秦国带来了可观的利益,从而得到了秦惠文王的赏识.而此时的苏秦出师后四处游历却无人问津,当苦研文书后提出的合纵政策符合当时的局势才开始被多国奉为座上宾。

乍看没问题,其实深入了解张仪和苏秦的沟通方式与表达技巧后,你会发现,他们二人的仕途与其他的因素关系更大,即游说的出发点和游说技巧。

那么,苏秦和张仪谁的游说技巧更胜一筹?答案是:张仪的游说技巧更胜一筹。张仪巧妙地平衡着游说国家的利益和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他游说是从所属国的利益出发,真切地分析,用切实的好处来打动并效力国家领导人。

他积极为秦国的利益考虑,使得秦国走向强大的道路:他的连横策略迫使韩魏朝拜,让秦国联合周边国家攻打弱国,秦国因而也占据了富饶之地,这片肥沃土地为秦国后来的征战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反观苏秦,他更多地是以自身利益为主。他各国周游时希望的是自己能够被某一国君赏识得到重用,在他成为一国的座上宾后他的欲望就开始变大,希望自己能得到更多人的重用。他带着自己的小心思,在分析利弊时就会用一些小手段来使事情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如苏秦在齐国为官时和燕国密谋吞并齐国,但事情败露,未能成功,他自己也因背叛而被齐王处死。

这是件令人汗毛耸立的事情,试想,你手下有一努力较强的人,表面上是为你效力,暗地里却和其他人勾结如何灭掉你的国家,若你足够信任他,你的国家就真的会被灭掉!这样的人多了,一个大集团 、一个国家又怎么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呢?

就苏秦和张仪的才能来说,苏秦倒是扳回一局。在张仪向当时游历多年、有些人脉的苏秦寻求帮助时,苏秦拒绝了,张仪愤而投秦,而后在秦国大展拳脚,越发被重用,这也许是苏秦的激将法吧。

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大家早已耳熟,师出同门又才华相当的二人效力于同一国家,这两人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总有一人会有意无意地成为陪衬,被压一头,两人不处于同一国家行事,其才华也能够更好地展现出来——或许这就是苏秦拒绝帮助张仪的原因,而张仪也因拒绝找到了一个合适自己效力的君主。在七国混战的中后期,苏秦得到了六国的相印。六国齐心抗秦后,苏秦的地位受到了威胁。

他能有如此高的地位倚靠的是七国实力的不等和秦国日渐强大要吞并其他国家的野心,而六国联合对抗秦国后,七国间的大矛盾便只剩一个了。在这种情况下,苏秦起到的作用就小了很多。苏秦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就开始制造矛盾,如用策略帮助张仪更好的实施连横策略、与燕某齐挑起内乱等等。连横策略似乎也是在苏秦的引导下顺利实施的,张仪的举动也是苏秦计划中的一部分,只是苏秦局设的太大,最后引火烧身,下场凄惨。

纵横家的苏秦和张仪到底谁更胜一筹呢?这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答案:就为人处世而言,张仪比苏秦厉害;但论起谋略,似乎苏秦更佳。人生在世,会和许许多多的人相处,会有许许多多的摩擦与碰撞,如何妥善地解决这些矛盾做到和他人更加友好地相处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而另一点,在处理矛盾方面张仪就做得好很多,可在说,在这方面张仪比苏秦更厉害。只能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发光的地方,苏秦和张仪的能力比拼终究不能定论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8/521412.html

“苏秦和张仪谁更胜一筹 为什么连横能破解合纵” 的相关文章

清朝九子夺嫡是哪九个儿子 他们的结局是什么

清朝九子夺嫡是哪九个儿子 他们的结局是什么

还不知道:清朝的“九子夺嫡”是指哪九子?他们的势力如何,结局又怎样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常言道:“可怜红颜多薄命,最是无情帝王家”,自古以来,钱权色便是人们争相追逐的目标,而其中又以权势最为受人追捧,毕竟有了权势自然会有人为其奉上金钱与美貌。我国古代权势的巅峰便是...

赵光义和赵匡胤作为相差十二岁的兄弟 赵光义到底差在什么地方

赵光义和赵匡胤作为相差十二岁的兄弟 赵光义到底差在什么地方

对赵光义到底比赵匡胤差在哪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01相差12岁的兄弟至今,对赵匡胤和赵光义这哥俩,许多人都有个误会:认为岁数差不多。因为一些流传很广的野史就给人以这种印象,比如下面这个最著名的。话说一天,陈抟老祖看到一位妇女,挑着两个孩子逃难。当时就一声惊呼:天啊...

有哪些与王坦之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有哪些与王坦之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王坦之(330年~375年),字文度,太原晋阳人。东晋名臣、书法家,东晋尚书令王述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坦之出身太原王氏,年轻时与郗超齐名。投靠会稽王司马昱,出任从事中郎,迁大司马长史,袭封蓝田侯。迁侍中、左卫将军,联合谢安等人抗衡大司马桓温。桓温死...

有哪些与甘夫人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她的?

有哪些与甘夫人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她的?

甘夫人,《夔州府志》作名甘梅,沛国(今安徽淮北)人,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妾,蜀汉后主刘禅的生母。刘备因早年多次丧偶,甘夫人常代理主持家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甘夫人随刘备到荆州时,生刘禅,长坂坡之战时刘备于逃亡中丢下了妻子和儿女,刘禅及甘夫人在赵云的保护下幸免于难。...

曹操想要刺杀董卓 曹操就不怕董卓身边的吕布吗

曹操想要刺杀董卓 曹操就不怕董卓身边的吕布吗

还不知道:曹操欲行刺董卓,难道不怕一直在董卓身边的吕布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们重新温习一下三国演义,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就能够看到曹操内心的纠结和较量。曹操从王允那边拿到了那把宝刀,然后去董卓家里面玩儿,在最开始的时候,曹操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在...

仓慈是谁?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仓慈是谁?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说起仓慈,也许大家会比较陌生。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东汉太和六年(232年)的一个冬天的午后,在西方的一个西域小国,一个小男孩莫多娄在大雪中一路狂奔,还没进家门就大喊道:“爹,郡守去世了!”“真的吗?”莫多娄的父亲从屋里一步就跨了出来,惊讶万分。“是的,爹。”莫多娄...

夏侯惇敢主动单挑吕布和关羽 夏侯惇就不怕死吗

夏侯惇敢主动单挑吕布和关羽 夏侯惇就不怕死吗

对夏侯惇为何敢主动单挑吕布和关羽呢,他难道不怕死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整部三国演义里,唯一不怕死的除了张飞外,恐怕再难找出第二个,那么为何夏侯惇敢于迎战演义里排名最靠前的吕布与关羽呢?我们从夏侯惇与吕布和关羽的交战记录来看。先说夏侯惇对吕布1。演义第六回荥阳之战...

陆逊作为孙权的谋士 孙权为什么还要逼死他

陆逊作为孙权的谋士 孙权为什么还要逼死他

孙权为什么要逼死自己的谋士陆逊?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魏蜀吴三国争霸的过程中,每一个王朝都有属于自己的谋士,没有这些谋士的辅助,主公肯定是不会成就大业的。就拿曹操来说,没有郭嘉的辅佐,恐怕曹操根本统一不了北方。要知道当时的北方有袁术这样的大诸侯,没有谋略肯定是不行的。...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