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张作霖如果没炸死,对于东北人来说是福还是祸?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8-22)300

曾经一部大型历史年代剧《少帅》让人们认识了作为东北军核心人物张作霖和张学良父子波澜壮阔的人生。剧中饰演大帅张作霖的李雪健老师演了几十年的正面人物,临老来了一个大反转出演在历史上声名狼藉的奉系军阀首脑张作霖,然而老师不负身上33个影帝的光环,愣是让一大票的演员在“大帅”眼前黯然失色,有人戏称要不是皇姑屯事件,《少帅》这部戏可以直接改名《老帅》了。谈笑之余人们不禁思考,若是这位枭雄不死,东北会是怎么样的一副光景呢?

出身绿林、创立奉系

张作霖在东北民间留下了许多的传说,他1875年出生在奉天海城,家境贫寒,14岁的时候父亲病死,张作霖兄妹随着母亲离家四处谋生,后来随继父生活。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张作霖赴营口投军,当过毅军统帅宋庆的亲兵,1895年甲午战败后张作霖回家乡,凭着从继父手中学来的一手兽医相马的技术,张作霖结交了周围许多形形 *** 的人物,他透过岳父赵占元在乡里的联络保举,成立了一支民团性质的保安团。

当时的东北因为甲午战败局势一片混乱,所谓的保安团也不过只是半官半匪性质的绿林好汉,数年绿林生涯张作霖也并非一帆风顺的,他屡屡遭到挫败,最惨的一次在1901年除夕,勾结沙俄的马匪突袭了张作霖,使的他仅带着8名残部逃亡,差点连妻女都丢失了。

张作霖身上不光有着东北汉子的硬朗,还为人仗义,对手下和平常交往的朋友从不亏待,遭此大败的张作霖正是凭借着过去积累起来的人脉得以东山再起。他身上不仅有着鲜明的武人特色,还具备一般武夫没有的长远眼光,他很清楚单打独斗没有出路,必须找一靠山,作为生活在大清祖地的他果断地投靠了官府被招安成为正规的军队,自此和清 *** 搭上关系的他一路扶摇直上,辛亥革命爆发时他奉命镇压革命党得到朝廷的赞赏,也搭上了袁世凯北洋系的快车,1915年袁世凯下台后,张作霖担任奉天督军兼省长,隐隐成为割据一方的东北王。

张作霖的九一八:难

1928年6月,张作霖乘坐的列车被炸,本人身负重伤,回到沈阳后当日死去。同年12月“少帅”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3年后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东北军一枪不发退入关内。事后许多人认为若是“大帅”不死,东北不至于沦陷。

实际上,“少帅”并非人们骂道那么无能,“大帅”也没有人们传说那么神奇,有没有张作霖的九一八,结果可能都差不多。

东北繁荣:一战之下的阴影

张作霖治下的东北经济飞速发展,他被招安后是靠着剿灭土匪升官的,因此非常重视境内的治安,任内不断消灭土匪,还两次镇压了清朝遗老和蒙古的反动势力,维护了民国的体制。他命颇具才华王永江主持东北经济,数年间不但还清了4000万元的外债,还使得财政结余1000多万元。这一时期,东北的民族工业得到了巨大发展,依靠着强大的经济实力,东北军建立了十分完备的军工体系,各式兵工厂、粮秣厂和被服厂相继建成,使得东北军后勤保障能力大大提升的同时,还让东北军手中握有数支王牌,现代化水平极高的步兵、炮兵以及成规模的空军,论军事装备水平,东北军绝对是冠绝军阀。

这一时期东北的繁荣局面和广东非常相似,无论是陈炯明主持广东还是随后的陈济棠主政时期,广东的经济同东北一样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然而这一切只不过是因为一战以及随之而来的世界性大萧条,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剥削,让民族资产阶级得以喘息的回光返照。实际上,无论是广东还是东北,人们生活其实没有多大改善。从民国元年开始,广东便以一省之财政供养数省军队;东北也是如此,张作霖麾下的奉军连年参与内战,境内百姓也是怨声载道。

最重要的是,奉系虽然强大,但本质上只是朝新军阀过渡中的旧式军阀,内部的封建军事特性非常突出,奉系仅仅是依靠着张作霖的个人魅力,通过结拜、联姻等手段维持着内部稳定,这种体制一旦遇到已经转变为军国主义的日本,必然是失败的。

卧榻之侧:不可同日而语的日本

甲午战争后日本得到巨大发展,之后更在日俄战争中一举击败老牌列强沙俄,一跃成为世界列强之一。东北是日本西进的必经之路,历史上丰臣秀吉入侵朝鲜便是想借道东北征服明朝,甲午之后,日本便一直在不断渗透东北,他们相中了张作霖作为扶持对象,而张作霖也为了升迁需要日本的支持,两边一拍即合。张作霖常被人骂作“汉奸”,便是因为奉系与日本的深度纠葛。

张作霖心知日本只视自己为傀儡,慢慢地与日本的矛盾也表面化了,但手握强兵的张作霖也始终没有与日本人撕破脸,亲身经历过甲午惨败的张作霖心知此时的日本军力之强盛,早就不是当年国力不如大清,仅仅只有数万军力的新兴国家了,深陷内战之中的东北军哪怕最盛时拥有五十万大军,也不可能是能动员数百万军队的日本对手。

因此张作霖采取了联系英美“以夷制夷”的办法,只可惜英美此时深陷经济危机的泥潭,无力提供干预,以至酿成皇姑屯事件。

中东路之战:虎视眈眈的苏联

东北并非只是中日角力,苏联也在一旁虎视眈眈。

东北易帜后,为了修订不平等条约,南京 *** 展开了一场革命外交,张学良积极响应,希望收回苏联控制的中东铁路,结果苏联在1929年8月,悍然派出数万人的红旗特别远东集团军,以包含海陆空三军在内的精锐部队对东北军发起进攻。

都说“少帅”无能,可估计没人知道,在九一八前,张学良硬刚了一把苏联,东北军足足动员了十多万部队和苏联红军鏖战数月,最终伤亡过万,失利求和。

仅仅是应付劳师远征的苏军尚且如此,面对举国而来的关东军该当如何?这场战斗对张学良影响巨大,直接导致了九一八时张学良的悲观态度。但这也从侧面反应了东北军并非纸面上的那么强大,纵使“大帅”健在,这样国与国之间的总体战,不可能单以东北军一己之力能够取胜的。

结语

从甲午开始一直到抗美援朝,东北的硝烟就没有停过,东北的人民深受战争之苦,“大帅不死”便是东北人民期盼和平日子的一种愿望,然而历史终究没有如果,极具侵略性的帝国主义日本与半殖民地的中国必一战,所幸的是我们终于战胜了敌人。战争的残酷让我们明白到和平的宝贵,同时也让我们明白到背后有着强大祖国作为依靠的珍贵。能战方能止战,备战才有和平,中华民族不惹事,但也不怕事,我们有信心,强大的中国才是维护世界和平最重要的力量。

本文由历史经典述说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举报/反馈

大家都在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8/521763.html

“张作霖如果没炸死,对于东北人来说是福还是祸?” 的相关文章

杨广第一次征高句丽举倾国之兵 杨广最后为何还惨败而归

杨广第一次征高句丽举倾国之兵 杨广最后为何还惨败而归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杨广第一次征讨高句丽举国之兵为什么会惨败而归呢,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隋朝是继西晋之后的大一统王朝,结束了五胡乱华和南北朝对峙近两百年的战乱,虽然和和之前的秦朝一样结局都是二世而亡,是给后来的盛唐做了陪嫁。我们都知道隋朝的灭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隋炀帝杨广太能折腾,总共...

靖难之役时其他藩王时什么态度 他们是如何选择两人的

靖难之役时其他藩王时什么态度 他们是如何选择两人的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其他藩王都是持什么态度?谁赞成谁反对?公元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从北京准备攻打当时的明朝都城南京,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一场靖难之役持续了四年之久,最终朱棣成功的推翻了侄子朱允炆的统治,自己成了皇帝,也就是明...

李渊的唐国公爵位是怎么来的?为何是他继承?

李渊的唐国公爵位是怎么来的?为何是他继承?

唐高祖李渊,中国唐朝开国皇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李渊的父亲李一生有四个儿子,分别是李澄、李湛、李洪,以及李渊。其中,李渊是最小的儿子。可是,最终李把唐国公的爵位传给了最小的儿子,而没有传给稍长的其他三个儿子,这是怎么回事呢?史料对李前面三个儿...

朱元璋问责陈汶辉之后为什么又后悔?还亲自发文祭奠?

朱元璋问责陈汶辉之后为什么又后悔?还亲自发文祭奠?

历史上朱元璋曾经降旨叛张某极刑,后来陈汶辉查实冤情后封还御旨,惹得老朱大怒,直接问罪,那么朱元璋问责陈汶辉之后为什么又后悔,亲自发文祭奠陈汶辉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陈汶辉是明朝初期的知名文臣,出生在福建诏安县梅岭人,是唐朝时期大臣陈元光的二十四世孙,其本人在元朝大德年间出生,从...

董仲舒是如何走上儒学道路的?他的学说为何被推广?

董仲舒是如何走上儒学道路的?他的学说为何被推广?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广川人,西汉哲学家。董仲舒一生历经三朝,度过了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首先说一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发出的政令,并不是董仲舒提出的。董仲舒提出的是“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儒家理论,推崇以儒...

司马允是什么人?他为何会斗不过司马伦?

司马允是什么人?他为何会斗不过司马伦?

司马允,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子,西晋宗室、诸侯王。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西晋时期,曾出现过一次遍布全国的,由西晋皇族为主角,互相征战不休,互相争夺权力的一场大动乱,史称“八王之乱”。皇族争权历来有之,哪个朝代都不可避免,只不过看规模大小而已,是否在国家承受的范围之内。“八王之乱”的起因和...

商鞅作为秦国最大的功臣 商鞅最后为何落到被车裂的下场

商鞅作为秦国最大的功臣 商鞅最后为何落到被车裂的下场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何商鞅最后受车裂之刑?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秦国的崛起归功于“商鞅变法”,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将自己的法家思想贯彻到了治国之道上,让秦国在短时间内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由此可见,商鞅是秦国的大功臣,但为什么最终他却落得车裂的下场呢?首先...

康熙在位时期一共有35个儿子 九子夺嫡中为何其他26个人不参与

康熙在位时期一共有35个儿子 九子夺嫡中为何其他26个人不参与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皇帝共有35位皇子,9位参与夺嫡,其余26位就不想争一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康熙皇帝,清朝唯一一位能够够得上“千古一帝”称呼的雄主;身为“守成”君主,却依然能够拥有“圣祖”庙号;按照《清史稿》的说法,康熙皇帝“经文纬武,寰宇一统”,在顺治朝...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