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谭嗣同被杀时,为何他的父亲不救?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8-22)270

说到这个谭嗣同很多人都会想到一句话,那就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体现了谭嗣同大无畏的精神,但是其实谭嗣同死的时候,他的父亲是在京都做官的,那么很多人就比较好奇了,当时谭嗣同为什么没有救他的儿子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

清朝末期,统治华夏大地百年之久的大清王朝即将覆灭,摇摇欲坠之际总有进步人士想要拯救民族于危难之中,而戊戌六君子就是其中的代表。

以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进步青年推崇以变法的形式让清朝能够重新焕发活力,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但是变法就意味着固化利益的宠信分配,必定会遇到很大的阻力。

戊戌变法受到的阻力主要来自于守旧派,变法者们通过分析发现,虽然朝中不少大臣也 *** 变法,但是有光绪皇帝的支持,大臣的意见就不足为惧。

变法真正更大的 *** 者是慈禧太后,她是掌管清朝实权的更高统治者,如果放任慈禧在其中捣乱,那变法成功就无从谈起。同时,按照传统思想,是不允许女人掌管朝政的,慈禧的行为就是违背祖制,意图控制皇帝权力,这是另一个攻击慈禧的理由。

满腔热血的变法青年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们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软禁慈禧,这一年是公元1898年。

在康有为的安排下,谭嗣同趁着夜色来到袁世凯的府邸,当谭嗣同提出请袁世凯协助软禁慈禧的计划时,袁世凯满口答应。谭嗣同将计划和盘托出,主要目的是让袁世凯能够抓住机会,从外地调兵进驻京城控制慈禧太后。

事实证明,袁世凯保持了他一贯的老奸巨猾,当谭嗣同满怀希望地离开后,袁世凯立即将这个消息告诉慈禧太后。

慈禧得知消息震怒,立即派人将光绪皇帝软禁起来,随后开始大肆搜捕维新派人员。在慈禧搜捕人员到来之前,康有为等人侥幸提前逃脱,而谭嗣同虽然已经提前得知抓捕的消息,但是他并没有选择逃跑,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头颅鲜血唤醒民众支持变法。

谭嗣同在入狱时曾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千古名句,每每读来都感人肺腑、荡气回肠,是革命者为民族不怕牺牲的气魄。

按照封建社会思想来看,谭嗣同等人的行为无疑是谋反罪,这在古代是罪不可赦的大罪,经常会涉及到家族。

谭嗣同的父亲名叫谭继洵,他是典型的因为儿子被后人熟知的人物。

谭继洵是在咸丰十年考中进士的,从此之后在官场上稳定上升,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京城做官。

公元1877年,经过谭钟麟向左宗棠推荐,谭继洵开始走出京城到地方担任职务,先是在甘肃担任按察使、布政使。公元1889年,谭继洵被提拔为湖北巡抚。

清朝时期,巡抚虽然在地位上比总督要低一个级别,但是并不是真正的上下级关系,站在朝廷的角度来看,巡抚有点像是制衡总督的角色,因为如果总督有越轨之举,巡抚是可以直接向皇帝弹劾举报的。

从全国所有的巡抚权力上来对比,湖北巡抚是比较特殊的,掌管着湖北一个省份的全部民政大权,这是巡抚的标配,而湖北巡抚还有一定的军事权力,并且有能够调动支配的专属军队。

谭继洵的这个职位已经可以说是封疆大吏,地位声名都是极为显赫的,权力也很大,那他为什么眼看儿子被处死却没有出手相救呢?

原因一:时间仓促,可能来不及营救。

公元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在闻知消息后,立即将光绪皇帝幽禁在瀛台,随后就是变法派遭到大肆搜捕,历史上著名的百日维新就这样落下帷幕,变法者仓皇躲藏。

9月24日,谭嗣同在浏阳会馆被抓获,与此同时,康广仁、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也被抓进监牢。

9月28日,按照慈禧太后的命令,戊戌六君子在宣武门外的菜市口英勇就义。谭嗣同牺牲的时候,他只有33岁,为挽救民族于危难之火而牺牲。

从慈禧太后对维新派人士动手,到戊戌六君子被害死,期间只有短短的7天时间。当时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在湖北担任巡抚,距离风暴爆发的京城路途遥远,就算是立即有信使快马来报,一来一回之间也会花费不少的时间。

从时间上来判断,慈禧没有给谭继洵留下太多的思考反应时间,这也许是谭继洵没有出手相救的原因之一。

原因二:营救行动无一成功。

在戊戌六君子被抓后,这件事惊动了大清朝的官场,营救行动就已经展开了。

戊戌六君子中有背景的并不是只有谭嗣同一人,比如林旭受到荣禄的赏识,而荣禄当时是慈禧身边的首席军机大臣,袁世凯当时就是通过他将消息传递给慈禧的。

在林旭被抓后,荣禄从始至终都没有为林旭求情,从这里可以看到慈禧对这些变法者的痛恨程度,立有大功的荣禄都不敢吭声。

杨锐是张之洞的学生和幕僚,当时张之洞知道后还进行一番营救行动,但是周旋一圈之后发现没有任何结果,最终只能作罢。

从张之洞和荣禄的行动结果来看,已经明确地向谭继洵透露出“营救无果”的信号。

原因三:谭嗣同罪名极大,而谭继洵性格较软弱。

前文已经说到变法派的行为无异于谋反罪,而谭嗣同则是要罪加一等,为什么这样说呢?

在发动政变囚禁慈禧太后的计划中,是谭嗣同夜探袁世凯府邸,亲自说服他让其出兵帮助,因此谭嗣同的罪过要在谋反罪的基础上再加一等。

再来说说谭继洵的性格和为官之道,清朝时期的巡抚和总督之间有相互制约的关系,并且在权力上也有相互重叠的部分,因此如果遇到强势的人来做巡抚,必定会和总督有所争执和冲突,然而这事完全没有发生在谭继洵身上的可能性。

当时谭继洵担任湖北巡抚,而晚清四大名臣张之洞是两江总督,谭继洵从来没有和张之洞闹矛盾,他崇尚的为官之道是不得罪人,因此一直都忌惮张之洞总督的权势。

谭继洵是传统的进士入仕,他的思想属于是保守类型的,是传统的忠君报国思想。张之洞的思想就相对更为开放,他提倡在两湖地区开展洋务运动、开办工厂、解放思想。

可以想象,在同一片管理区域里,张之洞的开放思想必定会对谭继洵的思想产生矛盾,但谭继洵从来没有因此发作过,他既没有表态支持张之洞,也没有公开反对。

谭继洵对谭嗣同的做法一直都很不赞同,因此很多人会说谭继洵没有出手相救,是因为谭继洵对儿子有意见,但是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从小受儒家思想熏陶的谭继洵不可能会因为政见不同而放弃儿子,无论如何都是血浓于水的亲情。

实际上,更可能的是谭继洵经过痛苦的心理煎熬,因为谭嗣同的罪很严重,如果贸然向慈禧太后求情,很有可能会激怒慈禧,罪及家人,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舍小保大。

谭继洵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当时以谋反罪殒命刑场的谭嗣同,在不久后就成为民族英雄,得到后世的永远敬仰。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8/521798.html

“谭嗣同被杀时,为何他的父亲不救?” 的相关文章

康熙留下的四个辅政大臣分别是谁?分别是什么下场

康熙留下的四个辅政大臣分别是谁?分别是什么下场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苏克萨哈是顺治给康熙选定的四个辅政大臣中的一员。这四个辅政大臣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其中,苏克萨哈排位第二。不过,后来苏克萨哈被鳌拜整理出二十四大罪状,要求康熙把苏克萨哈满门超产。鳌拜这样做,明显是想罗织罪名,扳倒苏克萨哈。康熙...

孙瑜: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喜好典籍,擅于安抚部下

孙瑜: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喜好典籍,擅于安抚部下

孙瑜(177年-215年),字仲异,吴郡富春人,孙坚之弟孙静的次子,孙权的堂兄。官至奋威将军、丹杨太守。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瑜初以恭义校尉的身份统领士兵,曾跟随周瑜、孙权等人征战,擅于安抚部下、招降纳顺。孙瑜爱读古籍,又请学者马普来为将领官员的子弟讲学,于是...

司马懿夺权后灭了曹氏7000多人 曹操旧部为何无动于衷

司马懿夺权后灭了曹氏7000多人 曹操旧部为何无动于衷

对司马懿夺权后,诛杀曹氏三族7000余人,为什么曹操老部下无动于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都说天道有轮回,历史上发生这样的事数不胜数。比如西汉末年王莽趁着汉室衰落的情况下突然夺权并建立了新朝,原本王莽以为自己将会开创一个伟大王朝,当他没想到光武帝刘秀仅用了10年就把他...

张亮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亮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凌烟阁是唐代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因“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而闻名于世,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张亮是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在玄武门事变前积极支持李世民,因此遭到李元吉诬陷,被逮捕入狱。但张亮对李世民忠心耿耿,什么也没有交代,使得李世民对他更加看重。但李世民即位后却将张亮...

钱易:北宋时期翰林学士,他的一生有哪些成就?

钱易:北宋时期翰林学士,他的一生有哪些成就?

钱易(968-1026),字希白,杭州临安人,北宋时期翰林学士。为吴越王钱倧子,钱昆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年十七举进士,以少年“轻俊”被黜,然自此以才藻知名。宋真宗咸平二年进士。通判蕲州,奏请废肉刑,为真宗采纳。景德中,举贤良方正科,策入等,通判信州。累擢知制诰、翰林...

李治如果决定废除武则天 最后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李治如果决定废除武则天 最后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对唐高宗李治如果决心废黜武则天,能做到吗?会导致什么严重后果?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麟德元年(664年)的一天下午,唐高宗李治偷偷地将上官仪召进内宫,一起商量一件惊天大事。上官仪当时的官职是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也就是中书省的二把手,宰相班子成员,相当于副宰相。...

杜衍:北宋宰相、名臣,支持庆历新政,为相百日而罢

杜衍:北宋宰相、名臣,支持庆历新政,为相百日而罢

杜衍(978年-1057年3月17日 ),字世昌。越州山阴人,北宋名臣,唐朝名相杜佑之后。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杜衍登进士第,补扬州观察推官,历知乾、扬、天雄、永兴、并等州军,以善于治狱闻名。宋仁宗特召其为御史中丞,兼判吏部流内铨。历任知审官院...

胡亥是被赵高捧上去的 赵高最后为何将人杀了

胡亥是被赵高捧上去的 赵高最后为何将人杀了

还不了解:胡亥和赵高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高扶持秦二世登上皇位,为什么最后又把他杀了?秦二世是赵高一手捧上去的皇帝,并且对他言听计从,那为什么最后赵高却要把秦二世给杀了呢?照理说胡亥不过是赵高玩弄于股掌间的傀儡皇帝,胡亥负责昏庸,赵高负责独揽大权。毕竟当时的实际...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