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2期生为何出名的少?并非没有才能,而是两个原因导致的
亲爱的观众老爷们,我们会持续为您带来精心创作的图文,点个关注不迷路,您的支持是我们创作的动力!
*** 军队里所谓的嫡系一般是指黄埔前6期出身的将领,资格越老和老蒋的关系越近,在军队中也就越受重用。但奇怪的是,黄埔2期明明是资格很老的一批学员,但涌现的名将数量却是最少的,这是什么缘故?
黄埔2期的含金量
之所以只有黄埔前6期学员能被称作嫡系,是因为真正意义上的黄埔总共就开办了6期。黄埔军校是国共之一次合作的产物,而黄埔6期以后,老蒋已经发动了反革命政变,黄埔成了 *** 的一言堂,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和活力,也不再是思想和制度进步的标志。
有人说中国没有黄埔军校,就像美国没有西点,苏联没有伏龙芝,这里诞生了中国之一批经过系统军事指挥教育的将领,大大提升了中国军队的专业程度和战斗力,在20世纪中国涌现的一大批优秀将领,绝大多数都是黄埔的学子,国共内战本质上也是黄埔同窗的较量。
黄埔军校的建立受到了苏联军事教育的影响,孙中山正是派人去往苏联考察过后,于1924年正式建立了黄埔军校。在所有黄埔学子中,最耀眼当属1期学员,但2期学员也没差到哪去,中间的间隔仅有3个月,所以黄埔2期也是含金量并不低。
黄埔2期生中涌现的名将虽然不多,但也不是没有,其中最富盛名的当时国军将领邱清泉了。邱清泉在抗战中表现极好,他先是率部参与了南京保卫战,是少数几支成功撤离战场的南京守军部队。在著名的昆仑关战役中,邱清泉更是率部打出了名堂,不但歼灭日军大量有生力量,还击毙了日军少将旅团长,邱疯子的大名响彻海内外。
中国远征军开辟滇缅战场后,邱清泉率部接受美军顾问的训练和整肃,战斗力得到极大加强,在龙陵一战中,指挥部队打通滇缅公路,为抗战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受美军熏陶,邱清泉也成为了军事思想更先进的中国将领之一,提出了火力重于兵力,补给重于作战的的观点。
钟松也是出身黄埔2期的国军将领,他参与了抗日战争期间几乎所有的大型会战,虽然没有像邱清泉那样取得大胜,但表现还算中规中矩,没有在日军手上栽太大的跟头。钟松真正打出名堂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 *** 对他的评价是一名难得的猛将,用兵灵活果断,是一名值得尊敬的对手。
黄埔2期中也涌现了一些青史留名的 *** 员,周逸群就是其中之一。他参加革命的时间很早,黄埔开办以前就在上海活动。从学校毕业以后,辎重科出身的周逸群为洪湖根据地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国的开国少将袁野烈也是黄埔二期出身,他虽然不如几位同窗的功绩耀眼,但同样为新中国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劳,靠着自己的战功从一个普通士兵干到了开国将领的位置,值得后人怀念和敬佩。
名将较少的原因
之一个造成黄埔2期的名将明显少于其他几期的重要原因是这一期入学的学员本身就很少。前文说过,黄埔2期和1期中间的间隔仅有3个月,入学的学员几乎可以看作是同一批人。有数据为证,黄埔1期毕业生为645人,黄埔3期则暴涨至1223人,夹在中间的2期只有449人,学生基数就少,最后成材的自然也不多。
黄埔2期开办的时间点也比较特殊,开学不久黄埔学子就开始走上战场参加实战了,国内情况远不如1期时那样稳定,而且1期学员大多都是步兵科的学生,2期为了与国际接轨,增加了很多技术兵种,这些科目的学员本来就很难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名将,他们更擅长自己的专业,如邱清泉能在昆仑关打出名堂,就和他对装甲作战的了解有很大关系。
第二个原因则是2期学员的组成本就参差不齐,要知道黄埔1期开办的时候,学员里有大量旧军阀派来刷资历的混子,顶替名额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些人没什么真材实料自然无法顺利毕业,就留级到了2期学员里。
除了这些混日子的关系户,还有一些则是成绩不好无法毕业的,等于2期学员的质量相比1期拉低了很多,作为校长的老蒋自然对此心知肚明,也就对2期学员有了一个不太行的刻板印象。日后大权在握,也很少重用2期出身的学员,要想出一个名将自然困难。
前文提到的钟松就是这种刻板印象的受害者之一,他的军事指挥能力在整个国军里都是绝对排得上号的,但老蒋就是不重用他。如果不是解放战争时期得到了胡宗南的提携,钟松说不定连中将都混不上。
另一个典型就是曾任军统局长的郑介民,他的运气要比钟松好一些,虽然也是出身黄埔2期,但他在苏联留学时和蒋经国有着很深的交情,还负责蒋经国的安保工作。能将儿子交给郑介民自然说明了蒋介石对他的信任,所以才没受到出身的影响。
简而言之,黄埔2期可能是前6期学员里最不受老蒋待见的一批,他们和老蒋的关系也远不如其他嫡系那么亲昵,这也是 *** 重视派系的一大损失,不少可能拥有不错军事才能的将领就这样被埋没,白白消耗在了战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