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好山河中的历史故事系列之一:“泰山封禅”金字招牌被谁毁掉?
泰山,又名岱宗、岱岳、泰岳,为五岳之一,素有“天下之一山”之称。封禅,是古已有之的礼仪,也是古代无比隆重且神圣的盛典。封为“祭天”,禅为“祭地”,封禅的本意就是祭祀天地。在古人的心中,封禅大典不仅仅只是一种荣耀,更是对天地的一种敬畏,非对苍山有功者不可封禅。泰山封禅,更是一种规格极高且最为隆重神圣的祭祀仪式,据《史记》记载,“此泰山上筑土为坛,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故曰禅”。
古代大部分皇帝,是没有资格去泰山封禅的。历史上,只有六位皇帝去泰山封禅,前五个是大家公认的千古一帝,但另一人,却成了后人的笑话,也彻底砸了“泰山封禅”的金字招牌。
之一位“泰山封禅”的自然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了。自公元前247年,秦始皇继承秦王位后,秦国的实力空前强大,最终灭六国,成为了之一个大一统的王朝。除此之外,秦始皇派蒙恬等将领,北击匈奴,南征百越,扩大了中华的版图。秦始皇还创建了皇帝制度,开创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他统一货币、度量衡,推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及其他统一的典章法制,加强了民族和文化的融合。秦朝所创立的制度一直为后朝所沿用。秦始皇“泰山封禅”合情合理。
秦始皇嬴政
第二位就是汉武帝刘彻。汉武帝在位期间,汉朝的国力被推向了顶峰。汉武帝对内颁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对外他开疆扩土,横扫匈奴。他派张骞出使西域,河西走廊一带之一次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甘肃的武威、酒泉、敦煌、张掖四市也是汉武帝亲自命名。汉武帝有资格封禅,告知天地其千秋功绩。
汉武帝刘彻
第三位就是汉光武帝。汉光武帝刘秀重新建立了汉朝,是东汉的开国皇帝,也是江湖戏称“位面之子”的存在。刘秀光复汉室,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开创了“光武中兴”。作为一代有为之君,仅是光复汉室一条,就足够他泰山封禅了。
汉光武帝刘秀
第四位“泰山封禅”的皇帝是唐高宗李治。他在位期间,灭掉了高句丽、西突厥等国,让大唐的版图达到了极盛。同时,他还开创了盛世“永徽之治”。虽然他因为让武则天参与政事,使武则天的权势越来越大,在历史上颇有争议,但是他在位期间唐朝国力大为增强也是不争的事实。他去泰山封禅虽然勉强,但也还算是有资格。
唐高宗李治
第五位“泰山封禅”的皇帝是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在位前期,励精图治,政治清明,将唐朝的国力推向了顶峰,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唐玄宗去往“泰山封禅”正是在开元十三年(公元726年),正是“开元盛世”之时,此时的李隆基是有资格的。但唐玄宗晚年,沉湎于享乐,怠慢朝政,重用佞臣,是安史之乱爆发的真正罪魁祸首。大唐从此盛世不再,由盛转衰。
唐玄宗李隆基
第六位是宋真宗赵恒。宋真宗赵恒是宋朝的第三位皇帝。他懦弱无能,在和辽国作战对峙时期,以每年给辽国三十万岁币为条件,和辽国签订了对大宋极为不利的《澶渊之盟》。在位期间,宋真宗在国家治理上也是表现平平。他沉溺于“东封西祀”之中,广建宫观,劳民伤财,导致社会矛盾加深。他还好大喜功,为了增加自身在大臣、百姓心中的威望,宋真宗自己假造天书、祥瑞,自导自演了“天命难违”的戏码,以上天的名义跑去泰山封禅。
宋真宗赵恒
宋真宗赵恒由此也成了后世皇帝鄙夷的对象。他也以一人之力玷污了“泰山封禅”的神圣性,砸了“泰山封禅”的金字招牌,终结了古代帝王的“泰山封禅”之大典。后世皇帝极力避免和他并列,哪怕是自觉有足够资格的皇帝,也都不举行泰山封禅了。
元明开始,古代帝王对于泰山的朝拜由封禅改为祭祀,但这并没有影响岱宗在他们心目中的神圣地位,特别是对于那些自认立有不世之功的帝王来讲,只有亲赴泰山祭祀敬天,才能彰显其成就大业。这其中尤以康熙与乾隆更具代表性。史料记载,康熙六次南巡,三至泰山,两次登顶;乾隆更是十一次朝拜泰山,六次登顶。如此的史学大数据,足以证明在泰山举行祭祀敬天仪式,在他们心中的神圣和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