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到底有多恐怖?他不死朱棣不敢造反,死后待遇更超越所有皇帝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太子,更是地位最稳固的太子。他生前没有做成皇帝,但死后的待遇竟能超越所有帝王。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长子、建文帝朱允文之父,大明开国太子朱标。只是,你知道太子朱标到底有多恐怖吗?26个弟兄无人敢与他抢皇位,而朱元璋为何敢把权力放给他?朱标因何早死?他若不死,朱棣敢不敢造反?靖难之役会不会发生?朱标如果顺利继位,那么历史上的大明帝国将会如何?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历史,回顾真相,去寻找历史上最像皇帝的太子。孝康皇帝朱标的一生。公元1355年,朱标出生在太平商人陈狄家,主母为孝慈高皇后马氏。当时其父朱元璋正在 *** 兵力攻打吉庆,长子的出世,给酣战中的朱元璋带来了莫大的欣喜。得报后,朱元璋兴奋地在当地的一座山上刻石,约到此山者不患无此,兴奋之余,也对儿子报以极大的希望。
早在朱标15岁的时候,朱元璋就遍访天下名士,让大明文人之首的宋濂给朱标做老师,授及经学,接受正规儒家教育。公元1364年,朱元璋在应天府自立为吴王,并立朱标为世子。三年后,朱标独自回老家祭祖。在朱元璋的教导下,朱标凡所过郡邑、城隍、山川之神,皆祭以少劳。过太平,访陈狄家,赐白金五十两,至林濠购济祖目。该年冬,跟随朱元璋官秀坛,令左右倒致农家,遍观其服食器具,又只道旁荆楚曰,古用此为普行,以其能去风,虽伤不杀人。古人用心仁厚,如此而念之。由此可见,朱标在朱元璋的细心教导下,逐渐成长为一个宅心仁厚,深查民生疾苦的合格的接班人。
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立朱标为皇太子,带刀舍人,周宗尚书启交太子,朱元璋欣然同立。中书省都督府刚刚成立,景以朱标为中书令,被朱元璋以而年卫长学位充,经世为多一遵礼师傅习经传,博古通今,实达机宜。他日军国务重节令启文,何必为中书令之?朱元璋再为朱标选择老师,文臣之首的李善长任太子少师,功臣之一的徐达为太子少傅,战神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冯胜、杨羡、康茂才一大半的开国功臣明面上领着教导太子的命,实则是朱元璋开始为朱标日后的执政之路铺下班底之基。
此外,朱元璋还在宫中特设大本堂,蕴藏各种古今图书,让朱明儒轮班为太子和诸王讲课,并挑选国子监学生国旗、王璞、张杰等十多个才俊青年伴读。在教学中,太子的一言一行都被要求按礼法行事,朱元璋自己也时常赐宴赋诗,商榷古今。因此,在朱标长大成人之后,温文儒雅,词人殷勤,颇具儒者风范,而且还虚心求学,对宋濂等人言必称师傅。后宋濂一家牵扯进胡惟庸案中,朱元璋想处死宋濂,经马皇后及太子立保才得免一死。
公元1371年,朱标与常遇春之女成婚。六年后,朱允文出生,也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建文帝。这一年,朱标22岁。朱元璋见他年纪已长,遂令今后一切政事并起,太子处分,然后奏文有意让太子日临群臣惊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并且还给朱标提出了四个原则,一是人能人才不会施于书报,二是名,能明才不会惑于奸佞,三是勤,只有勤勤恳恳,才不会溺于安逸,四是断,有决断便不至迁于文法。朱标认真记在心里,并且开始跟随朱元璋学习处理日常政务。在这过程中,他每每希望实行宽通平议之政,但中多因与朱元璋意去不合而难行其道。
而朱标到底有多厉害,为什么说他不早死,朱元璋子孙就不会内斗?朱标在整个朱元璋的家族中有着绝对的权威,这种权威是由朱标的地位所决定的,又是由朱元璋对他的尊崇以及朱标自身的能力所决定。朝中支持朱标的大臣实在是态度,因为朱元璋的态度很坚决,那就是朱标必然会一直是太子。因此,一些大臣们站队,朱元璋都有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反观别的皇子,多半被分封了出去,当了一方土皇帝,但也远离了政治中心。
他们想跟朱标争夺太子之位,也要常来朱元璋以及一干大臣面前露脸才行。毕竟没有朱元璋点头,谁都别想坐上那个位置,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是不同寻常的,历史上的皇帝都害怕东宫提早夺权。明确规定大臣们不能交接东宫,一旦发现大臣交接东宫,都会给予大臣严厉的处罚,而且东宫的太子之位很可能还保不住了。但是朱元璋却让自己的大臣都去交接东宫,让他们当东宫太子的老师,和东宫结下了牢不可破的关系。另外,朱标能够坐稳太子之位,还是因为他是朱元璋的嫡长子,这一点十分重要。翻开明史,我们可以看到,钟明一代除了皇帝无后的情况,太子基本都是嫡长子出生,这并非是偶然现象,而是朱元璋在创立明朝之初便定下的铁规。
在中国历史上,像朱元璋这般广泛的建章立制,奠定一代基础的帝王很少见。其中,朱元璋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下了祖训录一书,教导皇室子孙为政之道,确保大明的皇位可以顺顺利利一直传承下去,不会大权旁落,保证朱家王朝可以长治久安。朱元璋之所以这样。上错是因为皇储问题涉及国本,在明朝之前,有许多朝代便是因为立储问题导致皇子相争,国体动荡,甚至因此为外人所成,国破家亡。朱元璋不愿意看到这种现象发生,因此他断然将王朝继承原则规定下来,以防意外。最后还有则是朱标的能力是历史上有目共睹的,他在几个兄弟之间的威信是很高的。根据历史记载,朱元璋的二子和三子不成器,犯了错,都是要被朱标教训的。因此来看,对于四弟朱棣来说,肯定也少不了朱标对其的教育,更不用谈其他的庶出弟兄了。这样一来,朱标的威信在26个兄弟中无疑是没人可以撼动的。
那么,为何朱元璋就有如此之大的魄力,敢把权力放给朱标呢?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太子作为国家的未来的掌权人,虽然是皇帝的骨血至今,但与皇帝也有暗暗的权。立之争,因此历代帝王与太子都有分权之嫌。人性使然,历代皇帝都不希望任何人削弱自己的皇权,甚至连自己的儿子也不例外。不过,历史就是这么神奇,总会有一定的意外发生。大明开国太子朱标就是鲜明的例子。朱元璋称帝后,加封徐达、李善长等开国功臣为太子33少,负责教导太子处理军国政务。与此同时,朱元璋还言传身教,不断教导太子。
到洪武十年,朱元璋下诏,自今大小政事节先启皇太子,然后奏闻。在此之后,基本上都是朱标帮忙辅佐政事。至于为何朱元璋天生猜疑,却敢对朱标放权,原因其实很简单,首先,朱元璋对自身的皇权有很大的自信,纵然这些名如勋将都给了朱标,但是自己对他们却还是有绝对的控制权,比如说锦衣卫,这个中国历史上之一个有名的特务机构。其次,朱元璋对自己选的继承人朱标的放心,从出生开始就被寄予厚望,寻名师,访疾苦,言传身教,可以说朱标就是朱元璋亲手教出来的。
而作为朱元璋来说,对于朱标,他没有朝堂上帝王之术的运用,也没有战场上铁血狠辣的手腕。在朱标面前,朱元璋似乎是又回到了那个贫苦的小山村,成为了一个憨厚老实的农人父亲,对自己优秀的儿子充满着溺爱与期望。最后则是朱标,此人能力很高,皆至孝至聪,对于朱元璋,一方面遵守着严格的孝道,一方面遵守着君臣的规矩,他是跟着朱元璋出生入死,从战场上走出来的,知道国家的意义,更知道朱元璋创业的艰辛,所以他必然是极力维护朱元璋的统治,也是在维护自己家族的统治,而这也正是朱元璋为何敢放权给朱标的真正原因。
只可惜天妒英才,在洪武24年时,朱元璋。当有迁都西安的想法,于是命朱标巡视陕西。同时受封于这里的秦王朱爽,因为在当地多次犯错而被召回京师,朱标因此也被要求趁机调查一下秦王的言行。朱标巡视归来后,现陕西地图又替秦王说清调解,朱元璋才让朱爽回西安。
朱标自秦中视察返京后不久就生了病,在生病期间还向朱元璋上书关于筹建都城的事。几个月后,朱标病死,朱元璋痛苦不已,将这附葬在孝陵东侧,谥号懿文太子。关于朱标的死,在野史中则有不同的记载。据明代大臣王傲的王文克公笔记记载,有个叫詹辉的酷吏,和朱标一起录仲裘,朱彪卿向从轻处置所,与詹辉产生矛盾。朱标去找朱元璋,朱元璋说詹会的做法是对的。朱标说应以仁厚治天下。朱元璋勃然大怒,对他说,欺辱有天下为之。朱标惊惧。竟自投金水河中,被左右救起,但因此一病不起,临死前对儿子朱允文说,我之死,辉为之也,无忘我仇。后来朱允文当了皇太孙,果然杀了詹辉。这个故事流传甚广,但真实性代考。
公元1399年,朱允文即位后,追踪朱标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朱标虽然生时未曾坐上皇帝宝座,但在此后,其待遇竟然超越所有帝王。国之大事,在祀与容。在封建时代,祭祀是与军事并列的头等大事。明万历末年,太常寺少卿刘日吴认为,祭祀朱元璋的孝陵,一岁凡三大忌五肃纪。但是距离明孝陵几百步的明东陵,虽然是一文太子的元寝,居然每年之内九大忌一肃纪,其待遇规模比开国皇帝朱元璋还高。朱标虽然是太子,但根本没有做过皇帝,虽然他曾。建文帝追尊为兴宗,但朱棣夺取皇位后,削取朱标的庙号,仍然改称懿文太子。然而现实却是,一直到明朝晚年,朱标享受的祭祀规格是明朝更高的,超越朱元璋在位的所有皇帝。后人解释认为是太祖当年以权礼爱其子,而今日尊奉祖宗之典,只以简约为止。由此可见,朱标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那么,假设历史中朱标没有早死,顺利继承皇位,朱棣还敢造反吗?靖战之役还会发生吗?大明帝国又会有怎样的走向?首先要清楚的了解一点,历史没有假设,所有的假如都是后人的遐想与空谈。而如果是朱标顺利登基,首先一点,他不可能那么武断地进行削藩。靖难之役之所以发生,主要在于朱允文强行削藩,朱允文无法承受这些藩王们自高自大,所以他上台以后才会强行削藩。而且在削藩过程中也并没有和这些藩王们做很好的沟通,藩王们才会很恐惧不满,以至于最终造反。
朱标当了皇帝以后,这些藩王们不可能小瞧朱标,就算他们为所欲为,行为不检点,按照朱标的性格,他也不可能一开始就削藩。另外,就算朱标强制进行削藩,朱棣也不敢起兵造反。要知道,如果能朱标继承地位,那么蓝玉案绝对不会爆发。也就是说,朱标手中将会有空前强大的治国阵容,文有李善长,武有蓝玉,政治舞台上的朱标可谓是坚不可摧。而在民间,朱标体察民情,待人宽厚,早就是天下百姓心中的圣君民主。
如果朱标登基称帝,掌握大权,必然会实行宽通平议之政,那么必然会国泰民安,一副欣欣向荣的模样。试问,朱棣还敢举兵造反吗?纵然朱棣是个雄主,五征漠北,拓展疆土,还创造了永乐盛世,非汉唐所能并肩的。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果朱标没有英年早逝,顺利登基称帝的话,即使给朱棣100个胆子,也不敢举兵造反,倘若朱标登基称帝的话,也一定会开创一个永乐之外的太平盛世。朱棣只是朱标朝中默默无闻的一位普通王爷罢了,而明朝国力绝对会更上一层楼,超越古今,成为下一个强悍盛唐也未可知。只不过一切都是假设,更是如果,朱标能力再强,魄力再大,也是尘归尘,土归土,成为了明孝陵东侧的一个小土堆。
不知道您是怎样看待大明开国太子朱标的?欢迎下方留言讨论,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