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记载的象比之术,朴实言语如何引人自悟
今天说说《战国策》里面的一则小故事。楚国有个叫做昭献的人来到阳翟,昭献应该是一个比较有权势的大臣。东周国君得知消息后,打算派东周相国前去接待。但是这个相国不想去,又不敢明说,这个时候苏厉看出来了,于是帮他去给国君游说。
在《战国策》里,但凡看到姓苏的,都得小心翼翼,这个苏厉也不简单,他正是苏秦的弟弟。《史记•苏秦列传》明文记载:“苏秦之弟曰代,代弟苏厉,见兄遂,亦皆学。”苏厉看到大哥纵横捭阖功成名就,也下定决心认真学习,想成为向他那样的人。那这个苏厉到底本身怎么样呢?司马迁用一句话形容过,那就是他们苏家三兄弟都是在各国君王之间游走,擅长权谋。
苏厉见了东周君先是作了陈述,“楚王与魏王遇也,主君令陈封之楚,令向公之魏。楚、韩之遇也,主君令许公之楚,令向公之韩。”这是已经发生的事情,臣子接待诸侯王,这也是东周君的安排,东周君自然不会否认。接下来苏厉继续说出东周君后面的安排,让相国去接待昭献。相国是百官之首,如果接待昭献就派相国去,那么要是后面楚国君主到了那有派谁去接待呢?东周君一听,恍然大悟,立即停止了这次不当的安排。
苏厉全程并没有说明说东周君哪里做得不对,也没教东周君应该去怎么样做,整段谈话没有一个不字,而是让东周君自己发现了问题并及时做出了纠正。这就是苏厉朴实言语中高明的地方。
这个案例实际上就是很标准的象比之术,“象”就是现象,具体的事例,“比”就是类比。这就告诉我们,在对别人进行劝导的时候,先不要轻易的下结论,而是需要通过一些具体的事情,更好是事情就在劝说对象身上发生过。派大臣接待楚王,这是周君曾经安排过的,然后再抛出一个“象”让周君自己比较。最后说了出这样做下去的后果,派相国去接待楚国臣子,而之前却是让普通臣子接待楚国的君王,这样会不会得罪楚王?
语言有很多种形态,要能够找出有共同点并且举出形象的例子。很多人讲话不注意方式 *** ,说起话来心直口快,干巴巴的,虽然也许本意是好的,但是毫无美感和质感,甚至夹杂着粗鄙之语,听起来更让人厌恶,这样一来谁还会愿意采纳他的意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