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发明的四个奇技淫巧的东西,有的放到现在仍算是高科技
前言: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常常会觉得古人对科学知识的认知还非常落后和简单。然而,当我们重新审视历史,便会发现中国古代的许多发明创造,其实都体现了极高的智慧,即便在今天看来,也依然先进。本文将重点讲述中国古代发明的四种奇技淫巧之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
一、【木牛流马:军事运输的利器】
公元228年,在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命令下,有一种奇特的木制牛马首次亮相。这就是后世所称的“木牛流马”。它为三国时期的蜀汉军队解决了许多运输难题。
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发明家。他深知军队的后勤供应对战局的重要性。每一次北伐,都要经过险峻的秦岭山脉,运兵跋山涉水极为困难。为此,他锁起门来,日以继夜地研究新型运输工具。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进,诸葛亮终于成功研制出“木牛”这一能替代真牛的运输车辆。
木牛的外形酷似真牛,能在车夫控制下自动行走。运输时车夫只需按压头部的机关,木牛就会一步一步地移动。为了方便操作,诸葛亮还在木牛尾部设置了转轴,车夫只需转动轴杆,木牛就能奋力前行。这种设计充分利用了杠杆原理,使木牛拥有持久不断的牵引动力。
诸葛亮首先试制了几辆木牛,发现载重量有限,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为此,他又进行改进,研发出结构更优异的“流马”。这些木制马车比木牛更轻便敏捷,也更适合运输重物。一头流马能负重400斤,大大减轻了士兵的负担。流马的轮轴也采用杠杆结构,确保拉力持续稳定。
在诸葛亮带领蜀军之一次北伐中国时,木牛流马就发挥了巨大作用。据史书记载,它们每天能行30里以上,让大军得以顺利翻越险峻的秦岭山脉,到达战场。蜀军士兵原本需要背负沉重口粮,极大消耗体力。有了木牛流马后,步兵们轻装上阵,战斗力也因此大增。此后,木牛流马在诸葛亮的后两次北伐中再次显现绝佳效果,成为军队战略机动的重要保障。
诸葛亮为此还特意编写了《木牛流马歌》来表彰这一伟大发明。可见他对木牛流马的骄傲与喜爱。1300多年后的今天,木牛流马的智慧设计与实用性依然令人赞叹不已。我们也应该牢记诸葛亮“治世之能臣,不敢不为也”的进取精神,不断学习古人的创造智慧。
二、【记里鼓车:古代的“出租车”】
在没有航空飞机和高铁的古代,陆路交通主要依靠人力或畜力。要出远门,普通老百姓多是步行或骑马。如果需要载重或老弱妇孺同行,就只能找人用牛车、马车代步。为此,古人发明了一种叫“记里鼓车”的交通工具。它就像今天的出租车一样,能为需要远行的人提供便利。
记里鼓车起源于战国时期,原本都是些简陋的牛车或者马车。到了秦汉时期,车身结构有了标准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车轮尺寸也进行了统一,以方便计算里程。记里鼓车的车体采用木质,车轮以铁制,车篷用布帘,简朴实用。车夫多选择体力充沛、操纵技艺娴熟的壮年男子,服务水平得到保证。
记里鼓车以车夫拉客为生。当有人需要出行时,就踏上记里鼓车,和车夫约定好目的地。车夫便驾车出发。为了计费方便,车轮旁边装有一个叫“路户”的装置。它利用简单的机械结构,通过车轮滚动带动计数。车轮滚动一定距离时,路户就“啪”地敲打一下,一个“里”的路程就打一个记号。
到达目的地后,车夫数一数路户的记号,就能清楚计算里程了。人们按照实际行驶里数付费,既方便又公正。这种记里鼓车为老百姓出行提供了巨大便利。不管路途远近,人们都可以乘坐记里鼓车,顺利到达目的地。它成为古代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之一,经久不衰。
记里鼓车证明,古人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创造力与智慧一点也不差。其精巧的结构设计与人性化的服务模式,在今天看来也毫不老土,反而与现代社会的共享经济理念不谋而合。我们完全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创新现代的出行方式。
三、【指南车:不迷路的先进导航】
巨大的车队行军在崎岖的山路上,道路弯弯曲曲,要确保方向正确并不容易。为此,中国古代的聪明人发明了一种叫“指南车”的导航装置。它利用机械原理自动显示方向,让人们游刃有余地越过险阻。
指南车与指南针采用了不同的工作原理。它不依靠磁石指示方向,而是通过轮轴带动装置,精确显示行进方向。车上设置有表示地理方位的小木人,当车辆转向时,小木人始终保持原来方向不动。这种设计十分巧妙,利用了定向导向的机械学原理。
在指南车运转时,如果车头转向西边,车上的小木人还保持向北,那就表明车辆现在正在向西移动。如果车头原来向北,此时转向西边,小木人还向北,那么车辆的方向就偏离了原路线。只要随时观察小木人的方向,就能掌握行进方向,不会迷路。
指南车的发明者已无从稽考,但从汉朝开始它就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活动中。《汉书》中就有记载:“诸将出师,辎重肆辆,旗鼓床几,指南车前导。”可见指南车在军队行军时发挥着先锋导航的重要作用。将领只要坐在指南车上,就可以清楚知道前进的方向,指挥军队行军。
在古代的车轮战中,由于烟尘滚滚,要辨认方向极为困难。指南车的出现大大减轻了将士们的困扰,能确保部队行进在正确方向,不会迷路。像这样的智能导航系统,即便放在今天也毫不逊色。它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勇于创新和善于发明的过人智慧。
四、【浑天仪:神奇的天文测量仪】
从古至今,中国人都十分重视天文学。我们不仅借天体运行制定农历,还通过观测星象来占卜祥兆。为了更好地进行天文观测,中国古代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叫“浑天仪”的机械仪器。它准确简便,功能强大,被誉为世界上之一种天文测量仪。
浑天仪最初出现于西汉时期,由天文学家张道造出。它 *** 了“浑象”和“浑仪”两个部分,“浑象”显示各个星座方位,“浑仪”可以测量天体运行轨迹。这样就可以直接读数得到星星的位置。张道为 *** 浑天仪付出心血,他仔细观察天体运行,对各星座方位做了精确描绘。在这基础上 *** 浑仪,再组合成浑天仪。
到了东汉时期,大科学家张衡对浑天仪进行改进,使它的功能更加完备。他加上了多种天文环,如黄道环、白道环等,来显示不同天体的运行。这就使浑天仪成为一台多功能的天文测量仪器。张衡在前人基础上,继续研究天文学原理,他增加的新环扩充了浑天仪的应用范围。
只要拨动齿轮,浑天仪就能模拟太阳、月亮和五大星球在黄道和赤道上的运动。人们直接观测浑仪上的各种环,就可以得到天体运行状态的准确数据。这在两千年前简直是空前绝后的高科技成果!正因有了浑天仪这样精密的天文测量仪器,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得以深入研究星象运行定律,并建立起先进的农历体系。浑天仪的发明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今人观其结构之精巧,运作之精准,不免要为古人的创造智慧喝彩。
结语:
当我们以为科技文明只有近现代才有大发展时,看看古代就会发现中华民族的智慧源远流长。我们感到自豪的各种先进科技,也许在千百年前就已经有雏形。今人能够继承和发扬这一智慧传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