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李白肉麻的一首诗,毫不掩饰吹捧杨贵妃美貌,有两句已成传世名句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9-11)890

前言:

李白,有“诗仙”之称的大诗人,他一生放荡不羁,却也有过大志与抱负。742年,李白开始在唐玄宗身边辅佐,可惜的是,他仅仅被当作一个取悦皇帝的工具

一、商人李白,理想在握笔端

公元701年,一名叫李白的婴儿降生在塞外雍城一个富商之家。李白虽然生于优渥,却深受当时等级森严的社会环境影响。“士农工商”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商人地位更低,商人子弟也就失去了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机会。

但李白的胸中自有一片天地。这名少年虽天资过人,却也勤奋好学。他见识过权贵们的奢靡生活,自小便立志要改变自己的出身,不甘平庸一生。李白步入青年后,渴望以一己之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将自己奋发图强的精神付诸实践,开启了他追求入仕的道路。

公元732年,31岁的李白放弃优渥的家境,开始云游四方。一心想要通过考取功名而进入仕途的他,却因出身的原因屡屡碰壁。那些世家子弟们瞧不起李白的身份,在科举考试中刁难李白。一次次失败,并未打消李白的决心。他坚信只要自己有真才实学,总有一天能以文会友,通过他人举荐进入仕途。

这时的李白,早已以文采见长,四方传颂。他精通音律,能以琴辩口,诗词潇洒脱俗,很快便在文坛崭露头角。李白笔下的词句仿佛天马行空,字里行间透出与俗人不同的气质。正是凭借这一手过人的文采,李白终于找到了通向仕途的机会。

二、玉真公主垂青,李白仕途在望

742年,李白来到长安,这座天子脚下的都城。对于李白来说,来到这里是完成他政治理想的更佳机缘。作为天子驻地,长安汇聚了无数权贵。李白渴望借此与重要人物结交,直接面见天子。

然而初到长安的李白,无权无势,难以直接面见天子。所幸,机缘巧合之下,李白得到了一个可贵的机会——当时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得知李白来到长安的消息,十分欣赏李白的才华,特意请他入府做客。

李白自知这是难得的机会,便尽显文采以取悦公主。他不顾一切地向公主献媚,直言公主有如天上仙子。玉真公主本就嗜好文学,得了这番溢美之词,欣喜不已。她立刻欣赏上了李白的才华,加之李白甘为其门户,便决定向她哥哥唐玄宗举荐李白。

在公主的引荐下,李白很快得到唐玄宗的召见。当时的唐玄宗正值壮年,他刚刚驾崩了自己的生母武则天,稳住了帝位,正是雄心勃勃之时。李白博闻强识、诗词,让唐玄宗大为赏识。眼看仕途就在眼前,李白胸中荡漾,深感自己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三、翰林中失意,李白颇感失落

得到唐玄宗提拔的李白,终于实现了学士出身的梦想,他满怀理想,想要报效国家,竭尽所能。然而很快,他就发现,自己不过是皇帝手中的一件玩物。

李白本以为自己会参与朝政,协助皇帝治理国家。但他的主要任务就是随时陪伴左右唐玄宗,满足他的各种要求。唐玄宗嗜好文学,李白便要随时吟诗作赋取悦他;唐玄宗爱游山玩水,李白就必须跟在他身后;唐玄宗打猎射箭,李白也要陪同在侧。

起初,李白还能保持干劲,想方设法取悦皇帝。可是日复一日的工作却只是皇帝的消遣,与李白当初想要报效国家的理想南辕北辙。久而久之,他渐渐感到失望。李白深感自己的才华被浪费,国家大事不许他过问分毫,他只能任劳任怨地满足皇帝的要求,内心无奈至极。

四、一诗成名,李白彻悟人生

在一次游猎的时候,唐玄宗看着他新宠杨贵妃的倾国容色,兴致大发,想要即兴吟诗赞美贵妃。然而脑中一片空白的他求助于李白。李白闻言不禁叹息,却也只得取笔为二人吟诗助兴。

他灵感迸发,写就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开篇两句,精妙地描绘出杨贵妃的风姿绰约。杨贵妃得了美言,大喜过望,唐玄宗也对李白刮目相看。李白一时受宠若惊,然而,他也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无奈。

李白明白,皇帝只需要一个取悦自己的工具,而非一个言论敢言的谏官。他的才华注定只能用来吟咏美人,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李白虽一时名利双收,但也看清此后自己注定难再实现理想。他不得不接受人生的残酷现实,只能任由命运摆布。

五、怀抱遗憾离去,李白在山水寻答案

名利来得快,去得也快。李白终究没有获得真正的重用,他美名下的生活平淡如水,与他当初的理想渐行渐远。看似万人景仰的李白,内心却无比孤独和失落。他曾梦想改变世界,最终却只能任由命运摆布,他的才华被消耗在取悦皇帝的诗词歌赋中,而非治理国家。

李白明白,他此生再无其他了。公元744年,想通了一切的李白选择离开长安。他渴望回归自由,重新寻找生命的意义。虽已失去治国平天下的机会,但山水之间,李白依然可以寻得内心的解脱。

此后,李白云游天下,不再受任何约束。他放浪形骸,寄情山水,忘我地创作,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尽管他的政治理想破灭了,但他的诗道却日臻成熟。李白用一生缔造了不朽的诗篇,也将他那种无法实现的理想主义精神,传递给了后人。

结语:

李白的一生坎坷多舛,他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是千古文人无法避免的宿命。但正是李白这样的人,用诗篇抒发了内心真实的声音,让理想在字字行行中熠熠生辉,从而成就不朽。李白的故事,值得每一个怀抱梦想的人细细品味,汲取那种永不退缩的精神力量。不管命运如何变迁,只要心中有理想,就永不死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9/525206.html

“李白肉麻的一首诗,毫不掩饰吹捧杨贵妃美貌,有两句已成传世名句” 的相关文章

曹操想要刺杀董卓 曹操就不怕董卓身边的吕布吗

曹操想要刺杀董卓 曹操就不怕董卓身边的吕布吗

还不知道:曹操欲行刺董卓,难道不怕一直在董卓身边的吕布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们重新温习一下三国演义,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就能够看到曹操内心的纠结和较量。曹操从王允那边拿到了那把宝刀,然后去董卓家里面玩儿,在最开始的时候,曹操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在...

年轻时期的曹操是什么样的 曹操又是什么样的人

年轻时期的曹操是什么样的 曹操又是什么样的人

正史记载里年轻时的曹操,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起三国,曹操就是其中之一,他一统天下,却不是一个称霸天下的人,而是一个“乱世之君”,这是因为这个世界已经无法统治,必须要重建。曹操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主要是因为他的家世,...

孙瑜: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喜好典籍,擅于安抚部下

孙瑜: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喜好典籍,擅于安抚部下

孙瑜(177年-215年),字仲异,吴郡富春人,孙坚之弟孙静的次子,孙权的堂兄。官至奋威将军、丹杨太守。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瑜初以恭义校尉的身份统领士兵,曾跟随周瑜、孙权等人征战,擅于安抚部下、招降纳顺。孙瑜爱读古籍,又请学者马普来为将领官员的子弟讲学,于是...

韩信被杀之前 韩信有后悔弃楚投汉吗

韩信被杀之前 韩信有后悔弃楚投汉吗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韩信临死前,是否会后悔当初他弃楚投汉的选择呢?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清楚韩信临死前的心理活动。但是,一个人的心思,是最难琢磨的,况且时隔久远,更是不容易说清楚。因此,我们只能说存在某种可能性,不能保证就是如此。韩信不会后悔自己弃楚投...

历史上常遇春死后,他的后人都是什么下场?

历史上常遇春死后,他的后人都是什么下场?

常遇春,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功臣,其中,最顶级的公爵封了六位(死后追封的不计)。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郑国公常茂(常遇春长子)。其实,这...

历史上朱元璋与苏坦妹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上朱元璋与苏坦妹之间有何故事?

明太祖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 年号“洪武”。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刘辰的《国初事迹》记载了一件事,朱元璋的部下送给他一个名叫苏坦妹的美女,同时她也是一个才女。可是第二天朱元璋就把她杀掉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苏坦妹剧照)苏坦妹是浙江金华人,出身于书香人家,由于自幼耳濡目染,长大后不...

朱棣在迁都北京之前 朱棣为何两次下令抓尼姑

朱棣在迁都北京之前 朱棣为何两次下令抓尼姑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棣为何在迁都北京之前,两次下令,将全国的尼姑都抓起来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安置皇子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位伟大的君王,他统一天下,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但是即便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也依旧有很多烦恼,比如说子嗣众多。古代每个皇帝都会有及时和乃至上百...

明镐的一生有哪些成就?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明镐的一生有哪些成就?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明镐(hào)(989年—1048年8月9日) ,字化基,密州安丘人,北宋大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明镐登进士第,初任蕲州防御推官,历官大理寺丞、秦州节度判官、益州通判、太常博士、东京、盖州等地转运使,他治理有方,颇立政绩。任陕西转运使期间...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