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黄河母亲为何成西安百姓“心头刺”,三门峡大坝竟是“祸首”!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9-11)790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带给您与众不同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养育着中原儿女。但她也常带来无边无际的灾害,夺去无数人的生命财产。为了永远收束这一切,新中国决心治理,兴建了三门峡大坝,一举拦腰截断滔滔黄水。这座万里长堤,立时解救下游,使百姓免除水患。

然而好景不长,几年后堤墙外侧,江河已抬高几米,西安民众愤懑难平,纷纷高呼“早该炸了”!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我们当如何正确认识这一工程,使昔日伤痕化为今日希望?

三门峡之坝,新中国水利奇功

然而在大坝竣工之初,便暴露出设计上的严重漏洞。主持设计的苏联专家未考虑黄河含沙量大的特点,坚称坝建成后泥沙自会改观。我国专家黄万里曾极力反对,最后仍按原计划进行。两年后果然大祸临头,渭河河床抬高达4.5米之多,西安经济命脉悬上刀刃。地下水无法排出,关中平原大面积沼泽化,粮食歉收。泥沙也淤积在坝下,仅两次改建方使局面稍缓。然而上游问题依旧严重,泥沙持续堆积,威胁水库防洪与供水。搞了个伟业,却惹来无底洞。

关中平原和陕西一地的悲剧让人扼腕,这充分暴露出工程设计和规划的严重缺陷。我们不能简单地责怪当年的专家,而要认识到任何伟大的工程都难免存在局限性。关键是吸取教训,改进 *** ,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巨坝建成,设计漏洞难治百弊

水利部决议修建大坝后,中苏专家便在陕西、河南界域的三门峡展开水利勘探。此地自古便是黄河著名险点,有“人门、神门、鬼门三大急湍”之称,大量泥沙在此沉积,水势最强,故定为大坝更佳建造之处。1961年,大坝正式建成,长500余米,高103米,宛如一条飞机跑道。大坝之功效立竿见影,下游水患不再为患,山东历史上每五年溃堤两次的惨剧尘埃落定,再未发生过决堤。河南山东两省农业丰收,增产两千万斤,喜形于色。三门峡大坝,实为新中国水利史上伟大壮举,解救下游千万人之生命财产。

然而喜乐之声过后,设计之过失与泥沙堆积之难题亦随之显现。建设之初,苏联专家未考虑黄河上游泥沙含量之高,致使水库淤积严重。仅两年内,上游渭河河床抬高达四米有余,形成“地上悬河”,严重威胁西安安危。地下水无法排出,导致关中平原大片盐碱化,农田沦为盐田。1966年,人工炸开两洞四管,排沙量提高一倍,稍事舒缓。1969年再投巨资闸开八大排沙洞,下游泥沙方得以排出,然关中地区仍严重淤积。陕西百姓愤懑难平,三门峡遂成为西安民众口中“罪魁祸首”。

多次改建,百弊杂症尚未根治

泥沙堆积之弊端初现,水利部门被迫采取改建方案,多次提高排沙能力。1966年首次炸开底部两洞四管,排沙量提高一倍,下游略见起色。三年后再投巨资 开八大排沙洞,总算使关中地区河床略有降低。然这些应急之举只是杯水车薪,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难题。泥沙仍在大坝上游源源堆积,严重威胁水库防洪和供水能力,三门峡堪称水利史上一次惨痛教训。纵观沧海桑田,黄河断面已比过去窄小了三分之一,河床整体抬高了十余米,任其排沙改建都难治标。

今非彼时,许多专家直言,在当年技术条件下,水利规划存在局限,未能考虑建设可能带来的多方面影响,实为一大失误。“善始善终”,我们不应全盘否定三门峡之功,但亦需汲取教训,科学规划未来水利,以免再蹈覆辙。

功罪参半,兼听则明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三门峡大坝建成后,的确极大地治理了下游百年水患,拯救了千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康,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实为一项伟大壮举,大快人心,有目共睹。然“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倚”。壮举之余,负面效应亦随之而来。上游陕西频繁遭殃,1965年至2008年间,渭河流域发生洪涝灾害137起,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0多亿。尤以03年春季最为严重,华县遭遇百年一遇特大洪水,近万人无家可归,几万间房屋化为乌有,损失高达数十亿。

一时间,公众对大坝的质疑声四起,甚至有人高呼“炸掉”。可见三门峡大坝在治下游的同时,亦使上游更形险峻。这从侧面反映,在当年技术条件下,水利规划考虑不周,未能顾及各方利弊得失。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大坝的历史意义,亦需汲取教训,全面考量,科学规划,以免再蹈覆辙。

笔者观点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我们不应被过去的错误困扰。三门峡大坝已经建成,现实情况已经形成。我们应正确认识其历史作用,汲取教训,改进未来水利规划。人定胜天,团结努力,定可实现江河治理和百姓解救的双赢局面。

各位看到这里,如果有什么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9/525242.html

“黄河母亲为何成西安百姓“心头刺”,三门峡大坝竟是“祸首”!” 的相关文章

乾隆因为年岁大犯糊涂才闭关锁国的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乾隆因为年岁大犯糊涂才闭关锁国的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对乾隆皇帝为何要实行“闭关锁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晚清时期列强侵略中国使百姓受尽苦难。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中国科技落后国力衰微,才让列强有了可乘之机。曾几何时中国是多么强大,乃至于多个国家派使者来中国学习先进技术。为何到了清朝却如...

历史上陈庆之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历史上陈庆之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陈庆之,白马探花、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二十四史之一的《梁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这其实是两句童谣。童谣的内容是关于南梁名将陈庆之的故事,正是由于这两句童谣,陈庆之由此得了一个“白袍将军”的外号。这首童谣也让人们对这位将军产...

史天泽是什么人?他的一生对元朝做出了哪些贡献?

史天泽是什么人?他的一生对元朝做出了哪些贡献?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郭子仪是唐朝名将,足智多谋,骁勇善战,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大功,同时他不居功自傲,懂得适时急流勇退,成为皇帝与群臣都赞许的贤臣。元朝时就有一位名臣史天泽,为大元效力五十年,深得元世祖与百官信任,堪称元朝版的郭子仪。那史天泽是如何...

曾秉正是明朝真正的清官,为什么朱元璋要阉掉他?

曾秉正是明朝真正的清官,为什么朱元璋要阉掉他?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个好皇帝,他一心为民,想要杀尽天下贪官,但是朱元璋有个缺点,就是特别的暴躁,就比如曾秉正是明朝真正的清官,朱元璋却要阉掉他,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曾秉正是明朝初期的一个知名文官,出生在南昌,在洪武初年的时候,他通过别人的举荐被授予为海州学正。到了洪武九年...

乾隆一共有十七个儿子 乾隆最后为何传位给嘉庆

乾隆一共有十七个儿子 乾隆最后为何传位给嘉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皇帝有17个儿子,为什么选择了资质平平的嘉庆帝为继承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1799年,太上皇乾隆帝驾崩,当了三年傀儡皇帝的嘉庆帝终于可以大展身手,好好施展自己的抱负了。但很快,嘉庆帝的雄心壮志就被击碎了,他拿着手中的“乾隆实录”怀疑人生:“...

朱元璋传位朱允炆那么不放心 朱元璋为什么还要传位

朱元璋传位朱允炆那么不放心 朱元璋为什么还要传位

还不知道:朱元璋那么不放心朱允炆,为什么还要传位给他?而不是传给朱棣?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其实朱元璋把皇位传给朱允炆后,每天都是忐忑不安的,他一直怀疑自己的决定!他害怕这个孙子压不住朝堂上的大臣,也害怕他治理不好天下。想帮他铲除所有潜在的威胁,于是才有了蓝玉案这...

张温:三国时期东吴官员,他为何遭到孙权忌恨?

张温:三国时期东吴官员,他为何遭到孙权忌恨?

张温(193年—230年),字惠恕,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官吏。少修节操,容貌奇伟。孙权召拜议郎、选曹尚书,徙太子太傅。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吴郡张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武三年(224),以辅义中郎将身份出使蜀汉,孙权原先害怕诸葛亮会有意留难张温,但张温不担心。在呈...

贺齐:三国时期东吴名将,讨平叛乱,屡抗曹魏

贺齐:三国时期东吴名将,讨平叛乱,屡抗曹魏

贺齐(?-227年),字公苗,会稽山阴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年轻时任会稽郡吏。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孙策巡视会稽,经考察推举贺齐为孝廉,任永宁长,后任南部都尉、平东校尉。建安十三年(208年),贺齐任威武中郎将,受孙权派遣,讨伐丹阳郡...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