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林徽因:大学作业别人帮写,唯一学术论文有抄袭日本学者嫌疑
林徽因与父亲
兰台
昨天,我发表了一篇名为《“网红”林徽因的另一面:留学美国像混文凭,她在清华没有教职》的文章。起初,我并不打算站队,只是发现大家对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经历了解甚少,因此写了这篇文章来澄清一些历史事实。
没想到这篇文章引起了500多条评论,我大致看了一下,有些评论称赞我写得不错,但也有批评我的声音,认为我“心理阴暗”、“给林徽因泼脏水”。
我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我意识到自己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在讨论历史人物时往往喜欢“高大全”的叙事模式。
只要是被认为是“正面人物”,就不能接受这个人物有任何缺点,有任何不光彩的过去。我认为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因为无论古今中外,每个人都是多面的,不是扁平的,他们有闪光点,肯定也有“黑点”。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如果连这一点都不能接受,我只能说这样的朋友在精神上一直还是个孩子。
另外,无论是历史研究还是历史写作,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就普遍强调“去魅”。
“去魅”这个观点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在1919年慕尼黑进行的一场题为《以学术为业》的讲演中提出的。他当时的原话是:“只要人们想知道,他们任何时候都能够知道,从原则上说,再也没有什么神秘莫测、无法计算的力量在起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掌握一切,而这就意味着为世界去魅。人们不必再像相信这种神秘力量存在的野蛮人一样,为了控制或祈求神灵而求助于魔法。技术和计算正在发挥这样的功效,而这比任何其他事情更明确地意味着理智化。”
简单来说,就是用历史事实解构历史人物身上的“神性”,还原他们的“人性”。
以林徽因女士为例,我觉得很多朋友对待她的情感不像是对待一个历史人物,而更像是对待自己心目中的偶像,不能接受她的任何缺点。
其实这种情况本身在历史写作中有很大的“去魅”必要。因此,尽管我并不打算再写林徽因,但我决定再说一些历史事实。
林徽因大学成绩一般,选修建筑课作业由梁思成帮忙完成。与梁思成不同,林徽因是自费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的。关于她为何选择自费,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她虽然参加了考试,但没有考上公费留学,只能自费。另一种说法是那一年恰好没有她喜欢的专业,为了和梁思成一起留学,她选择了自费。
据梁思成同学童寯1980年写给友人的一封信和林徽因的朋友费慰梅的作品,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梁思成确实帮助林徽因完成了一些作业。
童寯写道:“我与思成同房间直到他离开费城才分手,闲谈中他从未提助教工作,但这无关重要。他自己画图以外,帮P.(林徽因英文名Phyllis的缩写)就够忙的了。”费慰梅在她的作品中也没有隐瞒梁思成帮助林徽因完成部分作业的事实。
林徽因的另一位绯闻男友金岳霖教授也提到:“林徽因思想活跃,主意多,但在构思画图方面,梁思成是高手。他画线,不看尺度,一分一毫不差。林徽因在这方面没有那样的本事。”
综上所述,根据童寯、费慰梅和金岳霖的描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林徽因在建筑专业上并不出色,尤其在基本功方面显然不合格。这还只是选修课的情况。如果当时她真的被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专业录取了,能否应对专业课程,实在让人怀疑。
林徽因在建筑领域的学术论文很少,可以说她只有一篇引人注目的学术论文,那就是在加入营造学社时发表的《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
然而,近年来,香港大学教授朱涛在研究这段历史时认为,林徽因的这篇论文和同时期的梁思成的一篇论文并没有什么创新性,只是综合了一些现有文献观点,特别是参考了日本学者的观点,但却没有按照严格的学术规范注明出处。
朱涛教授表示:“林徽因的《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一文在整体中国建筑体系和具体特征的两部分论述中,在知识层面上都对伊东忠太的《支那建筑史》有所借鉴。”他还说:“梁林这两篇论文,包含着诸多知识元素,单个元素而言,极少是他们原创的。他们的创造力体现在强大的知识综合和思想提炼上。”
朱涛教授的观点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据支持。伊东忠太是之一个发现山西南禅寺等唐代建筑的日本学者,并将照片附在自己的书中。梁思成和林徽因只是根据伊东忠太的著作找到了南禅寺,并通过考证最终证实它是罕见的唐代建筑。
综上所述,林徽因女士当然有许多值得人们尊敬的地方。但就建筑专业而言,林徽因在东亚范围内可能不能算是一位一流的建筑学家,而她的丈夫梁思成则确实是一位。
兰台,今日头条签约作者,专注于探讨历史人物的多面性和去魅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