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只有陕西,却没有陕东?“陕”是什么?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一下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来源/古风文史作者/古风文史
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很多名称都和山河湖海有关,且大多都是对称的。
例如山东和山西的中的“山”指的是太行山,湖南和湖北中的“湖”指的是洞庭湖,方位名词则指明了它们具体的位置。
相比之下,陕西的名称就有些奇怪。首先陕西不是以山河湖海开头的,其次是中国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中没有陕东这个地方。
那么,陕西省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历史上有没有陕东的概念呢?如果有,那它为什么后来消失了?
除此之外,陕西中的“陕”字又是什么意思?
周召分陕,周朝领土分为陕东和陕西
可以确定的是,历史上是存在“陕东”的概念的,并且它是和陕西一起出现的。
关于陕西和陕东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
周武王姬发去世后,周朝内部发生了叛乱,周公整整用了三年的时间,才将叛乱平定。
为了降低叛乱再次发生的概率,周公联合弟弟召公,决定以陕塬为分界线,将周朝的领土一分为二。
陕塬以西的地区为陕西,归召公管理,陕塬以东的地区为陕东,归周公管理。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陕东一直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代名词。不过当时周朝实际控制的领土并不大,所以陕东的范围也比较小。
最为重要的是,周公和召公在划分陕西和陕东的时候,仅仅是给了一个笼统的概念,并没有确定陕西和陕东的范围。
随着时间的推移,陕东地区的范围逐步扩大,但是陕西地区却因为有少数民族的干扰,很难继续扩大。
到了战国时期,陕东地区的范围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发展。除此之外,周王室也失去了对诸侯王的控制。
诸侯王为了争霸,不满意陕东地区这样一个笼统的概念。
因此在数百年的发展中,陕东被分割为多个地区,诸侯王也为各自的领土取了新的名字。
久而久之,陕东的名字就逐渐被人们遗忘,取而代之的是各个诸侯王国。
至于陕西地区,范围虽然有所扩大,但是基本和之前没有多大变化。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分封制度,实行控制力更强的郡县制,为了更好地管理陕西地区,秦始皇将陕西一分为三,分别是京兆尹、左冯翊和右扶风。
同样地,由陕东地区发展而来的各个诸侯王国也被分割为郡县,由中央统一管理。
不断改革,清朝时基本成型
随着时代的发展,陕西地区的地位因为资源不断减少而下降。尤其是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得政治中心不断向东部移动。
渐渐地,统治者意识到陕西地区已经不需要像秦始皇时期那样一分为三分开管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将它们合在一起才是更好的选择。
公元960年,北宋建立,为了不发生唐朝时期藩镇割据的悲剧,北宋统治者决定调整全国的行政区划。
在这一次的调整中,陕西二字再次以地名出现。
北宋时期的行政区划叫做路,基本是以具有代表性的山河湖海作为分界线,然后加上方位名词指明其位置。
陕州是中原地区和关中地区十分重要的分界线,北宋便将陕州以西的地区命名为陕西路,不过范围和现在的陕西省有很大的区别。
因为陕州以东的地区过于辽阔,所以便没有了陕东这个行政区划,陕州以东的地区因其各自不同的地理位置,获得了不同的名称。
到了元朝时期,为了和中原王朝的行政规划有所区别,元朝将全国分为十个部分,称之为行省制度,陕西行省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元朝时期的陕西行省的范围是比较大的,和如今的陕西省有所区别。
后来因为行省范围太大,元朝统治者担心会威胁到中央,所以对行省的范围做了一定的调整。
元朝将原本属于四川行省的汉中划分给陕西,然后把属于陕西行省的陕州划给河南,这样无论是四川还是陕西,都难以对中央形成威胁。
正是这一次的改革,基本确定了陕西省南部和东部地区的范围,至于西部地区,还是和如今的陕西省有不小的区别。
到了清朝时期,清朝统治者认为陕西的范围太大,于是将陕西一分为二,分为陕西省和甘肃省两个地方。
新中国成立后,行政区划基本继承清朝,陕西省的名称和范围也就沿用至今了。
至于陕东二字,则随着时间的流逝彻底从历史长河中消失。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之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