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为10两银子,给地主家的厕所写了一幅对联,不料成千古名对
前言
唐伯虎,号石古,明朝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人,明朝著名词人、书法家。他与祝枝山、文徵明、徐渭并称“明四大家”。然而,他的一生却并不如他的文学造诣那般辉煌。
一、青葱少年期的荡气回肠
苏州昆山,一座风景秀丽的水乡小城。这里诞生了一位后世称道的大才子——唐伯虎。
唐伯虎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小承袭了优良的传统教育。他性情烂漫,喜爱诗词歌赋,且天资聪颖,学习能力超群,不用刻苦也能轻易掌握各种知识。每当父母看到儿子手写就的文章,便喜形于色,经常对人夸赞道:“我家虎儿是个神童,写出的文章就是青春版的唐诗宋词,简直是为文天才!”
唐伯虎也确实很有自知之明,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与常人不同,有着非同一般的文采与才华。所以他并不像其他儒生那样刻苦苦读,而是整日沉浸在吟诗作画的乐趣中。他喜欢独处,常常一个人坐在院中咏诵文字,享受着文章在心底荡漾开来的美妙感觉。
20岁那年,唐伯虎遇见了来苏州避暑的几位江南才子——祝枝山、文徵明等人。众人一见如故,便结为知己。一伙人整日相约吟诗作对,唐伯虎与他们谈笑风生,很快融入了这个文人团体。
“哈哈,伯虎的诗词就是有一种致远带疏的气韵,让人看了精神为之一振!”
“没错,枝山兄说得好,伯虎的画也是墨韵绵绵,看了让人心旷神怡。”
几人高谈阔论的声音不绝于耳,唐伯虎沉醉在其中,感觉自己仿佛来到了一个充满文学气息的世外桃源。
和几位才子相识后,唐伯虎的生活可以说是充实而又惬意。他们经常相约游玩名胜,一边赏景一边吟诗作画。唐伯虎也时常受邀到友人家中作客,品尝佳酿美食,边吃边聊文学上的各种见解。
24岁那年,一场天灾变故打破了唐伯虎生活的惬意。那一年春天,江南地区突然遭受水灾,苏州一带水淹严重。一时间,疾病流行,不少人染疫而亡。唐家也未能幸免,在短短几个月内,唐伯虎的父母、妻子和儿子全部因疫病去世,只剩他和妹妹两人独自生存。这样的变故对还年轻的唐伯虎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他一时间难以接受这突如其来的悲痛。
原本富裕的家业也在这场灾难中落得破落。唐伯虎不得不卖掉家中的一些传家宝物和字画维持生计。亲人的离世和家道中落使他郁郁寡欢、意志消沉。本来可以闲云野鹤、潇洒文字的日子,变得黯然无光。
好在,唐伯虎的才子朋友们没有因为他家道中落而与他疏远。祝枝山见他日渐消瘦,还时常带着自己做的美食去看望他,并开导他道:“伯虎兄,你我都是读书人,岂能被功名利禄牵绊心志?来日方长,你我都还年轻,凭借自己的才华必定可以扬名立万,重拾别灰心!”
文徵明也给唐伯虎写信劝解:“伯虎兄,你我皆知人世间最看重的是名利。眼下虽有挫折,日后定会东山再起。莫要走入歧途,还是应以文学为事业,心无旁骛,再创高峰。”
几位好友的开解让唐伯虎稍微看开了一些,他重新燃起了希望——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依靠自己的文采达至人生巅峰。
二、消沉中年的堕落放纵
经历了家变和生死,唐伯虎也从一个繁华公子变成了一个孤苦读书人。他开始朝夕沉浸在科举书卷中,希望可以早日通过考试翻身仕途,重振家业。
就在准备考试期间,唐伯虎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徐经。两人一见如故,很快成了知己。唐伯虎对徐经颇为欣赏,觉得他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很有心计,能帮自己在科场中取利。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两人准备进京赴考的时候,徐经却被捕入狱。原来他贿赂朝廷考官,想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功名。这场丑闻很快就传开了,徐经不仅被收回功名,自己也获罪入狱。唐伯虎作为其好友,也受到牵连,尽管大家都知道他才华横溢,但终究没有通过考试,只能被贬为一个边远乡镇的小官。
身怀大才却受到如此屈辱对待,唐伯虎愤然选择辞官回乡。一时间,他对前途充满怨望和失望。白天整日酗酒赌博,夜里则流连烟花之地。见他这样不正经,唐伯虎的妻子经常唠叨他,两人争吵也日渐频繁,最后只能离婚收场。
村民们看唐伯虎从一个充满文采的青年变成了这个样子,都极为唏嘘:“唐伯虎年少时多么优秀,如今沦落到这个地步,真是可惜了他的才华。”
“就是,唐伯虎如果能考中功名,说不定能做到三公呢,现在却整日沉溺酒色,实在叹息。”
“人呐,就是要节制,否则再大的才华也会毁在情欲手里......”
村民们的议论声音唐伯虎多少也有所耳闻,但他已麻木到无动于衷的地步。他开始周游各地,一边云游一边寻花问柳以麻痹内心的空虚与消沉。
后来,唐伯虎周游回到家乡时,已是形容枯槁、满面风尘。一场大病让他卧床休息了很长时间。等他终于痊愈时,发现家中已经所剩无几,弟弟也选择搬去别处居住,不愿再看着他这样颓废放纵。
唐伯虎此时此刻终于意识到,他原来风光无限的人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滑落到了一个低谷。然而要他改过自新却也已是难上加难。没有了事业,也失去了家人,这一刻的唐伯虎,只剩了一副虚有其表的才华。
为了生计,他不得不开始出售自己的书画来换取生活费。其实以他的才名,完全可以高价出售字画,但长期的颓废使他已无心再去谋划未来。拿到手的银钱很快就被他拿去赌博和聚会,不出几日就已所剩无几。
这时,村里有个地主盖了新房,为了显示门楣上的对联更典雅高贵,地主开出高额悬赏,愿意出重金请人为他题词。此事传到唐伯虎耳中,他想到自己正缺钱,就主动前去应承此事。
最终,他为地主家的茅厕题就了一副妙对联:“且看来客多情,甘解衣带终不悔”、“莫道此物无用,化作春泥更护花”。
围观的村民们看后无不称奇,纷纷称赞唐伯虎的手法高超,但那几位老友却都纷纷对唐伯虎感到失望、痛心。
“唐伯虎啊,你的才华本可长留千古,如今却只能用在茅厕题字之上,实在可惜!”
“我们都曾经期盼他扬名立万,没想到他走上这样一条路,真是令人扼腕。”
然而,唐伯虎本人似乎已经麻木,对他们的劝说置若罔闻,依然我行我素。
三、晚景凋敝的黯然神伤
岁月流逝,转眼间唐伯虎已经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如果说少年时代的经历让他尝到了短暂荣华后跌入谷底的悲哀,那么接下来的人生,则是在一次次的失意后,最终选择了默默隐忍。
40岁这年,唐伯虎受到一个藩王的赏识,被邀请前往辅佐。起初唐伯虎对此十分振奋,觉得终于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负雄才了。然而,当他深入参与到藩王身边政事后,却发现藩王暗中集结势力谋反朝廷。
唐伯虎意识到事态严重,为保自己小命,只能装出癫疯的样子退避这场 *** 。藩王见他突然疯癫,也不再留他在身边,于是唐伯虎再次回到故乡。
此次归来,唐伯虎黯然神伤。他开始明白,自己终究与那些成功高官没缘分,此生注定只能就此地老天荒。于是,他过起了淡泊名利的生活,以卖字画度日。
村里的居民们见他整日独居,也不再像从前那般责怪他不作为,而是换上了一份理解与怜悯:
“唐伯虎年轻时那么有抱负,可惜他的命运注定就是这般波折起伏,实在令人唏嘘。”
“我看他现在也释怀了,晚年过得逍遥自在,也好。”
“唉,人生啊,谁又能全然如意,唐伯虎能够开开心心地度过晚年,也就心想事成了......”
终于,在50多岁那年,唐伯虎在自己家中病逝。村民们收敛了他生前的遗作字画,让他那些灵动飞扬的笔墨流传后世。唐伯虎的一生,才华辉煌,但是终究没有达到巅峰。他经历了太多的失意和打击,到最后,也只能在平淡中完成这一生。
友人们为他送行时,都不禁感叹人生的无常。他们提笔为唐伯虎写下了这样一段祭文:
“天之所予,人之所失。明珠潜藏,终难照世。潮落后,满目苍茫;花落后,空留香火。曾记多情少年郎,再见,是疲惫老人。荣华不再,凄凉自是;笑看泯人世间,谁言青春后。”
结语
唐伯虎的经历充满了人生的无奈与悲凉,但也不乏温暖和感动。他那未竟的抱负,也许正是人生百态的写照。
我们既可学习他年少轻狂的热情,也当记取他年老消沉的教诲,并在各个阶段保有积极向上的心态。 活着,不是千篇一律的重复,而是每一个精彩瞬间的融合。相信唐伯虎的故事,也定会成为我们宝贵的人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