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左宗棠:老实人不会交际怎么办?记住这四句话,人生定会顺风顺水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9-20)710

提起左宗棠,大家伙应该都有些印象,他不但是晚清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民族英雄,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可是您知道吗,就是这样一位在当时举手投足之间,都能令风云变色的大人物,却是一个在仕途科考中屡试不第,最终连一个功名都没有考取的“悲催生”,这也就是清廷一直到他七十三岁那年,才给他追赠了一个太傅,谥号“文襄”的原因,说白了其实就是“学历”不够。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上去十分“愚钝”,甚至还有些木讷感的“老实”人,却为何能在风云乱世之中左右逢源,最后居然混成了“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呢?(“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其余三位分别是:曾国藩、李鸿章与张之洞)

答案就藏在下面这四句话中。

一,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嫉是庸才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能干大事的人,必须要经受的住所有的磨难,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因为只有能者才会引来羡慕,而庸才通常是不会遭人嫉妒的。

道光十年(1830年),左宗棠进入长沙城南书院读书,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的他,深得老师贺熙龄(著名务实派学者贺长龄的弟弟)的喜爱,并称其为:卓然能自立,叩其学则确然有所得。

1832年,左宗棠参加在省城长沙举行的乡试,因“搜遗”(科举时代,主考在发榜前复阅落选的考卷,发现优异者临时补取,称“搜遗”)中第,但在此后的6年中,3次赴京会试,却均未及第。

屡次不第的左宗棠很快便就遭到了一帮势利眼同学的讽刺与挖苦,并嘲笑他就不是当官的命,甚至有些社会人士还认为左宗棠根本就没有真才实学,乡试及第,只是主考官可怜他,送给他的中彩“名头”。

然而面对众人的不友好,左宗棠却并没有放在心上,科场失意的他也没有灰心丧气,而是潜心研究起了经世之学(治国利民之道,包括历史、地理、军事、经济、水利等学问)。

功夫不负苦心人,左宗棠的志向与才干很快便得到了包括贺氏兄弟在内的一众社会名流,达官显贵的赏识与推崇,而最终如愿以偿的通过非科考“正式”途径迈入了仕途之路。

——

很多志向很伟大,最后却憾而没能成功的人,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经不住磨练,受不了别人的打击与嫉妒。

比如有的人想当科学家,并也为此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与精力,然而最后却因为经不住一次次试验的失败,而选择了放弃。

再比如,有的人唱歌很好听,又很有音律方面的天赋,本来是很有可能成为音乐人的,但却因为受不了身边人不断的打击与嘲讽,最后便只能规规矩矩的走上街头成为一位外卖员。

一个真正有能力,而最终又走向成功的人,是不可能不经受磨练与遭人嫉妒的,如果连这些都“摆”不平,那只能说明你就只是一个伪能者。

二,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这句话从表面意思看即:站要找高的地方,坐要找平坦的地方,走路则要找宽敞的地方。

而如果往深了理解,就是:一个人想要成功,则要及时判定自己身处的环境,继而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

1838年因科举第三次落第归乡后的左宗棠,便自此开启了他踏上社会后的工作生涯,只不过他却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的理想与奋斗的目标,一边在安化教书挣钱养家糊口,一边钻研经世之学,生活过得是相当充实。

1848年,湘阴大水,左宗棠利用自己所学,很快便帮助当地湘军止住了水患,避免了更大的损失,为了表示感谢,时任湘军的首领胡林翼当即便向云贵总督林则徐推荐了左宗棠,可惜当时左宗棠因事未能赴任。

1850年,林则徐返乡,约左宗棠于长沙舟中相见,两人涉古论今,彻夜长谈,足有种英雄相见恨晚的感觉。而事后,林则徐每与人谈起这次会面,都会毫不吝言的称赞左宗棠是“不凡之才”,“绝世奇才”。

1952年,当太平天国大军围攻长沙,省城危急之际,左宗棠在胡林翼,林则徐挚友郭嵩焘的劝勉下,应湖南巡抚张亮基之聘出山,投入到了保卫大清江山的阵营。

结果张亮基在左宗棠“昼夜调军食,治文书”、“区画守具”等一系列的良言建议下,终于使得太平军久围长沙不下之下,撤围北去。

左宗棠一战成名,自此开始了他一生辉煌的功名之路。

——

做人要善于立言、立德、立行......做事要高瞻远瞩,要给自己留些余地,如此才能不失机遇,平稳过渡。

三,终生让畔,不失一段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保持谦让和宽容,虽然短时间看不出什么收益,但时间长了一定是会给自己带来莫大好处的,这其实就像时常给人让路的人,那么别人也一定会在恰当的时候给你让路一样。

1854年,在长沙一战成名后的左宗棠,又受到了湖南巡抚骆秉章的邀约出任巡抚幕僚,其实那时候清王朝在湖南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彼时的湘地到处都是贫苦农民,各地的举事者更是此起彼伏,一刻也没有停息过,试问这样的幕僚怎么能当?

然而,左宗棠却并没有拒绝,而是爽快的答应了邀约,并在这个位子上一干就是好几年,一度令得湖南的军政转危为安,生生将一个乱局给整成了吉市。

1858年,在骆秉章极力保荐下,左宗棠加四品卿衔。

——

老话说:

吃亏是福——

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要总是斤斤计较,事事都想着占人便宜,有时候,换个方位去思考,吃亏未免就不是一种福分,一种对未来的投资.......在将来的某一天,说不定就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回报。

四,好便宜者,不可与之交财。多狐疑者,不可与之谋事。

这句话很好理解:贪财的人,更好不要和他有金钱上的牵扯;同样,生性多疑的人,则更好不要与其谋划大事。

1859年,也就是在左宗棠官荣升四品卿衔的之一个年头,因为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与优秀的管理水平,很快便被得到了世人的称赞: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由于名声太响亮,这左宗棠在得到朝野关注的同时,很快也被嫉妒的人给盯上了,其中有一个叫做樊燮京的,既贪财性格又极其怪戾之人便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因为拉拢不到左宗棠,深知与自己不在一个“频道”上的樊燮京很快便一纸诉状,将前者给告到了京城。

咸丰震怒,下令彻查左宗棠,并密谕:左某如有不法事情,即行就地正法。

后来,若不是胡林翼,郭嵩焘一众好友的极力保举,恐怕左宗棠终究难逃厄运。

——

贪财之人必无情,多疑之人必无义,这样的无情无义之辈,更好敬而远之。

结语:

看起来“愚钝木讷”的左宗棠,在人际交往中的确不属于那种圆滑世故“人精”,但他的大智若愚,却明显要比前者更胜一筹,是一种细水长流型的更高智慧与更远谋略......您觉得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参加讨论。

谢谢观赏!

关注我,总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9/526142.html

“左宗棠:老实人不会交际怎么办?记住这四句话,人生定会顺风顺水” 的相关文章

刘理:三国时期蜀汉宗室,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刘理:三国时期蜀汉宗室,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刘理(约215年—244年),字奉孝,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蜀汉后主刘禅、甘陵王刘永异母弟。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章武元年(221)六月,刘备派司徒许靖封刘理为梁王,建兴八年(230年),改封为安平王。延熙七年...

刘恂:三国时期蜀汉宗室,在永嘉之乱中被杀

刘恂:三国时期蜀汉宗室,在永嘉之乱中被杀

刘恂(?—约311年),幽州涿郡(今河北保定市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第六子、晋朝安乐公。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景耀二年(259),刘禅立刘恂为新兴王。咸熙元年(264),蜀汉灭亡,刘恂跟随刘禅东迁洛阳。泰始七年(271),刘恂继承父亲...

朱元璋派遣和尚去各藩地辅佐,是什么用意?

朱元璋派遣和尚去各藩地辅佐,是什么用意?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明史·姚广孝传》中,非常明确地记载了朱元璋在全国各地选拔和尚,以及把和尚派给各藩王的故事。“洪武中,诏通儒书僧试礼部。”“高皇后崩,太祖选高僧侍诸王,为诵经荐福。”第一段文字讲的是,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

邓方:三国时期蜀汉将领,为人轻财果敢,深得南夷敬服

邓方:三国时期蜀汉将领,为人轻财果敢,深得南夷敬服

邓方(?~221年),字孔山,荆州南郡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随刘备入蜀,后任庲降都督,卒于任上。邓方是蜀汉第一任庲降都督,为人轻财果敢,深得南夷敬服。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邓方是南郡人,后出仕刘备,任荆州从事。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应刘璋之邀,入川...

三国时期周瑜是什么出身?他选择跟随孙策的原因是什么?

三国时期周瑜是什么出身?他选择跟随孙策的原因是什么?

周瑜是东吴名将,在年少时与孙策交好。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东汉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准备脱离袁术自行创业的孙策,写了一封信给好友周瑜,召其相助,周瑜慨然率部来投。从此,周瑜成为孙策身边不可或缺的心腹将领,帮助孙策平定江东,在孙策死后,又辅佐孙权,为东吴鼎足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孙权称...

慈禧太后在上厕所的时候 宫女为什么口含温水守在一旁

慈禧太后在上厕所的时候 宫女为什么口含温水守在一旁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慈禧太后如厕时,为何要让宫女嘴含温水在旁等候?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慈禧太后作为清王朝最后的实际掌权者,她的一生可以说榨干了清朝最后的一滴血,不仅拿着国家税收来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还造成了帝国主义的入侵,堪称民族罪人。慈禧的奢靡生活是民间热议的焦点...

沈义伦:北宋初期宰相,曾因得罪卢多逊被罢相

沈义伦:北宋初期宰相,曾因得罪卢多逊被罢相

沈义伦(909年—987年),因避太宗光义名讳而单名伦,字顺宜,开封太康人,北宋的开国功臣之一,在太祖和太宗两朝执掌财政大权,后任宰相。沈义伦少习《三礼》,以讲学授徒为生。沈义伦是赵匡胤霸府幕僚中继赵普之后第二个升任宰相。曾经因得罪卢多逊被罢相。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

曹丕称帝后猛攻东吴 曹丕为何不对蜀汉下手

曹丕称帝后猛攻东吴 曹丕为何不对蜀汉下手

还不知道:曹丕称帝后,为何猛攻东吴,而对蜀汉不管不问?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221年,夷陵之战爆发,急于报仇的刘备被陆逊的一把火烧得大败而归。但奇怪的是,刚刚称帝的曹丕却没有找蜀汉的麻烦,反而选择攻打实力强劲的东吴,这又是为何呢?孙权出尔反尔夷陵之战前夕,孙权知道...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