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五阿哥永琪死后,唯一成年的儿子绵亿,被嘉庆派去守陵,为何?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9-23)620

前言

1764年八月初七,一声啼哭划破了紫禁城宁静的长空。皇帝的第五子永琪王爷喜得贵子,取名绵亿。作为皇帝的孙辈,他本该一生无忧,殊不知,上苍却为他安排了一条坎坷的命运之路。

绵亿生性聪慧,很得老爹永琪的疼爱。永琪见他聪明过人,遂命太监精心教导他诸般学艺。然而好景不长,二岁时,永琪因病去世,这对父子天人永隔。

一、骤失父兄 命途坎坷

永琪突然离世,让乾隆皇帝十分悲痛。他非常欣赏儿子永琪的才学与器度,曾一度寄望永琪能助自己治国。如今永琪一去不返,乾隆心中留下了难以弥补的遗憾。他坐在龙椅上,神色凝重,久久未能平复,连旁侍的宫女太监都不敢上前打扰。

或许是这层因缘,乾隆对孙子绵亿也就多了几分疏远。再加上,绵亿从小养尊处优,被太监们宠坏了性子,随心所欲,不修边幅。乾隆看他不顺眼,当面批评他“溺于声色、荒废读书”,还把他数落一通,语重心长地告诫他要好好反省。绵亿性子刚烈,当场就红了眼圈,心生气恨。

他认为皇帝此举实在过分,自己又不是什么烂货,每日只是稍事游玩放松,哪有乾隆说的那么不堪。这要是传扬出去,自己的名声不就完了吗!他愤愤然地回到寝,对杂役发起了脾气。

16岁那年,绵亿忽有婚事。新娘是当朝重臣章佳·阿桂的孙女章佳氏,想当然尔,阿桂一家更是骄傲,将绵亿视作天之骄子。

阿桂笑容可掬地宣布这喜讯时,乾隆皇帝的脸色顿时就沉了下来。他深知阿桂权倾朝野,势力日盛,自己的小儿子若真与阿桂结成姻亲,势必会倚仗岳家的势力为非作歹。到时朝中秩序一定会大乱,皇权威严必受损害。

可 是政事攸关的大婚,乾隆也不好直接反对,只得勉强应允,内心却早已升起了戒心。他决定要严加注意绵亿的一举一动,一旦有违礼法的行为,立刻要严惩不贷。

婚后,绵亿品尝到了权力的甜头。他仗着妻家的势力开始在皇宫里兴风作浪,动不动就打骂下人,还命令太监为他跑腿办事。有一次,绵亿家的太监乘着绵亿的名头,在城里为非作歹,殴打朝廷巡逻官,还拒不缴税。事后阿桂出面,压下了这桩丑闻。

乾隆得知后,勃然大怒。他立刻传召绵亿前来训话,痛斥他无知无畏、目无君上,还威胁要收回他的封赏。绵亿面对皇帝的严厉指责,只能脸色苍白地跪地请罪,但心中充满了对乾隆的怨恨。

他认定乾隆是刻意为难自己,想借题发挥打压永琪一脉。毕竟,永琪当年也曾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乾隆忌惮永琪的威望,生怕他在阴间影响力未减。这次兴风作浪的事,只是个借口,乾隆的真实目的就是要削弱永琪子孙的力量。

乾隆晚年,为庆祝八旬圣寿,将重金赏给皇子辈,而给予绵亿的,却只有其他孙辈的一半。绵亿得知后,气得七窍生烟,对太监们大发雷霆。他认为这是乾隆再次刻意打压自己,表达对永琪一脉的不满。

他恨不得冲进乾隆的寝宫,与他理论。太监们见他失态,忙劝他息怒,免得闯下大祸。绵亿这才强忍着一肚子的不平,但心中对乾隆的怨气更甚。他暗自发誓,总有一天要报仇雪恨,让乾隆倾倒在永琪坟前谢罪。

二、守陵充当 遭侄刁难

随后,乾隆驾崩,永琪诸子得以袭封。永琪的长子绵德袭为郡王,而绵亿只袭了贝勒,让他失望不已。更让他难堪的是,小叔嘉庆登基为帝,之一时间就发落了他,命他前去东陵守墓。

“什么?前去东陵?”绵亿难以置信,“让我去守康熙的坟?”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对一个王爷而言,实在是莫大的侮辱。

“皇叔这是何意?我岂是罪人,竟要发配我到孤陋寒酸的墓地去!”绵亿情急之下,冲到嘉庆面前理论。嘉庆沉着脸,严厉斥责他不知检点、无礼无廉。

“朕乃天子,爱卿何敢无理取闹!”他厉声喝道。绵亿只得哑口无言,忿忿离去。他心中堵得慌,认定这都是嘉庆在刻意报复自己,想要打压永琪一脉。毕竟,永琪当年也曾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嘉庆忌惮永琪的威望,生怕他在阴间影响力未减。

“我背了什么罪过,要受这般罪过?”绵亿胡乱地收拾行装,准备启程前往就任,一路上屈辱难堪。

其实,嘉庆对绵亿的否定,也并非全无道理。在朝中,绵亿平日里就神色倨傲,仗势欺人,让许多臣子对他颇有微词。现在嘉庆刚刚继位,必须权威过人,才能稳定人心。如果放任绵亿在朝中特立独行,必然会遭到反感,对稳固政权无益。

且说绵亿赴任东陵后,他对嘉庆的怨气更甚。他认定这纯属嘉庆的刻意打压,目的就是让他失去朝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皇叔这是存心跟我过不去!我既无反叛之心,又从未妄议朝政,他这样惩罚我,实在太不地道!”

绵亿一个人在东陵孤独彷徨,心中充满了悲愤。他觉得上天对他实在太不公平了,他本可以在朝堂上建功立业,现在却被发配到这鬼地方。想到这里,他不禁红了眼眶,痛哭出声。

其实,嘉庆之所以这样做,也是迫于无奈。身为新帝,他必须树立权威,稳固政权,这才是当务之急。绵亿虽无罪,但需要暂时疏远一时,这不过是政治手段,并非针对绵亿个人。

只是热血方刚的绵亿还年轻气盛,未能理解嘉庆的用意,只当是皇叔刻意刁难,对他怀恨在心。这也导致他在东陵的日子过得极不如意。

三、力疏圣驾 受皇恩宠

在东陵,曾有一位村民姓赵的接近过绵亿。他回忆绵亿刚到东陵时,整日里气馁消沉,形容枯槁,让人不忍卒睹。

“王爷他最开始时,整日愁眉苦脸的,像是行尸走肉一般。我猜他心里充满怨恨,觉得皇帝刻意谋害他。”赵村民说。

然而随着时间流逝,绵亿也就习惯了东陵的生活。一方面,他体质虚弱,不堪劳累,日子过得舒缓些也好;另一方面,远离喧嚣,也不需要应对朝堂的人际关系,倒也惬意。

赵村民说,后来绵亿整日索然无味地处理公务,偶尔登高远眺,也不知在想些什么。“王爷性子温和,不爱与人争论。他待人彬彬有礼,只是有时神色放空,不知心事在何处。”

1813年,天理教乱事爆发,教众攻入皇宫,嘉庆震惊之余,思虑要不要回京平叛。此时,绵亿力陈皇上回京的理由,终究稳住了嘉庆的心。

“皇上,微臣敢言,此时万不可退避,必须亲临京城,才能安定人心!”绵亿覆手跪地,语气坚定有力。嘉庆沉吟片刻,点点头道:“朕知晓你的忠心,你言之有理,朕当即回京平息叛乱!”

最终,嘉庆回京的决策帮助平定了叛乱,绵亿的建言功不可没。这也成为绵亿一生中最光辉的时刻。嘉庆后来提起这事,都对绵亿刮目相看。

“阿亿言之极是,朕当信其言,方能安民。今后朕待爱卿,当如初!”嘉庆明显对绵亿的态度软化下来。这次建言,无疑极大地弥补了两人之间的芥蒂,也让绵亿重获尊严。他沉寂已久的心,也终于看开了些。

或许,人生的坎坷困境,终究不是命运的刁难,而是上天的另有安排。经历过痛苦和仇恨,方能让人茁壮成长。

四、知命不悔 展现超脱

1820年,绵亿在东陵倦鹤归西,享年五十一岁。一生坎坷,既得不到母爱,又失去父兄,最后连自己的儿子都要改名,实在命途多舛。

然而他从未像弘历那般暗中结党营私,只是在权力的漩涡中左右为难。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一生的遭遇也使他养成了温和平和的性格。

临终前,绵亿面带微笑,似乎已经看开了人生的苦难:“我这一生,命途多舛,但亦无憾无怨。上天待我不薄,我已知命,不必强求。”

他将遗嘱交代给侍者,交代后事。虽未能扬眉吐气,但他已无所畏惧。“我这一生,虽坎坷,但终究没有局促不堪。我尽了本分,别无追求,足矣。”

他轻阖双目,泰然长逝。临终前的超脱,足见他的心境已达到出尘。绵亿虽然始终没能扬眉吐气,但至少保全了宁静。他没有被权力欲望腐蚀,也未结党营私,始终保持仁厚的本性。

结语:

后人不妨以此自省,见好就收,知足常乐。追名逐利,反而会丢了自我;退居幽静,方得心灵解脱。

绵亿的一生,宛如紫禁城里的一盏灯,摇曳生辉,终至熄灭。他经历了太多不公,却仍能守着那一缕清净,淡泊以对,实在难能可贵。后世君王若能汲取教训,不激起无谓的恩怨;臣子亦当明理,不必强求榮华,各得其所,自能吉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9/527326.html

“五阿哥永琪死后,唯一成年的儿子绵亿,被嘉庆派去守陵,为何?” 的相关文章

要是杨玄感不造反的话 杨广第二次征高句丽还会失败吗

要是杨玄感不造反的话 杨广第二次征高句丽还会失败吗

对如果没有杨玄感的造反杨广第二次征高句丽还会失败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提到隋朝大家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和当年的秦朝一样都是一个二世而亡的短命的王朝,和秦朝一样都给后来的强大的王朝做了嫁衣。提到隋朝的皇帝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并不是杨坚反而是亡国之君杨广。杨广可期是比较“作...

司马懿既然看穿了空城计 司马懿为何没有攻城

司马懿既然看穿了空城计 司马懿为何没有攻城

对司马懿早就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为何没有攻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诸葛亮塑造得神乎其神,借东风,草船借箭,七擒孟获,似乎诸葛亮是个神通广大的神人。其实,历史上诸葛亮也是个普通人,只是在治国理政和带兵打仗方面非常有才能而已。他的宿敌司马...

李自成兵败被杀之后 妻子高皇后又是什么下场

李自成兵败被杀之后 妻子高皇后又是什么下场

对李自成被杀后,他的妻子高桂英下场如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政权的交替,明朝灭亡后便是清朝,可在这其中却有一个人曾经短短地称帝了数十天而后才是清军入关,夺得帝位。明朝也并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清朝建立者皇太极亲手覆灭的,真正覆灭清朝的是一个叫做李自成的...

明末时期武之望与孙元化两位大臣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明末时期武之望与孙元化两位大臣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明末,天下大乱,很多明朝官员因为剿匪或抗清不利,结局悲惨。不过,既然做官,为国捐躯也好,因罪自尽也好,这是他们应该承担的因果,无可厚非。但其中,也有部分比较可惜的官员,比如,科学家式的技术型官员...

商鞅和白起都没有能善终 张仪为什么能够只身而退

商鞅和白起都没有能善终 张仪为什么能够只身而退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同为秦国重臣,商鞅和白起都没能善终,为何张仪能全身而退?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商鞅、白起和张仪都是秦国重臣、功臣,商鞅主持变法改革为秦国发展成为强国奠定了基础;白起为秦国征战一生,斩敌百余万,攻城近百座;张仪出使诸侯,以“横”破“纵”,促使各国亲善...

有哪些与刘惔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刘惔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刘惔(生卒年不详),一作刘恢,字真长,沛国相县人,东晋大臣、清谈家,晋陵太守刘耽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世族家庭,清明远达,风度才气。得到丞相王导所识,时人比为荀粲。迎娶庐陵公主司马南弟,成为永和名士的风流之宗,当时清谈的主力干将。历任司徒左长史、侍中、丹阳尹等,...

历史上李世民为何没有将单雄信纳为己用?

历史上李世民为何没有将单雄信纳为己用?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在演义小说及各种曲艺评书中,单雄信是个义薄云天、宁死不屈的英雄人物。当年曾经和他在瓦岗寨一起结义的兄弟们,包括徐世勣、程咬金、罗成等人,都已经先后投降了唐军。可是,由于单雄信的哥哥被李渊...

赵惟叙:秦王赵德芳长子,颇好学,为官谨言慎行

赵惟叙:秦王赵德芳长子,颇好学,为官谨言慎行

赵惟叙(977年—1011年9月12日),字懋功,宋朝宗室,宋太祖赵匡胤的嫡长孙、秦王赵德芳的长子,封高平郡王。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端拱元年二月,授右武卫将军。三迁右神武军。真宗即位,进右龙武军。大中祥符四年二月,加右千牛卫大将军。八月卒,赠怀州刺史,追封河内...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