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诸葛亮这辈子最不该杀的3员大将,若留一人,3个邓艾也进不了成都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9-25)640

前言: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被称为“军神”,他的智谋和策略,助刘备建立了蜀汉,在三国鼎立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就连智囊诸葛亮也不免有失误的时刻。他一生中亲自下令斩杀三名蜀汉大将,这三次错判直接导致日后蜀汉北伐一蹶不振,加速灭亡。故事告诉我们,智者千虑,终有失策。

刘封之死,蜀失良才

刘封,刘备的养子,从小就跟随刘备南征北战。这个刚猛的年轻人,在攻取益州、汉中等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刘备看他如同亲生儿子,寄予厚望,想培养他为下一代大将。

公元219年,关羽在襄樊之战中兵败被擒,刘封当时驻守上庸,本可以救援,但受到孟达劝阻而不敢前去。刘备大怒,将刘封召回成都问罪。刘封哽咽辩解,他也想救援关羽,但上庸刚定,怕内部出现变故。刘备勃然大怒,称刘封“无思想”,要斩了他泄心头之恨。

此时,诸葛亮挺身而出,对刘备说:“刘封刚猛难制,日后可能叛变。”刘备听信了诸葛亮的话,直接让人给刘封下了毒酒。刘封喝下毒酒,倒在地上惨嚎至死,他死不瞑目,愤恨自己当初没有听从孟达,投奔魏国。

诸葛亮此举,实为断送蜀汉大好前程。因为刘封如果活下来,必将是蜀汉北伐的主力,当时魏国老将已经衰老,刘封以他的勇猛可以大杀四方。刘封深得兵法,曾研读六韬三略,又从小跟随刘备征战,实战经验丰富。

他若在,定能带领蜀军破釜沉舟,一举攻下长安。可惜刘封死于家乡,蜀汉失去了这名大将。刘封临死前,心中充满了怨恨,他想不通自己立下那么多功劳,刘备竟然因为一时疑虑就要杀他,实在太不值得。

刘封死后,蜀汉军心大挫,士气低落。许多老兵都钦佩刘封的武勇,他们原本盼望刘封能带领大军北上雪恨。现在见到刘封被杀,人人自危,生畏惧之心。

有人甚至在私下议论,刘备是否也会无缘无故杀掉忠心的手下。这对蜀汉军心影响极大。后人评说,刘封之死导致刘备失去人心,为日后蜀汉灭亡埋下隐患。

马谡之死,蜀失良才

第二个被诸葛亮处决的,是马谡。马谡年轻时就以智谋称道,深受诸葛亮赏识。公元227年,诸葛亮北伐,他擅自提拔马谡为街亭主将,负责守卫后方补给。马谡虽有谋略,但毕竟初出茅庐,被老将张郃打得大败。

败军归来,马谡面色苍白,心神恍惚。他知道,这次失败必将招来严惩。诸葛亮一回成都,果然亲自下令处决马谡。行刑前,马谡哭着对诸葛亮说:“我失败是实力不济,但您提拔我担大任,亦有责任。”诸葛亮沉默不语,马谡就这样无辜地被斩首。

马谡临终前心中充满怨毒,他想诸葛亮身为丞相,本该多磨练年轻将领,而不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诸葛亮处死马谡,也断送了蜀汉的大好后备军事人才。马谡如果被保全,日后完全可以成长为北伐主力。他年少时就有仲达风范,只欠实战经验。

诸葛亮本该多多使用马谡,日积月累培养他。谁知马谡一战失利就遭诛杀,实在太不智慧。马谡死后,蜀汉再无这样智谋过人的年轻将领。北伐之路更加艰难。

马谡身死之后,蜀汉军心也受到极大打击。许多年轻将领都敬仰马谡的才华,原本想跟随他出征建功立业。现在马谡突然被杀,大家对前景都失去信心。

有人甚至担心,今天诸葛亮可以随意杀马谡,明天自己岂不是也会被处死?这使蜀汉军队士气低落,人人自危。马谡之死让蜀汉失去了优秀后继者,也让北伐之路坎坷不平。

魏延之死,蜀失猛将

最后一个被诸葛亮处决的,是镇北大将魏延。公元234年,诸葛亮北伐失败病逝。在他临终时,担心魏延权势太大,遂设计让魏延中计被杀。

那时魏延率军撤退,半路遇到杨仪军截击。两军险些爆发冲突。魏延性格直爽,当即打算杀了杨仪。谁知杨仪早有准备,让马岱杀了魏延。

魏延倒在马蹄下,他想通了诸葛亮的阴谋,咬牙切齿地说:“我死不瞑目,诸葛亮这个老贼害我!”言毕,魏延气绝身亡。刘禅为报诸葛亮之死,还灭了魏延全家。魏延死时满腔愤恨,他不明白诸葛亮为何要这样设计陷害自己。自己忠心耿耿为国效力多年,却被暗算毙命,实在冤枉。

魏延如果活下来,必将是姜维北伐的左膀右臂。他的死,直接导致后期蜀汉北伐战力大减,最终无法对抗曹魏。若有魏延坐镇北方,姜维出兵时又多一员猛将响应,北伐胜算必大增。奈何魏延死于非命,北伐大业一蹶不振。

魏延死后,蜀汉禁卫军军心涣散,士气全无。许多禁军将士都曾受魏延指挥,对他钦佩不已。现在魏延遭奸计害死,军心思变生疑,对朝廷失去信任。有人甚至担心,今天可以设计杀魏延,明天自己的命运又将如何?魏延之死使蜀汉兵马大乱,为日后灭亡埋下隐患。

三国时期,诸葛亮处心积虑,要一统天下。但他处死刘封、马谡、魏延三人的决定,直接导致蜀汉北伐一蹶不振,加速灭亡。刘封本可成大将,马谡可续丞相之才,魏延可助姜维击魏。三人都是千载难逢的人才,但都死在诸葛亮手中。

这三次错误处决,成为诸葛亮一生的污点。作为智囊和丞相,他理应发掘并善用人才,而不是轻易处死。这三次断送人才的举动,让日後蜀汉北伐无力回天,终究灭亡在曹魏手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诸葛亮一生算无遗策,但他处死三名大将的决定,终究是他未能回天的一箭双雕。

诸葛亮处死三名大将,导致蜀汉军心涣散,士气低落。许多蜀汉将士对此心生疑虑,担心自己也会无缘无故被杀。三人之死让蜀汉丧失人心,埋下日后灭亡的隐患。作为智囊,诸葛亮本不该轻易处死人才,这成为他未能一统天下的致命失误。

结语:

诸葛亮一生忠心辅佐刘备,立下汗马功劳。但他处死三名大将的决定,成为日后蜀汉北伐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不应盲目歌颂历史人物,智者也难免失误。诸葛亮处死三名大将虽有其考虑,但这决定终究是错的。

它让蜀汉丧失了三名能将,也让诸葛亮的一生留下了无法抹去的遗憾。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深思。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09/527959.html

“诸葛亮这辈子最不该杀的3员大将,若留一人,3个邓艾也进不了成都” 的相关文章

辛宪英:魏晋时期著名才女,曾预言钟会将会叛乱

辛宪英:魏晋时期著名才女,曾预言钟会将会叛乱

辛氏(191年—269年),字宪英,祖籍陇西,颍川阳翟人。出身陇西辛氏。魏晋时期著名才女,曹魏侍中辛毗之女,卫尉羊耽之妻,魏晋时期名将羊祜之叔母。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辛宪英聪朗有才鉴,曾劝弟辛敞尽忠职守,预言钟会将会叛乱。泰始五年(公元269年),辛宪英逝...

杨素没有夺取杨广的皇帝,是因为什么原因?

杨素没有夺取杨广的皇帝,是因为什么原因?

杨素是隋朝开国功臣,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诗人。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隋朝的权臣杨素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他能力卓著,为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杨广当了皇帝以后,他又在朝中唯我独尊,一手遮天。那时候的杨素,已经完全具备了夺位的条件。但是,最终另一个权臣宇文化及杀...

刘备伐吴时诸葛亮是什么表现?没有阻拦是因为什么?

刘备伐吴时诸葛亮是什么表现?没有阻拦是因为什么?

一说到“神机妙算”相信很多朋友的脑海中立马会浮现诸葛亮这个军事家的名字,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夷陵之战,是刘备人生最后一战,也是决定三国历史走向的一场战役。此战过后,魏蜀吴三国进入了一个较为平稳的对峙时期。历来人们对于刘备伐吴,多是批评的,认为刘备不该以怒兴师,招致惨败,把蜀汉精锐丧失殆尽。其实在刘...

孙峻是什么出身?他杀诸葛恪的原因是什么?

孙峻是什么出身?他杀诸葛恪的原因是什么?

孙氏政权最大的特色就是孙权统治时间很长,执掌江东有50多年。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建兴二年(253年),孙吴皇帝孙亮与堂侄孙峻在皇宫设宴,邀请权臣诸葛恪赴宴。不久孙亮借故离开,孙峻于是拿出诏书,以皇帝的命令逮捕诸葛恪。诸葛恪顿时吓得大惊失色,孙峻于是命人上前将其...

蜀汉灭亡后刘禅作为亡国之君 司马昭为什么还要优待他

蜀汉灭亡后刘禅作为亡国之君 司马昭为什么还要优待他

还不知道:蜀汉灭亡之后,为什么司马昭要优待刘禅?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蜀汉灭亡后,司马昭之所以优待刘禅,不杀他,也是从当时的形势考虑的,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刘禅主动开城投降。当邓艾从七百里阴平崎岖小道,偷偷深入蜀汉后方,其三万之军,也不过两万来人,再经绵竹之战,曹军...

项羽死后刘邦是如何对待他的那些亲属的?

项羽死后刘邦是如何对待他的那些亲属的?

刘邦是秦末不可多得的枭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古代统治者,对于和自己竞争最终失败的人,都会有意贬损他,污化他。对其子孙后代,都会着意打击。比如李世民打败他的兄弟李建成、李元吉后,不但杀掉他们的儿子,而且对他们进行了着意地贬损。在史书上,李建成变成了一个...

南宋学者黄震留下了哪些著作?他还有哪些成就?

南宋学者黄震留下了哪些著作?他还有哪些成就?

黄震,字东发,号文洁,慈溪(今属浙江)人。南宋学者。宝祐四年进士,历仕史馆检阅、广德军通判,有文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主要成就创东发学派黄震为学宗朱熹,兼综叶适“功利之学”,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空谈义理,批判“心即天”和道器为二物观点,认为天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

嘉靖皇帝长达20多年不上朝 明朝最后为何还能正常运行

嘉靖皇帝长达20多年不上朝 明朝最后为何还能正常运行

对嘉靖帝20多年不上朝,明朝为什么还能正常运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嘉靖皇帝就是一直不上朝,明帝国依旧能够运行下去。因为经过100多年的统治,明朝已经进化出一套能够独立运行的体制。自太祖朱元璋废丞相,内阁制度就登堂入室,逐步进化成中央最高的决策机构。内阁设内阁大学...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