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为何积极推行科举考试,其特点和缺点是什么?
中国历史上科举审判的实施 书生领导了一场席卷全国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彻底颠覆了腐朽的封建王朝。其中之一是唐末的黄巢;另一个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洪秀全。黄巢曾到长安应试,名誉扫地后,留下了一首名诗《不第后赋菊》表达了他征服世界、重新定义国家的野心:
9月8日秋天到来的时候,我会把花开完后全部杀掉。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金甲。
无独有偶,1837年,洪秀全第四次参加广州考试落榜。他回到滑县老家,满心悲伤和愤怒。他病重40多天。他在床上写了一首《述志》诗:
他有杀人于世的权力,杀恶留善,济民济民。
目光跨越西北山川,声震东南日月旁。
伸出的爪子对于云端来说似乎太小了,但当汉程偏起飞时,人们为什么要害怕呢?
风雷激起三千波涛,羿如飞龙定于天。
洪天王的诗直接表达了他的内心,用飞龙来比喻自己。充满了反抗和英雄气概,气势磅礴,至今读来仍令人心生畏惧。虽然距离他领导金田叛乱崛起还有十几年的时间。但从诗中可以看出,洪秀全的心思不再集中在八篇文章上,而是集中在筹划地震革命、“握有杀戮天下”、“风雷鼓舞三人”等内容上。千波万浪。”
上图:洪秀全王肖像
1、太平天国积极开设课程
历经五代,梁祝文有一位亲密谋士,名叫李祯。我参加了20年的剖腹产考试,每次都失败了。因此,他对科举制度充满仇恨,对科举出身的官员十分嫉妒。朱温平定天下后,李祯对朱温说:“这些官员都自称清流,我看应该把他们都杀掉,扔到浑流里去。”这个方案被朱温接受了,所以他做了这些尝试。 *** 高级官员被扔进浑浊的黄河里。
与李真不同的是,洪秀全虽然也多次科举落第,但他对清 *** 却充满了仇恨。但他领导农民起义是完全理性的。他非但没有厌恶科举考试,反而积极推动。早期太平军走上战争之路,1851年永安在广西称王时,农民政权就开始招募官员。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后不久,洪秀全下令正式科举考试。
上图_太平天国运动
2、天国如何进行试炼?
太平天国为何如此积极地进行朝廷审判?原因如下:
一是起义军整体文化素质低下。随着团队规模的扩大,迫切需要吸引优秀的维护人员。
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队伍日益强大,革命形势如燎原之势,占领地区日益扩大。文件、通知需要拟定,户籍簿记等等,这一切都需要管理。但革命干部大多出身于贫下中农,在旧社会所受的教育有限。如东县王杨秀清这样评价自己:
“我五岁就失去了父母,是由叔叔带大的。我失去了学业,无法读书。兄弟,别笑我,慢慢读给我听,我就会明白。”
陈辉在《武昌纪事》中这样评价太平军:
“盗贼没有一个识字能力强的人,所以我看到的文字和墨迹都是奇形怪状、粗俗粗俗的。
太平军攻克金坛后,圣王李世贤请谋士卢丑开写贺信。结果,卢丑开“把黄纸印了一两遍,提笔苦思良久,不满意就撕成碎片嚼碎”。这样十次、二十次。”
随着叛乱的动荡发展,军政事务和送达公文的数量日益增多。太平军也求贤若渴,对待士人“十分礼让,每得一人,脱衣推食,不收,恐得不正”。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古老的人才搜寻手段,自然而然地被太平军所采用。军方很快就实施了。
上图_太平天国起义官兵图片
二是出于招收士人、建立统一战线、安抚人心、恢复社会秩序的需要。
学者作为社会中产阶级,成为各种政治势力攻击的目标。科举制度是获得学者正式学位的重要手段。例如,宋朝时期,科举考试是完全开放的。皇帝说我要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就是这个目的。
洪秀全也是一个学习了好几年的人。他虽然不懂经史,但对历史也很感兴趣。既然他立志要征服国家,他就会效仿历代的做法,推行科举考试,以赢得书生学者的心,扩大统一战线。
此外,科举的设立也是一个政治宣言,表明太平军不仅仅是抢劫家庭和家园的盗贼和土匪,而且还了解文化并想从事建设。我们不同于土匪、强盗。我们也是正规团队。我们反抗、征服世界,是为了将来更好地统治世界,建立“人间天国”。你看,我们都考中了。你看到那些打劫家园、抢劫家园的土匪、强盗是如何考上科举的吗? ?从历史记载来看,太平军每占领一个地方,都会发出试炼的号召。 1854年6月,太平军攻克武昌。他们不顾军情紧急,于8月在武昌开课。他们的目的是安定人心,笼络士人。
上图为战斗中的太平军
3、天国帝试独一无二
太平天国的御审虽然继承和借鉴了前朝和清廷,但其自身的特点也十分明显。
它在调查程序方面是独一无二的。
太平天国的科举最初分为三级,称为县试、乡试、京试。进士、进士、进士、进士等也在入选者之列。每年做一次。 1853年至1862年间,北京举行了10次审判。
1859年,太平天国宣布《士阶条例》将科举考试由三级改为五级:
县试、市试、区试、省试、天试。学位的名称也发生了变化。乡试过的人叫自由人,习武的人叫艺人。
区试得名者,是文科杰出的学者,武林中的精英;
区试得胜者,文科智者,武科能人;
乡试及格者,选入文试,为武林强人;
天试成功者,之一品前三名仍为之一秀才,排名第二三花,第二品前两名为传禄,其余文科称国士,武科称胜者。
前三者称为会员,其余文科的称为大师,武科的称为强人。
检查频率改为每三年一次。原计划于1864年举行正试,但因天京陷落而未能成行。科举考试程序和名称的变化,表明“制度焕然一新”、“旧迹被新迹所取代”。他们自己进行的御审与清 *** 的审判有很大不同。
上图_对神的崇拜体现在玉玺上
在考试内容上,我们需要创新、创新。
太平天国考试不再以儒家四书五经为基础。太平军认为这些都是庆尧的异端邪说。自然,考试的重点会是拜上帝教的天国教的教义。代替《四书集注》,“圣书”《旧遗诏圣书》,《新遗诏圣书》和《真命诏旨书》将被用作考试范围。 1860年,苏州、福建乡试题在天国,即“同天父、天兄纲常”。
考试除了考“圣书”外,还考政治论文,考实用经济学。洪仁玕执政后期,提出“先文学,后文学艺术”,开始将一些西方先进知识纳入考试内容。在风格上,我们不再以“八章六韵”为指导,而是以“以纪实为依据”的务实风格为指导。
在获得考试资格方面,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太平天国认为“四海人民皆兄弟”。每个人都是天父天兄的孩子,没有贵贱之分。它违反了传统科举制度中贫寒者、崇尚优秀者不能报考的限制。 “脱离庶民、主宰、追求完美而为奴的人,之一士、翰林等臣民,才是胜者。而且,在太平天国,无论是否被选为官,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上至宰相,下至平民”。有资格考试。
上图_《新遗诏圣书》太平天国贵豪三年复刻版
4.探索突破,创造历史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代农民运动的高峰。为了适应农民战争的需要,他的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具有许多先进的特点。考试内容的创新打破了儒家思想的局限性,体现了学习西方的精神。打破考试资格的限制,是公正、平等理念的体现。太平天国运动的宫审是中国历史上之一次对女性开放的审判。这是一个重大的、前所未有的突破。
1853年,太平天国在天京举行了“女子臣民”的突破性审判。洪秀全的妹妹洪宣娇参加了考试,参加考试的人有200多人。最终,来自上原县的女孩付善香在高中阶段排名之一,成为中国历史上单项更佳女射手。
上图_太平天国都城(天津)南京天王府
5、历史局限性,缺点掩盖不了优点
由于农民运动时期的限制,太平天国起义的御审也存在诸多缺陷:
一是考试过于繁琐,名誉过于夸张,人才获取困难。
太平军缺人才,求贤若渴。她经常参加考试,每次的录取率都非常高。 “湖北省的考试,进场的不到千人,成功的有800多人。 “八月东试,十月天试,正月二月,北试翼试相随,读完六月,四进之一,成名何等容易。” 。快点。”
考试是为了选拔人才。高录取率降低了人才选拔标准。考生素质良莠不齐,有的无知、不合格。这一时期,有人凭着“三皇非皇五皇”的说法,他不是皇帝,只有天父、天兄、天王、天国才是真正的皇帝。 。
上图_太平天国将军
其次,考试内容和宗教信仰导致选人困难。
太平天国的圣试虽然打破了儒家思想的限制。然而,她却把排练室当成了传教士。考试内容如前所述,即以所谓《圣书》为基础,宣扬太平天国运动“拜上帝”的思想,以保全民心,团结会众。
然而,这些宗教思想本质上仍然是迷信的。虽然能振奋人心,但经济意义和现实意义不大。而且,拜上帝教脱胎于西方基督教,无法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它吸引不了知识分子,候选人又很多。是“僧、道、巫、僧、卜星相之流”,能行于世的人才很难选拔。
上图_太平天国《天王诏书》
这些缺陷导致科举制度未能为农民军提供真正的人才。纵观整个太平天国运动,早期的杨秀清、石达开,后期的李秀成、陈玉成等骨干力量,都是通过御审选出来的。相反,在天国里受到清 *** 镇压的却是“光荣大臣”。曾国藩、胡林翼、李鸿章等人都出身于“科学正气”。仅从这一点来看,太平天国的御审效率还不如清 *** 。
尽管如此,改革太平天国科举考试仍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当时中国人民推翻腐朽的清廷、建立理想社会的伟大探索和实践的一部分。他的先进思想和经验教训理应被历史铭记。
作者:大狮修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
【1】《论太平天国科举考试的特点及意义——对传统科举的挑战与冲击》杨根权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2】《太平天国科举制度略论》田玉红李巨兰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8.3
【3】《太平天国科举制度初探》于淑娟教育与考试2007.5
文字由历史大学团队创作,插图来自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