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告老还乡,为充脸面拉十几个大箱子,乾隆知晓后派人截住了他
清官告老还乡,为了装作自己混得很好,拉了十几个大箱子回家,乾隆皇帝知道后立刻派人拦截了他!
在外闯荡的人都知道,家里不好回呀。就连官至职刑部尚书的三朝元老孙嘉淦也不例外,他在外为朝廷工作多年。
要是没拿上足够的银子回家,脸上实在挂不住,怕被故里的好友小瞧,因此拉了十几个大箱子“荣归故里”,不料,回家的途中竟被乾隆派人给截住了。
清官告老还乡,乾隆皇帝为何会派人拦截他的马车,那十几个大箱子究竟藏着怎么样的言不由衷呢?
三朝元老孙嘉淦
公元1713年,30岁的孙嘉淦终于考上了进士,在乡里邻居嫉妒的眼神里入朝为官,这一下应该是直上青天了吧。
曾经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今天摇身一变飞上枝头,下次回来肯定是身缠万贯了。毕竟为官和发财是一码事儿,一种莫名的情绪在乡里邻居的内心开始酝酿。
如果孙嘉淦初始的仕途让街坊邻居得知之后也不会那么红眼,因为他的仕途并不顺,在康熙大帝的手里只是翰林院的一名检讨,这一呆就是9年。
康熙大帝去世之后,雍正皇帝继位了,靠着九子夺嫡上位的雍正皇帝手段自然是狠辣,众朝臣无不唯唯诺诺地点头哈腰,亲兄弟都 *** 掉了那么多,下属自是一个比一个谨慎。
唯有孙嘉淦竟敢直言进谏雍正皇帝:亲近兄弟、停止纳娟、西北收兵。这其中的含沙射影之意是谁都看得出来。
雍正皇帝阅后很生气,但仔细一想,一个敢于为了谏言而不惜性命的人定是忠良之士,于是便让其连升三品,成为国子监司业,后来又一路升迁至工部侍郎。
孙嘉淦任职期间清正廉洁,多次直谏圣上,尽管经常惹怒雍正,但好在雍正皇帝也是清明之君,两人君臣相辅,为康乾盛世的承前启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后来,乾隆皇帝继位,孙嘉淦的清廉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让他做了吏部侍郎,孙嘉淦又结合多年的进谏经验,总结出了君主更爱犯的“三习一弊”直言乾隆,乾隆皇帝阅后深以为然。
不久,孙嘉淦便被任作刑部尚书,成为刑部尚书后,手握大权的他不仅清廉依旧,更是处理了很多冤假错案,为黎民百姓主持公道,更端正了朝堂上的朗朗正气。
然而,人终有一老,三朝元老孙嘉淦告老的日子终于还是来了。
家不好回
交出大权之后,乾隆皇帝应允了孙嘉淦告老还乡的请求,荣归故里好像是孙嘉淦的下一次高光时刻,毕竟官职六部,那可是大官。
然而这个家并不好回:上一次回家后,虽然呆的时间不久,但街坊邻居的眼神可完全不一样,众人的眼里全都是疑虑。
不是说在京城里当大官吗?怎么感觉出手不是很大方呀,我给咱们县令喂了一天马,他还给了我好几两银子呢!
他这官职是真的吗?当官这么久,连钱都没赚到,虽然不是当面挤兑,但街坊邻居私下的讨论,总有几句传到了孙嘉淦的耳朵里。
那些腰缠万贯的人都是贪官,清廉了一辈子的孙嘉淦哪来那么多银子打赏众人,因此上次回家确实没有啥面子,很多时候金钱就是脸面。
马上又到了回家的时候,这次究竟是“荣归故里”还是和上次一样寒酸就看自己怎么操作了。
为了回家后面子上好看一些,孙嘉淦命人连夜购置了十几个木箱子,并在箱子里装满了石头。
那沉甸甸的车马走起路来感觉分外“豪气”,带着这几箱东西回去,荣归故里就名副其实了。
车马载着十几箱重重地石头一路向南归去,由于事情做的隐蔽,就连好多家丁都以为箱子里装的全是金银财宝。
好多路上的百姓见到此景之后,都知道是有一位成功人士要“荣归故里”了,那箱子里沉甸甸的财气让马车金贵了好几番。
这一切自然逃不过孙嘉淦那些对手的眼,很快乾隆皇帝的御书房里走进了一位“稀客”。
龙颜震怒
原来孙嘉淦任刑部尚书的时候,得罪了不少贪官污吏,这孙嘉淦刚下朝堂便被人盯上了,而孙嘉淦荣归故里的十几箱“金银”自然成为了他们报仇的证据。
“皇上,那孙嘉淦在庙堂上戴着一副清廉直谏的假面具,但实际上私底下敛财无数。”这么好的机会,曾经的对手自然是把握住了。
“凭空诬陷重臣,你可知何罪?”乾隆皇帝不怒自威,举报之人吓得赶紧将孙嘉淦载着“十几箱金银”的事儿上奏。
乾隆皇帝听完后很生气,想不到自己竟然被一个老头子骗了这么多年,于是下令沿途官员检查孙嘉淦的车队。
然而此时的孙嘉淦还在回家的路上,这一路他想的最多的问题就是,这几箱石头是否能撑得住自己的颜面。
车队赶路已经很多天了,在经过茶馆时,喝了杯水便准备继续上路,谁知出城的时候就被守卫给拦住了,看样子是被盯上了。
家丁斥道:“什么人,竟然拦尚书大人的车架!”只见几个狗仗人势的大汉扑了上来:“那是以前,现在这里只有知府大人。”
接着,这几人便朝着孙嘉淦的“十几箱黄金”搜了过去,孙嘉淦双眼一闭,自己荣归故里的美梦终究是泡汤了。
侍卫明白,如果找到十几个木箱里的金银,那么那位大人一定会重重赏赐。
但此刻他们有些傻眼:十几个木箱里装满了石头,那种随处可见的石头可再明显不过了,甚至还有一个不甘心的还拿出石头舔了舔,生怕是什么财宝自己不认识。
搜查完毕之后,孙嘉淦又和一众家丁往故乡赶去,现在车队里所有人都明白自己的金银是假的了,荣归故里只怕是泡汤了。
乾隆皇帝的赏赐
尽管马车一路行驶,但由于家里比较远,所以走了很久,眼看就要抵达了故里了,想到自己清廉一生,如今虽然回家满脸无光,也毫不后悔。
又是经过了一座城邑,上次回家经过这座城邑的时候,里面的知府虽然已经叫不上名字,但对自己也显得谦虚有礼,只是此刻自己全然无人问津,心中的失落之感更是无人诉说。
就在出城门的时候,几个守卫拦住了车马的路:“前方可是孙尚书的车队?”家丁答道:“是的,大人。”比起上次被拦,家丁再也没有了以往的底气。
“烦请禀奏孙大人,我家知府大人有请!”守卫说出了拦车队的用意。
莫不是求我办事儿吧,孙嘉淦实在想不通这位知府有何目的,不说自己现在没啥权利了,即便是大权在握以自己的性格也不会做对不起老百姓和皇帝的事儿。
知府的府衙虽然比不京城里的大宅子,但也有几分尊贵之气,向知府行礼之后,孙嘉淦在侧旁的椅子上坐了下来,看到孙嘉淦不解的目光之后,知府笑了。
下令检查孙嘉淦车队的人是乾隆皇帝,在得知孙嘉淦车队里装的东西是石头并非金银之时,乾隆皇帝颇为感动。
甚至因为一度猜疑孙嘉淦而有些愧疚,因此命人将孙嘉淦车对里的石头全部换成了金银。
而知府正是封皇帝的命令给孙嘉淦更替“财富”,等到孙嘉淦喝完手里这杯茶之后,那十几箱金银应该就更换到位了。
荣归故里孙嘉淦
拜谢乾隆皇帝和知府大人之后,孙嘉淦载着十几箱金银回到了故里。乡亲们一看到满车的金银之后,就知道孙嘉淦在朝廷里当了大官,都教育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好好读书。
将来像隔壁孙爷爷一样,到朝廷里当大官,回来也拿上这么多银子,这样祖祖辈辈就享福了。
回乡之后,这些金银也让孙嘉淦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一代为国为民的清官总算是有一个好的收场。
但没两年,受乾隆皇帝的诏命,孙嘉淦再次入朝为官,可惜任何人都不能长生不老,终于几年后,由于年纪太大,孙嘉淦倒在了报效朝廷的路上。
公元1753年,71岁的孙嘉淦去世了,乾隆皇帝谥号“文定”。
朝堂上从来都不缺孙嘉淦,缺的只是雍正和乾隆这样的好皇帝,当皇帝圣明,为国为民的臣下,自会前进一步,如果皇帝昏庸,再清廉的臣子,往前走只会自寻死路。
荣归故里自然是每个离家之人最终的归宿,不仅是古人,就连现在很多人都一样,孙嘉淦为归故里而装石头的事儿在我们身边又何尝见不到?
但自古以来又有多少人能真正荣归故里?游子在外,自有思乡之情,回家是每个人都期盼的,但家在何方?真的回得去吗?
到底是什么阻断了游子回家的路?是游子的脸面,还是家庭本身让游子有家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