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龙脉上埋了三个人,一个不能挖,一个不敢挖,一个挖不开
前言
在远古时期,中国北方生活着两个部落,一个是以炎帝为首领的炎帝部落,一个是以黄帝为首领的蚩尤部落。据史书记载,炎帝和黄帝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他们的父亲名叫少典,是北方一个强大部落的首领。
黄帝,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少典历经数十年苦心经营,终于将部落发展壮大。据部落长老回忆,少典是位豪爽仗义的人,他总是之一个冲锋陷阵,为部落争取更多猎场和水源;也是最后一个安顿老弱病残,确保所有部落成员衣食无忧。在他的领导下,部落日渐繁荣,人丁兴旺。
但少典却在部落达到鼎盛时去世了,由两个儿子炎帝和黄帝分别继承了部落的首领之位。起初,兄弟两人关系和睦,各自发展自己的部落。少典在世时就鼓励他们互相扶持,所以虽然分开发展,但兄弟两人时常通信来往,商讨部落管理之道。
然而好景不长,两兄弟为了争夺更多的猎场、土地和水源,部落之间开始爆发了激烈的战争。战争持续多年,两部落都损失惨重。根据古籍记载,这次内战成为远古时期规模更大的一场战争,影响了北方广大地区的生存环境与生活秩序。
经过长期的战斗,黄帝终于战胜了自己的兄长炎帝,将两个部落合二为一。自此之后,黄帝成为联合部落的首领,被视为华夏民族的共同祖先。对于部落的老人们来说,能重新团聚是莫大的安慰。他们期盼着和平的来临,世世代代都记载着这段历史,并以黄帝为英雄。
黄帝在位期间,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在他的努力推动下,部落民众掌握了常见粮食作物的种植 *** ,农业生产获得长足进步。据说,黄帝向来重视民生,战后首要任务就是恢复农业,确保百姓饿不着肚子。为了鼓励民众种地,他还亲自带头下田,教大家如何辨别土壤,选种籽粒。
其中,黄帝的重要助手后稷更是农业修炼的高手,他能辨识不同的土壤,选育良种,消除杂草,教民众如何种植庄稼。在后稷的协助下,黄帝时期的农业为中华文明奠定了基础。老百姓至今还传颂后稷的功绩,称他是五谷丰登的祖师爷。
公元前2698年,黄帝在位100年后去世。百姓们为失去敬爱的首领而痛苦不已,纷纷在桥山为黄帝修建衣冠冢,并设立庙宇以便后人祭祀。从那时起,黄帝陵就成为中华民族崇高而神圣的文化象征。历代君王都在这里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将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顶礼膜拜。
如今,黄帝陵已发展成一个著名的5A级旅游景区,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但对于每一位中华儿女来说,这里都是一个令人敬畏的灵地,是他们民族记忆的起源。每逢清明时分,都有许多人特意前来黄帝陵扫墓,向黄帝叩首谢恩,缅怀这位为中华民族奠基的英雄。
秦始皇陵,地宫奥秘无人知晓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之一个皇帝。他将自己尊为“始皇帝”,建都西安,开创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王统治。秦始皇自小就骄纵跋扈,好大喜功,种种迹象表明他非常渴望长生不老。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五泰山巡游时突然去世,终年不过50岁。其子胡亥继位,是为秦二世。根据秦朝的丧葬制度,皇帝需要修建规模宏大的陵墓,以体现其至高无上的权威。因此,秦二世选择在骊山北麓为父亲修建陵寝。此次工程动用了全国数十万民工,修建时间长达数十年之久。
根据史书记载,秦始皇陵占地面积约56平方公里,主要分为内外两部分。外城周围筑有城垣,范围达6公里,用于防守陵区;内城则修建有宫殿建筑,用于居住和贮藏陪葬品。地宫位于内外城的正中心,是秦始皇的实际墓。地宫结构异常复杂,充满机关阵,其奥秘至今无人可解。
地宫外围修筑有数道石门,每道石门都由巨大的石球封闭,需要经过精妙的水压装置才能打开。这种设计极难破解,可见秦二世是想尽办法保护父亲的棺椁。按照秦始皇的性格,他极有可能在墓中布置了大量机关,防止任何人入侵墓穴。
根据勘探,秦始皇陵地下竟然修建有规模巨大的古代地下宫殿,其布局与地上建筑相呼应。地下宫殿不仅有殿堂、朝房、卧室等,甚至还模拟修建了长城、江河等景观。考古专家认为,这座地下宫殿充分展现了秦朝封建统治者“陵寝不死”的理念。
除此之外,为了保护墓主,秦始皇陵的墓道设有大量重重机关。其中最诡异的,是之一道石门用巨大的石球堵闭,如果要打开,必须先用水将其浸润,待石球变软后用棍棒敲打,这样石球才能慢慢滚动让出通道。如此精妙的机关设计,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经过多次勘探,专家判断秦始皇陵内部极有可能充满毒气,开挖存在重大生命危险。再加上文物可能随时面临破坏,国家目前的保护技术还无法确保其完好,因此秦始皇陵的内部结构至今仍是个谜。开挖陵墓不仅技术上困难,也面临着伦理方面的质疑。现今,秦始皇陵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严禁任何未经批准的挖掘行为,让这历史遗迹继续沉睡,以待后人有能力安全开挖的那一天......
乾陵,风水宝地现龙气
682年,在位近30年的唐高宗李治崩逝。李治生前功绩卓著,他平定了各路军阀混战,稳定了国家局面使国力达到鼎盛。位高权重的李治,却在晚年染上风湿病,身体每况愈下。
根据唐朝的丧葬制度,皇帝需要选址天成之地来建造陵寝。为了给这位英明君主选定风水宝地来埋葬,唐高宗的妻子武则天请来了当时最著名的两位风水大师。
之一位大师名叫袁天罡,深谙天文地理之学。一天夜里,他仰望星空,发现关中一处山峦与北斗七星相连,顿时判断这里必是龙脉所在。他立即取出一枚铜钱,埋在山上以记方位。第二位大师李淳风看相术更高明。当他来到此山,惊奇地发现山势若一睡美人,五官俱全。他立即确定这就是墓穴的绝佳位置,用银针标记。
后来武则天派人查看,银针正好刺在铜钱眼中。于是武则天立即命人动工修建,随后将唐高宗葬入其中。705年,武则天也葬于此地。由于风水极佳,乾陵成为了龙脉聚集之处,龙气环绕,守护着唐朝君主。
当地民间流传着一个传说,说在修建乾陵时,曾有白色的神龟自地下钻出,来回爬行许久后才离去。老百姓认为那是青龙的化身,预示此地风水无比,唐君主必能长眠于此。这也正应了两位风水大师的判断,证实乾陵是难得的宝地。
结语
历史上,许多盗墓贼试图打开乾陵盗宝,但全部以失败告终。据说五代十国时,温韬曾带领军队试图挖掘,但每逢临近乾陵之时,都会遭遇狂风暴雨,苦无进展。民国时,军阀孙连仲甚至用 *** 轰炸乾陵山,企图找到墓穴入口,最后仍一无所获。
直到1958年,几位当地农民无意中用炮仗炸开了乾陵墓道口,文物部门这才得以进入墓内进行发掘调查。但很快,周总理亲自下令禁止继续挖掘,要求妥善封闭墓道。从那时起,乾陵再无人踏入过。如今,它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依然沉睡在风水宝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