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奇闻异事 > 正文内容

蛇明明吃黄鳝,为何有人说蛇怕黄鳝?蛇真的怕黄鳝吗?为什么?

奇闻异事1年前 (2023-10-03)631

有人说:蛇害怕黄鳝,因为有一句歇后语蛇吃黄鳝,找死,而蛇会死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黄鳝会在蛇身体里扭动会造成蛇死亡;二是黄鳝与蛇一样都是细长型的,当黄鳝死后身体僵硬,使得蛇被活活得撑死。

这两个说法看起来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是谣言,事实上,蛇非但不怕黄鳝,一些在水中或者水边栖息的蛇还喜欢吃黄鳝。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哪些蛇吃黄鳝?

黄鳝是我国比较常见的一种鱼类,尤其是在我国的南方地区,黄鳝几乎遍布稻田、水塘、沟渠以及河流之中,正是因为这样,许多小伙伴的童年乐趣之一就是钓黄鳝了。

黄鳝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它们有着昼伏夜出的习性,白天黄鳝通常躲在洞穴之中,到了夜晚它们会出来捕食水中的一些鱼、虾、蛙类等动物。当然黄鳝白天只是很少出动,它们的进食欲还是有的,尤其是在夏季,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能从洞中把黄鳝给钓出来。

除了人能够威胁到黄鳝外,黄鳝更大的天敌无疑就是蛇类了。当然,大部分的蛇都生活在陆地上,而且黄鳝警惕性强,身上又有湿滑的粘液,所以,能够捕杀黄鳝的蛇并不多。

能够捕杀黄鳝的蛇主要以眼镜蛇科和水游蛇科(原本是游蛇科下的一个亚科,如今已经成为了独立的科)下的蛇类为主,其中比较常见的有眼镜蛇科下的银环蛇和金环蛇以及水游蛇科下的赤链华游蛇、腹斑水蛇等。

这些吃黄鳝的蛇都有一个共同点:有毒性。从整体上看,显然眼镜蛇科下的蛇类毒性更强一些,其中的银环蛇更是亚洲最毒的毒蛇,而水游蛇科下的蛇类通常被认为是无毒蛇类,但其实它们只是大多数成员的毒素对人没有什么危害而已。

水游蛇科下的成员大都是后沟牙,也就是毒牙位于上颌后面,而且还向后弯曲,这种毒牙的特点是在咬猎物时,只有将猎物含在嘴里,毒液才能更大程度的进入猎物体内。

除了毒牙特点,水游蛇科下的蛇类毒性相对较弱,所以它们才对人这种体型较大的动物威胁不大。但是,对于水生生物来说,比如鱼、黄鳝,它的毒液就是致命的。

至于眼镜蛇科下的蛇类,它们的毒牙为前沟牙,其特点是位于上颌的前端与毒腺相连,毒牙齿冠表面有一条沟槽可以直接注射毒液,再加上这类毒蛇的毒性相对较强,所以被这类毒蛇咬伤,往往是致命的。(管牙是中空的,常见于蝰蛇科下的蛇类,其注射毒液量要大于相近体型的眼镜蛇科下的成员。下图为眼镜蛇的前沟牙)

为什么说蛇吃黄鳝时不会死?

要知道,吃黄鳝的蛇要么是在水中活动的蛇,要么是在水附近活动且经常下水的蛇,它们下水后出现意外的情况非常的少,而且即便是在吃黄鳝后,它们也几乎不会出现死亡的现象,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从下面三个角度来分析一下:

之一:黄鳝被吃之前已经死亡。

黄鳝是毒蛇的专属猎物,这是因为无毒蛇类捕杀猎物的 *** 通常是咬住,然后缠绕,但是对于黄鳝这种体表湿滑且细长型的动物来说,无毒蛇的绞杀方式几乎不会有作用,而毒蛇就不同了,它们只要咬住了黄鳝,就可以利用毒液将其杀死,只不过毒性强弱不同,杀死黄鳝的时间会有一定的差异。

所有的蛇在吞猎物之前都会确保猎物死亡,绞杀型蛇类是靠自己缠绕在猎物上的身体来感知猎物的心脏跳动,而毒蛇则是注入毒液后,直到猎物一动不动。

这也就排除了毒蛇吞下黄鳝后,黄鳝还在蛇体内活蹦乱跳导致其死亡的可能性。

第二:黄鳝在蛇体内的形态

蛇因为没有可以用来咀嚼的牙齿,所以它们吃猎物都是整个吞下的,但是蛇的消化道并不是从头到尾的,而是集中在腹部,蛇中间的位置,因此,猎物在蛇体内的位置也终将到达这里。

但是,想要将细长型的猎物放在腹部中间(胃)是不太容易的,它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蛇体腔内的肌肉在不断的蠕动将猎物一点点的送往目的地。

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让猎物更好地待在胃中,蛇还需要挤压猎物的身体,我们以蟒蛇为例,一条4米的蟒蛇可以吞下一头牛,它的 *** 就是将牛的骨骼压断,然后装进自己伸缩力极强的胃中。

毒蛇也是一样的,它们也需要压缩猎物,与此同时当猎物的身体一部分到达胃中时,胃的长度不变,但容积在变大(膨大),这样黄鳝进入蛇体内后,就被以盘踞状压缩在了胃中,这就是我们看到刚进食完的蛇总是腹部膨大的原因。

所以,蛇的这种进食 *** 也排除了黄鳝在蛇体内僵硬导致蛇死亡的情况。

第三:蛇的消化能力。

一种没有咀嚼能力的动物,其消化能力必然是很强的,尤其是对于食肉动物而言,蛇就是如此,它们吃猎物连皮带毛的一起吞下,势必会给消化系统带来负担,因此,在漫长的演化中,蛇已经具备了极强的消化能力。

我们就以毒蛇吃黄鳝来说吧,毒液对于毒蛇来说不仅仅是捕猎工具,还是消化工具,毒液进入猎物体内后有一定的分解猎物体内组织的能力。

有了初步的消化,猎物在进入消化系统后,蛇就会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一动不动,此时它的胃会分泌大量的胃酸包裹住猎物,之一天胃酸会将猎物的皮毛腐蚀殆尽,第二天开始溶解猎物的肌肉组织,第三天猎物在蛇胃中就基本成了流质了,到了第四天,蛇就能不受腹中猎物的影响自由的活动了。

正是有了如此强大的消化能力,蛇才能将猎物浑沦吞枣。

总结

蛇吃黄鳝找死显然是个谣言,因为吃黄鳝的蛇都是毒蛇,它们会在吃之前就用毒液杀死黄鳝,而且蛇体腔内的肌肉发达,可以顺利的将原本就湿滑的黄鳝快速的送入胃中,再加上肌肉的挤压,黄鳝在蛇胃中的形态通常是盘起来的,此时蛇的腹部会涨起来。

在蛇强大的胃酸下,一条黄鳝用不了两天就能被消化得渣都不剩(没有毛、皮也薄),更不用说杀死蛇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10/530370.html

“蛇明明吃黄鳝,为何有人说蛇怕黄鳝?蛇真的怕黄鳝吗?为什么?” 的相关文章

清朝两大错觉,康乾盛世时的中国在世界上很强吗?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清朝两大错觉,康乾盛世时的中国在世界上很强吗?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我们对于中国和世界历史相互关系的认识,通常从康熙时代开始,便会陷入两个相关的“历史错觉”。错觉之一,认为康熙是清朝最有作为的一位封建帝王。如果把中国的大门关起来看,的确是这样,康熙很有作为;但如果把康熙放到当时的世界范围内去看,则另当别论了。评价一位决定和影响国家命运的历史人物,不能撇开他所处时代...

世界上最早的女企业家 富可敌国的巴寡妇

世界上最早的女企业家 富可敌国的巴寡妇

之前《那年花开月正圆》热播,让人们见识到了陕西女首富周莹的魅力。而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就出现了一个叫做巴寡妇清的人,她一手建立起了自己的商业帝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女企业家,到最后巴寡妇清甚至富可敌国。巴寡妇清的故事巴寡妇清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但在知道了她的故事后,一定会令所有的人都感到敬佩。巴寡...

姜太公钓鱼被周文王重用:世界上最早的职位自荐

姜太公钓鱼被周文王重用:世界上最早的职位自荐

钱文忠教授在百家讲坛为我们解读《三字经》时,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当历史进入商纣王时代的时候,一樵夫看见渭水之滨的磻溪有一老翁在垂钓,感到非常奇怪。其实,垂钓者比比皆是,不过就是一老者背一斗笠伸一钓竿,盯着水面,静等鱼儿上钩,这有什么奇怪?呵呵,这老翁还真与普通的钓者极为不同,他的钓钩离水面至少三尺...

大宋宋慈:世界上所公认的法医学 的鼻祖

大宋宋慈:世界上所公认的法医学 的鼻祖

宋慈是世界上所公认的法医学的鼻祖,在法医学界的地位是无人撼动的。宋慈一生破案无数,主要是从检验尸体上面查到蛛丝马迹使得死者沉冤得雪。宋慈的家庭条件在当时应该算不错了,他自小出生在一个朝廷官吏家中,学习知识是在吴稚门下,吴稚是朱熹的徒弟所以宋慈当时有很多机会和众多有学问的朋友一起探讨知识和学问。宋慈为...

嫘祖是谁?世界上蚕桑丝绸的伟大发明家

嫘祖是谁?世界上蚕桑丝绸的伟大发明家

嫘祖被誉为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是中国华夏名民族文明生活的奠基人之一!嫘祖是黄帝的元妃,她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可在《嫘祖圣地》的碑文所写:“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而她所发明的养殖蚕桑、...

拿破仑的野心 拿破仑远征埃及

拿破仑的野心 拿破仑远征埃及

拿破仑的野心拿破仑,十九世纪法国的君主,他的一生有过许多的战役,因而被人们一致认为是一名军事奇才。那么拿破仑的野心到底有多大呢?拿破仑图片拿破仑从十岁开始便被父亲送到军校,自小的他就已展现出他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才能,他将自己的军事思想很好地运用到战争中,为自己获得了不少的支持。拿破仑是充满野心的,他曾...

关于珍妃的未解之谜,光绪最痛爱的妃子

关于珍妃的未解之谜,光绪最痛爱的妃子

在人类举步维艰缓缓前行的历史进程中,由于科技或者人为地掩盖等等,造成了无数难以解释的谜语,他们就像迷雾中的星星之火,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珍妃,光绪帝宠妃他他拉氏。珍妃(1876年-1900年),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她是清朝光绪天子最为受宠的妃子,后因开罪于慈禧而被投井杀害。 珍妃被贬或与变法无...

解析埃及艳后为何被称为旷世的性感妖妇?

解析埃及艳后为何被称为旷世的性感妖妇?

埃及艳后出生于公元前69年,是当时统治埃及的马其顿王国的后裔。她是古埃及克罗狄斯·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任女法老。而对于这位女法老是怎么死的,一直成为了一个谜,埃及艳后之谜究竟是怎样的呢?埃及艳后石像在历史上,埃及艳后的死是被毒蛇咬死的,这是大家普遍性认为的,尽管这个故事让人感伤,但是在感伤的同时我们也...

评论列表

冉丹
冉丹
22分钟前

对于蛇吃黄鳝的谣言,我认为这完全是无稽之谈,作为一位历史爱好者及自然观察者来说很清楚毒蛇是如何捕杀猎物的以及它们强大的消化能力有多惊人!因此我坚信这样的说法纯属虚构且毫无科学依据可言。#真实胜于虚假传闻#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