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人物:双面翁同龢与洋务李鸿章
翁同龢不顾顽固派的阻挠,向光绪帝举荐康有为,招致忌恨,由此被慈禧太后罢黜。他为变法维新搭了栈道,当别人忙着变法维新时,他自己却成了变法的绊脚石。他是朝廷重臣,两朝帝师,在学问上更是举世公认的大师,但他爱惜羽毛,不敢担当。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展开黄海海战,北洋水师遭受重创,大清败局难以扭转。日本陆军占领平壤,辽东岌岌可危。若辽东沦陷,日本下一步很可能会从海陆二路夹击京城。值此国难之时,慈禧太后召见翁同龢,要他去天津与李鸿章一起商讨,可否请沙俄出面调停中日战争,并保住朝鲜这个藩属国。但翁同龢拒绝接受这个任务,说:
“此事有不可者五,最甚者俄若索偿,将何畀之?且臣于此始未与闻,乞别遣。”
慈禧说,那咱就不提联俄的事情了,你去天津责问一下李鸿章为何打了败仗吧。翁同龢这才勉强答应去天津。说:
“臣为天子近臣,不敢以和局为举世唾骂也”。
翁同龢更先考虑的居然是如何保住自己的声名,而不是如何维护国家的利益,实在是令人齿冷。
翁同龢强烈主战,作为老师,他的态度左右了光绪帝的决策,促使年轻气盛的光绪帝对日宣战。但是,翁同稣主战的动机却与光绪帝完全不一样,光绪帝主战,是为了保家卫国;翁同龢主战,却是想借此机会整一整李鸿章。
翁同龢真正关心的不是国家在这场战争中的存亡,而是要借中日战争检验北洋军力的成色。如果淮系陆军和北洋水师仗打 得不好,那么他正好可以找到借口对其整肃,打击淮系,稳固自己的朝权。因为跟李鸿章有私怨处处掣肘北洋水师。事实上,作为只懂“四书五经”的传统知识分子,翁同龢主管户部,面对清 *** 入不敷出的财政情况,他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节流,而不是开源,是省军费。他跟李鸿章的不和,原因是二人的政见不同,私怨只是掺杂其中。但是,翁同龢确实把国家大事当成自己行政治斗争的工具。他在主战时既没有想过北洋水师官兵的身家性命,也没有想过宗庙社稷的安危。一个朝廷股肱之臣竟拥有这样的心理,试问,清朝的国事怎能不败坏?
面对败局,清 *** 只得选择和谈,翁同龢选择避开,推李鸿章出面去收拾烂摊子。当李鸿章签下《马关条约》后不但失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等要职,还丧失了一世英名,从此门庭冷落。
而翁同龢想的依旧是保住自己的英名。他想的是自己将遗臭万年还是流芳百世的问题,大清安危他束手无策!李鸿章的个人缺陷也很明显,他一手打造的淮系军队有着强烈的私家军队的色彩,而这一点恰恰是翁同龢等清流派官员所无法容忍的。但是,李鸿章好歹愿意做这个帝国 的“裱糊匠”,为此不惜搭上自己的名节;翁同龢则相差太远,翁同龢可以引经据典、义正词严,但受格局和眼界所限,他面对政治难题时一筹莫展。当社稷处在危难之时,他又太爱惜羽毛,只会推卸责任,龟缩幕后,将自己保护起来。作为一个股肱之臣,他这种没有担当的作为,真的是连“裱糊匠”都比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