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乾隆帝选择禅位,就不怕被嘉庆干掉吗?看这份谕旨,他根本没机会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10-05)870

前言

1711年,玄烨出生在紫禁城内。早年随祖父康熙学习文化,17岁开始亲政。1735年,康熙驾崩,他登基成为乾隆帝。

乾隆帝天资聪颖,自幼勤奋好学,读书识字远超同龄皇子。他深得康熙皇帝喜爱,被传为NUM密码,每日陪同康熙处理政事,受到极为严格的教导训练。康熙常说:“你可要好好读书,将来要接我的班,治理这个大清河山。”玄烨谨记祖父教诲,夙夜用功,博览群书,勤于斋政。

乾隆,一代英明之主的晚节不保

1735年,康熙驾崩,玄烨以27岁之龄登基为帝,是为乾隆帝。他勤政爱民,开国初年就实行反腐政策,严惩贪官。曾在一天之内罢黜三名贪污成性的总督。他采取外松内紧的治国策略,推行满汉融合,促进民族团结。多次下诏免除天下粮草税赋,并兴修水利以发展农业。在位60年间,他始终亲理国政,掌握大权,使国力日益强盛,确立了所谓“乾隆盛世”。

乾隆中期,为了弘扬中华文化,乾隆下令编撰《四库全书》,动用全国文人学士,历时9年终于编成。这部 *** 古今中外图书文献的大型类书,是当时世界上更大的百科全书,对中国学术发展影响深远。乾隆还平定苗疆、湖广地区的叛乱,收复新疆,使清朝国土达到鼎盛。连年征伐取得的军事胜利,进一步巩固了其统治地位。盛世的繁荣使乾隆更加自信,他认为自己已经超越了太祖成为最伟大的皇帝,开始产生骄傲自满的心态。

乾隆时期,中原大地安居乐业,百业兴旺。村夫张三回忆孩提时期,感叹道:“我小时候,村里每家门前都堆满了五谷,田里瓜果累累,家家户户衣食无忧。”国力鼎盛使乾隆在位中期达到权力的巅峰。然而好景不长,这位英明神武的君主在晚年逐渐变得迷失自我,犯下了历史罪过。

管理大清王朝对乾隆帝来说轻车熟路,他开始迷恋异域文化,多次南巡江南,大兴土木,建造行宫与园林。这些奢靡的行为耗费了国家大量人力财力。《清史稿》载,乾隆帝东南六巡,“轮船百余,御用物件充载船只千余”。乾隆还大兴文字狱,要求全国才俊必读他的诗文,严厉管制思想言论。这些决策导致国家精力集中在君主个人享乐上,民生疏离,国势日衰。

与此同时,乾隆宠信大臣和珅,放任其搜刮敛财,纵容朝廷腐败。和珅长期垄断盐税大权,与地方官员勾结,搜刮民间财富。百姓苦不堪言,村夫张三叹道:“和珅那贪官把我们搜刮得血干了,老百姓的日子没法过啊!”乾隆晚年乐于享受,又苦于没有太多钱粮供养,于是纵容臣子贪污,制造各种名目向百姓拷贝钱粮。一夜之间,大清朝的朝堂上下都弥漫着钱色交易的气息。国库虽日益充实,却是建立在人民的痛苦基础上。

“臣罪该万死,万死难辞其咎!”1799年冬,和珅被捕后,向乾隆请罪。乾隆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下何等滔天大错,沮丧地闭门不出。多年宠信使他不忍诛杀和珅,只是软禁在家。这位昔日英明神武的皇帝,终究还是在晚年迷失了自我,让红杏出墙了。

“我乾隆皇帝,功业已成,是该退位的时候了。”乾隆在位60年,虽然晚年失误,但毕竟建立了一个黄金时代。他想到自己的诺言,决定传位给儿子颙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帝。他希望儿子能省思自己的过错,把大清王朝继续治理好。

禅让之位,老当益壮

1796年正月初九,乾隆发布退位诏书。2月9日,嘉庆帝即位。然而,乾隆只是换了一个“太上皇”的头衔,真正大权仍牢牢掌握在他手中。

嘉庆帝一登基,就发现父亲仍控制着军权、人事任免大权。他只得到了一个空皇位,连居所都还住在原来的宫殿,而太上皇仍住乾清宫。每次开朝,乾隆也要端坐主位,嘉庆只能站在一旁侍奉。文武百官都向太上皇请示汇报,嘉庆帝只能在父亲点头后,再复核签署文件。

嘉庆帝内心极为不平,一肚子气无处诉说。他也曾进谏父皇,请求真正掌握大权,但每每被乾隆严词拒绝:“你才登基一年多,哪里懂得治理国家大事?多跟着我学习两年再说吧!”嘉庆无奈,只能忍气吞声,暗中揣摩父亲的想法,迎合他的旨意,每天去乾清宫求教太上皇处理政事。

三年后,乾隆在养心殿驾崩,终年89岁。嘉庆帝这才彻底掌控大权,他登基时已经40岁,经历父亲处心积虑的掣肘,这才真正当上了皇帝。想到自己多次进言无果的屈辱岁月,嘉庆不禁红了眼眶。但很快他定了定神,决意要把大清治理好,以正视听。

稳重执政,带领大清走出后期危机

嘉庆帝性格稳重,为政审慎。即位后,他先除掉了乾隆时期的腐臣和珅,又查抄其家产,为国家重新注入财力。同时大力提拔能臣,使朝政清明。他开展“政事正于君”改革,减少乾隆时期宦官干政的弊端。

在财政上,嘉庆注重节俭,减少建造行宫与园林的无谓开支,将财力节省下来拨入军费与水利建设。他采取渐进的税制改革,逐步扩大钱粮调剂券的使用,使财政收入稳定增加。这些改革为大清王朝的经济恢复提供了基础。

对外方面,嘉庆采取“连年屯军用武”的策略,增加边疆军力,同时训练新疆屯垦兵以加强对新疆的管理。这使各地叛乱不敢轻举妄动,国家的安定得以维持。

嘉庆对政事谨小慎微,处变不惊,以稳定著称。他采取渐进改革的策略,逐步推行新政。如光绪二十四年实行的盐法改革,虽始终无法完全禁绝盐引,但已促使私盐数量大为减少。这为大清后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

嘉庆中期以后,白莲教等各种叛乱此起彼伏,他没有轻举妄动,而是采取肃清叛党以稳定局势的策略。同时提拔林则徐等能臣镇压叛乱,又开展“曾国藩习练八旗”以增强军力,使各种叛乱得以平定,国家渡过难关。

嘉庆为政励精图治,勤政爱民,使当时的大清王朝渐入佳境。老百姓张三忆起嘉庆时期道:“我记得小时候,村里经常有官差来发粮食帮助我们度荒。嘉庆皇帝夜以继日地为老百姓操劳,我们都很感激他。”

在位25年间,嘉庆帝努力恢复乾隆晚期衰败的局面。他没有太多出彩的政绩,但稳健务实的作为,使大清王朝安全地度过后期危机。1820年,他驾崩,终年59岁。

结语

自嘉庆驾崩后,道光、咸丰等帝接续即位,但大清王朝还是在内忧外患中日渐衰落。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清王朝灭亡在即。

回首两百年前,乾隆创造的盛世在他晚年沉湎享乐时破灭。嘉庆帝继位后,稳健地带领大清王朝走出后期危机。虽然大势已去,命运不可逆,但嘉庆一代的努力,至少使这古老帝国以尊严姿态走完最后一程。

对皇位的两次平稳交接,也成为封建王朝历史上一段难得佳话。嘉庆按照乾隆的遗愿,稳定了大清社会,为这古老帝国谢幕前最后的辉煌,增添了一笔金色的注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10/531099.html

“乾隆帝选择禅位,就不怕被嘉庆干掉吗?看这份谕旨,他根本没机会” 的相关文章

宋太宗作为北宋第二个皇帝 宋太宗名声为何不够好

宋太宗作为北宋第二个皇帝 宋太宗名声为何不够好

对宋太宗的名声,为什么不够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光义这个人,高梁河之战败得太惨,所以黑子多,但是看一下,杜太后死后不到一个月就任命赵光义为开封府尹,这么敏感的人事任命也侧面说明了金匮之盟的可能性。到了973年,此时赵匡胤已经即位十三年了,这一年,光义政敌赵普罢相...

汉宣帝是位什么样的皇帝?对汉朝有哪些作为?

汉宣帝是位什么样的皇帝?对汉朝有哪些作为?

刘询,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仪霍将军女,亦未有言。上乃诏求微时故剑,大臣知其指,自立许婕妤为皇后。”——《汉书·外戚传》“是时霍将军有小女与皇太后亲,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拟霍将军女,亦未有言。上乃诏求微时故剑。大臣知指...

孝庄太后都已经死了37年之久 康熙为何迟迟没有下葬

孝庄太后都已经死了37年之久 康熙为何迟迟没有下葬

你真的了解孝庄太后停灵37年,康熙为何迟迟不将祖母下葬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清朝历史上曾经有这么一个小小的典故。在满清入关之后,多尔衮曾上深山向一位神秘道人咨询大清国运。老道答曰:“得之于摄政王,失之于摄政王;得之于孤儿寡母,失之于孤儿寡母。”皇太极听得是一头雾水,自然听不懂老道...

魏忠贤不死明朝名将就不死吗 明朝最后还会灭亡吗

魏忠贤不死明朝名将就不死吗 明朝最后还会灭亡吗

如果魏忠贤不死,明末名将就不会死是真的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别太想当然了魏忠贤不死明朝依旧要亡。魏忠贤是明朝末年阉党的风云人物,但是魏忠贤自上位后就没有干过有利于明朝的好事,魏忠贤此人是南直隶河北沧州人,他早年并不叫魏忠贤,魏忠贤这个名字是后...

历史上庞统的官仕之路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庞统的官仕之路是什么样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有云:“伏龙、凤雏,两人得一 ,可安天下。”伏龙即卧龙先生诸葛亮,凤雏是庞统庞士元的号。能与诸葛亮齐名,庞统的智谋应该是不容怀疑的。确实,伏龙、凤雏作为正副军师,一度共同辅助刘备建功立业。但诸葛亮是三国演义...

历史上安禄山和史思明为何都被自己的儿子所杀?

历史上安禄山和史思明为何都被自己的儿子所杀?

安史之乱是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背叛唐朝的战争,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安禄山和史思明各自死于自己儿子手中,原因并不复杂,但不得不说这是封建历史上的一段奇葩往事。两位悍将,由起兵到坐镇一方,撼动了大唐的江山,然而,这场轰轰烈烈的内战,与其说是被唐廷剿灭,倒不如说是灭于“家贼”,无疑...

朱仙镇之战最后是什么结局?李自成为何能赢?

朱仙镇之战最后是什么结局?李自成为何能赢?

朱仙镇之战是明末时期农民军与明军之间的作战。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四月,在关外辽东战场,历经两年时间的松锦之战结束,明军完败。这一仗把明军最精锐的部队打掉了八成多,仅剩下吴三桂所属部分关宁军退至宁远孤城,整个辽西走廊不再有制约清军的意义,彻底成为清军的跑马...

历史上的诸葛亮很厉害吗 和演义中的一样吗

历史上的诸葛亮很厉害吗 和演义中的一样吗

对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有演义史里演绎的那么厉害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诸葛亮真有那么厉害!在中国广大民众的认识里,诸葛亮就是智慧的化身、谋略的代名词。而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也紧紧抓住了这一点,把诸葛亮的智才写得天花乱坠。罗贯中这么做,其实是不大好的。诚...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