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怪不得司马懿会撤兵,城楼上这两个书童,是整个空城计更大的疑点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10-16)740

前言

围城倒戈,兵败如山倒。谋定而后动,瞬息万变,兵家必争之地也。决定胜负,往往就在电光火石间。三国鼎立之时,英雄辈出,谋士过招,诡谲难测。有人正是因为一个细节举动,而洞悉了大局,从而扭转了局势,成就了大事。

一、谋士司马懿识破敌计 撤军保命图后机

三国时期,司马懿以其超常的智慧闻名于世,是当时最出色的谋士之一。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就表现出聪慧过人的头脑。长大后他功勋彪炳,屡建奇功,深受曹操赏识。在许多危机时刻,是司马懿的机智指引,让魏国渡过难关。

公元226年冬,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北伐魏国。司马懿奉命前往迎敌。此役双方在祁山地区遭遇,战事异常激烈。

司马懿身穿银盔甲,策马巡视战场。他发现蜀军势大,自己这边形势十分不利。为避免失败,他果断下令全军撤退。

敌军见状,立即紧追不舍。司马懿军队在撤离过程中,需要经过一座小城。当司马懿来到城楼下时,无意间抬头望去,城楼上居然站着两个衣衫褴褛的小童!

两个童子手持长笛,神色悠闲地趴在栏杆上吹笛子,时不时互相谈笑。他们丝毫不顾楼下喧嚣的战场,全神贯注于手头的乐器。

司马懿皱眉,心中警铃大作。正常情况下,战乱当前,老百姓早该躲进房屋避难。为何这两个孩童却悠哉悠哉地出现在城楼之上?

“这定是敌人设下的诡计,想以此诱我入城。”司马懿立刻判断出这是对方使用的“空城计”。

他了然于心,果断选择继续撤退,带领大军离开此地。正是因为识破此计,司马懿才保住全军,为日后反攻创造了机会。

二、谋士诸葛亮孤城待敌 冷静应对转危为安

一年后,蜀汉丞相诸葛亮再次率军北伐。他深谋远虑,用兵如神,被视为当世之一人。此次北伐,他筹划已久,深信大军必能打下重镇洛阳。

可就在关键时刻,手下大将马谡贪功冒进,被司马懿反攻,丢失了街亭,险些全军覆没。蜀军只能匆匆撤退,前景一片黯淡。

诸葛亮稳住军心,决定退守西城,固死守待援军。没想到,司马懿竟率十五万大军猛追而至,一口气攻到西城下。

当晚,月色如水,西城上笼罩着一层静谧。城头站立着两个身影,一个是身着青衫的诸葛亮,另一个是他得力助手蒋琬。

“兵法有云,‘算无遗策’,正是此意。”诸葛亮看着司马懿燃起的营火,沉声说道。

他决定孤注一掷,使出空城计,在敌军还未完全包围之时,悄悄撤出西城所有的军队。

次日拂晓,司马懿率大军开到西城跟前。只见城门洞开,烟雾缭绕,竟看不到一名守兵。城头处,诸葛亮披着毛氅,佩长剑,慢悠悠地走来走去,还不时吹起葫芦丝自娱。

“此必有诈!”司马懿立即判断这是诸葛亮的空城计,下令全军退去。

诸葛亮冷静应对,在境况最恶劣的时候转危为安,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危局,可见其睿智过人。

三、两童侧身弹琴 镇定态度成空城计关键

在诸葛亮施展空城计的时候,城头上出现了两个小小的身影。他们是两个十岁左右的童子,身着青衣,手持长笛。

两个童子并排站立在城墙边缘,一个右手持笛吹奏,一个左手持笛侧身倾听。他们全神贯注于乐器之中,丝毫不把身边的大场面放在眼里。

蜀军士兵都躲藏在暗处,城中鸦雀无声。唯有两童清亮的笛声在空旷的城头回荡。他们的音乐声虽不甚悦耳,却异常坚定。

司马懿远远地望见城头的两童,不禁暗自诧异。敌军大量压境,城池空无一人,正常的童子早该跟着百姓躲避。如今城头仅有的两人,居然还在悠然吹奏乐器,想来绝对蹊跷。

两童从容不迫的态度,成为司马懿决定退兵的关键。他认为,诸葛亮手下的童子若是知晓军队已经撤走,必定会慌张失措。现在他们镇定自若,说明诸葛亮城中必有力量。为规避风险,撤军是上策。

事后司马懿方知,两童并不知晓诸葛亮的用意。但正因他们天真无邪的态度奏效,诸葛亮的空城计才得以完美实施,避免了蜀军的覆灭。

四、村民视角:两童弹奏堪比仙乐 士兵隐匿妙如鬼工

当时,就有村民目睹两童弹奏的场景。他还看到,原本喧嚣的西城在一夜之间变得无人烟迹。

据那位村民回忆,两童吹奏之音清澈空灵,宛如天籁。他们寂静中自娱,丝毫不受外界干扰,令人屏息,如闻仙乐。

而西城内本来驻扎重兵,可在一夜之间,所有士兵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所有旗帜也都悄然收起。村民说,蜀军匿藏的 *** 高妙异常,熟练而安静,快如鬼工。

次日司马懿来攻,整座西城静悄悄的,看不见任何守军。只有两童悠然吹笛。

村民感叹,诸葛亮在短时间内就撤军完成,且手下士兵的匿藏之能,都可见其用人之明和调度之精。若非如此,此番空城计也不可能实现。

五、老友视角:诸葛亮冷静睿智 落井不歇梧桐精神

诸葛亮在用兵之余,也结交了许多知己好友。他们赞叹诸葛亮不仅军事能力卓绝,处事也极为冷静睿智。

此次被敌军追至西城,形势万分危急,常人必定手忙脚乱。但诸葛亮面对困境,不仅能保持定力,还能沉着应对,设想出空城计这一巧妙对策。

有位老友说,诸葛亮精神令人钦佩。他面对惨败不气馁,即使撤至西城也毫不丧志,始终坚持北伐大业。正如诸葛亮所言:“鱼不可脱于渊,梧桐不可脱于井。”

诸葛亮在逆境中体现出的果敢与坚韧,睿智与沉着,令人尊敬。正是有了这样的人才,才能在危急关头救援蜀国,化险为夷。

六、司马懿视角:两童细节启迪 诸葛亮用兵如神

在撤军回朝的路上,司马懿不断回想起西城之战。他不得不感叹,诸葛亮用兵之巧,难以想象。

司马懿说,当时仅仅是城头两童的细节举动,就启发了自己,让自己判断这是诸葛亮的又一计谋。这种洞察敌情和应变能力,令我印象极为深刻。

诸葛亮能在大军压境之下设想出空城计,并迅速有序地实施撤军,可见他不是我等可以比拟的。我此番唯有退兵,才能保全四方。

诸葛亮不仅军事策略高超,用人手段也高明非常。以两童之力成就大局,可见他洞察人心、善用人才的能力已臻化境。我等尚需努力,方能追随诸葛亮之影。

结语

三国时期,有许多危机都是因为某个关键人物的决策或举动而扭转的。这次西城空城计的成功实施,也有赖于两个小小书童的机敏作用。

人生许多事情看似微不足道,但往往会成就大事业。这启示我们,做人处事不能忽略任何一个细节。细微之处或暗藏变数,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善于发现潜在的价值,这样才能从容应对挑战,一步步建功立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310/534701.html

“怪不得司马懿会撤兵,城楼上这两个书童,是整个空城计更大的疑点” 的相关文章

虞翻为何会被孙权厌恶?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虞翻为何会被孙权厌恶?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虞翻是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官员,孙权曾称赞他“可与东方朔为比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孙权作为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喜怒常常挂在脸上,上一秒还眉开眼笑,下一秒就怒目要杀人,可以说,孙权翻脸就不认人。有一个人,经常惹孙权生气,孙权非常不喜欢他,很讨厌他,但是,曹丕却很喜欢他,还经常为他设虚座...

曹丕为了顺利接手曹操的位置 曹丕都做了哪些准备

曹丕为了顺利接手曹操的位置 曹丕都做了哪些准备

对为了顺利接班,曹丕做了哪些努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魏文帝曹丕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一直都以阴险小人的形象著称于世,跟他飘逸洒脱的弟弟曹植形成鲜明对比。论本事,他不如他爹曹操,论才华,他不如他弟弟曹植。在旁人...

秦始皇穿的龙袍是黑色的 后世皇帝为何没有人敢穿

秦始皇穿的龙袍是黑色的 后世皇帝为何没有人敢穿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始皇穿的黑色龙袍,为什么后世皇帝不沿用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提起秦始皇嬴政,身上的话题总是讲不尽!他扫灭六国建立第一个大一统朝代,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筑长城,有人说他是暴君,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是非功过自留待后世评说!秦始皇剧照相信大家看过的影...

荀攸是什么出身?曹操有多看重他?

荀攸是什么出身?曹操有多看重他?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曹操帐下有五大谋士: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贾诩,其中以荀攸最为曹操倚重,为其“谋主”。既然荀攸是曹操的首席军师,为何没有郭嘉他们那么出名呢一,出身名门荀攸出身颍川荀氏,为广陵太守荀昙之孙,名士荀彧堂侄。荀攸早年丧父,因此跟随祖父荀昙一起...

三国时期曹丕杀曹洪是因为什么?他犯了什么错

三国时期曹丕杀曹洪是因为什么?他犯了什么错

曹丕是中国三国时代第一位杰出的伟大诗人,曹魏开国皇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曹洪是曹氏宗族大将,深受曹操喜爱,并且多次救过曹操,曹洪家里很有钱,但是很吝啬,曹丕年轻的时候,曾向曹洪借钱,曹洪居然不借,因此得罪了曹丕,曹丕怀恨在心。曹洪也是要钱不要命的...

曹操如此聪明绝顶却在13夭折了 曹冲究竟是怎么死的

曹操如此聪明绝顶却在13夭折了 曹冲究竟是怎么死的

对绝顶聪明的曹冲,为何13岁便早夭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建安十三年,是曹操生命中的转折点。在此之前,曹操一扫北方,整合了各路诸侯,以天子的名字发号施令,当真是意气风发,光彩夺目。而在此之后,曹操却灰头土脸,只能蜗居在北方,失去了继续南下,完全结束诸侯割据局面的锐...

长孙顺德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作为?

长孙顺德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作为?

长孙顺德是唐朝开国名将、外戚,“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在李渊起兵夺取关中的过程中立下大功,还是李世民的堂叔岳,可以说是功高位尊。长孙无忌与长孙皇后都深受李世民的信任与宠信,那为何他们的堂叔长孙顺德屡遭李世民贬斥呢一,出身名门长孙顺德是北魏皇族后裔,为北周...

吕夷简:北宋名相、杰出政治家,保证了北宋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吕夷简:北宋名相、杰出政治家,保证了北宋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吕夷简(978年-1044年10月3日),字坦夫,淮南寿州人,北宋杰出政治家,名相吕蒙正之侄、光禄寺丞吕蒙亨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吕夷简在宋真宗年间中进士,先后官至通判、刑部员外郎、参知政事、同平章事等。他辅佐年幼的仁宗,在太后临朝听政的情况下,正确处理北宋社会诸多...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