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忽必烈两次打日本为何都失败了

中国历史12个月前 (10-18)460

在历史上的冷兵器时代当中,还真就没有哪个国家能给征服日本的,这也就是为何近代历史中日本的民族自信心是那么强烈的原因了。早在元朝时期,忽必烈就愣是不信邪,非要去打一下日本。在大蒙古帝国的南征北伐中,还真就没任何一个能与之匹敌的对手,所以当时忽必烈也是非常不屑日本的,征服日本只不过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可是忽必烈连续多次派遣过使者和日本沟通,都没有得到任何回信,这可把天朝大国的皇帝给惹毛了,不就是个弹丸小国嘛!你骄傲个啥?干就完了!于是乎,元朝浩浩荡荡的征讨日本之旅就这么开始了。

1、之一次征讨日本,元军全军覆没。

忽必烈攻打日本,不仅仅是为了找回自己的面子,而且还要照顾一下自己的小弟高丽的面子。高丽总是被日本欺负,每次被打哭了就来中原王朝求救。

现在中原王朝是元朝了,高丽又被日本打哭了,你说忽必烈能袖手旁观吗?所以说他不顾地理位置的限制条件,非要跟日本干一架。

刚出手当然不能消耗自己的军队,忽必烈让高丽自己组织了一支海陆军在内的军队,大概有1.5万人左右。

人家高丽都来哭诉了,为啥还要让高丽自己组建这么一支军队呢?战场上有一种角色叫炮灰,其实这支军队就是忽必烈拿来试一试日本军队的实力的。不晓得这1.5万上战场的人如果知道了这目的,是怎样的心态。

当然了,带队的必须是元朝将领,负责经略高丽的忻都就是这支军队的总指挥。大军从高丽合浦出发,登陆了对马岛。

日本这边也立刻做出了反应,不过人家出动的只是地方武装,幕府的大军还没动,就已经击败了元军。等于说日本用杂牌军,击败了元朝的杂牌军。

最重要的是,在战争过程中,忽然来了一场台风。直接造成了元朝这支军队死伤1.35万人,几乎全军覆没。

这还怎么玩?这让我想起了刘秀和王莽对决的时候,一场流星雨把王莽的军队给砸光了。刘秀白捡了个大胜仗。

所以说忽必烈之一次讨伐日本,以元军全军覆没而告终。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那场莫名其妙的台风。

2、第二次征讨日本,又是全军覆没。

南宋投降以后,忽必烈组建了一支由蒙古人、高丽人、北地 *** 、南方 *** 组成的军队,想要一雪前耻收拾日本。

这回算是动真格的了,由忻都、洪茶丘这两位之一次攻打日本的主帅,带领4万大军再次从高丽合浦出发。由范文虎带领10万南方 *** 的军队,从庆元、定海出发。兵分两路,合计14万兵力,看样子忽必烈没有开玩笑。

可是这些军队到了日本领土以后,压根就没遇到多少日本军队,所以他们在当地晃悠了好一阵子。吃饭睡觉就上船,白天就出来寻找日军。

结果等啊等,等了1个多月,都没能等来正儿八经的大战,却一不小心又等来了台风。这回元军的战舰再次被吹翻若干,几个带头的将领驾轻就熟,全都跑路了。

结果十几万大军群龙无首,都被丢在了日本本土。这帮人几乎都成了日本人的刀下亡魂,没有领导指挥,再强大的军队也会乱成一团。为数不多剩下的人,则在日本成了奴隶。

所以说,忽必烈第二次征讨日本的战争,依旧以元军全军覆没而告终。伤害他们的,还是台风!

3、两次征讨日本失败,为何没有伤到元朝的元气?

仔细回头看看,忽必烈可能做赔本的买卖吗?显然不可能。之一次忽必烈派去日本的1.5万大军,几乎全部都是高丽的军队。

第二次忽必烈派去的14万大军,南方 *** 军队就占据了10万之多。这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忽必烈这两次征讨日本,都没有花费自己多少本钱。

忽必烈心里清楚,蒙古骑兵擅长陆地作战,可是真正远渡大海作战,根本就没有胜算。作为一个成熟的军事家,忽必烈不可能没有想到这一点。

因此忽必烈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发动了这两场战争。打赢了那更好,大元朝又多了一块海上地盘,打输了也没关系,反正不是自己的嫡系,忽必烈也不心疼。

4、甩包袱,忽必烈是专业的!

仔细再来分析一下第二次征讨日本的战争,这次范文虎带领的10万大军都是南方 *** ,而忻都带领的4万大军里,居然只有1万蒙古人。而逃回来的士兵中,绝大多数都是蒙古士兵。

这么一来我们就要问一问了,忽必烈大哥,你这是去攻克日本呢?还是去给日本送战绩的?明知道夏天台风多,第二次出征日本,偏偏还要挑夏天,这不是找事儿吗?难道这次是去找台风报仇的?

10万南方汉军部队中,逃回来的人,屈指可数,这未免也太过分了吧?范文虎作为带队的人,丢了10万大军,居然没有被忽必烈给处死。

过了几年范文虎居然还能重新被忽必烈重用,这里面猫腻就多了去了!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忽必烈这次派遣10万南方军队去征讨日本,其实就是为了甩掉这10万汉军。

元朝很特别,他们的军队里一般都没有南方 *** ,他们也不需要你来服兵役,因为他们压根就不信任你们。所以说当忽必烈灭了南宋以后,一下子多了几十万南方汉军,这可怎么处置呢?

时间长了绝对是祸害,更好的办法就是让这帮人在战争中自然消亡,而范文虎作为南方 *** 的军事领袖,充当了忽必烈的打手,葬送了10万南方汉军。

5、总结:本来还有第三次征讨日本。

经历了这两次失败,忽必烈肯定意识到了日本并不好惹。可是忽必烈刚刚在南方又招降了10多万南方汉军,所以他又想到了发动第三次征讨日本的战争。

这回大家都知道忽必烈是什么想法了,因此刚刚归顺忽必烈的10多万南方汉军,主动发起了叛乱。与其送到海上吹台风,倒不如拼死一搏算了!

最终由于阻力太大,使得忽必烈放弃了第三次征讨日本。想让他拿自己的蒙古精锐去征讨日本?想啥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10/535507.html

“忽必烈两次打日本为何都失败了” 的相关文章

王莽改革到底是什么样的 王莽改革为什么会失败

王莽改革到底是什么样的 王莽改革为什么会失败

还不知道:王莽改革为什么会失败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01引言为什么总有人说王莽是穿越者?作为兴极的话题,每一位穿越者的身上总是带着虚构的朦胧,经历中充满了爱情的唯美和伤感,唯独王莽显得格格不入,作为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改革家,王莽到底是不是真的穿越者引起了历史学界的广...

刘询继位之后,为何让爷爷刘据的谥号那么难听?

刘询继位之后,为何让爷爷刘据的谥号那么难听?

公元前73年,刘询继位之后,给爷爷刘据的谥号定为“戾太子”。所谓“戾”,户下之犬,那么他为何要让爷爷刘据的谥号那么难听?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一、与其说是刘询给的谥号,倒不如说是霍光定的。刘询登基才1年,你觉得他有什么权力吗?上一个不听话的皇帝刘贺,在位才不过27天,就被霍光给废了,这...

九子夺嫡雍正艰难上位 雍正的8个兄弟是如何阻挠的

九子夺嫡雍正艰难上位 雍正的8个兄弟是如何阻挠的

对清朝的九子夺嫡,雍正上位的艰辛路,8个兄弟是如何阻挠他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你们要是问我大清历史上同一个生母但关系最不好的一对兄弟是谁的话,那不用多说一定就是胤禛和胤禵了!我们都知道其实这两位阿哥的母亲都是德妃,按道理来讲他们两个人之间应该比和别的皇子更亲...

荀勖:曹魏至西晋时期大臣,为人谨慎,善于逢迎

荀勖:曹魏至西晋时期大臣,为人谨慎,善于逢迎

荀勖(xù)(?~289年),字公曾,颍川颍阴人。三国至西晋时音律学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晋开国功臣,为东汉司空荀爽曾孙。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荀勖少年时聪慧好学。初仕于魏,为大将军曹爽掾属,后迁中书通事郎。曹爽被诛后,历任安阳令、骠骑从事中郎、廷尉正等职。...

朱标不死蓝玉就没有事情吗 最后朱棣不造反是不是真的

朱标不死蓝玉就没有事情吗 最后朱棣不造反是不是真的

对朱标不死蓝玉就不会死,朱棣也不会造反,是这样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太子朱标的死,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首先朱元璋不得不重新考虑接班人了,经过深思熟虑,他没有选择其他儿子,而是选择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可面对这么年轻且无经验的接班人,朱元璋开始大杀功臣。看似给他...

愉妃珂里叶特氏能陪伴乾隆59年,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愉妃珂里叶特氏能陪伴乾隆59年,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乾隆一生极为风流、极为多情。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珂里叶特氏,亦称海佳氏,世居科尔沁草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HaigiyaHala。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海佳氏多冠汉姓为海氏、佳氏、潮氏等。珂里叶特氏,员外郎额尔吉图之女,生于康熙五十三年五月初四(1714年6月15日)。除此而...

阎立本:是画家也是宰相,他用画笔记录下众多重大事件

阎立本:是画家也是宰相,他用画笔记录下众多重大事件

说到阎立本这个名字,很多人知道他是一位著名画家。的确,他擅长绘画,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他的作品有《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历代帝王图卷》《萧翼赚兰亭图卷》等,《步辇图》更是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由于绘画水平太高、画名太盛,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都有意无意忽视了阎立本的政治地位,他...

赵匡胤和赵光义都是开明的君主 两人谁的治国能力更高

赵匡胤和赵光义都是开明的君主 两人谁的治国能力更高

对同样都是开明的君主,赵匡胤和赵光义相比,谁的治国才能更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两个,都是大宋朝较为开明的君主。就治国才能来说,兄弟相比,赵匡胤更突出一些,更优秀一些,是大宋王朝体制的建立者,奠基人,并基本完善了有宋一朝的治世格局,是开国之君。也...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