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暮年入叛军幕府,李白为何没写出骆宾王《讨武曌檄》那种名篇
骆宾王去世14年后,公元701年,李白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也有人说他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
不论如何,大唐此时都已开始进入盛世。
幼年的李白一定也背诵过骆宾王的《咏鹅》,当然他更反复吟咏过那篇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公元725年,二十四岁的李白出川了,准备开启“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传奇人生。
大唐成就了李白,李白壮丽了大唐。
李白
李白将他在游学过程中受到的道家思想、侠客思想全部融入了自己的诗作中,凭借着“谪仙人”的名号,他结识了好友孟浩然,李邕等人,也迎娶了唐朝宰相的孙女。
他那些伟大的诗作,《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是我国浪漫主义诗作的巅峰。
只可惜他的性格狂放不羁,连续得罪了很多人,最终没能展现自己的抱负,出走长安。
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加入了永王李璘的幕府,随之东巡失败,李白被流放夜郎。这一年,李白五十七岁。
而73年前,六十五岁的骆宾王随英国公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写下了千古名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骆宾王
虽然结局大同小异,起兵都失败了,骆宾王兵败被杀,李白被流放。可是李白为何没为永王李璘没有写出《讨武曌檄》那样的名篇呢?
骆宾王诗文并重,而李白的诗名气远大于文章。
《骆临海集笺注》辑录骆宾王诗文如下:
诗108首;赋2篇;颂1篇;文36篇。
初唐四杰都是写文章的高手,他们身处的年代,承担着骈文的继承发展和扭转南北朝文学风气的重任。
而《全唐诗》中收录了李白900多首诗,说明李白的创作主流是诗歌,他虽然也写了很多优秀的散文,可是因为诗仙的名声太大,文章反而显得暗淡了。
徐敬业起兵矛头直指武则天,而李璘并没有明确谋反事实
公元684年,武则天已经实际窃取了李唐的统治权,马上就要称帝。徐敬业起兵就是反对武则天的统治,反对她称帝。勤王救国,匡扶李显复位。
所以徐敬业当时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李唐旧臣,目的明确,出师有名。
骆宾王此时一蹴而就,挥毫写下了《讨武曌檄》,气势如虹。
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奉先帝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以清妖孽。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讨武曌檄
起兵后,徐敬业与武则天派出的军队互有胜负,因粮草不继才功败垂成。徐敬业和骆宾王都被斩首,可敬可叹。
而永王李璘没有明确的出兵理由,只有“东巡”一说。且李璘胆小如鼠,准备不足,毫无作战经验。甫一接战,李璘便率先逃跑,焉能不败。
这种情况下,李白作文无名。无气势,无目的,无准备,无战役。所谓的叛乱,毫无体统,李白也是打了一场酱油而已。
李白并非毫无作为,他写下了《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在这组诗作中,李白基本上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表达了歌颂永王东巡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抱负。
组诗中也跟《讨武曌檄》一样,写到了军容威武。但是缺少了《讨武曌檄》中“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那样振聋发聩的词句,所以并不出彩。
武则天
也许只有文章才能展示出兵锋所向和社稷何托的气势吧!总之,李白的下场要好一点。流放夜郎被赦后,他发挥自己的优势,写出了七言不朽诗作《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在后世的传唱并不亚于骆宾王的《咏鹅》,两位大文豪、大诗人用他们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