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趁你病要你命!沙窝防御战,中国守军仗打得明明白白

中国历史12个月前 (10-27)940

东久迩宫稔彦王 图片来自 ***

1938年9月上旬,当日军第2军司令官稔彦王得知江南战场的第十一军受阻于南浔线的时候,他心中的小算盘开始拨动了。

在他看来,攻占信阳,切断平汉线,而后南下武汉固然重要,但毕竟绕远。即便获胜,将来进入武汉的时间恐怕也要落后于第十一军。

而突破大别山,直接南下武汉则要诱人的多。如果战事顺利,这一路恐怕会先于第十一军占领武汉。

可大别山毕竟山势险峻,此前出战的13师团在富金山下碰了一鼻子灰,损失惨重,恐怕力有未逮。

但稔彦王有办法,不是还是一个未动用的第十六师团吗?如果以两个师团的兵力突破大别山,把握会更大一些。

计议已定,稔彦王立即下令,以13、16师团迅速突入大别山,进入武汉平地。

可稔彦王太心急了,战略意图暴露的太早了一点。

就在稔彦王算计的时候,正在商城的孙连仲也没有闲着。

和日军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交道,孙连仲也摸清了日军的路数。他判断敌情的办法倒也简单,日军沿着哪条交通线走,就意味着日军要向哪里进攻。

日军要打通潢川的企图,孙连仲一目了然,因为公路可以经过潢川通往信阳。可打商城又是为什么呢?

孙连仲在地图上仔细寻找,终于让他发现了其中的端倪,原来商城西南方向也有一条公路,可以南达麻城和汉口。

孙连仲恍然大悟,原来日军想从大别山抄近路进攻武汉啊!

既已识破日军的企图,那么,商城就已经没有固守下去的必要了。因为以防御而论,商城地势低洼,无险可守,并不是阻击日军南下的理想地点。理想地点是商城以南的大别山。

为此,孙连仲果断下令,放弃商城,退守商城以南的沙窝、新店一线,以宋希濂的第71军为左翼,第2集团军为右翼,形成犄角之势,依托险要山口拒敌南下。

果然,孙连仲的判断是正确的。

1938年9月16日,日军13师团绕过商城,向南进兵。16师团随后跟进,在进入商城后并未停留,随即南下。

9月18日,13师团先头部队沼田支队进抵新店以北,随即发起进攻。可却遭到了守军的迎头猛击。

此时天降大雨,日军的炮火优势被抵消。失去炮火掩护的日军只能踩着泥泞的山道仰攻。

待到日军气喘吁吁地靠近守军阵地的时候,多道铁丝网又横亘在前。待到日军好不容易破坏了铁丝网后,早已经以逸待劳多时的守军开火了。

湿滑的山路根本就没有任何可供躲藏的地方,身处绝境的日军虽然拼死向前,但仍然被守军一个个地撂倒。侥幸未死的也变成了滚地葫芦,不断从山道上滚下去,哀嚎之声不绝于耳。

更让沼田旅团长感到焦虑的是,他们断粮了。

连日的暴雨让原本就崎岖不平的道路被洪水冲断,几百辆之多的日军辎重部队的汽车都趴了窝。

断粮的日军只能开展自救。

可寻找野菜、野果、捞鱼摸虾的过程也并不那么令人愉快,不断打来的冷枪冷炮和不知道埋在哪里的触发雷让日军心惊肉跳。

沼田旅团长沮丧的核对人数,发现出去寻找食物造成的伤亡人数一点也不比冲锋时伤亡得少。

这个仗,该怎么打下去啊!

图片来自 ***

俗话说得好,“趁你病要你命”。就在沼田哀嚎的时候,孙连仲给下辖各军下达了一道命令:

“不管你们怎么打,一天24个小时都给我用足,日本人前方后方的所有空间,都给我打遍。”

这是一副要大干的架势啊!

听完孙老总的命令,前线的第71军军长宋希濂和第30军军长田镇南笑了,等的就是这句话。

拿破仑曾经说过,“两个高明的总司令,不如一个蹩脚的总司令。”

这是关于统一指挥问题的精辟言论。

可这一套高论却不适用于宋希濂和田镇南。

这两个人,一个是嫡系的军长,一个是杂牌西北军的军长。按照一般经验,这两个人是无论如何也走不到一起的。

可在武汉会战中,这两个人的表现却让人啧啧称奇。双方配合亲密无间,不分彼此,比亲兄弟还要亲。这恐怕是抗战时期仅有的一个事例了。

在富金山一战中,第71军所辖36、87、88师和配属作战的钟松第61师。

可沈发藻的第87师还未来得及赶到战场,战斗就结束了。

由于第36师在富金山一战中伤亡过大,宋希濂就把36师调下去整补,此战的主力就是88师和87师了。

可还没等宋希濂下令出击,第30军那面就传来了好消息,30军下辖的池峰城第31师已经出击,并且打了一个漂亮仗,在台儿庄之战后再立新功。

31师的打法也很简单,那就是日军越怕什么,我就越打什么?

日军怕什么?夜袭!

想当年,在古北口、喜峰口一战中,原西北军第29军的夜袭让日军闻风丧胆。池峰城虽然没有参加过此战,但同为西北军,他也与有荣焉。

现在的这支31师虽然战斗力比不了台儿庄时期的那支部队,里面补充了大量新兵,可士兵的战斗力不都是打出来的吗?

这一次,该轮到他大显身手了。

对于中国部队的夜袭,日军还是有所提防的。他们在夜间燃起了一堆堆的篝火,一来可以取暖,二来可以防备中国部队夜袭。

可这次,沼田旅团长失算了。他能想到的,池峰城能没想到?

池峰城这次夜袭没有针对一线的日军步兵,而是对准了日军炮兵而去。

为何?

一来,日军炮兵阵地在后方,防守相对薄弱;二来,打掉了日军炮兵,日军的战斗力就能下降一半。

至于该怎么打,池峰城早就计划。

发动夜袭,重型装备都不好用,好用的只有手榴弾和大刀。

远的,用手榴弾招呼;近的,用大刀对付。

果然,随着手榴弾不断炸响,日军居住的帐篷不断倒塌,当这些日军蒙头转向地从倒塌的帐篷里钻出来时,等待他们的是雪亮的大刀。

西北军的大刀仍然一如既往的务实,不求花哨,只讲实用。

顿时,日军炮兵阵地上鬼哭狼嚎。

池峰城的这支部队深得夜战精髓,战斗中一声不吭,在战场山大喊大叫的,随意打枪的,都是日军。

夜战本来忌讳的就是大喊大叫,这下好了,哪里喊叫,哪里打枪,哪里就是日军;哪里喊叫,哪里打枪,哪里就被手榴弾招呼。

待到打到差不多时,只听得一声唿哨,战场瞬间变得寂静。呆立在战场上的日军懵了,他们除了知道手榴弾是中国人仍的,大刀是中国人砍的,至于中国人来了多少,在哪里,都一无所知。从头至尾,他们打了一场糊涂仗。

他们糊涂,可第31师却不糊涂,他们打得明明白白。

战场上的一声唿哨就是事先约定好的暗号。至于能否平安撤离战场,他们丝毫不担心。能集中当然是好的,不能集中也没关系,大别山绵延千里,哪里不是藏身之地?

可就有一点不好,归队的战士们上报战绩的时候有点糊涂了。因为是夜战,究竟消灭了多少日军,大家谁也说不出准数。

后来,池峰城干脆大手一挥说算了,上报的歼敌数字只要不离谱就行了,只要仗打赢了就行。

池峰城 图片来自 ***

对于打这种夜袭战,说实话,嫡系部队还真不如西北军。可他们也有强项,那就是防守。

在沙窝正面阵地,宋希濂把第88师顶了上去。

自沙窝以南,大别山的平均海拔均在1000米左右,从半山腰开始,守军把阵地网格化,一道道的铁丝网,一条条战壕,层层叠叠,把山体的表面变成了一个蜘蛛网。

在这种标高为1000米左右的山区作战,日军优势的火炮基本没用,只能靠着步兵拿人命来填。

待到与88师对战的日军第30旅团好不容易攻到半山腰,进入守军放弃的壕沟,正准备喘口气的时候才发现,从山脚到半山腰的这个过程简直就是“小儿科”,从半山腰开始才开启了噩梦模式。

日军刚进入战壕,踩到的、碰到的、挂到的,处处都是守军事先布好的手榴弾。随着一声声的炸响和闪烁的红光,进入战壕的日军被炸死、炸伤无数。

日军第30旅团长筱原次郎意识到,这个仗如果没有炮兵支援,是肯定没法打下去了。

可大别山地势崎岖,山高林密,道路湿滑,炮兵也上不去啊!

用“特种烟”呢?也不行。此时天降大雨,在这种气候下,“特种烟”也排不上用场。

筱原次郎下了狠心,付出一切代价,也要把大炮推上山。

炮兵倒是上山了,可守军很聪明,对日军这套先炮击、再冲锋的战术已经吃透了。每逢日军轰炸,守军除在阵地上放几个观察哨之外,大部都撤到反斜面的位置上。待到日军炮击停止,步兵冲锋的时候再予以反击,每每让日军有来无回。

可筱原次郎是狡猾的,他采用了一个炮火假延伸的战术,让88师吃了一个亏,终于攻下了一座山头。

可大别山重叠起伏,山头林立,打下了一个山头,还有不知道多少山头在等着日军。而且,88师基本上是以营为单位,每个营防守一个山头,就算是日军打下了一座山头,中国守军损失的也仅是一个营,而日军付出的可是全力。

只要这个仗坚持打下去,胜利的天平注定会向中国方面倾斜,而且倾斜的角度会越来越大。

对于自己部队面临的窘境,筱原是心知肚明的。仗才打了3天,旅团所携带的作战物资已经基本用光了。

尤其是没有吃的,让第30旅团基本上丧失了战斗力。无奈之下,筱原只能派士兵回去背粮。可中国士兵能让日军这么轻松的把粮背回来?

见去背粮的士兵被中国部队事先预留在敌后的游击队打得损失惨重,筱原欲哭无泪,只能停止进攻,等待补给。

9月23日,天终于放晴了,日军的辎重部队几百辆汽车把前线急需的物资先用运到商城,然后再运往前线。

机会来了。

图片来自 ***

宋希濂找来了第87师师长沈发藻,先讲了一番话,意思是说,友军第30军池峰城师夜袭打得漂亮,我们也不能落于人后,此次你师的主要任务是夜袭,从正面绕过日军,向其背后的交通补给线主动出击。

沈发藻得令后,立即从部队中挑选了一个加强营,全部都是精壮战士。每人携带枪弹200发,手榴弾10枚,每挺轻机关枪配弹3000发,口粮带足3日。为了增强夜袭的火力,宋希濂又特意给这个加强营配备了几门迫击炮,炮弹由士兵每人背一发。

宋希濂的规定是,对于作战地点,不做具体规定,指挥官可以相机处置。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打掉日军的辎重部队,不要缴获,全部焚毁。但要避免在同一地点两次作战,此次出击重在机动和奇袭。

对于中国部队屡屡发动的夜袭和游击战,日军也开始“学乖”了。他们一改过去只重视交通线,对交通线两侧山地不在意的作法,从前线调出部分兵力占领两侧山头。

日军虽然做出了应对,可具体部署却仍然露出了破绽。他们以为,在每隔两三个山头布置一个小队就足以对付游击队了,并且没有构筑工事。

可宋希濂此次派来的可不是游击队,而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部队。日军注定要为他们的骄狂付出代价。

果然,71军这个加强营一出手就吃了块“肥肉”。

就在出击的第2天凌晨,日军辎重部队出现了加强营的眼皮子底下。

可带队的团长很谨慎,一连放过了两批车队没有攻击。他这么做的目的是等待他事先派出的两个连穿插到位。

他的谨慎是有道理的,像这种伏击战,要害之处在于攻击一定要同时发起,如果他提前发起攻击,而迂回穿插的部队还没有到位,战果将会大打折扣。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当时,部队根本就没有通信器材,所能依靠的仅有一线指挥官的判断。

终于,日军第3批辎重车队到了,50辆卡车沿着公路蜿蜒而来,汽车雪亮的大灯划破天际。

趁着周围几座山上的日军守备队眼花,带队的团长发出了攻击的信号。顿时间,公路两侧杀声四起,轻重机关枪和迫击炮对着日军辎重车队一个点地猛揍,事先已经迂回到两侧的中国部队发起猛攻,手榴弾如雨点般落入辎重车队中。

经过40分钟的战斗,日军辎重车队50辆汽车和物资,连同随车护送的日军被全歼。

见日军增援部队即将赶到,中国部队立即撤退。

又一次打得明明白白的伏击战。

随后几天,这支部队又成功打了两次伏击战,焚毁日军汽车几十辆,物资一部。

由于后勤补给车队接连被伏击,在沙窝正面的日军始终未能发起大的攻势。战场局势呈现僵持。

这种局面对中国方面无疑是有利的。

9月末,13师团和16师团主力才得以靠近沙窝、新店一线。可仍然未能突破第2集团军防线。

可在10月下旬,战场局势发生了变化。由于田家镇的失陷和信阳的失守,日军对大别山的中国守军呈包围之势。此时,再固守大别山已经失去了意义。

因此,中国守军主动撤离了大别山。

此役,由于第2集团军和宋希濂第71军的上佳表现,在武汉会战结束后,分别获得了通令嘉奖,以此表彰他们在沙窝、新店一线成功作战的功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10/539685.html

“趁你病要你命!沙窝防御战,中国守军仗打得明明白白” 的相关文章

雍正盛宠李卫长达十三年 乾隆为何不待见李卫

雍正盛宠李卫长达十三年 乾隆为何不待见李卫

还不知道:雍正宠他13年,乾隆为何不待见他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朝天子一朝臣”在前面一个朝代受宠的大臣,到了后面一个朝代,可能并不被皇帝待见。因为不同的皇帝有不同的治国理念,李卫就是这个不被新朝皇帝乾隆帝待见的大臣。他身在庙堂,兼顾江湖,雍正宠他13年,乾隆为...

有人说顺治是多尔衮或洪承畴的儿子 顺治究竟是谁的儿子

有人说顺治是多尔衮或洪承畴的儿子 顺治究竟是谁的儿子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顺治是谁的儿子?为什么有人会说他是多尔衮或洪承畴的儿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顺治,名福临,是皇太极和孝庄太后的儿子。在没有DNA检测技术的时代,要确定一个孩子的生母是谁,是很容易的;要确定他的生父是谁,就有些难度了。之所以有人说顺治是别人的孩子,...

朱元璋最终能成功,岳母张氏的作用有多大?

朱元璋最终能成功,岳母张氏的作用有多大?

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两个草根皇帝之一,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路上,大概齐都会遇到这四类人:高人的帮助、贵人的提携、小人的责难和个人的努力。在这些各色人物里面,高人的帮助、贵人的提携尤为重要的。小到一介布衣,大到一国之君,想要成功...

历史上曹操与蔡文姬之间的感情如何?

历史上曹操与蔡文姬之间的感情如何?

蔡文姬,是与曹操同时代的著名才女,出身名门。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东汉时期女性文学家,文学家蔡邕之女。蔡文姬的一生,诠释了东汉末年佳人的悲惨命运。出生于书香门第的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就曾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异禀。她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是方圆百里出...

司马乂是什么人?他最后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司马乂是什么人?他最后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司马乂晋武帝司马炎第六子,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太安元年(302年),长沙王司马乂(ai)在洛阳发动兵变,除掉了骄横专权的齐王司马冏,控制了西晋朝廷。司马乂德才兼备,文武双全,为八王之乱中少有的贤王,但不到一年就倒台。那司马乂为何辅政才一年就迅速倒台被杀呢。一,出身皇室司马乂...

朱桓: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为人高傲但善养士卒,轻财重义

朱桓: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为人高傲但善养士卒,轻财重义

朱桓(177年-238年),字休穆,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骠骑将军朱据从兄、镇南将军朱异之父。朱桓官至前将军、青州牧,假节,封为嘉兴侯。出身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吴郡朱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朱桓成为余姚长,为当地人民解决瘟疫,又招募士卒...

刘惔:东晋大臣、清谈家,是当时清谈的主力干将

刘惔:东晋大臣、清谈家,是当时清谈的主力干将

刘惔(生卒年不详),一作刘恢,字真长,沛国相县人,东晋大臣、清谈家,晋陵太守刘耽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世族家庭,清明远达,风度才气。得到丞相王导所识,时人比为荀粲。迎娶庐陵公主司马南弟,成为永和名士的风流之宗,当时清谈的主力干将。历任司徒左长史、侍中、丹阳尹等,...

贺齐:三国时期东吴名将,讨平叛乱,屡抗曹魏

贺齐:三国时期东吴名将,讨平叛乱,屡抗曹魏

贺齐(?-227年),字公苗,会稽山阴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年轻时任会稽郡吏。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孙策巡视会稽,经考察推举贺齐为孝廉,任永宁长,后任南部都尉、平东校尉。建安十三年(208年),贺齐任威武中郎将,受孙权派遣,讨伐丹阳郡...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