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主抢了李莲英家一亩地,他成慈禧亲信后怎么报复?暴露人性丑恶
纵观历史长河,从小就顺风顺水无外乎王侯将相之子,更多还是苦尽甘来,从更底层一步一步往上走,依靠努力和实力攀登。
清朝李莲英正是这样一个典范,童年时遭受同乡豪强欺负打压,近乎失去了所有,在绝望中发出呐喊,抓住了唯一救命稻草,摇身一变成了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
李莲英究竟是怎样成名的呢?他又会如何面对昔日的仇人呢?
落寞童年
李莲英出生在顺天府大城县,家里非常贫困,一家人全指望着后山的土地生活,经常是过着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但即使这样,李家也比全国一半人要幸福不少,李莲英也没有什么不满的。
顺天府大城县别的没有,只有一个姓王的大财主,王财主可以说是封建社会地主豪绅的“集大成者”,贪婪、跋扈以及暴力都写在那张肥硕大脸上,李家历来是敬而远之。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麻烦终究还是自己找上门来了,一天,王财主在游玩时无意间看上了李家的土地,年幼的李莲英没有城府,直接就承认是自家土地。
次日,狗腿子就跑到了李家,美其名曰:“换地”,李父也是一个 *** 湖了,自然明白这是一张空头支票,加之那片土地是全家人的命根子,咬紧牙关拒绝了。
王财主是李家得罪不起的人,自那天起李莲英的生活就变了,往日里和蔼亲切的邻居宛如陌生人,家中时常会引来一群不速之客,一家人饱受饥饿和精神上双重摧残,唯一不变的是李父的态度。
地主豪绅之所以可怕不仅在于财力,还有贪官污吏的支持,王财主很快就打出了王牌,李家人莫名其妙背上了罪名,遭到了官府通缉,这一刻李家是绝望的,已经不可能有翻身机会了,留下来只可能是人财两空的结局。
为了保留最后的火种,全家人只能放好以前的渴望,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悄悄离开了顺天府,前往京城,投靠朋友。
帝都的日子格外难熬,父亲没有得到友人帮助,只能做些杂活,这连自己都很难养活,更不要说这么大的一家人了,李莲英不想成为负担,几经权衡之下,选择以太监身份进宫,放手一搏。
李莲英或许埋怨过父母的碌碌无为,也抱怨过世道不过,但王财主终究是悲惨童年的始作俑者,是仇恨根源,进宫既为谋生,也为复仇!
扶摇直上
没有背景,也没有突出才能,李莲英初来乍到,依然过着饱受欺负的日子,同样是太监,他每天工作量远超他人,稍有失误毒打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穷人的孩子懂事早”,李莲英没有抱怨,宫里至少能够保证一日三餐,生命不会受到挑战,这已经足够了,于是李莲英一直小心翼翼,夹着尾巴做人,直到16岁那年机会总算不期而至。
位置变迁,李莲英被调到了长春宫,来到了慈禧太后面前,彼时太后最宠爱的太监是安德海,安德海形貌昳丽,身高八尺有余,加之很会迎合慈禧,太后总是将他挂在嘴边,让宫里太监以他为榜样。
安德海却有个“阿喀琉斯之踵”,性格有些张扬,恃宠而骄,平日里对大臣颐指气使、趾高气扬,得罪了不少权贵,他们联手做局,揭发安德海,惊动了满城人,慈禧最后也是无能为力,只能弃车保帅,流放了爱将。
耳闻目染安德海的遭遇后,李莲英得到了启发——讨好太后是升职最快途径,保持低调则是维持地位最强武器。很快,李莲英就等到了机会!
太后在宫中闲得慌,接受了某位亲王邀请去看场戏,李莲英随之前往,戏剧经过了精心准备,演员惟妙惟肖,非常传神,太后不经意间“入局”,戏终后仍然意犹未尽,回过神来后就打算好好赏赐主演。
今时不同往日,在清朝演员的地位地下,与庶民相差无几,不配拥有自己的字,主演思索良久后,“草民斗胆请太后赐字。”
太后欣然应允,“福”字出现在了脑海中,随即提笔书写,不料太后久疏战阵,全凭自己喜好,竟在“福”偏旁上多加了一点,这个字瞬间失去了原本的含义。
所有人脸上都多了一份不自然,太后后知后觉,也察觉了失态,而最难受的还是主演本人,如果向太后指出问题,这是大不敬,如果沉默则是欺君,一股沉默笼罩在了宫殿之中。
李莲英大脑飞速运转,想到了一个妙招,跪声道:“你怎么还不接着?太后的‘福’自然是要比全天下的人都多一点啊”,玲珑的话语驱散了沉默的乌云。
一个简单文字游戏让李莲英脱颖而出,走到了太后视野中,但这还不足以让他代替安德海,李莲英又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太后素来有喂鱼的喜好,在宫殿中特意修建了鱼池,李莲英侥幸拿到了看守权,他事先训练鱼群,让它们接受饥饿考验,然后挑一天大规模投食,鱼群就像了疯了一样,争先恐后抢夺食物,远远望去很是壮观。
计划很顺利,太后看到这景象后脸上笑容完全止不住,李莲英借机讨好太后,表示太后吉人自有天象,至此之后李莲英就成了大红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有了太后的支持,李莲英也就有了底气,报仇的日子不断临近。
丑态毕露
“以暴制暴、以恶制恶”,李莲英从来都没有指望法律、道德能起作用,他只想让王财主血债血偿。
在宫廷年宴后,李莲英向太后请假还乡,回到了顺天府,一别二十余载,此地依旧是破败荒凉,王财主“土皇帝之位”没有松动迹象,唯一变化的是他们趋炎附势的嘴脸,过去有多冷漠,如今就有多殷勤,李莲英也只能付之一笑。
之一个幸运儿是给李家按上莫须有罪名的小吏。李莲英将他请到了独居小楼,美其名曰:“一笑泯恩仇”,地方官员没有那么缜密的心思,还误以为真没事了,李莲英给了他一封推荐信,让他升迁到外地,只是当他离开顺天府之后就再也没有人听到过他的消息。
李莲英主要报复对象还是王财主,“不能便宜了他,一定要让他感受绝望,让他后悔与我为敌”。
李莲英将目标瞄准了王财主的女儿,特意找了一个中间人传递信息:我可以让你女儿进宫,用更大的资源培养她,只是这个过程需要足够财力支撑。
王财主终究只是一个民,内心也有一飞冲天的愿景,哪能抵抗住如此诱惑呢?当夜悄悄拜见了李莲英,拿出来数不清的地契和财物,瞅见昔日自家的地契后,李莲英的愤怒涌上心头,只是表面上依旧如沐春风,答应了此事。
王财主所不知道的是,女儿一到京城,就被李莲英安排的人送到了青楼,那里的老鸨也是公认的蛮横之主,女儿接下来的日子怎一个“惨”字了得?
等到王财主的财力大不如前之后,李莲英的杀招也到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也给王财主按上了一个莫须有罪名,将全家人都抓了起来。
每天,李莲英都会安排官府处决一个王家人,而且王财主必须到场,要让他明白什么叫做黑发人送白发人,李莲英想要从精神上彻底摧毁王财主。
只是王财主的冷漠、贪生怕死还是远超了李莲英的想象,他就像一个没事人一样,对家人不管不问,幻想着李莲英能够网开一面,放他一条生路,李莲英渐渐失去了耐心,也明白了有些人是无可救药的。
王财主的牢饭开始出现问题,味道先不谈,供应的次数大幅度缩减,几天下来就能喝到一点点粥而已,很多时候王财主都只能眼睁睁看着隔壁邻居吃饭,画饼充饥成了一种常态。
随之时间的流逝,王财主的身体每况愈下,发福的身材成了竹竿,脸色苍白,说话断断续续,狱兵们都觉得他可怜,若不是上面有要求,他们很想给他一个痛快。在某个寒冷清晨,王财主终于结束了折磨,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从给王财主扣上罪名后,李莲英就回到了京城,只是眼线从来离开过,或许是见过了不同风景,没有得到大仇得报的 *** ,只是觉得人生的清单上又少了一件事。
再到后来,李莲英和慈禧太后在戊戌变法中走上对立,不得不告老还乡离开京城,成为一个隐居人士,有野史记载说还收养了一个孩子,就是这个孩子陪他度过了最后的岁月。
人都会有阴暗、罪恶的一面,有的人能将它控制住,一生都不会暴露,而有的人则会被它吞噬,欲望、血腥等负面情绪占据了上风,这也正是人类复杂性的一种体现,我们能做的也只有管好自己,学会放弃以前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