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张之洞和李鸿章谁对晚晴的贡献更大

中国历史11个月前 (10-31)451

说到张之洞和李鸿章,相信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毕竟他们两个人都是晚晴的功臣,而且同样都是晚清洋务运动的领军人物。那么他们两个人相比,谁对晚晴的贡献更大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从客观上讲,论对晚清的贡献,李鸿章要比张之洞大的多。

之一,李鸿章内政外交都很擅长。李鸿章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平定捻军叛乱中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对内方面。对外方面,李鸿章周旋于各国之间,在外交上,西方列强只认李鸿章,更是无可替代。尤其是,八国联军侵华时,李鸿章与各国谈判,免除了追究慈禧的责任,让各国能够签订条约、退兵。对清朝而言,更有点挽狂澜于既倒的意思。

这两点,张之洞比不了。张之洞是从清流而成为封疆大吏。这在晚清是个异数。在总督两广前,张之洞更多的是通过奏事而得到肯定。总督两广、湖光后,张之洞所做的主要设立水师学堂,开矿务局,设广雅书院,创办汉阳铁厂等。相比李鸿章而言,有两个方面不如:一是时间上晚了,张之洞所办的洋务比李鸿章都晚;二是影响上不大。相比李鸿章办北洋和外交是开创性的,张之洞的洋务是跟随者,是二流的。

第二,李鸿章更有使命感、更务实。《清史稿》中两人的传记,对他们有各自的评价。评价张之洞是“莅官所至,必有兴作。务宏大,不问费多寡”。张之洞身上有着很明显的文人好名的特点。所以,他每任一官都很注重形象工程和业绩,像在湖北时办汉阳铁厂等,乃至提倡变法、兴办学堂、废除科举等,都有着明显的功利性目的。同时,由于是清流出身,《清史稿》本传中还说他“遇事敢为大言”,也就是好说大话。

而作为洋务运动的中坚力量,李鸿章在同治年间与曾国藩共同发起设立江南制造局,建立北洋水师,拉开了师夷长技的现代化大幕。同时,更加注重留意人才,与曾国藩共同推动首批留 *** 童,意在为学习西方培养人才。

相比李鸿章,张之洞有两点比不了。一是《清史稿》李鸿章传中说的“持国事,力排众议”,就是认准了的事,就要干下去。二是《清史稿》传记中所说的“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这两个评价,相比于对张之洞的评价,两者高下立判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10/541221.html

“张之洞和李鸿章谁对晚晴的贡献更大” 的相关文章

隆庆皇帝朱载垕为什么事事都和自己爹反着干?

隆庆皇帝朱载垕为什么事事都和自己爹反着干?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隆庆皇帝朱载垕的故事。隆庆皇帝朱载垕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他是嘉靖皇帝朱厚熜唯一有子嗣的儿子。嘉靖皇帝的庙号是世宗。世宗是个好名号,好就好在严格执法,六亲不认,清朝的世宗是谁?是雍正皇帝。后世普遍认为,嘉...

李世民当初敢造李渊的反 朱棣为何做不到

李世民当初敢造李渊的反 朱棣为何做不到

为何李世民敢向李渊造反,而朱棣不敢对朱元璋下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李世民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位皇帝,唐朝的第一个盛世就是他开创的。他不仅在唐朝的经济文化有着很大的作用,还对文化交流以及对外贸易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唐朝的建立,李世民是功不可没...

杨仪: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自以为功劳特大最终作茧自缚

杨仪: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自以为功劳特大最终作茧自缚

杨仪(?-235年),字威公,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最初为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后投奔关羽,任为功曹。关羽遣其至成都,大受刘备赞赏,擢为尚书。因与尚书令刘巴不和,调为弘农太守。建兴三年(225年)任丞相参军,此后一直跟随诸葛亮战斗。...

伍子胥会被吴王夫差杀掉的原因是什么?

伍子胥会被吴王夫差杀掉的原因是什么?

伍子胥是春秋后期吴国大夫,他一生经历也是颇具传奇性质,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春秋时期,两朝元老伍子胥,对于吴国来说,可谓是居功至伟。在他的辅佐下,公子光夺取了国王之位,改名阖闾,打败了宿敌楚国,并攻破了楚国的都城郢都;伍子胥极力拥戴夫差为吴国太子,夫差即...

扶苏是李斯的女婿 李斯为什么还要帮助胡亥登基

扶苏是李斯的女婿 李斯为什么还要帮助胡亥登基

李斯是扶苏的岳父,为何他反而拥立胡亥登上帝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前210年,秦始皇49岁,驾着銮驾四处游历,秦始皇驾临沙丘,秦始皇突然病倒,秦始皇觉得自己时日无多,于是命宦官赵高去请他去请大夫,让他去请扶苏,让他继任国君,执掌朝政,可是这...

宗预: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多次出使孙吴并深得孙权的敬重

宗预: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多次出使孙吴并深得孙权的敬重

宗预(?-264年),字德艳 ,荆州南阳郡安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曾随张飞入蜀助平益州,又受辟为丞相诸葛亮手下主簿,升任参军、右中郎将。诸葛亮逝世后,宗预受命出使孙吴,得到孙权的赞赏。迁后将军,出督永安,又升任征西大将军,并受封关...

滕皇后:吴末帝孙皓的皇后,不得宠幸,晚景凄凉

滕皇后:吴末帝孙皓的皇后,不得宠幸,晚景凄凉

滕芳兰,生卒年不详,北海剧县人,太常滕胤的族女,滕牧的女儿,吴末帝孙皓的皇后。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永安元年(258年),孙皓为乌程侯时被聘为妃。元兴元年(264年),孙皓登基后被立为皇后。孙吴灭亡后,随孙皓迁居洛阳。人物生平立为皇后滕芳兰是太常滕胤的族女,滕牧...

孙皎: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轻财交友,谋取民心

孙皎: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轻财交友,谋取民心

孙皎(?―219年),字叔朗,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将领。昭义中郎将孙静第三子,武烈帝孙坚之侄,孙权堂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任护军校尉,领兵二千多人,号称精锐部队。后升任都护征虏将军,接替程普都统夏口,曾随吕蒙平定荆州。219年,孙皎病死,孙权追录...

评论列表

John
John
2天前

关于张之洞和李鸿章对晚清贡献的比较,客观而言李鸿章更显卓越,他在内政外交上均有杰出表现;相比之下虽晚于李鸿章的洋务运动但影响深远且富有开创性精神与使命感、务实态度令人钦佩不已,清史稿中对两位人物的传记评价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李持国事力排众议的决心和忍辱负重的责任感值得后世学习效仿的典范人物之一无疑是他当之无愧的贡献巨大!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