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捉坦克不是梦,二战民间大神还真研制出了捕坦克夹子
自从之一次世界大战坦克走上战场,反坦克作战一直就是各国军队考虑的重点,在漫长的岁月里人类曾想出了许多应对坦克的武器和战术,常规一点的如反坦克炮、反坦克壕沟,当然也有反坦克狗、黏性反坦克手榴弹这样不成熟的产物,不过在这一股浪潮中,反坦克夹犹如一股清流般存在,士兵拥有它,活捉坦克不是梦。
反坦克夹子
要说反坦克夹子的起源,可能会让广大有创新想法的军迷兴奋不已,这和当时的有关政策密不可分。
曾经的苏联虽然有很多专业的兵工企业研发武器装备,但是并没有完全消除间科学家的生长空间,人民国防委员会就是一个起到与民间科技爱好者沟通的单位,当然它的工作肯定不止于此。这个单位会向民众开放,他们会定期整理从全国各地寄来的信件资料,然后挑选其中有价值的进行深入研究,既发展了国家的科技力量,又让民间这些“散养”的科学家得以伸展抱负。
二战爆发后,苏联看到德军将坦克集中起来使用的新战术惊叹不已,为了应对坦克威胁,征集反坦克装备设计成为一项重点工作,1941年春季,人民国防委员会收到一个名叫Bogdanenko的设计图,这是一种类似于捕兽夹的金属物。
反坦克夹子
随信附带着两种设计图,均为铰链式结构。单铰链几乎就是两个半圆的金属钩,在圆弧处焊有钢板;双铰链结构不过是在中间增加了一根金属杆,拓宽了整体结构的宽度。
这种坦克夹子并不能造成致命伤,它只是用来夹住坦克“大腿”的,使用时根据地形需要,设置在坦克可能经过的路段上,当坦克履带将铰链处压下的时候,相应的半圆的金属钩就相互咬合,借助钩尖上的倒齿结构相互抱死,就这样成为挂在坦克履带上的“累赘”。
反坦克夹子
在没有工具辅助的情况下,士兵是无法徒手将坦克夹子取下来的,况且这种夹子很容易伪装,一张报纸盖着都能蒙蔽坦克驾驶员的视线,因此坦克即便中招了也很难之一时间发现。如果任由夹子夹在坦克“腿”上行走,它就会卡在主动轮等位置,造成履带断裂或者履带脱落。毕竟二战前期大部分坦克体格都很小,相关的结构强度远达不到今天的水平,这种坦克夹子看起来似乎有用。
人民国防委员会对这个设计相当看重,认为它具有可行性,于是随即生产了少量用于测试,它们的重量都在12~15千克左右。
反坦克夹子
首先接受测试的是T-40两栖坦克,这是一种轻量级的坦克,重量只有5.6吨。测试中坦克压上坦克,坦克夹子成功抱紧锁在履带上,随着坦克继续前进它被卡在了履带尾部与车体的位置,驾驶员一脚油门后夹子没能承受住拉扯散架了,坦克没有明显伤害。
第二款接受测试的坦克是T-26轻型坦克,这是一种10.5吨级的坦克,测试中它成功的压上了坦克夹子,但是因为坦克的负重轮结构不同,夹子没能成功抱死,随后在坦克碾压下变形了。
反坦克夹子
第三款接受测试的坦克是 *** -7快速坦克,当它快速地冲向坦克夹子的时候,设置的陷阱直接被坦克冲翻了,整个结构都被压变形,坦克丝毫没有受到损伤。
测试结果无疑是失败的,问题在两个方面,首先就是夹子成功闭锁抱死的概率不高,尤其是难以应对高速机动的坦克,而且履带刚好压过夹子中部的可能性也不大;另一方面夹子强度不够,与坦克履带的抗争中处于下风,解决的办法就是加强结构,但是带来的问题就是重量不断上升,士兵们抱着一个几十公斤的铁夹子很不方便,倒不如背两个反坦克地雷。
反坦克夹子
其实反坦克夹子并非毫无用处,只是它太消耗钢材,对体型过大的坦克作用几乎没有,不过如果用来“捕获”轻量级的布伦机枪车这类目标,没准效果会很好,“活捉”一辆超轻型坦克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