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清朝有一个很特殊官职叫“道台”,几乎没人能说清他究竟是干啥的

中国历史11个月前 (11-02)621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 笑史云烟

编辑 | 笑史云烟

历史上,清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在许多方面都与中原汉族王朝有所不同。其中,清朝设置的官职系统也保留了一些独特之处。

清朝沿袭了明朝的官阶体系,仍分九品十八级,每品分正从两级。像知府、知县、按察使、布政使等汉族传统官职,清朝都直接保留使用。但是,作为少数民族政权,清朝也在这套体系内增加了一些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新官职。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八旗制度。八旗作为清朝的根本军事力量,每一旗都有正式的旗主官职。这些旗主地位崇高,权力巨大,是清朝独有的官阶设置。

除此之外,清朝还吸收了一些满族、蒙古族原有的职务头衔,如固山额真、扎萨克等,成为具有特殊民族风格的官衔。

虽然清朝保留了许多民族特色的官职,但核心的政务体系还是汉族传统模式。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同样官职品级,在中央和地方的地位和权力也有很大不同。

比如在京城,四品官已经是较高级别,但许多四品官在中央还只具备虚衔,没有太多实权。真正能够过问朝政的,也就几个四品大臣。但是在地方上,知府、通判等四品官,就已经是掌握全局的地方长官了。

地方官系统中,还有一个特殊的四品官职,它看似品级不 高,权力却很大,那就是本文要重点讲述的道台。

01

道台这个官职,乍一看似乎不起眼,但其实权力很大,可以说既不大又不小。

道台是清朝地方上的一个官职,每省都设有,但是不同省份的道台又有不同的专职。比如,负责粮食储备的叫“粮道”,负责水利的叫“河道”,负责驿站的叫“驿传道”等等。从这些不同的称谓就可以看出,道台管理的范围不同,所掌握的权力也不相同。

在权力大小上,道台又可分为“分巡道”和“分守道”两种。分守道的权力较大,直接管理钱粮,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临时性很强,需要时随时调动。后来随着经济发展,清朝把这种临时性调整为长期性,加上兵备街的设置,这就意味着道台拥有了较大的权力。

那么,道台的权力究竟大不大呢?

清朝的地方机构有三级,道台站在省和府之间,是两者的桥梁和纽带。这意味着道台直接参与了省级事务,地位堪比巡抚,权力已经很大了。但是,道台的官阶只是正四品,不见得很高。之所以如此,还与道台的专职管理有关。

如果道台管理的范围涉及国家绝对控制的粮草、盐业等,那他的权力就会特别大。这也是为什么上海道台的权力如此之大,因为上海掌控着海关、军队和钱粮。但如果是管理一些不关键的事务,那道台的地位就会弱很多,甚至连知县都瞧不上他。

此外,清朝还实行过特殊的捐官制度。富商地主们也喜欢捐纳一些道台之类的官职。根据经济实力的不同,他们会选择捐纳管理范围不同、权力大小不同的道台职务。这也导致了道台这个官阶的权力高低参差不齐。

道台这个官职名称来源于唐代的道制,它原本只是管理州县官吏的一个巡察官职。到了清朝,道台成为监察各省的驻扎高官。

道台位阶为正四品,表面上不如一省的布政使和巡抚等更高,但它有一个独特之处:道台直接隶属于皇帝,不受本地巡抚节制。

这意味着,道台可以依靠皇权,对违法乱纪的布政使和巡抚进行处罚。因此,实际上道台的权力远高于名义上的长官。有句老话说,“巡抚管全省,道台管巡抚”。

这样的设置,使得道台成为地方更高监察官。它也常常被皇帝派去各省查办重大案件,进行考察,或者暗中旁听州县官员的公案。可以说,在地方上,道台的权力之大,纵横自如,是其他四品官所无法比拟的。

02

起初,北朝各国出于军事需要,设立了许多行台,并将“道”这一概念融入其中。当时的“道”,指的是临时的军事区或监察区。

到了隋唐时期,国家统一,“道”逐渐没有了原有的军事色彩,被更多地应用于民政管理。李世民甚至亲自划分全国为15个“道”。

明朝时,“道”又从固定向巡视检查转变,起先侧重民政和财权,后来在文官坚持下,逐步发展为包括军队监察的综合性管理机构。

清朝入主中原后,沿用并改良明制,道台、道员等官职才逐步形成。但直到乾隆十八年,相关制度才正式确立。道台的官阶通常为正四品,地位不高不低,可在朝堂皇帝前发言,却无太大实权。

然而实际操作中,由于管理需要,中二品、正三品出任道台者频现。乾嘉两朝皇帝不仅未及时糾正,反而给予道员密折封奏权,导致道台权力时强时弱。一些道台毫无实权,只能去当地打好关系;另一些道台则能左右当地官员升迁。如此强弱无常,让清朝官场既惶恐又混乱。

后来李慈铭等御史多次上书请求废除此官,但都以失败告终。利益关系复杂,一个御史难以撼动。李慈铭最后也认命,此事就这样不了了之。

整体来看,道台这个官职,从北朝的军事起源,发展到隋唐的民政应用,明清时又回归军政监察,其属性和权限历代变迁。

03

道台中有些是专职,如河道、粮道等;有些则兼任布政使、按察使等职。专职道员主要负责本辖区内的河工、粮食等事务。

粮食事关人民生计,因此粮道上的道员数量只增不减。在江南等商品经济发达的省份,粮道道员较少;而在山东、湖北等主产粮食的省份,粮道道员则较多。直到晚清光绪、宣统年间,部分地区粮道道员数量才开始减少。

盐业从汉代开始就是国家专卖,对普通百姓来说购买盐是必需。清朝设置盐道台,根据本地出产盐的类型和用途,对盐的买卖进行管理。盐道台的主要工作是保证盐务的正常进行,将不同用途的盐分配到指定地区,相对于其他道台,盐道台的工作较为简单,待遇也较好。

河道方面,主要管理河防和河运。例如山东的运河道,江苏的河库道等,都是管理河工的道台。这些河道道台要到清末光绪年间才逐步减少。而天津设有海关道台,是管理海关事务的重要机构。

除上述职能外,道台还掌管本地的茶叶生产和贸易。茶叶在清代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朝廷对其实行专卖制度。各省茶叶产区均设有茶道台,对茶树种植、采摘、制造、流通等过程进行管理。

道台这个官阶实际上权力很大,但也不是全权大职,只能说是个既不大又不小的官阶。它需要区分具体职务的不同、管理范围的不同,才能确定权力的大小。

它既有清朝地方官制所赋予的省级事务管理权,又受限于职务的专业性;它既是官场中的要职,又可能因专职调整而名存实亡。

04

道台刚开始作为地方行政上下级部门之间的黏合剂,把各个地方串联在一起,将上级交办的事情妥帖完成,让行政效率得到提高,这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道台职位逐渐固定化,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道台的机动性和临时性过强,在出现问题时,很难追究其责任。道台不是固定的职业范畴,职责也经常变动,人员流动性大,想要问责就变得极为困难。这为许多道台的渎职腐败提供了便利条件。

皇帝远在北京,对地方情况了解有限。而捐官制度使得许多门第不高、能力平平的人也能通过捐钱获得道台等官职。这些道台对本地事务不熟悉,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反而助长了地方管理的混乱。

再加上,道台地位悬殊,有时候可以直接指挥县官,有时候连县官都不如,这导致地方官员对其缺乏尊重。道台无法对地方施加有效管理,清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

原本,道台应该是地方管理的经络,把上下级部门和各地紧密联系。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和环境变化,道台逐渐成为清朝地方管理体系的软肋。它过强的权力性,却又难以问责;它地位的不稳定,却要承担繁重的地方事务;再加上门第和能力参差不齐的道台大量出现,这一切都加速了清朝地方管理的溃败。

道台本是治理之道,但最终沦为祸乱之源。它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成为拖累清朝的枷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11/541910.html

“清朝有一个很特殊官职叫“道台”,几乎没人能说清他究竟是干啥的” 的相关文章

陈登当初是支持刘备的 陈登为什么转头曹操

陈登当初是支持刘备的 陈登为什么转头曹操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陈登拥戴刘备,为什么会投奔曹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对陈登有印象,他就是拥戴刘备为徐州牧的人。陈登本是陶谦的手下,但是在陶谦去世后,却投奔了曹操。那么陈登之前是支持刘备的,为什么会突然去投奔了曹操呢?其原因有两点。1、刘备刚起...

常宁公生是什么出身?她被驸马家暴后朱棣是什么态度?

常宁公生是什么出身?她被驸马家暴后朱棣是什么态度?

公主作为皇帝的女儿,身份和地位是非常尊贵的,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封建王朝社会,身份尊贵的公主出嫁后,驸马是万万不敢怠慢的。可是,常宁公主却是个例外,不仅经常被驸马家暴,身为父亲的明成祖朱棣,还不为她撑腰,这是怎么回事呢?常宁公生于1386年,当时朱棣还是坐镇一方的藩王。不过,由...

何晏是什么出身?他与司马懿之间有何纠纷?

何晏是什么出身?他与司马懿之间有何纠纷?

何晏,字平叔。南阳郡宛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三国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上承两汉大一统下启两晋南北朝大分裂,时代变迁总是会催生出无数的英雄人物。今天我们聊聊一个“小人物”,东汉最后一个外戚大将军何进的孙子,曹操的养子兼女婿,著名的美男子——何晏。皇亲贵...

蔺相如的一生对赵国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蔺相如的一生对赵国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大臣,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赵国将相失和的时候,廉颇瞧不上蔺相如。认为蔺相如并没有什么功绩,仅凭一张嘴,一阵巧言令色,就当到了宰相的高位,而且排位还在他廉颇的前面。廉颇觉得自己为国带病作战,出生入死,最后竟然比不上一个卖买嘴皮子的。所以扬言说,...

刘惔:东晋大臣、清谈家,是当时清谈的主力干将

刘惔:东晋大臣、清谈家,是当时清谈的主力干将

刘惔(生卒年不详),一作刘恢,字真长,沛国相县人,东晋大臣、清谈家,晋陵太守刘耽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世族家庭,清明远达,风度才气。得到丞相王导所识,时人比为荀粲。迎娶庐陵公主司马南弟,成为永和名士的风流之宗,当时清谈的主力干将。历任司徒左长史、侍中、丹阳尹等,...

刘备临死前明明有遗言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马谡去守街亭

刘备临死前明明有遗言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马谡去守街亭

还不知道:诸葛亮为何不顾刘备临终遗言,执意让马谡守街亭?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良弟谡,字幼常,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除绵竹成都令、越隽太守。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

雍正登基生母就是皇太后了 生母为何死活不愿意

雍正登基生母就是皇太后了 生母为何死活不愿意

还不知道:雍正登基后,为何他的亲生母亲死活也不愿意当皇太后?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母凭子贵,似乎是封建社会女人翻身的重要手段之一。几乎每一位皇宫中的女人都盼望着,自己的亲生儿子能当上皇帝,自己能成为皇太后,从此过上高高在上的富贵生活。但凡事都有例外,雍正皇帝的亲生...

寇准的一生有哪些成就?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寇准的一生有哪些成就?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寇准(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华州下邽人,北宋政治家、诗人,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寇准善诗能文,有《寇忠愍诗集》传世。他为人刚直,为官时因多次直谏,渐被太宗重用。真宗时,契丹南下犯宋,朝野震惊,欲迁都成都。寇...

评论列表

晨曦
晨曦
3周前 (09-07)

清朝道台官职神秘且特殊,职责模糊令人费解,尽管其地位重要却鲜少有人能明确阐述其功能及角色定位普通人也难以了解其在历史长河中的真正意义所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以揭示历史的真相和丰富我们的知识库藏!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