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木头城门,为何不火烧攻城?史学家:不能烧也不敢烧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一下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来源/古风文史作者/古风文史
在古代,城门都是由木头构建而成的。大家都知道,用火烧就可以直接攻破木门。然而,在众多战争里,古代攻城者却很少使用火烧这一攻城手段。那么,他们为什么不愿意使用火烧来攻破城门呢?
古代城门是城市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保护城市安全的重任。作为城市的入口,城门既要承受外部冲击,又要展示城市的威严与文化。因此,在建造城门时,木材作为主要结构材料被广泛应用。
木质建筑在古代城门的使用中具有许多优势。一方面,木材易于加工和运输,能够满足不同城市的建造需求。另一方面,木材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强度,能够抵御一定程度的外力冲击,增加城门的耐久性。
古代城门的木质结构不仅仅是一种建筑材料选择,更是一种象征意义的体现。木材代表着大自然的馈赠和人类与自然的共生。
古代人们用木材建造城门,既是为了实现防御功能,也是为了展示城市的繁荣和文明。木质建筑的温暖和质朴感,使得古代城门更具人文气息,也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与敬畏。
保存较为完好的古代城门通常以木材为主要结构材料,这也是木质建筑在古代城门中的延续。这些城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见证了古代城市文化的繁荣和辉煌。到几千年后的现在,我们也可以通过欣赏这些保存完好的古代城门,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积淀。
而在攻城战中,攻破城门的意义是重大的。只有打开一座城的大门,才有机会进入城中,夺得政权。那么,面对这些木门,为什么攻城者不选择最简单的火烧呢?
既然攻城者能想到用火来攻破城门,建造城门的人自然也能想到,因此,城门所选用的木材并非普通木材,而是经过特殊处理的枣木和铁桦木。
这种特殊处理使得城门具备了较高的抵御火攻的能力,阻碍了攻城者通过火焰迅速破坏城门。这种材料的选择不仅保护了城内居民和财产的安全,也增加了攻城者攻破城门的难度。
除了城门外,城内通常还会设置瓮城作为第二道防御机制。瓮城是一种独特的结构,具有高墙厚壁,以及用于射箭和抛掷物的器械。攻城者如果选择火攻,就会面临瓮城内的弩箭和石块攻击,从而陷入被动局面。
城墙外通常会有护城河,这不仅增加了火攻难度,也增加了攻城难度。护城河形成了一道自然屏障,使得攻城者需要克服水域的阻碍才能接近城墙。水势湍急或水深可以迫使敌军放慢行军速度甚至被迫停止进攻,从而提供了城内军民进行反击或筹备防御的时间窗口。
可见,火攻城门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历史上就曾有人试过火攻的办法。公元1461年,曹钦叛乱,攻城时就选择了火攻。虽然城门被成功烧毁,但士兵却没能趁势而入,反而被火焰堵在门外,最终失败而归。
既然不能用火攻来破城,那么,古代攻城者都是通过什么办法来打开城门的呢?
一般来说,古代攻城者常用云梯、投石车、撞城车等攻城器械来攻破城门。这些攻城器械可以有效地摧毁城门和城墙,为攻城部队创造进攻的机会。
云梯是一种特殊的攀爬装置,用于攀登城墙或城门。它由多个梯子组成,梯子两端固定在云梯车上,通过绳索或滑轮的帮助,攻城者可以将云梯推向城墙。攀爬者可以利用云梯快速登上城墙,从而实现攻破城门或夺取城墙的目标。
投石车是一种重型攻城器械,常用于远距离攻击城门和城墙。它通常由一个大型弹弓和底座组成。
攻城者将巨大的石块或其它重物放置在弹弓上,然后拉动弹弓,使之释放,将石块或重物投掷向城门或城墙。投石车的巨大威力可以直接摧毁城门的结构或造成严重破坏,为攻城者创造攻入城内的机会。
撞城车则是一种具有防护和进攻功能的机械车辆。它通常由一个巨大的木质车体构成,车体上安装了厚重的铁质护盾,以保护攻城者免受城墙上的攻击。
撞城车前端还配备了尖锐的刺钉或木质犄角,用于撞击城门并进行冲击。撞城车的冲撞可以破坏城门的结构,为攻城者打开城门提供机会。
所以,古代攻城者在攻破城门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城门结构、城防设施、城卫士的数量和装备,以及地形等。盲目选择用火烧来攻破城门,只会导致引火上身,最终落得个玩火自焚的结局。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之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