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为何南明仅仅18年就灭亡了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11-08)710

1644年是一个多事之秋,这一年里,李自成的农民大军攻陷了北京城,崇祯帝在煤山自缢了,紧接着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也投降了满军,引着满清入关,李自成大败,仓皇逃出了北京城。在他逃跑钱登记称帝了,算是过了把皇帝的瘾。就这样,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北京城三易其主。

崇祯皇帝没了,并不意味着明朝彻底完蛋。因为此时的明廷还控制着富庶的江南,留都南京,也有一套官僚体制。按理说,他们完全可以像南宋那样,至少维持一个世纪,但作为明朝延续的南明,仅仅过了十八年,就烟消云散,走向了败亡,这是为什么呢?

北京沦陷的消息传到江南以后,南京的官员们先是陷入了惊愕,等回过神,马上想到国不可一日无君的道理,准备拥立新君。

最合适的当然是崇祯的三个儿子,可他们没有一个在江南。按照亲疏远近,有人提出崇祯的堂兄福王朱由崧继任皇位,这一提议引起了东林党官员的反对。要知道,朱由崧是朱常洵之子,万历皇帝偏爱这个儿子,想立他当太子,这一举动引起了不少东林党成员的坚决反对,一气之下,万历连续二十多年不上朝,但还是拗不过,选择了崇祯的父亲朱常洛。要是拥立老福王的儿子,很可能遭到打击报复。

所以,他们以 “立贤不立长”为由,迎立潞王朱常淓。面对争执,南京官员中地位更高的兵部尚书史可法,既不同意拥立福王,也不答应拥立潞王,而是选择拥立的桂王朱常瀛。

就官员们争执不下之际,朱由崧找到了江北四镇总兵,说自己当上皇帝会给他们不少好处。四镇总兵欣喜过望,就答应了下来。得到了枪杆子的支持,朱由崧进入南京城,先是暂任监国,然后登基称帝,史称弘光帝。

对于东林党不愿拥立自己,朱由崧耿耿于怀,因此在登基后,对东林党官员极力打压,史可法升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却去掉了实权,无奈之下他只好自请去江北督师。

与此同时,凤阳总督马世英因拥立之功升至内阁首辅。马世英立刻培植势力,将阉党的阮大铖起复。东林党人对此十分不满,朝堂上的争斗越发激烈。

前往江北督师的史可法但,眼见骄兵悍将,难以制约,就想出来一个笼络四镇军队的办法----赐江北四镇总兵爵位,将其辖地作为各自封地。此举令江北四镇变成了真正的军阀,南明朝廷想调动他们更困难了。

四镇之中,以高杰军队战力最强,他本是李自成的部将,因为拐跑了邢夫人才降了明朝。史可法不断对他忠君爱国的大道理,高杰估计被他说烦了,终于决定出兵北伐。

偏偏在出兵前夕,高杰死于一场鸿门宴,他的部将拥立其子为新统帅,邢夫人要儿子拜史可法为义父,但史可法却自命清高,拒绝了这一要求。就是这一举动成了高杰军投降清军的导火索。

与此同时,南京城内,一桩 “太子案”沸沸扬扬,东林党趁机发难,要求朱由崧退位,还联络到了武昌的左良玉。接到东林党人的请求后,他决定搏一把,挥军东进,以“清君侧”的名义向南京杀来。

消息传到南京,马世英调江北四镇迎敌,北京的多尔衮则命令清军南下。仅用一天时间,清军就攻破了扬州,史可法指挥失误,但被俘后拒不投降,算是保存了气节。攻打南京的左良玉战败以后,不久即死去,其子左梦庚降清。江北四镇也先后选择了投降。仅仅建立了不到一年的弘光王朝宣告灭亡,朱由崧则被押往北京处死,时年四十岁。

占领南京后,清廷宣布轻徭薄赋,大批民众放下了抵抗的武器,然后多尔衮再次下达剃发令,此举不但激怒了乡绅,也惹怒了江南各地的百姓,他们发誓断头不断发,由拿起了武器进行抵抗:

江阴城典史阎应元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抵抗清军81天,当降清的明将劝降时,他说 “大明有投降的将军,没有投降的典史”然后慷慨赴死。

嘉定城内以及周围四里八乡的农民,不顾李成栋大军围攻,先后三次举起义旗,直到李成栋将它变成一座死城。

此时的南明小朝廷呢,依然忙着内斗!先是有鲁王朱以海和唐王朱聿键的冲突,又有唐王之弟与桂王朱由榔的火并。

北方的清军在平定江南的动乱后,于1646年再次南下,鲁王被击败,唐王也在逃亡路上被俘杀。绍武政权被击败后,桂王朱由榔的永历政权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在此危难关头,一度与明朝为敌的大顺军郝摇旗部进入了广西,于1648年联合官军何腾蛟出击湖南,连战连捷,周边各省降清将领纷纷反正。南明,似乎又迎来一次复国机会。

然而永历朝廷内部没有抓住这次大好时机,各党派依旧只顾私利而互相倾轧,这让清廷有机可乘。他们先后击溃湖南和广西的南明军队,原大顺军将领李来亨脱离南明,转战到巴东,组成夔东十三家军,独自抗清。

广西失守后,永历帝西入云贵,他接受原张献忠部孙可望联合抗敌的建议,定都于安龙。此后,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等人,以大西军为主力,对清军进行反攻。

其中,李东国击毙了定南王孔有德、敬谨亲王尼堪,两阙名王,天下震动。这场胜利,引发了孙可望的嫉妒,他希望更进一步,封自己为秦王。

对于他的这一要求,部分有识之士主张事急从权,封他做秦王,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官员死抱着祖宗之法坚决不允许。一时间,优柔寡断的永历帝犯了难。

情急之下,一位官员私刻一枚秦王印送给了孙可望。孙可望喜出望外,马上对诸将宣布了这一好消息。但等到真正的圣旨下来,孙可望却大失所望,不过他还是要求永历帝追封他为秦王。

固执的永历朝廷拒绝了他的要求。此后,孙可望逼走了李定国,密谋篡位。但在与李定国交战时,部下集体倒戈,最后跟随他的只有五十余骑。

孙可望不甘心失败,于是投降清朝。公元1658年,清军分三路进攻贵州,这年底,吴三桂大军进入云南,并攻破昆明,永历帝一行逃进入缅甸境内,李定国全军在磨盘山一带设伏,因内奸告密落败。

公元1661年,缅王交出了永历帝。次年四月,吴三桂用弓弦勒死了永历帝及其子。听闻永历帝遇害的李定国在忧愤中去世。南明至此王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11/544508.html

“为何南明仅仅18年就灭亡了” 的相关文章

王遵业:北魏著名文史学家,擅长经史,文采誉满京城

王遵业:北魏著名文史学家,擅长经史,文采誉满京城

王遵业(?—528年),字遵业,太原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北魏著名文史学家,中书令王琼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出身太原王氏,为“四房王氏”第一房始祖。仪表清秀,擅长经史。起家著作佐郎,参修皇帝的《起居注》。迁右军将军、散骑常侍,出使慰劳柔然。为孝明帝...

带着刘盈去看人彘戚夫人,吕后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带着刘盈去看人彘戚夫人,吕后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吕后,刘邦的结发妻,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权独揽的女人。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吕后对戚夫人有刻骨的仇恨,以致最后用非常残忍的手段来残杀戚夫人,把她做成了“人彘”。吕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以后,做了一件让后世大惑不解的事情。这就是她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刘盈前去参观。刘...

诸葛亮长子战死绵竹导致蜀汉灭亡 诸葛瞻是第二个马谡吗

诸葛亮长子战死绵竹导致蜀汉灭亡 诸葛瞻是第二个马谡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长子战死绵竹,直接导致蜀汉灭亡:他是另一个马谡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263年,魏国发动了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灭蜀之战。司马昭派遣18万大军,兵分三路取蜀。在丢失汉中后,蜀将姜维立刻退守剑阁,与魏军相持。而为破解僵局,魏将邓艾率精兵万人偷...

五子良将整体水平比不上五虎将 五子良将实力有多弱

五子良将整体水平比不上五虎将 五子良将实力有多弱

对五子良将有多弱?五虎将只出动2人,就可以轻松横扫他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代,蜀国有五虎将,而江东有十二虎臣,魏国也有五子良将,这些人都代表了各方势力的顶配阵容。按照演义的描写,吕布死后,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五虎将基本处于一个段位:超一流水平。而五...

康熙能够扳倒鳌拜 汉献帝为什么做不到除掉曹操

康熙能够扳倒鳌拜 汉献帝为什么做不到除掉曹操

还不知道:为什么康熙能关门扳倒鳌拜,而汉献帝却无法关门杀掉曹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鳌拜与曹操没有可比性,而汉献帝与康熙帝处境也不同。鳌拜与曹操没有可比性首先,鳌拜曾是一个忠心耿耿的老臣。在顺治主政时,鳌拜、索尼等人就曾经盟誓“一心为主,生死与共”,忠心耿耿,而...

周泰: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多次保护孙权安危,屡立战功

周泰: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多次保护孙权安危,屡立战功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三国时期孙吴武将。孙策平定江东时与同郡蒋钦一起加入孙策军,随孙策左右,从征刘繇、严白虎、王朗等人,数有战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权爱其为人,向孙策请求让周泰跟随自己。周泰多次于战乱当中保护孙权的安危,身上受的伤多达几十处,就像在皮肤...

历史上高长恭为何会选择自杀?愿意是什么?

历史上高长恭为何会选择自杀?愿意是什么?

高长恭是北齐世宗文襄帝的第四子,,封为兰陵王。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北齐高纬继位后,虽然政局不稳,但有堂兄弟兰陵王高长恭替他出生入死,保家卫国,国家还算稳定。高长恭是北齐宗室最优秀代表,他不仅生得“貌柔心壮,音容兼美”,还骁勇善战,很有谋略。说到他天下无双...

历史上元诩是怎么死的?胡太后杀他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元诩是怎么死的?胡太后杀他的原因是什么?

元诩,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十位皇帝,,515年―528年在位。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北魏时期的胡灵太后,出身于名门望族,她的父亲胡国珍在朝中担任司徒的职务。不过由于古代对女子一向轻视,所以史书上并没有记下胡太后的名讳,这里姑且称她为胡氏。据《魏书》记载,胡氏不仅聪慧,多才艺,容貌...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