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刘禅投降后写了3字,司马昭不敢杀他,群臣不解,司马昭:倒着读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11-10)730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a曦曦嚷嚷

编辑|a曦曦嚷嚷

前言

提起刘禅大家对他的评价都是“扶不起的阿斗、烂泥扶不上墙”,就连他的老爹刘备也不是很看好他。

但是蜀国在刘禅的统治下竟然存活了将近40余年,刘禅的大智若愚很少人能够看透,就在刘禅投降后,刘禅仅仅用了三个字就浇灭司马昭的杀心!

刘备白帝城临终托孤

221年,在攻取益州之战中,刘备因劳累过度,加上愁思过多,病倒在白帝城,此后他便一病不起。

临终前,他将儿子刘禅召到跟前,嘱咐他日后一定要虚心听从诸葛亮的计谋。

这时候刘备的儿子刘禅才17岁,还是个年幼无知的孩子。

刘备辛辛苦苦建立的蜀汉江山,国力已是强弩之末,内忧外患遍布,一旦刘禅执政必然难以独撑大局。

刘备焦虑的根源在于,许多曾与他共事的心腹和元勋已不在人世,刘封又因与孟达不和而被迫赐死,儿子刘永、刘理也早夭。

此时能够分忧解难、辅佐刘禅的,只有诸葛亮一人。

所以临终前刘备对诸葛亮说出“君可自取”的嘱托,意在希望诸葛亮能稳定大局,若刘禅无能,便由诸葛亮执掌蜀汉。

这充分体现出刘备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君主,在最后时刻将国家利益置于一切之上。

同时,刘备也对刘禅说“汝与丞相共事,事之如父”,要他服从诸葛亮的建议。

刘禅明白父亲的苦心,登基后对诸葛亮也极为尊重。

诸葛亮也没有辜负刘备的嘱托,始终忠心辅佐刘禅。

刘备临终前的举动,一方面展现他高瞻远瞩的君主胸怀,另一方面也揭示出了面对国之存亡的时刻,他作为父亲的无奈和无力。

儿子尚幼,臣子不齐,刘备不得不托孤于人,这种无奈正是英明君主的悲哀。

本该继承大统的是刘备的长子刘封,但他并非刘备的亲生儿子,只是义子,根据古代君主制度,只有亲生长子才有资格继承王位。

刘备为了稳固政权合法性,只能舍弃刘封,选择亲生次子刘禅。

刘封勇猛过人,军事才能出众,深得人心,一旦刘禅继位,他的存在将成为巨大威胁。

于是刘备借孟达投敌之机,悲痛地赐死了刘封。

这样刘备唯一的选择只剩下年幼的刘禅,作为父亲的他无能为力。

刘备一生追求复兴汉室,却在最后时刻意识到,蜀国江山已如风雨飘摇的孤舟,难以为继。

自己的儿子又无能力掌舵,所以只能将重任托付给诸葛亮,希望他能为蜀国续命。

刘禅巧妙化解杀身之祸

蜀汉灭亡后,刘禅被押解到魏国都城洛阳,身不由己地成为曹魏政权的阶下囚。

此时的刘禅处境十分艰难,因为司马昭早已将他视为心腹大患,时刻准备找机会除掉。

刘禅深知司马昭的用心,也明白自己此时唯有出其不意,才能化险为夷。

于是他想出一个巧妙的主意,在自己住处的门前挂上了“寨中山”三个大字的牌匾。

这三个字乍看平平无奇,让众人都摸不清刘禅的用意。

但是司马昭一看便明白刘禅的良苦用心。

他笑着将牌匾倒置过来,只见“山中寨”的字样赫然可见。

那为什么这三个字,能让司马昭放下杀心留下刘禅一条小命呢?

刘禅这三个字,不仅表达出他无意谋逆的态度,更暗示自己只想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

他似乎在告诉司马昭,自己已经失去心血建立的江山,从此只想隐居深山,无心争夺荣华富贵。

司马昭看在眼里,也就渐渐放下了戒心。

他决定暂时不加害刘禅一族,给予刘禅一个面子,封他为安乐公。

这无疑给了刘禅喘息的机会,让他得以苟延残喘。

另一个让司马昭稍释忧虑的,是刘禅“乐不思蜀”的言谈举止。

这表明刘禅已经对失去了对江山的渴望,更没有太多牵挂,也根本没有意图谋复国。

刘禅的这些表现,打消了司马昭猜忌他争权夺利的疑虑,从而化解了危机。

然而聪明的刘禅明白,这些都只是权宜之计,无法真正打动司马昭。

于是他又设法让老臣郤正传话给司马昭,说自己其实还是挂念祖坟的。

这显然是刘禅故意为之,目的是让司马昭看清自己的小心思。

司马昭果然识破了刘禅的伎俩,但他也就这么放过了刘禅,没有再为难他。

毕竟,刘禅已经明确表态自己放弃谋逆之心,这已足够。

刘禅凭着智慧化险为夷,才得以苟延残喘,最终保住了性命。

他放弃无望的抱负,保全了朝中地位,可谓极其明智之举。

大家都觉得刘禅就是个庸才,心无大志更算不上什么明主,可蜀国在他的统治下竟然稳稳地存活了将近40年,能够有这样的成就,刘禅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刘禅稳坐“之一把交椅”40年的秘密

刘禅在位40年,是继刘备之后稳定蜀汉政权,使其延续近半个世纪的关键人物。

刘禅并非刚愎自用之人,也未曾有什么过人之能,但他具备一个君主所应有的众多优秀品质。

正是这些品质的结合,成就了刘禅稳坐40年的奇迹。

刘禅17岁继位,尽管当时年轻气盛,但刘禅明白大义所在,他严格遵守刘备遗诏,对辅政大臣诸葛亮尊为“仲父”,一切政事悉听其决断。

这样一位年少聪慧的君主,放下身段倾听谋士,确实难能可贵。

当然刘备遗诏在先,刘禅的顺服亦是情理之中,但真正可贵的是刘禅仁厚宽容的内心。

诸葛亮在世时,刘禅甘居人后,从未有过一点异心。

即使有奸佞谗言弹劾诸葛亮,刘禅也抱着怀疑心态,查抄诸葛亮家产以证其清白。

事后果然证明,诸葛亮清正无私,刘禅反而加倍敬重。

这样的君主,遇贤不嫉,使蜀汉政权在诸葛亮等贤臣治理下走上了正轨。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又重用了费祎、蒋琬等人。

他不因皇帝身份而心高气傲,总是能发现可造之材并提拔贤才,这是刘禅成功的重要原因。

当然,刘禅也不是没有任何错误的,他有时受奸佞蛊惑,做出了错误决策。

但刘禅内心善良,及时悔过自新。

这种坦诚面对错误的勇气,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美德。

在刘禅晚年,蜀汉国势日衰,最终不敌魏军。

刘禅明智地选择投降,保全了自己和蜀汉旧臣的性命,相传就连蜀汉百姓都感激涕零,没错当战争发生时,最受苦的莫过于老百姓。

最重要的是刘禅知进退,顺应大势,没有做无谓抵抗,这种政治智慧避免了无用的牺牲,体现了一个明君的胸襟和担当。

除治国才干外,刘禅自身亦是典范之君,刘禅还选择张飞之女为皇后,也显示出他对叔父的敬重之心。

一个君主若无私贪之心、心存正义,这边是老百姓最希望看见的,“得民心者的天下”这句话含有一定的道理。

善用人臣、宽厚仁慈、决断适切、正直无私,这些美德交织出刘禅40年稳定统治的秘密。

刘禅并非英明神武之辈,但他具备一个明君应有的种种品质。

正如《三国志》评价,刘禅听从谏言则成为明君,这是他之所以能够稳坐40年的关键所在。

结语

诸葛亮之死,标志着蜀汉进入衰落期。

然而蜀汉在刘禅的统治下,仍然延续了近30年太平日子。

刘禅的作为,值得我们深思。

蜀汉的最终命运,又当如何评价?历史的定论,尚待时间检验。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 *** ,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 *** 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11/545327.html

“刘禅投降后写了3字,司马昭不敢杀他,群臣不解,司马昭:倒着读” 的相关文章

李承乾在选择造反的时候 李世民为何差点拔剑自刎

李承乾在选择造反的时候 李世民为何差点拔剑自刎

对太子李承乾谋反后,李世民为何急着拔刀自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承乾谋反以后,李世民气得差点拔剑自刎。为啥?因为他觉得老脸丢尽了啊!这么多年以来,玄武门之变的那道伤疤一直都没好,如今又被亲儿子给揭了!你说李世民这张老脸还要了干什么?当初,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世民...

丁会是什么人?他选择背叛朱温投降前晋是因为什么?

丁会是什么人?他选择背叛朱温投降前晋是因为什么?

丁会,字道隐,安徽寿春人,唐末名将。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天祐三年(906年),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攻打潞州,昭义军节度使丁会开城投降。丁会跟随朱温近三十年,是宣武军老将,为何会轻易背叛朱温而向老对手李克用献城投降呢一,追随朱温丁会出身平民,因为父亲疏于管教,因此少时行为放荡,不肯学习手艺与种...

诸葛亮是因为魏延的干扰才续命失败吗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

诸葛亮是因为魏延的干扰才续命失败吗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

还不知道:诸葛亮的七星灯到底是什么?如果没有魏延干挠,真的可以续命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杜甫评价忠武侯诸葛亮的一句话。众所周知,诸葛亮的角色出现在《三国演义》中。这本书写尽了三国时期的风云之事,并且道尽了很多大浪淘沙出来...

曹丕为了顺利接手曹操的位置 曹丕都做了哪些准备

曹丕为了顺利接手曹操的位置 曹丕都做了哪些准备

对为了顺利接班,曹丕做了哪些努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魏文帝曹丕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一直都以阴险小人的形象著称于世,跟他飘逸洒脱的弟弟曹植形成鲜明对比。论本事,他不如他爹曹操,论才华,他不如他弟弟曹植。在旁人...

姜宝谊:隋末唐初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姜宝谊:隋末唐初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姜宝谊(?~620年),字号不详,秦州上邽人。隋末唐初将领,蜀汉名将姜维后人,北周秦州刺史姜世远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天水姜氏。起家左翊卫府果毅都尉,迁鹰扬郎将,跟随唐国公李渊镇压农民起义。晋阳起兵后,授任左统军郎,封永安县公。屡立战功,拜右武卫大将军...

童贯战西夏,平定方腊起义 最后为什么会成为奸臣

童贯战西夏,平定方腊起义 最后为什么会成为奸臣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北宋被封王的太监,平方腊、收复燕云十六州,为何还被称作奸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上权倾朝野的太监可不少,比如东汉灵帝时期的张让、明朝武宗时期的“立皇帝”刘瑾,靠才华吃饭的太监也不是没有,比如蔡伦发明了“蔡侯纸”、郑和七下西洋。以上这些人可谓是...

李成器是什么出身?他将太子之位让出是为了什么?

李成器是什么出身?他将太子之位让出是为了什么?

嫡长子继承制 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景云元年(710年)的一天,当唐睿宗李旦为了太子人选左右为难时,其嫡长子李成器主动辞让太子之位,要求立弟弟李隆基为太子。自古“无情最是帝王家”,皇子之间为了争夺皇位而骨肉相残的事例...

陈武:三国时期东吴猛将,仪表堂堂,屡建战功

陈武:三国时期东吴猛将,仪表堂堂,屡建战功

陈武(177年-215年),字子烈,庐江郡松滋县人,东汉末年孙策、孙权部下的猛将,负责统率精锐的庐江上甲。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陈武年轻时仪表堂堂,跟随孙策征战江东,因战功封为别部司马,统率庐江精锐。孙策死后,拥立孙权为主,督率五校。由于陈武仁厚好施,故受到上至孙权,下至...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