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巴基斯坦总统布托被处以绞刑,临死前说道:我是无罪之人
前言
“ *** 阿拉,请您救救我这个无罪之人。”布托低头喃喃地祈祷,希望奇迹能发生,祈祷这一切的灾祸不要降临在自己的身上。
但显然 *** 并没有听见布托的祷告,而布托也被行刑之人戴上了绞绳,并将她推到了绞刑架上,几分钟之后布托被处以绞刑。
面对刽子手的残忍无道,这位被施以绞刑的布托仿佛胸怀苍生和怜爱,受到巴基斯坦民众的拥戴,而这位巴基斯坦的总统为何会被处以绞刑?
在他行刑前多个国家要求巴基斯坦释放布托,同时还激起了民愤,然而为何最终还是被行刑?而布托为何又称自己是无罪之人?
一、家境优渥 走上政途
布托出生于1928年印巴分治前印度信德省的贵族家庭,家境殷实,生活条件极其优渥,他的父亲是戛纳瓦兹·汗·布托爵士,曾担任孟买 *** 部长以及信德省 *** 的顾问。
而布托的母亲则是他父亲的第二任妻子,也是印度一名有名的舞蹈演员,家庭的优渥给布托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
布托13岁那年,在父母的安排下他和他的一位堂姐结婚了,没过多长时间,布托的父亲就去世了,在父亲去世后,布托则继承了父亲30%的封地。
在布托的青年时期,还是深受其父亲的影响,这对于他今后走上政途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他从青年时期就加入到 *** 联盟中,而且还参加了 *** 联盟所发起的 *** 聚居地区的印度分离运动。
并且参加了 *** *** 的运动,随后布托则专心的进行政治方面的研究,并且在1950年获得了美国伯克利大学的政治学士学位。
随后又进入到英国伦敦的基督教会大学进行学习深造,继续攻读法律,并在1952年获得了法学的硕士学位。
在布托大学毕业后,因为学习成绩优异,被受邀到英国的南安普顿大学担任国家法的讲师,同时布托也是这个学校的之一个来自亚洲的讲师。
次年布托从英国回到巴基斯坦,在卡拉奇 *** 法学院担任宪法学教师,同时担任信德首等法院的律师,尽管此时的巴基斯坦已经独立,但是国家还是一度处于落后的状态。
布托看到自己的国家如此的落后贫穷,更是立志要将国家进行改革,让巴基斯坦的民众都过上富足的生活。
于是从此时起,布托就逐渐踏上了政治之路,先担任信德省青年阵线的主席,对于当地的青年学生以及知识分子都是重点关注。
布托也深受资产阶级和学者的拥护和爱戴,并且被视作新生力量的代表,布托在政治方面受到了时任巴基斯坦总统德尔·米扎的赏识,正所谓千里马遇伯乐。
而布托也无异于遇到了自己的伯乐,在米扎总统的提拔下,布托作为巴基斯坦的代表出席了联合国第十二届大会,后来又参加了各项国际会议,由此布托的名气越来越大。
二、发动政变 当选总统
在1958年,巴基斯坦发生了政变,陆军司令阿布尤·汗发动了军事政变,直接将米扎的政权推翻,自己则担任了巴基斯坦的总统。
而布托也被阿布尤·汗吸收进内阁,而布托也成为了内阁中最年轻的部长,他几乎没有受到政变的影响,反而因祸得福,在政治之路越走越顺。
一路从商务部长当选为外交部长,可以说布托先后遇到的两位总统都成为他走上政途的贵人,有贵人相助,政治之路也走的十分的顺畅。
在长期的执政生涯中,布托也在期间积累下了大量的人脉关系,由于他担任过多个职位,而且在职期间和手下的人相处甚好,这也让他受到了许多人的拥护。这为他将来当选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这是印巴双方因为在印度河入海口的卡奇地区所产生的冲突,此时印军在巴军的坦克火力的压制下,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由此印度被迫向东撤退了30公里,双方为了避免发生更大的冲突,于是在英国的调停签署停火协议。
然而就在当天,印度的内政部长则发话,称“克什米尔是印度的一部分”,然而印度内政的这番话显然激怒了巴基斯坦一方。
原先克什米尔一度是历来各个国家的必争之地,因为此地富饶且土地肥沃,先后被多个国家侵占,而这个地方的人口有70%都是 *** 。
但就在英国殖民者从此地离开后,便留下了隐患,克什米尔作为英国殖民者所划分的500土邦之一,他有权选择要投靠哪一方。
起初作为克什米尔的王公是想保持中立,但他为了保住地位选择加入印度,所以分治之后的印巴两国便根据各自的原则要求克什米尔的 *** ,所以在分治之后,克什米尔就陷入战争的漩涡。
所以第二次印巴战争一触即发,巴基斯坦一方很快就占据了上风,将印军打的节节败退,而我国也对巴基斯坦提供了援助。
但随着战争时间越长,双方交战也进入了战况胶着的阶段,最终在联合国的调停下,而阿布尤所签署的一项不平等条约让布托对他失望至极,于是决定退出政途,回到法律界。
但是在阿布尤·汗执政期间,国家的经济非常的低迷,农业也是十分落后,民众都是苦不堪言。
于是布托最终决定重回政界,但是对于阿布尤·汗所提出的政策却是极力反对,最终布托凭借自己多年来积攒下的人脉,进行人民党的反抗活动。
这让阿布尤感到危机,对布托进行了关押,但最终激起了民愤,阿尤布迫于压力,又不得不将布托释放,自己也只能灰溜溜的下台。
相反布托在民间的声望越来越高,而阿布尤在下台后,将政权交到了叶海亚·汗手中,但叶海亚行兵打仗在行,但是在政治上却并不是精通。
最终无奈之下只能进行大选,而布托也在民众的呼声中当选为总统,开始走马上任。
三、被判绞刑
布托刚刚坐上总统的宝座,并没有高兴起来,因为摆在他面前的是国内的一片混乱,刚刚经历过战争的巴基斯坦,此时的工业和农业都已经停产,而且民众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为了能够稳定当下的局面,人们尽快的恢复生活,布托也做出了极大的让步,释放了孟加拉的领袖拉赫曼,并且拿出了求和的态度和印度接触。
然而印度方面其实并不买账,因为印度的总理英迪拉提出让布托承认孟加拉的独立,才决定将战俘送还巴基斯坦。
但布托作为一国总统,自然不愿意承认国家的分裂,最终决定采取一个比较委婉的方式,在邀请拉赫曼作为孟加拉的元首参加巴基斯坦在 *** 国家举办的峰会,这就相当于间接的承认孟加拉的独立。
由此九万的战俘最终得以被释放,而布托一方面在和印度进行和谈,另一方面则在对国内进行整治,修订新的宪法和对国内进行全面的改革。
在布托的治理下,可以说巴基斯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从国内的经济还是政治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变化。
然而布托虽然是想将巴基斯坦建设的更好,但是这却动了资本的蛋糕,导致布托的政权陷入危机,当时他越级提拔了时任第三军军长的奇亚·哈克。
哈克在布托眼中是自己人,但就是这个“自己人”却掀翻了布托的政权,带人冲向布托的府邸,将布托带走,要将其处以绞刑。
然而各个和巴基斯坦交好的国家在得知布托被捕后,要求哈克释放布托,但哈克又十分害怕将布托释放后自己会处于危险,于是选择以投票的方式最终决定将布托处以绞刑。
当布托被推上绞刑台的时候,他低头喃喃的祈祷:“ *** 阿拉,您救救我这个无罪之人吧。”祈祷着奇迹的发生,祈祷这一切的灾祸不要降临在自己的身上。
但显然 *** 并没有听见布托的祷告,而布托也被行刑之人戴上了绞绳,并将她推到了绞刑架上,几分钟之后布托被处以绞刑。
这个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巴基斯坦永远的离开了他的国家和人民,他的结局无疑是悲惨的,而哈克最终在8年后一次乘坐飞机途中遭遇不测,飞机爆炸导致他当场身亡。
结语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布托的结局是悲惨的,但是他作为巴基斯坦的总统,这一生都在为国家为人民服务,做出了他对巴基斯坦的贡献,所以受到了民众的拥护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