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杆锄头笔杆不可分开,延安时期培养人才重实践
1939年12月, *** 起草了《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要求“工农干部的知识分子化”和“知识分子的工农群众化”同时实现。由此,延安各类学校掀起了培养“革命新人”的教育新风。
延安时期,学校对青年的教育首先是理想信念教育。
1939年,国统区的一些报刊大量刊登攻击 *** 的消息、文章。为了帮助大家明辨 *** 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本质,当时有人提议延安几个学校开展辩论:马列学院扮演 *** 攻击 *** ,另一方代表 *** 立场反驳 *** ,辩论地点就放在中央党校礼堂。
因为马列学院阅览室订了不少国统区的报刊,学生们可以随便看,故准备相对充分。辩论的结果是,“站在 *** 立场的一方因准备不充分,反而不知道该怎样反驳了”。
这个消息传到 *** 那里,他风趣地说:我去驳一驳,看能不能驳倒。随后,他讲解了《新民主主义论》中的观点,有力驳斥了 *** 的反动宣传,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和政策。
在保卫延安的过程中,延安大学开展战时教育,“头两课就是熬火硝和坚壁清野”。据学员回忆,大家在化学课本里学过硝酸钾、硝酸钠,也知道含盐的成分,有皮硝,有火硝。等到熬出来的时候,却发现是硝盐,而不是火硝。搞了几天,还是如此,大家未免有些着急。经过反复试验,最后才发现硝不能一下子熬干。当熬成浓汁时,要把上面的一层盐汁舀去,让底下的浓汁风干,才能造出火硝。由此,学生深刻体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意义,明白要用科学为人民服务,就必须通过艰苦奋斗的劳动过程。
这一时期,延大学生还不分昼夜,担的担,背的背,还有用大车,把粮食埋在40里外的山沟中。军事化训练不仅锻炼了青年的体力,更磨砺了革命意志。从此,大家认识到:“枪杆、锄头和笔杆在革命战争中是统一的,不可分开的。”
在大生产运动中,马列学院组织有劳动能力的学生上山开荒、耕种庄稼。为了解决烧炭问题,学员们经常在城南30里外砍柴。这是较强的体力劳动,但大家热情高涨。
一些从未参加过体力劳动的知识青年,亲身体会了劳动群众的艰苦生活,提高了革命觉悟。一名学员说:“今后如有人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反对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就让他在这太阳下锄一天的地来烤一烤。”
在办学过程中,鲁艺曾走过一段弯路,出现了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关门提高”的倾向。
曾在鲁艺求学的马可回忆,当时我们在礼堂里演出、观摩技巧,桥儿沟(鲁艺所在地)的老乡就在外面敲门打窗,说我们是“关门提高”,还编了个歌谣讽刺道:“戏剧系装疯卖傻,音乐系呼爹叫妈(指练声),美术系不知画啥。”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后,鲁艺积极转变办学方向,广泛组织学生下乡调研,向劳苦大众取经。比如,以劳动英雄父女马丕恩、马杏儿的故事为蓝本,借鉴和吸收旧秧歌形式,创作了新秧歌剧《兄妹开荒》。
*** 说:“大鲁艺”就是工农兵的生活和斗争,广大的劳动人民就是老师,这才是真正的革命文艺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