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7. 日本潜艇战史——三次沉没的乙型潜艇“伊-33”(上)
作者:群主飞龙。
“伊-33”是在1939年的“〇四计划”中追加建造的14艘乙型潜艇之一,按顺序是这一批次的八号舰。1940年2月21日在三菱神户造船厂开工,1942年6月10日竣工。此时,日军刚刚经历了中途岛海战的惨败,除了潜艇部队,也没什么人留意到一艘日本潜艇的入役。
图1. 巡潜乙型潜艇(伊-15型)结构图,可见艇艏六具鱼雷发射管(左右两侧各三具),指挥塔前方有一个直径约1.8米的半埋式圆筒,用于存放一架艇载机(不携带艇载机时可以存放大量补给品),前甲板安装一部呈一定角度上扬的吴式一号四型弹射器,使用压缩空气弹射起飞。机库前方有一部小型吊机用于回收艇载机。因为前部甲板已经被占用,只在指挥塔后方安装有一门140毫米甲板炮,另外在指挥塔上方安装有双联装九六式25毫米机关炮
乙型潜艇是日本海军的主力远洋潜艇,在“〇三”和“〇四”计划中总计建造20艘,在1940年9月至1943年4月之间陆续入役,这一级潜艇是在归纳总结早期巡潜型远洋潜艇的经验基础上,提出独特的可携带一架艇载机的型号。乙型潜艇全长108.7米,宽9.3米,标准排水量2198吨,水下排水量3654吨。水面航速23.6节,水下航速8节,更大安全下潜深度100米。主要武器是艇首6具530毫米鱼雷发射管,17枚九五式潜艇专用氧气鱼雷。另指挥塔后方甲板上安装1门140毫米40倍口径大正三年式单管炮,以及1门双联装25毫米九六式高射机关炮。
图2. 乙型潜艇的指挥塔布局细节,与更加大型化的甲型潜艇相比,乙型潜艇的指挥塔略小一点,带有前方机库等航空设备,与丙型潜艇相比,乙型潜艇的鱼雷武器仅有6具17条鱼雷,持续作战能力不足,但必须说明的是,日本人对这三类潜艇都有着不同侧重的使用意愿,只是后来实际作战效能和预期产生了偏离
乙型潜艇更具特色之处的还是其载机能力,这项技能的来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一战期间。一战中,德国海军最早尝试了将飞机和潜艇组合,用于对英国军事目标的侦察和轰炸。擅于学习他山之石的日本海军很快就引起这一技术并在机潜型潜艇“伊-21/121”号及海大-1型潜艇“伊-51”上进行了测试,到1934年开工建造巡潜-3型潜艇时,同步设计出双座双翼的小型水上飞机“九六式”,至1940年,由海军航空技术厂(简称空技厂)研制的零式小型水上飞机成为潜艇载机的标配。不过,由于初期产量跟不上,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九六式小水侦还是参加了好几次由潜艇搭载的航空侦察活动。
图3. 渡边制铁所开发的九六式小型水上侦察机,为最早量产的潜艇载机,双座双翼,全重仅1.2吨,续航力732公里,太平洋战争初期曾多次用于航空侦察,但是开放式座舱导致升限和飞行体验交叉。因为机体小,盟军给的绰号是“瘦子”(Silm)
乙型潜艇属于在巡潜型基础上特别定义的可载机潜艇。为此,在潜艇指挥塔前方设计了机库,可将水上侦察机折叠后存放在内,机库前方设计有弹射起飞的滑轨、弹射器(乙型装备吴式一号四型弹射器,使用压缩空气弹射起飞)以及吊装飞机专用的小型起吊机。以最典型的零式小水侦为例,其更大起飞重量仅1.45吨(和今天一部1.8升排量的小汽车相当,这些重量中还包括了两名飞行员、航空燃油和两枚30公斤小炸弹),续航力882公里,自卫武器为一挺7.7毫米九二式航空机枪。
图4. 模型彩绘,“伊-29”号以及零式小型水上侦察机,零式小水侦因为机体粗短,又装备了双座的全封闭式机舱,导致两名飞行员看起来就像坐在鱼缸里,所以日本人自己戏称之为“金鱼”,盟军代号是“格伦”(Gelln,意为“山谷”、“溪谷”)
竣工后的“伊-33”被编入吴港潜水战队开展训练,首任艇长为小川纲吉( Ogawa Tsunayoshi,海兵50期,曾任“伊-64”号艇长),随后又被编入新成立的第1潜水战队(司令为山崎重晖少将)第15潜水队。
1942年8月15日,竣工3个月的“伊-33”号从吴出港,前往一线所罗门群岛。在经停特鲁克,进行短暂补给后,“伊-33”号参加了在圣克里斯托巴尔以南海域的潜艇展开线,8月30日曾发现一支盟军运输队,但未能实施攻击。9月25日,结束首次战斗巡航回到特鲁克。
图5. 场景创作,特鲁克基地内的联合舰队,这条船是某型号驱逐舰
图6. 另一个角度的特鲁克基地模型场景,作者不明,但出现了过于拥挤的二式大艇、高大舰桥的重巡洋舰和全通平甲板的航空母舰
然而,“伊-33”号在进港时,艇艏撞上了珊瑚礁,左侧最下方的6号鱼雷发射管轻微受损。因此,进港后的“伊-33”号停靠在第六舰队修理船“浦上丸”号的舷侧,艇尾被缆绳固定在夏岛的码头上。小川艇长和第15潜水队司令登上“浦上丸”,至留下约一半艇员在艇内协助维修。
当天早上,三名“浦上丸”的工程师登艇,与留守艇员一起开始修理工作。9时21分,为了提升艇艏以方便维修损伤位置,留守在艇上的航海长允许向艇尾的主水柜注水。这个操作导致潜艇浮力改变,扯断了捆住艇尾的缆绳,接着,前部鱼雷舱室也迅速进水,潜艇在两分钟内就沉没在120英尺深的海底,33名艇员和工程师被困。
图7. 1943年停泊在特鲁克环礁潟湖内的“大和”号和“武藏”号,山本也在战争期间长期呆在特鲁克“靠前指挥”,实际上也有躲避国内压力之嫌,毕竟这里他是老大,没有过多的质疑声音,可以安心“指挥作战”
当时在“浦上丸”的小川艇长和第15潜水队指挥立即启动救援,一名潜水员下水探明了“伊-33”号的位置,报告说仍有艇员生存的迹象。然而因为缺乏专业设备和潜水员,救援行动一无所获,最终33人全部因窒息而丧生。
9月27日,第六舰队放弃了营救被困艇员的打算。联合舰队参谋长宇垣缠少将指派“大和”号舰长高柳仪八少将组织一个委员会调查此事件。9月30日,海军省下令打捞潜艇,但特鲁克缺乏合适的设备。
10月2日,联合舰队命令第四舰队指挥官井上成美中将必须将“伊-33”打捞出水。
12月19日,通过吹除艇内空气,“伊-33”号艇艏终于露出海面,但是3分钟后,巨大的气压将一处舱盖吹开,潜艇又重重地落入海底。
12月25日,救援船“三重丸”和供水船“日丰丸”共同实施了新一轮的打捞工作,至29日,终于将潜艇打捞出水。
图8. 最终被打捞出水的“伊-33”号,位置不明,从岸上出现的非热带树木来看,或许是在日本本土拍摄
图9. 山本大将曾在“伊-33”号被打捞出水后登艇检查,留下了这张照片
1943年3月2日,经过简单维修后的“伊-33”由“日邦丸”拖带,加入特设炮舰“长运丸”号和“平壤丸”号的小小运输队向日本返航,睦月型驱逐舰“夕风”号于3月9日加入护航,3月17日,“日本丸”抵达佐伯,并从运输队脱离,“伊-33”于次日抵达吴港,随即进入吴海军船厂开始大修。
图10. 至战争后期,一部分日本军舰也安装了雷达(日军称电探)和雷达波探测仪(日军称逆探),图为丙
型潜艇“伊-47”号的
指挥塔特写,可见新型雷达设备
1944年4月1日,重新分配给吴镇守府,维修一直持续到5月底,“伊-33”新装了一部二二型雷达和逆探(雷达波探测器),战斗力理论上有了质的飞跃。
至1944年6月1日,完成维修,加入第十一潜水战队重新开始艇员的训练,此前,于5月14日还任命了新艇长和田睦雄少佐(
Wada Mutsuo
,海兵61期)
6月13日早上6时,“伊-33”号全员起床。7时,该艇驶出吴军港,前往西面的伊予滩开始训练。1944年的日本海军已经衰弱不堪,大批战前的精锐水兵已经损失殆尽。补充进来的多是菜鸟,他们很多人才出过几次海,装备使用水平很差,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几乎为零。这些都为该艇的最终事故埋下了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