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朱元璋外出巡查,被一老妇人大骂,朱元璋:“敢问您儿子是谁?”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11-28)790

前言

朱元璋,一个神秘而传奇的名字。这个出生于贫苦农家,经历过出家、流浪,最后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创建明朝的马面君主,一生屡屡传出轶事,成为千古传颂的对象。其中一则小故事,更成为当之无愧的“感天动地”佳话。

一、出生寒门 经历艰辛

当年,朱元璋还是一介草民时,曾得到一位义士挺身相助,使他在绝境中死里逃生。多年后当朱元璋登上帝王宝座时,这个旧时恩情却被他暂时抛诸脑后。一日,巡视之时,他遭到一位老妪的怒骂“忘恩负义”。原来,这正是当年救命恩人的老母。一时间,洪武帝震惊交加,旧日种种涌上心头,难掩悲痛......

史料记载,大明开国之君朱元璋少年时家贫如洗,被迫出家为僧,后来离寺云游三年。正是这个艰苦奋斗的历程,锻造了他坚忍不拔的意志。元顺帝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在好友汤和的介绍下,加入了当时兴盛一时的农民起义军红巾军,不久便以勤勉好学著称,受到重用。

朱元璋本是寒门贫户,从小家境贫寒,饱受生活的蹂躏。少时丧母,父亲再娶,继母对他冷眼相待。稚龄的朱元璋不得不早早承担家计重任,勤劳耕作,以维持一家的温饱。然而天不遂人愿,连续几年的水旱灾害让朱家愈发困顿。

稚子的朱元璋无力回天,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弟妹一个个被饿死。这种撕心裂肺的痛苦深深烙印在朱元璋心中,也让他懂得了生存的艰辛。

为了活下去,朱元璋来到皇觉寺出家为僧,希望可以度过灾荒。然而好景不长,寺中物资亦在灾情中濒临枯竭。朱元璋不得不离开寺院,开始了长达三年的流浪生涯。在这漫漫流亡中,朱元璋见识到了灾难对百姓的摧残,也经受了身心的严峻考验。种种困苦并未击倒朱元璋,反而培养了他坚韧的性格。这为他日后能经受住考验、终成大业打下了基础。

二、英雄相助 出生入死

不到三十岁的朱元璋已颇有作为,渐渐在红巾军中崭露头角。1363年,他与陈友谅相持激战于鄱阳湖,此战亦称“鄱阳湖之战”,关系到他事业的成败。然而,战场上多艰难险阻啊!陈友谅兵强将猛,暂时占了上风,朱元璋陷入重围。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名叫韩成的部下挺身而出,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使朱元璋逃过一劫。

原来,这韩成与朱元璋可谓有着不解之缘。早些年,朱元璋在江南招募兵马时,报名从军的人群中赫然出现一个与朱元璋极为相像的青年。众人轰动,以为朱元璋亲自前来视察。这青年便是韩成,乃濠州人士,生得一表人才,竟与朱元璋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朱元璋见了大喜,将他收为心腹爱将,寄予厚望。

韩成本就英姿勃发,加入朱元璋麾下后更是努力修炼武艺,意欲助君主一统江山。他勤学苦练、刻苦训练,很快成为一名威风八面、马背枪法出众的猛将。每每朱元璋遇到强敌,韩成总会之一个冲锋陷阵、英勇杀敌。他彪悍的勇气和过人的武艺,很快在军中鹤立鸡群,深受朱元璋倚重。渐渐地,韩成已成为朱元璋最信任的心腹部下。

鄱阳湖大战,朱元璋始终无法占到上风,局面万分危急。此时此刻,韩成毅然选择舍生取义,奋勇当先,以一敌百,为朱元璋死战以求一线生机。他孤身深入敌阵,力战数百人,为朱元璋所部争取了退兵时间。

“吾主有大命在身,臣死犹荣,万不可有损!”韩成大喝一声,持枪直刺敌军要害。敌人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反击大吃一惊,齐声怒喝:“胆大妄为之辈,拿下!”说罢数十人一拥而上。

“来吧,今日我与尔等共战到底!”韩成奋不顾身,在敌军重围下杀出一条血路,为朱元璋夺得脱身的机会。

三、新君登基 旧恩遗忘

艰难退兵之时,朱元璋不忍回头,泪如雨下。“成兄,您的大义与恩情,吾辈铭记于心,誓不相忘!”他在心中默念。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朱元璋事业日益兴旺,终于在鸿胪井称帝,建国大明。재位二十余载,朝局安宁,江山宁静,民众安居乐业。可一日复一日忙碌朝政之中,朱元璋渐渐将韩成之事抛诸脑后,日益记忆模糊。

朱元璋终于实现了心中的理想,建立了自己的大明王朝。他勤勉治国,一心一意使国家日益繁荣富强。朝政军务使他分身乏术,朱元璋渐渐将过去的种种抛诸脑后,专注现在和未来。曾几何时,他与韩成并肩作战,彼此生死与共的场景已然模糊。

再加上朱元璋深谙人心险恶,为巩固皇权,他处死了一些大臣。可以说心中对人性的敬畏多过感恩,这也使他渐渐淡忘了韩成当年的救命之恩。

直到有一日......这一年,正值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巡视江南诸府,以显示天子恩德。行至镇江府时,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妪突然现身,指着龙驾大声咒骂:“忘恩负义!忘恩负义!”左右侍卫欲擒拿老人,朱元璋急忙喝令放下。定睛细看,这老妪个头瘦小,两鬓苍白,满脸皱纹,神情哀痛。朱元璋心中一动,这似曾相识的面容,究竟是谁?

四、旧恨重逢 悔恨交加

“敢问老母,您有何冤情?”朱元璋柔声问道。“我儿子韩成替你舍身取义,你分明记取,如今竟将恩情抛诸脑后!”老妪哭诉道。一听“韩成”二字,朱元璋猛然回忆起当年情景,泪水夺眶而出:“天哪!成兄之母,竟是您!”

原来,这位老妪就是当年救命恩人韩成的母亲。朱元璋追忆起韩成雪般的忠诚,自己竟然忘却了他的家人,一时间愧疚难当。“老母,儿子罪过!望您饶恕!”朱元璋流着热泪跪伏在地。他终于认出眼前这位老妪就是当初韩成口中的母亲,一时间旧日情谊涌上心头,不禁痛哭失声。

多年前韩成舍身相救之时,曾交托朱元璋照顾自己老母。朱元璋当时诚心诚意答应下来,然多年过去,这件事却被他完全遗忘。眼前这突如其来的相逢,让朱元璋心生自责与惭愧。他意识到自己失信于人,忘恩负义,对不起韩成对他的深情厚谊。

五、弥补过失 报答恩情

自此,朱元璋将韩母接到身边侍奉,对她如同亲母般疼爱。不日,追封韩成为“高阳侯”,又下令建造高阳侯府,毕恭毕敬将韩母迎入府中居住。朱元璋也时常去侍奉韩母,殷勤寒暄:“老母,可有什么需求?尽管吩咐,儿子定当成全。”

朱元璋极力弥补自己的过失,试图补偿韩成的恩情。他尽全力照顾韩母的生活,并追封韩成诸多荣衔。朱元璋时常登门看望,详询韩母起居是否舒适。他一改过去的残忍形象,以极其温和耐心的态度侍奉韩母,诚恳地弥补着自己的过错。

韩母故作不满道:“当年你我两家原本一般贫寒。我儿看你可怜,才相救于危难之中。没想到后来竟成了今日模样,倒不算为难,只是怎么连我这个老妪也忘记了!”朱元璋再三致歉,以至于数年后韩母过世之时,他仍然痛心疾首,追悼良久。

人言朱元璋凶残不仁,此番细节却让人窥见他内心深处的柔软。身为帝王,他当政期间确实处死了不少大臣,以巩固权力,但对恩人和故交,他却想尽办法报答。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朱元璋重情义的性格始终未变。

结语

古语云:“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历史风云变幻,英雄难逃时运轮回。但有些东西永远持续,那就是回报恩情的大义,弥足珍贵。朱元璋并非完全铁石心肠之人,他重恩惜义的一面从这则故事中充分显现。我们不应仅因他在政治斗争中的残酷就对其人性本善妄下定论。历史发展是复杂的,每个人都有善恶光明两面的一面,我们需要审慎对待,甄别真伪,然后客观公正地作出评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11/553042.html

“朱元璋外出巡查,被一老妇人大骂,朱元璋:“敢问您儿子是谁?”” 的相关文章

年羹尧被雍正处死后 雍正又是怎么处置他的妻女的

年羹尧被雍正处死后 雍正又是怎么处置他的妻女的

年羹尧被杀后,雍正是如何处置他的妻女的?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雍正王朝时期,年羹尧无疑是第一宠臣。可以想见,向来以冷血著称的雍正,一旦动起杀机,那就不会再顾及年贵妃的身份,对年家可谓是非常残忍,甚至是斩草除根。那么,雍正为什么会对年羹尧如此痛...

邓方:三国时期蜀汉将领,为人轻财果敢,深得南夷敬服

邓方:三国时期蜀汉将领,为人轻财果敢,深得南夷敬服

邓方(?~221年),字孔山,荆州南郡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随刘备入蜀,后任庲降都督,卒于任上。邓方是蜀汉第一任庲降都督,为人轻财果敢,深得南夷敬服。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邓方是南郡人,后出仕刘备,任荆州从事。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应刘璋之邀,入川...

孙权为何要偷袭关羽,致使两国连盟关系破裂?

孙权为何要偷袭关羽,致使两国连盟关系破裂?

关羽在随后几千年一直到现在,被供奉崇拜,被尊称为关公、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十月,东吴孙权趁关羽北伐襄、樊之际,遣吕蒙、陆逊等分兵偷袭荆州。十二月,关羽穷途被俘杀,东吴占据了原刘备集团所属的全部荆州州郡。这一战对三国历史走向的影响是巨大的,蜀汉政权的...

明朝要灭亡时崇祯圣旨求救 期间为何没有大将进京救驾

明朝要灭亡时崇祯圣旨求救 期间为何没有大将进京救驾

还不知道:明朝灭亡时,崇祯发出求救的圣旨,为何没有将军进京救驾?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7世纪的明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当明朝有难时,边疆的将领却无动于衷,他们为何会抛弃明朝?当李自成快要打到北京时,崇祯发出了救命的圣旨,回应的将领却寥寥无几。当时的明朝,手握重兵...

历史上刘瑾和魏忠贤二人相比,谁的权利更大?

历史上刘瑾和魏忠贤二人相比,谁的权利更大?

中国历史上,宦官一直是政治发展的伴生品。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明朝的太监是中国历史上大大有名的一个群体,其在现代的知名度为各朝代最高。即便明朝的太监在权势上不如晚唐时期的太监,也不堕他们的威名。这是因为,汉、唐时期的太监得罪的是世家门阀,而明朝的太监得罪的是读书人。读书人笔下生辉,太监...

有哪些与赵翼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赵翼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赵翼(1727—1814年6月5日),是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

后人为什么说李建成是纨绔子弟 李建成就不能开创出盛世吗

后人为什么说李建成是纨绔子弟 李建成就不能开创出盛世吗

还不了解:太子李建成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建成当皇帝,能开创大唐盛世吗?为什么后人都说他是纨绔子弟?李建成凭什么当太子?世人都喜欢说李世民是篡改史书第一人,那么你了解他这个骂名是从哪里得到的吗?李世民能坐上皇位,总是绕不开众说纷纭的“玄武门事变”,以及他那并不光...

李渊退位给李世民后 李渊之后的生活过得怎么样

李渊退位给李世民后 李渊之后的生活过得怎么样

对李渊退位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玄武门之变后,“太上皇”李渊的结局如何?“三代以后,如文皇者,真千古一帝也!”——明王志坚·《读史商语·卷三》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共诞生出四百多位皇帝,这些皇帝中,有昏庸无能,沉迷酒色者,也有英明睿智,雄才大略者,但能称得...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